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铁隧道局集团玉磨铁路3标.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lish****long
  • 文档编号:225812158
  • 上传时间:2021-12-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89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铁隧道局集团玉磨铁路3标    一、工程概况 新建玉溪至磨憨铁路位于XX省南部,玉磨铁路向北通过昆玉线进入昆明,向南通过拟建中老铁路经琅勃拉邦至万象,继续南下经曼谷至新加坡,构成泛亚铁路的中通道. 玉磨铁路三标,线路穿越XX省XX市峨山、新平和元江三县,标段内扬武隧道、立新隧道、月牙田隧道均为一级高风险隧道,其中扬武隧道长14835公里,为标段最长隧道,隧道穿越多条断裂带,地质极其复杂,施工风险极高 玉磨铁路三标项目合同工期50.2个月,合同总价17.07亿元人民币项目经理部设5个分部、2个加工厂、3个混凝土搅拌站,5个分部下设14个施工架子队承担工程施工任务截至目前,项目参建人员总人数为2066人:其中管服人员509人,作业班组人员1577人,人员、设备、物资等资源按项目策划要求配置,满足施工需要 新建铁路玉溪至磨憨线站前三标起讫里程.d1k45+359.35~d1k72+628(罗里隧道出口施工段起点至月牙田隧道2号斜井施工段终点,不含大开门河双线大桥490.2m),全长26.78km主要工程内容为“四隧三桥",分别为田房隧道(长0.18km)、新平隧道(长14.835km,设6座横洞+1座斜井)、立新隧道(长5.317km,设1座横洞+1座斜井)、在月牙田隧道中段(总长6.82km,2座斜井,出口段1。

      772km由站前4标负责施工)至本标段终点、法土山双线大桥(长185.25m)、扬武双线中桥(长87.03m)、立新寨四线特大桥(长952本标段隧道共25380km,占标段长度的9477%;桥梁总长1244.88m,占标段长度的457%.     二、完成情况  工程完成情况(截止2018年5月25日)田房隧道设计180米,完成180米完成比例100%,新平隧道设计量14835米,完成3040米,完成比例20.4%,立新隧道设计量5317米,完成1673米,完成比例31.4%月牙田隧道设计5048米,完成2419米,完成比例48%辅助坑道设计9102米,已完成6984米,剩余2118米,完成比例76.7%目前新平隧道1X平导、2X平导、5X横洞、6X横洞暂未进入正洞施工开累完成产值79258万元  三、重难点情况   项目施工条件艰苦,隧道地质复杂,扬武-青龙厂大断裂与隧道线路方向基本平行,并位于隧道线路附近,且次生诸多小断层对隧道影响较大围岩主要为炭质页岩和板岩,黑色、灰黑色和灰色,泥质结构,薄层~中厚层状,受构造影响,节理裂隙极其发育,岩体极其破碎,岩质较软,部分岩体原岩的结构和构造已完全破坏,呈松散体状,遇水极其容易泥化,富水呈饱和流体状。

        新平隧道穿越8条深大活动性断层,且新平隧道与扬武-青龙场大断裂相伴而行,该断裂带宽达300余米受地震和多期次构造运动影响,岩体破碎、岩性多变,差异性岩体对工程施工极为不利隧道地质表现为滑坡、泥石流、突泥、涌水、溜坍、流砂、岩溶等,地质在全线最为复杂,施工难度全线最大新平隧道于2016年4月破土动工,450多个日夜,凝聚了中隧人坚韧顽强、勇于拼搏的精神和品质,斗转星移,记载了工程人与复杂地质斗争的艰辛与辉煌新平隧道在施工中频频遭遇突泥、涌水、涌砂、溜坍、变形等不良地质灾害.  据不完全统计,施工以来发生20次突泥、涌水,突泥量达5000余方,涌砂量达4000方,高峰期涌水量达419方/小时,发生溜坍100余次,溜坍量近15000余方,支护变形已成常态,高频发的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造成了很大影响,施工中要不断克服突泥、涌水、涌砂、溜坍、变形等诸多施工难题,施工组织异常艰辛 为了确保施工进度和安全,项目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科学组织施工生产施工前期反复讨论研究定制施工方案,保证方案的可实施性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严格按照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验收,使质量问题在每道工序作业中都能得以有效控制,为隧道掘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施工过程始终秉承“标准、标准、还是标准”的管理理念,遵从“讲质量、保效益、重安全”的标准化理念,把握“防溜止坍九项措施”和“安全质量管控双40条”,从结构、中线、空洞防治等方面严把工程质量关严守安全质量红线,在保证工程安全,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加快施工进度   四、宣传思路方面1.获得XX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状、获得XX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李平) 2.日常坚持开展劳动竞赛   3.劳模典型朱家良、劳模创新工作室人员培养   4.树立人物典型、感动三标人物(权正全、李旭东、孙永松等). 5.攻坚克难,稳中求进(克服突泥涌水,保质保量)    6.科技创新、自主研发科技成果.(功法、工艺、非标设备等)7民族团结线、联合当地政府开展路地共建,与滇南指挥部、地方检察院及其他标段联创共建  8施工节点宣传(新平隧道各辅助坑道和正洞交汇以及破千米里程宣传,立新隧道、月牙田隧道施工节点). 9.立新寨双向四线特大桥上部结构全部竣工    10.法土山四线特大桥上部结构全部竣工.   11主题党日、质量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文化建设等相关信息   第二篇:中铁局集团隧道施工测量方案中铁局集团隧道施工测量方案: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李家坊隧道二期工程是在原有李家坊隧道一期工程西侧新建的一条隧道,为单向双车道隧道,设计行车速度60km/h。

