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银行贷款(56页DOC).docx
56页……………………………………………………………最新资料推荐…………………………………………………世界银行贷款林业综合发展项目社会评估报告国家林业局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项目管理中心 2009年5月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二十七日2020年12月27日星期日11:10:02目 录执行摘要 11. 引言 82. 社会评估的步骤、任务和方法 102.1 社评的步骤和任务 102.2 社评方法 113. 政策框架回顾 133.1 集体荒山荒地的公开拍卖 133.2 退耕还林政策 133.3 当前的林权改革-集体的林地的承包 144. 项目的主要利益相关者 155.社会评估的主要发现 185.1 浙江省 185.1.1 不同地区推荐的项目内容 185.1.2 社会影响评估 195.2 安徽省 255.2.1 不同地区推荐的项目内容 255.2.2 社会影响评估 255.3 河北省的调查发现 305.3.1 不同地区推荐的项目内容 305.3.2 社会影响评估 315.4 山西省 355.4.1 不同地区推荐的项目内容 355.4.2 社会影响评估 355.5 辽宁省 405.5.1不同地区推荐的项目内容 405.5.2 社会影响评估 415.5.3 对少数民族人口的影响 456.社会风险分析 506.1 大规模和小规模农户参加项目的机会差异 506.2 生态保护和农民收入目标的差异 506.3 贫困和脆弱性社会群体缺乏参与项目的能力 517. 对林业综合发展项目设计和实施的建议 517.1为不同项目产出识别目标群体 517.2实施参与式设计 527.3 保证少数民族的参与和受益 527.4 林业综合发展项目的性别主流化 537.5 社会影响的监测与评价 537.5.1 建立社会影响的监测与评价体系 537.5.2 社会影响监测评价指标 557.5.3 社会影响监测评价的方法 557.5.4 社会影响监测与评价的实施 557.5.5 监测与评价的经费 57执行摘要作为世行林业综合发展项目准备的重要内容,2008年6月17日-7月15日在辽宁、山西、河北、安徽和浙江的14个县实施了林业综合发展项目的社会评估,同时收集了69个项目县(林管局)的二手基线数据。
2008年12月24-27日对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族聚集区三个社区进行了调查国家林业局世行项目管理中心委托一个独立的社评专家小组实施了社会影响评估为保证村级社评中,村中的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类型的农户积极参与到项目内容选择和影响的磋商中来,社评采取了参与式影响评估方法和工具,包括开放式半结构访谈,小组焦点访谈,社区资源踏查和资源图的绘制,参与式打分排序,项目影响的矩阵分析等方法1. 社评的主要发现和结果1.1 对现有国家林业政策的回顾和评价林地的产权政策是影响农户林地资源利用模式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林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林地资源的生态保护的公共服务功能产生直接的影响1) 荒山荒地拍卖政策我国政府1990年代中期实施了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地向个人的公开拍卖承包和拍卖在部分地区导致了承包大户和没有承包一般农户之间的林地资源存量的差别和分化一方面,集体林地经营权拍卖的改革措施,激发了农户在承包荒山荒地上营造防护林,经济林和改善土地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但是同时也导致了村内农户之间林地拥有量的两极分化,这可能会造成社区内不同类型农户参与林业综合发展项目机会的差别另外一个影响是比较边远和贫困地区的承包农户承包后,不合理和过渡的使用承包土地上的林地资源,没有充分的再造林和恢复植被,导致植被的进一步退化。
