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五年制高职提升为七年贯通制、体育教学应如何改变.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9086668
  • 上传时间:2022-06-2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2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五年制高职提升为七年贯通制、体育教学应如何改变    Summary:五年制高职,教学方式一般为,学生在校期间为前三年接受中职教育、后两年接受高职的衔接教育,即3+2的教学方式,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办学模式2015年开始,为了更好的培养高精端技术人才,北京市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正式推出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即 通过中考招生,完成七年学业,阶段为“2+3+2”(两年基础教育+三年专业教育+两年本科教育),毕业拿本科学历现在许多原来的五年制高职院校,已正式步入七年贯通制的前五年教学体制中新的教学方式,必然要求我们去进行新的教学改革探索,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学也必须跟上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出一套比较适合现阶段实情的七年贯通制,前两年体育教学方法Key:五年制高职;七年贯通制;体育教学一、五年制高职体育教学逐渐体现出的不足(一)与高职教育衔接不紧密原来的五年制高职(3+2)体育课程的设置,很多方面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思想的禁锢,没有把高中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情况作为参考,教学上许多方面基本上按普通原来中专前三年的体育课程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没有考虑到和后两年高职教育的接轨。

      二)教学方法单调、落后因历史等原因,五年制高职的体育教学, 依然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为主 教学模式、 教学组织形式单一,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调、 落后, 忽视了学生体育素养、 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二、七年贯通制的历史发展及教学方式(一)七年贯通制的历史及发展2015年起,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要求,为适应北京经济发展对高端技术人才需求变化的新趋势,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满足社会对教育水平、教育服务质量的新期盼,由北京市教委批准、北京市正式推出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贯通培养项目是指,为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满足首都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自2015年起,支持部分职业院校与示范高中、本科院校合作,招收初中毕业生,完成高中阶段基础文化课学习后,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七年制教学试点项目七年贯通制的培养学校,绝大部分为原来招收五年制高职的高等职业院校其中,贯通培养参与招生的学校,2015年为6所、2016年为12所、2017年近20所,计划招生人数2015年为2000人,到2017年计划招生已超过8000人。

      而且,未来计划,参与学校、招生计划、培养模式、录取形势均进一步扩大、进一步丰富与此同时,受客观条件限制,五年制高职到2017年,仅剩下2所招生学校二)七年贯通制的教学方式七年贯通制教学方式为(2+3+2),即基础教育阶段2年,专业教育3年,本科教育2年,前五年在高职高专院校接受教育,后两年在市属重点本科院校接受教育三、七年贯通制体育教学应紧跟教学方式的改变,结合实情、与时俱进、大胆改革(一)确立新的基础教育阶段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思想我们必须理清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之间联系与区别, 确立七年贯通年制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是构建七年贯通制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前提 基于健康第一的理念,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应为提高学生“体育实践能力”服务, 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服务, 为学生就业服务以七年贯通制和高等教育课程为导向, 以校为本的进行课程开发应成为课程的指导思想二)重新设计好课程总体方案在总结多年五年制高职,(3+2)教学模式中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七年贯通制(2+3+2)模式,以及当前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逐步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发一套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为体育教学改革打下良好基础。

      应努力做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塑造健康体魄,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三)课程标准需重新制定,制定时要明确各项目标1.教学理念要明确,树立快乐体育与强制体育相结合的教学理念2.教学标准要务实如北京某高职院校,(2+3+2)模式的七年贯通制,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学标准就简单、务实:懂、会、悦、练即懂规则、会技术、高兴的参与、有一定的运动量3.教学内容要调整,减少了竞技类体育项目教学比重和难度,增加游戏、拖展、民族传统类及身体练习类体育项目比重,使体育教学更加务实4.考试方式要改革,体育课考试中,在评分方法上,尽量少用绝对评价,多用相对评价,加大过程性考核分数比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但要有效的约束了部分自律性较差的学生,更要能激发大部分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动力四、七年贯通制体育教师应跟上教学方式的改变和时代的发展(一)积极改变角色,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七年贯通制高职入校学生年龄均在14-16岁之间,正处于从少年后期到青年时期过渡的青春发育期,情绪行为和心理波动性较大,观念上、道德上容易产生错位和倾斜。

      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必须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因为学生身体健康的形成,是一个主体的构建过程,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量加工中能完成的,我们要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二)注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是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就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育因此要通过交往,建立人道、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五年制高职体育教学中,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在新课程中需要更进一步的去关心、爱护我们的学生,尊重他们、认可他们、同时有原则的宽容他们,在体育教学中建立起更为融洽的师生关系三)要向复合型体育教师转变现今许多发达国家要求体育教师都是“通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复合型人才社会的发展已证明,不久的将来仅仅通晓一门学科知识的单科教师将被“通才教师”所取代五、结束语本人认为,作为一种新的教学体制,七年贯通制基础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应立足实际情况,在总结五年制高职教育中的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高中体育教学特点,理清课程建设的条线,整合优势资源, 另辟蹊径地根据校情、学情,发挥出本校特色,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构建出有别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且具有学校特色的贯通制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才能发挥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在七年贯通制基础教育中独有的育人功能和价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