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努力创设引领辐射平台铺筑高端教师成长通道.docx
7页努力创设引领辐射平台铺筑高端教师成长通道 为了充分发挥双名工程培养对象的引领辐射作用,使双名工程立足区域教育的实践土壤,闸北区注重发挥区域教育特色,搭建多层次、多类型、多用途的学习、研究、实践、辐射平台,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多元化、立体式、全方位培养,使一批名校长名师培养对象成为区域教育的思想引领者和实践先行者坚持市、区对口衔接的培养平台的引领辐射规格化培养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培养一批在全市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校长和教师,更为重要的是形成骨干校长和教师培养的机制,引领广大校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为此,闸北区以名校长名师培养为核心,加大区域培养力度,逐步完善了骨干教师培养的序列首先,实现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四期四奖”与双名培养工程的对接四期四奖”是闸北区骨干教师的激励措施,对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分别授予“新苗奖”“春蕾奖”“百花奖”和“金穗奖”百花奖”等同于区骨干教师,是市优青工程培养对象的丰要人选;“金穗奖”是区学科带头人,是市双名工程培养对象的主要人选把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措施和市骨干校长教师培养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性和专业性。
其次,开办区骨干校长(教师)高研班、优青后备人选培养班等,延续、衔接、补充市双名工程培养,搭建更高层次的实践平台,加强区域拔尖人才的培养闸北区从双名培养对象中选择部分学员组成区骨干校长(教师)高级研修班,延续培养,充分发挥骨干校长和教师在区域的示范作用同时,充分挖掘骨干教师后备资源,建立名师、名校长的后备人才库,对于市优青后备人选培养,闸北区也组建了相应的培训班,实行一对一的专家带教,加强区域交流这样一来,逐渐完善了区骨干教师培养的序列:区青年学科小组、市优青后备人选、市双名工程、区高级研修班,实现了市区结合、对口衔接的规格化培养梯队多类型培养措施体现名校长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在区骨干校长(教师)高研班、优青后备人选培训班中,闸北区主要采取的培养措施有:办学诊断(校长)、教学展示(教师)、导师结对带教等研修坚持进修与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学与自主学相结合、导师指导与个体研究相结合闸北区为每位学员聘请上海市资深教育专家担任导师,开展…对一的高规格培训,培养和充实闸北教育领军人物和名师后备力量发挥教育拔尖人才引领和辐射作用,双名工程的不少学员成长为高研班,优青班以及区学科青年小组的带教导师。
对口衔接的培养平台为闸北教育积聚了一批高端人才仅2009年,通过骨干校长和教师高级研修培训,闸北区就培养了2名上海市特级校长和4名上海市特级教师坚持教科研课题的引领辐射引领区域教育改革发展,带动一批学校进行富有实效的教育科研活动闸北区坚持引导教师围绕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探讨区域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引领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在一批名校长、名师的带动下,全区学校教育科研蓬勃开展,多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全国和市级奖项如区三中心小学校长孙琳围绕“开展本色科研,创建阳光学校”的科研主题,干展了一系列研究,课题“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小学生学习品质优化的研究”被列为教育部重点课题;“发现课堂灰色,建设阳光课堂——课堂教学改革成果集”荣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二等奖;学校顺利通过了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的评审,成为其实验基地学校发挥课题组的协作共研作用,带动学校教研组建设和青年教师成长如回民中学杨隽2009年9月底申报了“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的课题,被批准立项为市双名工程专项课题课题的顺利开展,使每一个课题组成员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目标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在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攻坚克难的团队合作精神。
