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一些村庄规划数据.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87914596
  • 上传时间:2023-09-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1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3.2 村庄宅基地标准3.2.1主城九区范围内村民宅基地标准为每人 20〜25斥,主城九区外的 其他区县范围内村民宅基地标准为每人 20〜30吊,3人以下户按3人计算,4人 户按 4人计算, 5人以上户按 5人计算,扩建住宅新占的土地面积应连同原有宅 基地面积一并计算3.3 村庄建设用地标准3.3.1 改、扩建村庄:以非耕地为主建设的村庄,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指标 80〜 110m2/ 人,对以占用耕地建设为主或人均耕地面积为 0.7 亩以下的村庄,人均规 划建设用地指标为60〜90nV人现状人均乡村建设用地已超过 150nT/人的集中 村庄,规划用地标准不得超过150m/人3.3.2新建村庄:以非耕地为主建设的村庄,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为70m/人, 对以占用耕地建设为主或人均耕地面积为 0.7 亩以下的村庄, 人均规划建设用地 指标为 60m2/ 人表格 3.4.1 村庄建设用地比例类别代号R类别代号C类别名称 居住建筑用地类别名称 公共建筑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公共绿地四类用地之和占建设用地比例( %) 55〜 70占建设用地比例( %)6〜129〜102〜 465〜85集中畜禽养殖场地的选址, 应满足卫生和防疫要求, 以布置在村庄常年盛行风向 的侧风位,通风、排水条件良好的地段,并应与村庄保持一定防护距离。

      其中:小型养鸡场(养殖规模为 200〜10000只)卫生防护距离为 100〜200m, 大中型养鸡场(养殖规模为10000〜200000只)卫生防护距离为200〜600m小 型养猪场(养殖规模为500〜1000头)卫生防护距离为200〜800m大型养猪场(养殖规模为 10000〜25000头)卫生防护距离为 800〜1000m服务中心建筑面积控制在 200m左右,篮球场面积控制在 420m左右,并 可与村小运动场或村民公共院坝混合使用学校用地应设在阳光充足、 环境安静的地段, 距离铁路干线应大于 300m,主要入口不应开向过境公路5.2配置标准5.2.1村庄按规划集聚规模分为:大中型村庄和小型村庄大中型村庄规划规模 为1000人以上,小型村庄规划规模 200〜1000人5.2.2大中型村庄或中心村村委会所在地,可设置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其 服务半径一般宜为1.5〜2.0km5.2.3大中型村庄公共建筑配置标准应符合表 5.2.3的规定表5.2.3 大中型村庄公共建筑配置标准类别村庄管理教育类别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建筑名称 村庄管理用房商业服务卫生站五保家园文化活动室图书馆全民健身设施市场设施放心店邮政、储蓄代办点配置要求建筑面积100〜200m2左右,含警务、社保、医保等用房 生均占地面积10m2左右配置要求小学的布点和规模应根据上位规划对教育设施的规划要求确定,生均占地面积为 13〜18m2建筑面积50〜100m2按人均0.1〜0.3m2的标准设置含科技服务点,建筑面积 100〜200m2建筑面积为50〜100m2结合小广场、集中绿地设置,用地面积一般不少于 420m2占地面积50〜200m2建筑面积50m2左右结合商业服务建筑设置类别村庄管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商业服务建筑名称村委会办公室小学卫生室五保家园文化活动室放心店5.2.4村庄公共建筑应按照标准化的要求设置,统一形象标识和设施标准5.2.5小型村庄公共建筑配建标准应符合表 5.2.5的规定。

      表5.2.5 小型村庄公共服务建筑配置表配置要求建筑面积100〜200m2左右,含警务、社保、医保等用房 小学的布点和规模应根据上位规划对教育设施的规划要 求确定,生均占地面积为 13〜18m2建筑面积50m2按人均0.1〜0.3m2的标准设置含科技服务点,建筑面积 50〜100m2小型运动场(篮球场)420 m2建筑面积50m2左右6.2规划技术指标和等级6.2.1村庄对外道路规划的技术指标和等级应符合表 6.2.1的规定表6.2.1 村庄对外道路规划技术指标规划技术指标道路等级士村道次村道人行便道路面硬化宽度(m)]5〜72.5 〜50.6 〜1.56.2.2村庄内部道路规划的技术指标和等级应符合表 6.2.2的规定表6.2.2 村庄内部道路规划技术指标规划技术指标道路等级规划技术指标干路]支路巷路道路红线宽度(m) |8〜104.5〜61〜2车行道宽度(m)4〜73〜4每侧人行道宽度(m)1.0 〜1.50〜1道路纵坡宜控制在8鸠内,特殊情况下道路纵坡设计速度小于 10km/h 时,最大纵坡可控制在12%以内,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坡度可增加 1%但最大坡 长不得大于200m表7.2.2 村庄生活用水定额给水设备类型]最高日用水量(L /人.d)时变化系数从集中给水龙头取水20〜303.5〜-2.0户内有给水龙头无卫生设备」30 〜703.0〜-1.8户内有给水排水,卫生设备,无淋浴设备 J40 〜1002.5〜-1.5户内有给水排水、卫生设备和淋浴设备 |100〜1402.0〜-1.4注:采用定时给水的时变化系数应取 5.0〜3.2。

