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镍在硫酸溶液中的钝化行为.docx
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镍在硫酸溶液中的钝化行为 物理化学测验 --镍在硫酸溶液中的钝化行为 化学化工学院 07应化1W 07331120 宋强 目的要求 一、了解金属钝化行为的原理和测量方法 二、掌管用线性电位扫描法测定镍在硫酸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和钝化行为 三、测定氯离子浓度对镍钝化的影响 根本原理 一、金属的阳极过程 金属的阳极过程是指金属作为阳极发生电化学溶解的过程,如下式所示: M——→Mn+ + ne- 在金属的阳极溶解过程中,其电极电势务必高于其热力学电势,电极过程才能发生这种电极电势偏离其热力学电势的现象称为极化当阳极极化不大时,阳极过程的速率随着电势变正而逐步增大,这是金属的正常溶液但当电极电势正到某一数值时,其溶解速率达成最大,而后,阳极溶解速率随着电势变正,反而大幅度地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金属的钝化现象。
金属钝化一般可分为两种若把铁浸入浓硝酸(比重d>1.25)中,一开头铁溶解在酸中并置换出H2,这时铁处于活化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后,铁几乎中断了溶解,此时的铁也不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化学钝化另一种钝化称之为电化学钝化,即用阳极极化的方法使金属发生钝化金属处于钝化状态时,其溶解速度较小,一般为10-6~10-8A·cm-2 金属由活化状态转变为钝化状态,至今还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金属钝化是由于金属外观形成了一层氧化物,因而阻拦了金属进一步溶解;也有人认为金属钝化是由于金属外观吸附氧而使金属溶解速度降低前者称为氧化物理论,后者称为外观吸附理论 二、影响的金属钝化过程的几个因素 金属钝化现象是特别常见的,人们已对它举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影响金属钝化过程及钝态性质的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溶液的组成 溶液中存在的H,卤素离子以及某些具有氧化性的阴离子对金属的钝化现象起着颇为显著的影响在中性溶液中,金属一般是对比溶液钝化的,而在酸性溶液或某些碱性溶液中要困难得多这是与阳极回响产物的溶解度有关的卤素离子,更加是氯离子的存在那么明显到阻拦金属的钝化过程,已经钝化了的金属也轻易被它破坏(活化),而使金属的阳极溶解速率重新增加。
溶液中存在某些具有氧化性的阴离子(如CrO24-)那么可以促进金属的钝化 2.金属的化学组成和布局 各种纯金属的钝化才能很不一致,以铁、镍、铬三种金属为例,铬最轻易钝化,镍次之,铁较差些因此添加铬、镍可以提高钢铁的钝化才能,不锈钢材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一般来说,在合金中添加易钝化的金属时可以大大提高合金的钝化才能及钝态的稳定性 3.外界因素(如温度、搅拌等),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以及搅拌加剧是可以推迟过防止钝化过程的发生,这明显与离子的分散有关 三、恒电势阳极极化曲线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操纵电势法测量极化曲线时,一般采用恒电位仪,它能将研究电极的电势恒定地维持在所需值,然后测量对应于该电势下的电流由于电极外观状态在未建立稳定状态之前,电流会随时间而变更,故一般测出的曲线为“暂态”极化曲线在实际测量中,常采用的操纵电势测量方法有以下两种 1.静态法 将电极电势较长时间地维持在某一恒定值,同时测量电流随时间的变化,直到电流值根本上达成某一稳定值如此逐点地测量各个电极电势(例如每隔20,50或100mV)下的稳定电流值,以获得完整的极化曲线 2.动态法 操纵电极电势以较慢的速度连续地变更(扫描),并测量对应电势下的瞬间电流值,并以瞬时电流与对应的电极电势作图,获得整个的极化曲线。
+ 所采用的扫描速度(即电势变化的速率)需要根据研究体系的性质选定一般来说,电极外观建立稳态的速度愈慢,那么扫描速率也应愈慢,这样才能使所测得的极化曲线与采用静态法接近 上述两种方法都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从测定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静态法测量 结果虽较接近稳态值,但测量时间太长本测验采用动态法 线性电位扫描示意图 钝化曲线示意图 用动态法测量金属的阳极极化曲线时,对于大多数金属均可得到如下图的形式图中的曲线可分为四个区域: (1)AB段为活性溶解区,此时金属举行正常的阳极溶解,阳极电流随电位的变化符合Tafel公式 (2)BC段为过渡钝化区,电位达成B点时,电流为最大值,此时的电流称为纯化电流(I钝),所对应的电位称为临界电位或钝化电位(E钝),电位过B点后,金属开头钝化,其溶解速度不断降低并过渡到钝化状态(C点之后) (3)CD段为弱定钝化区在该区域中金属的溶解速度根本上不随电位而变更此时的电流密度称为钝态金属的稳定溶解电流密度 (4)DE段为过钝化区,D点之后阳极电流又重新随电位的正移而增大。
此时可能是高价金属离子的产生,也可能是水的电解而析出O2,还可能是两者同时展现 仪器 试剂 CHI电化学分析仪 三电极电解池 研究电极 辅佐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 金相砂纸 H2SO4(分析纯) 蒸馏水 KCl(分析纯) 测验步骤 本测验用线性电位扫描法分别测量Ni在0.1mol·L-1 H2SO4、0.1mol·L-1 H2SO4+ 0.01 mol·L-1 KCl、0.1mol·L-1 H2SO4+ 0.02 mol·L-1 KCl、0.1mol·L-1 H2SO4+ 0.05 mol·L- KCl、0.1mol·L- H2SO4+ 0.1 mol·L- KCl溶液中的阳极 1 1 1 极化曲线 1.开启仪器和计算机的电源开关,预热10min 2.研究电极用金相砂纸打磨后,用丙酮洗涤除油,再用二次蒸馏水冲洗明净,擦干后将其放入己洗净并装有0.1mol·L-1H2SO4溶液的电解池中。
分别装好辅佐电极和参比电极,并按图21-3接好测量线路(红色夹子为辅佐电极;绿色接研究电极;白色接参比电极) 3.通过计算机使CHI仪器进入windows工作界面;在工具栏里选中“Control”,此时屏幕上显示一系列命令的菜单,再选中“Open Circuit Potential”,数秒钟后屏幕上即显示开路电位值(镍工作电极相对于参比电极的电位),记录该数值;在工具栏里选中“T”(测验技术),此时屏幕上显示一系列测验技术的菜单,再选中“Linear Sweep Voltammetry (线性电位扫描法)”,然后在工具栏里选中“参数设定”(在“T”的右边)此时屏幕上显示一系列需设定参数的对话框: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