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04年历史高考题分析及其对2005年历史高考复习的启示.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172484
  • 上传时间:2017-07-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004 年历史高考试题对 2005 年历史高考复习的启示张书林我们通过对 2004 年北京,天津,上海,湖北,福建,甘肃,广东,广西,内蒙,江苏十份高考试题的统计,先秦部分内容占试题分数总量的 1207 分之 54 即 4.5%这些试题只有上海一题为原始社会,江苏一题为夏商周时期共计 4 分,其余试题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部分,计有《墨子》 ,端午节,孟子,孔子,韩非子;经济部分有铁器牛耕的使用;政治部分有商鞅变法,春秋战国地图反映的政治特点和历史发展趋势根据以上分析,复习这一时期历史主要抓住春秋战国的政治动态和,尤其是诸子百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思想要点,代表阶级阶层,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秦汉部分内容占试题分数总量的 59 分即 4.9%这些试题政治部分有秦朝地图反映的政治特点和历史趋势,郡县制,陈胜吴广起义,匈奴, “约法三章” ,西汉繁荣原因表现,汉武帝政治活动,察举制,豪强地主,南匈奴内附;经济部分有灵渠,西域物种内植;部分有“焚书坑儒” ,董仲舒对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司马迁根据以上分析,复习这一部分历史的重点是政治史和史,尤其是政治制度和与政治联系在一起的思想史。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内容因为过于复杂,现在只剩下经济史和史的有关内容了,北京等十套试题仅仅出了江南开发和《齐民要术》共 14 分占 1.2%,复习这一部分内容重点是科学技术和宗教思想隋唐部分内容共计 66 分占 5.5%,其中政治史部分有大祚荣,唐朝繁荣原因、表现,府兵制和均田制;经济史部分有农业破坏生态平衡,海上丝绸之路,港口扬州,长安商业活动特点,扬州,长安城,扬州;史部分有布达拉宫,杜甫,僧一行,鉴真通过以上分析,复习这一部分历史的重点是政治经济,尤其是繁荣在各方面的表现宋元部分内容共计 57 分占 4.7%,其中政治史部分有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王安石变法背景,王安石变法内容,辽两面官,行省制度,元朝促进多民族国家,元朝疆域,辽阳行省,元末农民起义;经济史部分有辽宋经济交流,夏宋经济交流,宋朝经营模式,北宋东京商业活动特点;史部分有《清明上河图》 通过以上分析,这一部分出题重点是在政治制度的革新方面以及各民族政权之间的交流,唐宋出题不多,但科学技术仍然是复习重点明清部分试题共计 63 分占 5.2%,其中政治史部分有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郑和下西洋,明朝倭寇,呼和浩特城,乾隆帝维护统一,秦、唐、明、清疆域,中俄《尼布楚条约》 ,土尔扈特部回归;经济史部分有高产作物引种,清朝广州“公行” ;史部分有宋应星,徐光启,徐光启,三大发明在明清遭遇。

      我们统计的十套题每一套题在这一部分都有试题,这一部分历史内容也是中国古代史唯一没有设置阅读节目的一章,这一部分又是古代到近代,中国和世界关系转变的关键时期,因而是古代史复习的重点这一部分以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以及科技最容易和世界史联系出题,是复习字斟句酌的重中之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部分内容共计 33 分,占 2.7%考题要点为太平天国抗争,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影响, 《天津条约》 ,英法联军, 《海国图志》 , 《天朝田亩制度》 , 《虎门条约》 ,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领事裁判权” ,两次鸦片战争关系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点:一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条件下英法等国侵略中国,一是中国的初步反应复习重点是两次鸦片战争背景,条约,影响,林则徐,魏源,洪秀全,洪仁玕的探索2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部分内容有 59 分,占 4.9%考题要点可以归纳为义和团抗争,甲午战争,割台湾, 《马关条约》 ,洋务派对采煤业的认识,清政府的采煤业政策及其效果,中国近代能源业发展情况, 《马关条约》影响,义和团运动,康有为维新思想,近代上海总的说来,洋务运动和甲午战争对中国影响十分深远,是中国能否跟上世界潮流的关键点,出考题的频率最高,当然也就是复习的重点。

      另外,维新思想是先进的中国人在近代第二阶段的一个重要探索,也是经常出题的地方,注意把维新思想和当时的政治活动结合起来复习辛亥革命和北洋军阀统治部分有 43 分,占 3.6%考题可以归纳为如下要点:保路运动,兴修铁路认识的变化,民族工业发展原因,北洋选举,近代报刊,留学教育,德日山东战争,南京临时政府,民国初政局,保路运动,袁世凯时期先进的中国人的近代化努力及其影响这一时期历史高考内容集中反映在近代化在政治,经济,三方面的表现,复习时注意将这一时期历史同世界潮流联系起来分析掌握中共创立和国民部分共计 55 分,占 4.6%考题可以概括为中共制订民主革命纲领,五四运动,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北伐时期湖南农民运动,巴黎和会处理山东问题及中国反响,新运动阵营分化,北伐战略,新运动分化原因,北伐先打吴佩孚原因,五四运动原因,鲁迅小说,中共成立后中心任务,第一次国共合作标志这一部分内容的高考题特别注重世界大事影响下的中国人民的抗挣和探索,新运动、五四运动、中共创立、国共合作都是经常出题的重点十年内战部分共有 46 分,占 3.8%这些试题归纳成要点有《八一宣言》 ,十九路军上海抗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一二九运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形势和失败原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共土地政策。