      表724 主要畜禽饲养用水定额类别用水定额类别用水定额马40 〜50 L / (头天) J羊5〜10 L / (头•天)]牛50 〜120 L / (头•天)j鸡0.5 〜1.0 L / (只•天)]猪20 〜90 L / (头天) \鸭1.0 〜2.0 L / (只•天)]公共建筑也可按居住建筑生活用水量的 8 %〜25%进行估算选择地表水作为给水水源时,其枯水期的供水量保证率不宜低于 90%分散式供水的公用的水源井周围30m范围内,不得设置厕所、渗水坑用于集中供水的河流取水点周围100m的水域内,禁止捕捞、停靠船只、 游泳等任何活动,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和严禁事项的告示牌;取水点上游 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内,不得排放工业废水;取水点上游 5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内,不得排放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内,不得堆放废渣,不得设立有 害化学物品仓库、堆栈或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物品的码头,不得使用工业废水 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及施用有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不应从事大规模集中放养畜 禽等活动在水厂生产区外围10m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禽畜饲养场、渗 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管道;并应保持良好的 卫生状况。

      8.1排水量预测标准8.1.1村庄排水量预测应包括对污水量、雨水量的预测,污水量应包括生活污水 量和生产污水量8.1.2村庄生活污水量可按生活用水量的 75%〜90%进行计算8.1.3生产污水量及变化系数应按产品种类、 生产工艺特点和用水量确定,也可按生产用水量的75%〜90%进行计算村庄供电负荷预测按规划人均指标取值:村庄人均生活用电量指标为250〜1000kwh/ (人•年)村庄固定安装规划普及率应为 40门/百人有线电视用户应按1线/ 户的入户率标准进行规划村庄燃料需求预测标准:村庄居民天然气生活用气量指标为 0.5〜0.9m3/ 户•日;液化石油气生活用气量指标为 0.4〜0.8kg/户•日表12.3.1 环卫设施配置标准环卫设施名称配置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公厕建筑面积30mi左右,与市场设施或公交站配套设置化粪池一30rn垃圾桶每户配备一个垃圾桶,由农户自行将生Irtl活垃圾分类垃圾箱乡村旅游区每 50〜100m设置一个,其它地区每100〜150m设置一个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不大于300m,原则上每村设置一一个注:(1)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污染源的边缘至居住建筑用地边界的最小距离。

      2 )在严重污染源的卫生防护距离内应设置防护林带打谷场面积不宜大于2000吊,打谷场之间及其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 不应小2于25m打谷场面积不宜大于2000m,打谷场之间及其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 应小于25m村庄消防车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 160m消防车通道可利用交通道路,并应与其他公路线连通,其路面宽度不应小于 3.5m,转弯半径不应小于8m当栈桥等障碍物跨越道路时,净高不应小于 4m无天然水源或给水管网不能满足消防用水时, 宜设消防水池,消防水池须不小于350 m15.1.7村庄建筑的规划间距和通道的设置应符合村庄防灾的要求村庄规划应 设消防室,面积不小于20m15.1.8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并宜靠近十字路口,其间距不宜大于 120m消火栓与房屋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 5m,当有困难时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1.5m土地利用总体规编制期限宜与当地的其编制应当以区县域规划、农业区划、划为依据,并同有关部门的专业规划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一致, 一般近期 5年左右,远期 10年至 20年村村通公路,路面宽度不应小于 4.5 米,形成通畅便捷的交通网 络自来水普及率一般宜达到 100%村镇综合现状图(比例 1/5000—— 1/ 10000) 基础设施规划图(比例 1/5000—— 1/ 10000) 村镇规划图(比例 1/5000—— 1/10000) 社会服务设施规划图(比例 1/5000—— 1/ 10000) 空间发展引导图(比例 1/5000—— 1/ 10000) 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图(比例 1/5000—— 1/10000) 近期规划图(比例 1/5000—— 1/10000)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建议原则控制在 80— 100 平方米 /人。

      针对 现状不同的具体情况,其确定方法如下:现状用地小于 50平方米 /人的,应予增加至 80平方米/人左右; 现状用地在 50—80平方米 /人的,可根据具体状况适当增加; 现状用地在 80—100平方米 /人的,可基本保持不变; 现状用地在 100—120 平方米 /人的,应适当减少;现状用地大于 120 平方米 /人的,必须减少至 100 平方米 /人左右建议集镇主要道路红线宽度原则控制在 9〜12米,次要道路红线宽度原则控制在6〜9米,中心村、基层村主要道路红线宽度原 则控制在 6〜9 米,次要道路红线宽度原则控制在不小于 4.5 米原则上道路最小纵坡不小于 0.3%,以利于排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