目前,这部分荒山荒地的承包农户是林业综合发展项目“项目内容1:在退化土地上新建多功能人工林” 内容的主要利益相关人和技术设计的磋商对象 (2) 集体林地承包和林权改革2006-2007年,集体林地的林权改革在南方省份开始试点全国范围内的林权改革2008年开始根据新的林地承包政策,承包期为70年,并可以续签承包合同林地的承包者可以将经营权和使用权转包,并可将林地作为财产抵押,可以作为资本入股合作经营等,这种产权制度安排,给了承包者更多经营权利,调动了农户利用林地资源的积极性 根据各省林业厅提供的数据,5个项目省80-95% 的项目造林地为集体土地,国营林地仅为5-20%浙江、安徽、河北、辽宁四省68-95% 项目造林地(集体林地)已经承包给个体农户经营,只有5-32%仍为集体经营山西省林权改革启动较晚,31%的项目造林地是承包给农户经营的土地,仍有53%的造林地是集体经营的对世行林业综合发展项目的影响:已经承包集体林地并持有林权证的农户是林业综合发展项目项目内容1 和内容2的主要利益相关人和技术设计的协商、谈判对象 1.2 农户对林业综合发展项目推荐项目内容的看法和态度 (1) 对生态造林的看法调查结果表明,所有参加农户小组访谈的农户都能认识到退化的荒山、荒地上造林能够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对控制、降低水土流失有明显的作用,表示愿意参加项目。
但是,部分农户也担心参加项目可能限制对林地资源的利用,可能会对家庭收入产生负面林业综合发展项目提供贷款,提供苗木,提供技术培训和其他类型的补贴将能提高他们参加项目的积极性大的土地承包户比小规模农农户有更高的参与能力和参与项目的积极性 (2) 对生态经济林的看法在山西、河北和辽宁三个北方省份,调查农户对生态经济林的打分明显高于纯生态林农户愿意栽植“生态经济林”,来提高家庭的收入,同时生态经济林也能为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一定的作用 1.3 对不同类型的资源使用者资源使用权益的限制5省调查了解到的主要资源使用权益制约有以下几个方面: Ø 对退化严重的荒山和荒地,造林以后,为了植被的恢复,可能采取禁止家畜放牧和在3-5年内禁止人为活动的措施,这就意味着,农户在这个保护期内是没有财务收益的承包农户必须延长他们造林投资的财务回收期这将影响中小规模土地农户的投资积极性 Ø 为了改善生物多样性和保证生态可持续性,林业综合发展项目将对新建(项目内容1)和在退化林地上营建多功能人工林(项目内容2)的树种选择,造林混交模式引进特定的技术要求 这种技术要求或限制有可能对投资农户,特别是浙江和安徽省的经营林产品的农户在项目执行期内的林业收益产生影响。
1.4 古迹和文化遗产的影响和保护(1) 安徽的黄山区黄山旅游风景区已经被列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黄山区所有项目点均在黄山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外围缓冲区的2公里以外因此,林业综合发展项目对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不会产生影响此外,黄山区共有17处古迹,分布在5个乡镇,39个村区文化局已经绘制了全区古迹文化遗产分布图,并划分了古迹的等级黄山区文化局已经出台了《古迹的保护条例》社评期间,区林业局,区文化局,区旅游局已经开了协调会,讨论了林业综合发展项目实施中的古迹保护问题黄山区林业局证实,所有的古迹所在地均未选如入项目点 (2) 山西省根据县级二手数据,山西省的所有县的项目区均没有涉及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但根据二手数据,晋源区,绛县,偏关,高平和河曲几个县有地方文化古迹这些古迹分布涉及45个乡镇,269行政村各县林业局已经确认,有古迹的地点均未选入项目造林点 1.5 少数民族的参与和受益 根据县级和乡级二手数据调查结果,5个省的所有69个项目县(林管局)均有少数民族人口数据显示,浙江、安徽、河北和山西4省的少数民族人比例口均小于当地总人口的1-2%,并且广泛分布在不同类型的社区,没有少数民族聚集的乡镇和行政村。