      这一时期内容可以出题的范围主要就是两方面:一是中日关系,一是国共关系,把它们放到国际大背景下进行复习,更容易理解掌握抗日战争共有 23 分,占 1.9%考题要点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纸币发行,宋美龄反日,日本对华经济掠夺,晋察冀根据地,民国首都变迁,中共土地政策及其依据这一时期可考内容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下的中日关系和中日关系影响下的国共关系,复习时用二战前夕的世界形势来理解防御阶段的中日关系和国共关系,用二战进程来理解相持阶段和反攻阶段的中日战况及国共动作解放战争部分共有 32 分,占 2.7%涉及考点有北平和平解放,新政协召开, 《共同纲领》 ,中华民族复兴的前提条件,西柏坡,战略反攻,美国对华政策,国民政府的国际形象和中国政治局势,民主党派复习这一部分,要站在世界史的高度,用冷战展开来指导理解国共关系一波三折的来龙去脉新中国过渡时期部分共有 68 分,占 5.6%考题涉及的考点有恢复国民经济措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刘少奇剥削有功论评析,苏联承认新中国, “一五”计划任务措施及重点建设东北原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土改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比较, “三反” “五反”运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49-1952 年底所有制结构及其作用,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比较,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标志, “求同存异”外交方针的提出。

      这一时期虽然只有 7 年,但却是一个大变革时期,是一个出题频率非常高的地方复习这一部分内容,联系世界史冷战高潮、社会主义阵营建立、中苏蜜月来理解新中国的建立,巩固,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现代化建设等史实,就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新中国十年建设和部分共 49 分,占 4.1%考题考点有 60 年代建设成就,中日邦交正常化,三线建设决策、依据、措施、意义,1960 年八字方针,所有制结构及其作用,八字方针,三年经济困难原因, “批林批孔”矛头这一部分内容多数出一些点缀性题目,主要突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主题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部分内容共有 56 分,占 4.6%考题涉及的考点有中共与时俱进表现,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建设成就,中国不称霸原因,中美关系原则,特区设立条件,统一战线十六字方针,所有制结构及其作用,中共与民主党派十六字方针,安徽、四川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措施、内容、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建设是常考重点,复习时注意 70-80 年代美苏争霸形势和中美关系的发展对中国国内政治局势变化以及经济建设的影响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部分内容共有 94 分,占 7.8%,仅次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出题密集的内容。

      考题要点有新航路开辟,哥伦布评价,马基雅维利思想背景、思想评价,启蒙思想,格老秀斯思想,理性主义,启蒙运动内容, 《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产生背景,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方式, “新俄罗斯”阶级性,拉美独立运动背景,意大利落后于英法原因,雅各宾派专政, 《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比较,葡西与英国殖民扩张所处不同阶段、方式、影响归纳起来说,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英美法革命是重点,尤其是政治思想与资产阶级革命结合的内容最为重要,另外,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最先发展却逐渐落后,分析其原因对中国具有警示作用,也是与时俱进思想的体现,复习中注意这方面思想的落实自由资本主义部分内容共有 61 分,占 5.1%考题可以归纳为如下考点:西方列强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扩张特征、原因,英国 1832 年改革,英国东印度公司,美国人口种族构成变化趋势及其影响,世界市场,意大利落后于英法原因,英国掌握世界市场,兴修铁路对德国的影响,德国统一条件,日本明治维新内容,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葡西早期殖民扩张与英国工业革命后扩张所处阶段、掠夺方式、影响从这些考点我们可以看出,出题重点就在工业革命,主要是工业革命对各个国家,整个世界的影响,我们复习这一时期的内容,尤其要注意以工业革命作为界限,比较各种历史现象在工业革命前后的异同。

      垄断资本主义部分内容有 31 分,占 2.6%考题概括为要点有垄断组织的实质,列强在垄断阶段的扩张特征及其成因,电器发明,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世界市场形成主要受益国,两大军事集团形成标志,埃塞俄比亚反帝斗争复习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注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特别是垄断和一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内容有 101 分,占总分数的 8.4%这些考题可以归纳为如下考点:威尔逊“十四点原则” ,苏联农业发展探索及其经验教训,巴黎和会中心问题,九一八事变,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日本“东方会议” , 《国际联盟盟约》 ,华盛顿会议解决山东问题及其原因,诺曼底战役,美国与国联关系的讨论及其影响,德国法西斯扩张,各国克服经济危机措施,苏联农业政策变化及其影响、启示这一部分内容非常重要,是历年出题几率最高的地方之一,并且常常出大题,2004 年就有苏联农业现代化问题两题,罗斯福新政,战争与和平问题,美国与国际联盟关系,华盛顿会议解决山东问题六个大题复习这一部分内容,重点依然是苏联的现代化探索,罗斯福新政克服经济危机模式,从一战到二战的原因分析,二战中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及其互相配合冷战部分有 49 分,占 4.1%。

      这些考题可以概括为如下考点:马歇尔计划,欧共体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欧共体成立目标、影响、机构, 《联合国宪章》与安理会作用,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美国以盟军名义占领日本,国联与联合国比较,捷克 1968 年改革,勃烈日涅夫改革,亚洲经济发展这一部分的复习主要注意冷战下两大阵营的形成、分化及其内部斗争,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情况冷战后部分有 52 分,占 4.3%这一部分考题归纳为考点有全球经济差距扩大,经济全球化讨论,冷战后世界政治形势总趋势、威胁和平因素,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及发展中国家的对策,欧洲联盟,经济全球化对前殖民地国家的影响这一部分内容的复习要和政治课时事部分联合进行,主要是冷战后政治经济发展特征及其影响4其它共 36 分,占 3%主要是从总体上把握世界历史,如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历史运动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等等从上面统计数据可以看出,80%的选择题,都是一考再考的重点知识、主流知识;从主观题中的“约法三章” ,能源问题,铁路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等来看,主要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和历史为现实服务的思想;从时间段来看,新中国过渡时期,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这三个社会转型和变化剧烈阶段是专家们选择的重点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