
诊疗服务专业范围.doc
9页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CT、MRI影像科诊疗服务专业设置常规服务项目目录 1常规CT、MRI扫描 1特殊CT扫描 1特殊MRI扫描 1急诊及“危急值”服务项目目录 2急诊CT、MRI服务项目 2 “危急值”服务项目 3 急诊服务时间要求 6急诊服务流程 6 预约服务项目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科主任(专业负责人)定期下临床主动征求意见与改进服务制度 8相关制度 8相关记录 8相关内容 8附1:《项目外送(请)协议书》复印件附2:科主任(专业负责人)定期下临床主动征求意见与改进服务记录常规服务项目目录常规CT、MRI扫描颅脑(蝶鞍)、五官(眼眶、副鼻窦、鼻骨、中耳、内耳、乳突、鼻咽、口咽、腮腺、颌下腺)、颈部(甲状腺、喉、颈部淋巴结等)、胸部(肺脏、纵隔)、上腹部(肝脏、胆囊、胰脏、肾脏、脾脏、腹膜后)、下腹部(腹腔、输尿管、腹膜后)盆腔(膀胱、子宫附件)脊柱(颈椎、胸椎、腰椎及椎间盘)全身骨及骨关节特殊CT扫描① 骨及肺HRCT② CT增强扫描(1.普通增强扫描 2.动态增强扫描)③ CTA(颅脑、颈、肺动脉、主动脉、腹部)④ 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特殊MRI扫描增强扫描、弥散加权、灌注加权、波谱、抑脂、抑水序列、泌尿系及胆道水成像、MRA急诊服务项目目录急诊CT服务项目1) 全身各部位外伤2) 颅脑出血、梗塞、炎症3) 胸部:急性肺炎、液气胸、肺水肿等4) 腹部:脏器破裂、胆囊炎、胰腺炎、急腹症、消化道穿孔急诊MRI服务项目1) 颅脑、脊髓梗塞、出血、炎症病变。
2) 外伤性脊柱脊髓及骨关节韧带病变3) MRA“危急值”服务项目目录按照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关于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要求,根据我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1、 医学影像科全体医师必须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按照流程执行,对未执行者及未及时执行者给予处分(每次扣当月奖金10%)2、 审核签字上级医师对当日“危急值”报告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 2、科室定期组织所有诊断医师学习“危急值”项目疾病,并根据临床需要和实践总结更新和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项目表 3、医学影像科全体工作人员应熟悉并遵循本制度和工作流程,掌握本科室“危急值”项目及内容,能够有效识别和确认 4、新入科室医师上岗前接受“危急值”相关知识学习,熟悉“危急值”项目疾病及工作流程后方能上岗5、医学影像科值班医师阅读图像时,应判断患者有无“危急值”项目疾病,如发现有“危急值”项目疾病,应即刻按照“危急值”工作流程执行,完整、准确记录患者识别信息、“危急值”内容、和报告医学影像科“危急值”工作流程 医学影像科“危急值”项目表A. 中枢神经系统: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颅内血肿,脑出血, 大面积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干损伤B. 头颈部:咽部异物,喉外伤,喉异物C. 呼吸系统:气管异物,肺栓塞,气胸与液气胸,肺撕裂伤与肺血 肿,气管及支气管裂伤D. 循环系统: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E. 消化系统和腹膜腔:急腹症(胃肠道穿孔,肠梗阻,肠系膜血管 栓塞,腹部外伤所致脏器破裂,急性胰腺炎)四、 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肾破裂、肾被膜下血肿五、 骨骼肌肉系统:脊柱外伤所致爆裂骨折、重度脱位、脊髓损伤六、儿科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呼吸道异物,肠套叠急诊服务时间要求急诊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急诊服务流程1) 由临床科室医生根据病情需要,开具申请单并注明“急诊”字样。
登记室根据申请单注明有“急诊”的提前安排受检者进行检查2) 登记室登记后交扫描室技术员进行检察,病情危重的先行检查3) 通知照相人员照相,胶片与申请单于第一时间送交当天值急诊斑的诊断医师,正常班时的急诊由副高以上医师复审签字后发报告,夜班急诊报告如遇复杂、疑难的病例安排在第二日集体阅片时讨论或上级医师复审,如有新的诊断意见,及时通知临床医生4) 值班医生如遇处理不了的病例或突发事件、大量患者集体到科,则通知值二线班的医生到岗协助工作5) 报告要求在扫描结束后的半小时内发出,对于报告不能在半小时内发出的实行责任登记处罚制度,根据病人到科室时间、检查时间、照相时间、写报告时间、发报告时间认定责任人,并记录原因由登记室负责记录责任人名单、原因及时间6) 医学影像科值班医师阅读图像时,应判断患者有无“危急值”项目疾病,如发现有“危急值”项目疾病,应即刻按照“危急值”工作流程执行,完整、准确记录患者识别信息、“危急值”内容、和报告科主任(专业负责人)定期下临床主动征求意见与改进服务制度相关制度1) 科主任及副主任每季度下各临床科室主动征求意见,并作详细记录2) 根据反馈意见制定改进措施并监督执行情况3) 每月下1-3个科室,一个季度内走访全部临床科室相关记录1) 记录包括访问科室及人员名称、时间、内容及访问者签名2) 相关改进措施并责任到人3) 检查落实情况及处理意见相关内容1) 行风、服务态度、急诊服务情况2) 检查扫描要求3) 报告书写情况及回答临床要求情况4) 质量安全的反馈意见5) 划价、服务相关反馈意见6) 特殊检查方面的要求 了解要求目的,提出检查方法如:薄层扫描、增强扫描、HRCT、重建、变换体位、增加序列等具体措施帮助解决临床问题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