但是,在辽宁省的阜新、西丰和义县有蒙古族和满族两个主要少数民族聚集区 (1) 辽宁阜新县的蒙古族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是辽宁两个蒙古族自治县之一蒙古族人口总数接近16万,占总人口的20.3%根据阜新县少数民族委员会和阜新县林业局提供的信息,蒙古族少数民族人口主要聚集在7个少数民族乡镇,蒙古族少数民族人口占这些乡镇人口的35-40%据阜新县林业局提供的统计信息,全县参加项目的行政村共有109个,这7个蒙古族人口聚集乡镇共有21个蒙古族人口聚集行政村或自然村参与项目7个有蒙古族人口聚集乡镇的山羊的存栏总数为257066头,封山育林面积为19372公顷,总土地面积110174公顷,封山育林面积仅占总土地面积的7.5%林业综合发展项目在这些乡镇计划的造林面积为1045公顷,仅占这些乡镇总土地面积的0.41%由于这些乡镇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地方政府在2004年实施封山育林措施后,支持农户采取圈养,因此,林业综合发展项目造林不会对这些少数民族社区农户的畜牧业造成负面影响 据阜新县民委介绍,在阜新县蒙古族少数民族人口聚集乡镇和村屯,蒙文、蒙语是蒙古族村民之间和家庭日常沟通的语言蒙古族人口聚集乡镇的所有小学和中学均开设蒙语课。
阜新县有辽宁省蒙医药研究所,有蒙文报纸,有蒙文电视台,蒙文广播电台 辽宁省民委每年拨专款保护蒙古少数民族文化,扶持教育和发展,因此,在少数民族聚集区的社区层面很好地保护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少数民族村的调查发现,蒙古族农户的基本生计特征,户的人均收入,农业和畜牧业的经营特征和土地经营规模已经和汉族农户没有任何差别可以说,蒙古族少数民族村民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在发展中不存在被边缘的趋势 (2) 西丰县和义县的满族满族人口几乎分布在辽宁省的所有市县,但是在项目区中,西丰和义县是两个满族人口比重比较大的县,满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40-50%,并有满族少数民族自治乡历史上,满族人口也主要以狩猎、放牧为生,随着满族人口在北方省份辽宁,吉林,黑龙江和河北等省的迁徙和流动,他们逐渐放弃游牧,开始定居,并改变了草原放牧的生计特征,开始耕种务农由于迁徙中改变了生计特征,在少数民族发展优惠政策支持下,满族人口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社区 1.6 社会风险分析根据社评的发现,社评小组对林业综合发展项目的社会风险进行了分析,供项目设计和实施中参考 (1) 大的林地承包农户和小的农户之间发展机会的不同如前所述,不同农户土地承包量的差别是90年代集体所有荒山荒地拍卖造成的结果。
目前,从技术、投资、土地规模等各方面讲,大的集体山地承包农户比小型,非承包农户的参与项目的能力要高得多大的林地承包户比土地小的农户将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林业综合发展项目这种分化可能发生在项目的项目内容1和内容22) 生态保护目标和农户经济目标的差别从小组访谈打分的结果看,农户参与项目获得资金投资林业的目标主要是提高经济收益这个目标和政府与“林业综合发展项目”所确定的生态保护目标明显不同,特别是荒山荒地生态新造林的幼龄抚育期的阶段性禁牧措施,对社区内农户放牧和其他资源利用的限制,会影响农户的生计因此必须在项目设计阶段就这两个目标的吻合协调与相关的农户进行平等的磋商和谈判3) 贫困户和脆弱群体缺乏参与项目的能力一般讲,贫困户和脆弱社会群体在社区内拥有很少的土地资源,缺乏技能,缺乏自身投资能力,缺乏社会资本,因此,他们在林业综合发展项目中的参与能力是很弱的由于缺乏参与能力,贫困户有可能在项目的执行中被边缘化为避免这种边缘化,应该在选择项目农户,发放项目贷款,能力建设中,和组建农民合作组织中制定并实施一套扶持弱势群体的机制 2. 对林业综合发展项目的建议 2.1 为不同的项目产出识别目标群体(1) 在集体拥有的退化荒山荒地和沙地上造林(项目内容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