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陈与义-阅读答案试题.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慢***
  • 文档编号:225595487
  • 上传时间:2021-12-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59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陈与义|阅读答案试题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陈与义|阅读答案试题临江仙①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②,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③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注】①本篇当为宋室南迁,陈与义在建炎三年(1129)避金兵流寓湖湘(湖南、湖北)逢端午感怀而作②午日:端午节,阴历五月五日,为纪念屈原而设③戎葵: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性1)试析“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4分)(2)试分析本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4分)(1)承上启下上片写自己离开了都城,才无所用,报国无门,所以发出了这样愤懑的感叹而下片是说自己虽老,但心诚志坚,然而这也只有向千年之前的屈子诉说,体现了作者的无奈和坚守结构上是结住上片,开启下片,内容上是情感的深化和转折铺垫2)一是用典(借古抒怀),借用屈子的史实,表明自己的志坚及无奈上片以“高咏楚词”开篇,透露出节日中的感伤心绪和壮阔胸襟:屈原的高洁品格给词人以激励,他高昂地吟诵楚辞,同时深感流落天涯之苦,节序匆匆,自己却报国无门下片“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面对湘江,作者虔诚祭酒,并联想这杯中之酒一定会流到汨罗江。

      从高歌其辞赋到酹酒江水,深深地显示出词人对屈原的凭吊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感二是对比和衬托词的上片用榴花与红舞裙对比,以过去的春风得意突现时下的落寞和愤懑词的下片用“一身伤老”与“戎葵凝笑墙东”对比,衬托了此时心中的冷寂(或者理解为自己身虽老,但也会这戎葵一样永远不改自己向阳的夙志,爱国的热情)赏析此词是陈与义在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所作,这一年,陈与义流寓湖南、湖北一带;据《简斋先生年谱》记载:“建炎三年己酉春在岳阳,四月,差知郢州;五月,避贵仲正寇,入洞庭六月,贵仲正降,复从华容还岳阳又《宋史陈与义传》载:“及金人入汴,高宗南迁,遂避乱襄汉,转湖湘,踚岭桥这首《临江仙》所反映的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在端午节凭吊屈原,旧怀伤时,借此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词一开头,一语惊人高咏楚词”,透露了在节日中的感伤必绪和壮阔,胸襟,屈原的高洁品格给词人以激励,他高昂地吟诵楚辞,深感流落天涯之苦,节序匆匆,自己却报国无志陈与义在两湖间流离之际,面对现实回想过去,产生无穷的感触,他以互相映衬的笔法,抒写“榴花不似舞裙红”,用鲜艳灿烂的榴花比鲜红的舞裙,回忆过去春风得意、声名籍籍时的情景公元1122年(宣和四年),陈与义因《墨梅》诗为徽宗所赏识,名震一时,诸贵要人争相往来,歌舞宴会的频繁,可想而知。

      而现在流落江湖,“兵甲无归日,江湖送老身”(《晚晴野望》),难怪五月的榴花会如此触动他对旧日的追忆但是,“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有谁能理解他此刻的心情呢?高歌《楚辞》之后,满帘生风,其慷慨悲壮之情,是可以想象的,但更加突出了作者的痛苦心情从“高咏”到“歌罢”一曲《楚辞》的时空之中,词人以一“酬”字,交代了时间的过渡酬即对付、打发,这里有度过之意(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但将酩酊酬佳节”)在这值得纪念的节日里,词人心灵上的意识在歌声中起伏流动节序匆匆”的感触,“榴花不似舞裙红”的怀旧,“无人知此意”的感喟,都托诸于激昂悲壮的歌声里,而“满帘风”一笔,更显出作者情绪的激荡,融情入景,令人体味到一种豪旷的气质和神态词的下阕,基调更为深沉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声长叹,包涵了作者对家国离乱、个人身世的多少感慨之情!人老了,一切欢娱都已成往事正如他在诗中所咏的,“老矣身安用,飘然计本”(《初至邵阳逢入桂林使作书问其地之安危》),“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伤春》),其对自己岁数的悲叹,与词同调戎葵凝笑墙东”句,是借蜀葵向太阳的属性来喻自己始终如一的爱国思想墙边五月的葵花,迎着东方的太阳开颜。

      戎葵”与“榴花”,都是五月的象征,词人用此来映衬自己旷达豪宕的情怀戎葵”虽为无情之物,但“凝笑”二字,则赋予葵花以人的情感,从而更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虽然年老流落他乡,但一股豪气却始终不渝这“凝笑”二字,正是词人自己的心灵写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最后三句写此时此刻的心情满腔豪情,倾注于对屈原的怀念之中酒杯深浅”是以这一年之酒与前一年之酒比较,特写时间的流逝酒杯深浅相同,而时非今日,不可同日而语,感喟深远用酒杯托意而意在言外,在时间的流逝中,深化了“万事一身伤老矣”的慨叹突出了作者的悲愤之情情绪的激荡,促使词人对诗人屈原的高风亮节的深情怀念,“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面对湘江作者祭酒的虔诚,加上这杯中之酒肯定会流到汨罗江的联想,因而滔滔江水之中,融合了词人心灵深处的感情从高歌其辞赋到酹酒江水,深深地显示出词人对屈原的凭吊,其强烈的怀旧心情和爱国情感,已付托于这“试浇”的动作及“桥下水,今夕到湘中”的遐想之中元好问在《自题乐府引》中说:“世所传乐府多矣,如……陈去非《怀旧》云:‘忆昔午桥桥下(应作上)饮……’又云‘高咏楚辞酬午日……’如此等类,诗家谓之言外句含咀之久,不传之妙,隐然眉睫间,惟具眼者乃能赏之。

      以此词而论,吐言天拔,豪情壮志,意在言外,确如遗山所说“含咀之久,不传之妙,隐然眉睫间”读者从对“天涯节序匆匆”的惋惜声中,从对“万事一身伤老矣”的浩叹中,从对“酒杯深浅去年同”的追忆里,可以领略到词人“隐然眉睫间”的豪放的悲壮情调黄升说《无住词》“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中兴以来绝句妙词选》卷一),指的也是这种悲壮激烈的深沉格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