坚持课堂教学的引领辐射发挥学科名师对薄弱学校的引领辐射作用新中初级中学化学教师吴雪梅担任学校理化生教研组长,在教学中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把掌握学习法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七步教学法”来提高普通初级中学化学教学质量在教学上,她坚持提高课堂效率,课后几乎不留作业,减轻学生负担,而成绩在区里名列前茅她本人也获得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一等奖、全国化学教学改革优秀教师称号、全国初中化学优质课观摩录像课评比一等奖由于她长期潜心教学研究,关注学生发展,注重教研组团队发展,充分发挥名师引领辐射作用;新中初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水平不断登上新的台阶开展学科研究梳理工作,促进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闸北区教育局教研室化学教研员范标从2007年开始,就着手新教材的教学设计、课件设计、作业设计的研究,对闸北区初中化学教学起到了非常好的指导作用,他编的指导材料至今一直为广大教师所使用2008年至今,他完成了闸北区初中化学第一学期复习资料、中考第.、第二轮专题复习资料的编写,完成了初中化学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并印发全区使用在范标指导的教师中,有1人成为双名工程第二期学员,1人成为市优青工程学员市北中学王苏梅老师和区物理教研员刘汉章都是善于运用DIS实验器材进行物理教学的能手,他们在面向全区教师的教学示范课中,围绕“导体切割磁感线时,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和“二力平衡条件”两个课题,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弥补了DIS实验器材的研发空白。
名师承担研训一体教师培训,开展示范课教学中山北路小学阙奋是徐根荣小学语文名师培养基地的学员2007年,作为区小学语文兼职教研员,她在闸北区进行了三场关于语文教学的“240”培训,将基地研究的主题“关注运用,崇尚表达”,通过《刮脸》《班长的烦恼》两节研究课传达给全体语文教师,并作了“运用教材,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专题讲座2007年暑期,她在全市校长培训中作了“关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报告承担市区培训项目,对全市周边地区实行辐射为探索中心城区教师进修学院功能拓展、资源辐射、服务新农村教师发展的新路径,闸北区承担了上海市农村职初骨干教师教学基本功(基本规范)培训闸北区引导名校长名师参与这一培训活动,探索服务新农村教师发展的新路径,对全市周边地区实行有效辐射上海市农村职初骨干教师培养项目共培训280名教师其中初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和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各40名,初中物理、化学教师各20名主要进行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学科基本课型、教学基本能力规范、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思想培训培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自修与交流相结合、实录评析与现场观课相结合的“四结合”形式,主要由名校长、名师和优秀教研员授课。
坚持学校文化建设的引领辐射切实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闸北区要求名校长培养对象结合基地学习,密切联系实践,提供各种机会发展学校课程特色,注重学校文化建设,力争在全区层面体现引领辐射作用在区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和优青后备人选的培训中,闸北区为每一位学员召开办学诊断活动,聘请区内外名校长、专家现场诊断课程是办学诊断的核心内容经过长期的努力,目前,闸北区名校长培养对象所在学校基本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如,启慧学校的“1+X+Y”的医教结合综合康复课程体系;大宁国际小学的国际理解课程建设做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校长是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校长要在办学理念、课堂改革、管理创新等方面引领教师发展,促进教师提升师德、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主发展水平如,“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是上大市北附中校长陈芬提出的治校理念,让教师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养成一个个优秀的习惯,以“优秀”为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为此,学校改进了教师评价方法,增加了以个体差异评价为基础的“工约计划”这种方法没有“大一统”的指标,而是让教师通过自我发现个体差异而改变自己,根据不同教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材施“培”,即有针对性地设计、制订培养目标和策略,让教师乐于发展、勇于发展。
实现特色学校文化的区域引领作用名校长通过自身的办学实践,不仅推动学校教师发展和课程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办学示范作用,在区内同一层次的学校之间发挥引领和辐射的作用启慧学校校长尹岚兼任区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的主任,通过整合区域特殊学校的资源和普通中小幼学校的资源,实现了中心与特教学校共赢在区特教康复指导中心的带动下,我区各普通中小学加强校级随班就读管理,建立了随班就读学生入学管理办法,个性化档案,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力争使每一位随班就读学生消除一部分学习和行动上的困难,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临汾路小学、三泉路小学等多所学校先后成为闸北区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工作试点学校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