      与一期工程线位基本平行,两洞测设间距30—35m隧道起讫桩号yk0+875~yk2+140,全长1265m;平面线型:直线,r=1500右   偏圆曲线,直线;纵坡为135%(1245m)和-1.5%(20m)的人字坡隧道竖曲线变坡点里程为yk1+820.采用进出口双向掘进右线平曲线要素表坐标桩点名称里程桩号(n)直圆点(zy)曲中点(zq)圆直点(yz)yk0+976.14yk1+217.81yk1+459.4833395590533339318.7773339085.357y(e)502914002502890653502829.06    2   (二)施工工序流程 一、主要测量工作及仪器配置    ①、平面控制测量 ②、高程控制测量   ③、放样洞内开挖断面、钢支撑定位  ④、放样衬砌断面   ⑤、贯通测量复测及控制测量使用测量仪器表序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单数备注    号1双频gps全站仪rtkgps1230徕卡tcr402徕dsz2+fs14水准仪限界检测5仪bjsd-2苏光ds3卡 位台套   量35+1ppm2″2+2p1pm     2   3水准仪    台台套    10.01mm 11㎜   1  1mm 二、测量人员配备及分工   项目部工程部设测量班,隧道工区设测量组,综合素质能达到独立胜任隧道工程的控制测量和隧道放样的水平.测量班和工区测量组实行班(组)长负责,测量班负责对隧道工区施工测量工作进行指导,测量组长为隧道施工及时提供定位和服务。

      我公司实行三级复合制度,平面测量和导线点的布控由公司精测队完成,并按开挖进度情况进行复检,项目部测量班长负责测量组测量过程的监督和测量成果的复核,随时做到监控测量,测量组在测量时加强自检自核    (三)主要测量工作及内容:   ①平面控制测设隧道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主要是保证隧道的精度和正确的贯通,并定出施工中线 (1)洞口投点测设施工时通过洞外精测点,引进洞内采用双导线布置形成闭合导线,采用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控制隧道中线洞口导线点位埋设使用φ22钢筋(钢筋顶上刻十字线)埋于洞口附近坚固稳定的地面上,并用混凝土固定桩位,点与点之间通视良好.点位布置完毕后,利用设计院交接的导线网点gps点(已知)作基准点,使用全站仪引测附合导线上各点的坐标值(并经平差),使用精密水准仪从高等级的2个bm点测定导线上各点的高程(并经平差).水平角的观测正倒镜六个测回中误差≤25″,每条附合导线长度必须往返观测各三次读数,在允许值内取均值,导线全长闭合差≤1/30000 (2)洞内导线测量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测量在洞外控制测量的基础上,结合洞内施工特点布设导线,以洞口投点为起始点,沿中线布设,形成导线环。

      导线边长根据测量设计的要求并考虑实际通视条件,选择长边布设.导线点布设在施工干扰小、稳固可靠的地方由洞外向洞内的测角、测距工作,在夜晚或阴天进行,洞内的测角测距,在测回间采用仪器和觇标多次置中的方法,并采用双照准法(两次照准、两次读数)观测照准的目标应有足够的明亮度并保证仪器和反射镜面无水雾洞内导线平差,采用条件平差或间接平差,也可采用近似平差.洞内导线的坐标和方位角,必须依据洞外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进行传算    ②高程控制高程控制点的布设是利用平面控制点的埋石,如特殊需要时进行加密,其布置形式也为附和水准线路精密水准点的复测按四等水准控制观测精度符合偶然误差2mm,全中误差4mm,往返闭合差≤8(l为往返测段路线段长,以km计)两次观测误差超限时重测当重测结果与原测成果比较不超过限值时,取三次成果的平均值洞内高程必须由洞外高程控制点传算每隔100~150米设立一对高程控制点洞内高程采用水准仪进行往返观测并定期进行复测    ③放样洞内开挖断面、钢支撑定位隧道开挖采用全站仪进行中线放样及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开挖面至预计贯通面100米时,开挖断面可适当加宽(加宽值不超过隧道横向贯通误差限差的一半.初期支护完成后,采用断面检测仪对开挖断面进行检查,发现欠挖后及时报与施工班组处理。

      仰拱断面由设计高程线每隔05m(自中线向左右)向下量出开挖深度.    ④放样衬砌断面隧道立模衬砌前,必须    对衬砌段进行中线放样和高程测定并标注特殊部位的高程位置隧道衬砌施工完成后,必须对衬砌段进行中线放样和高程复合,并测出衬砌后的净空断面    ⑤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为确保施工进度和改善施工环境,项目部采用进出口两方相向掘进,考虑出口施工条件比较好,预计贯通点为yk1+400,取yk1+400的理论坐标为贯通点,由两端导线     分别测量该点坐标,测量该点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水平角求算方位角贯通误差和高程贯通误差  隧道贯通误差   式中:m外—控制网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值;    m1—由进口计算的影响值;m2—由出口计算的影响值;mβ—由控制点放设中线时理论高度中误差; 隧道贯通后,中线和高程的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地段调整,调线地段的开挖和衬砌,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和高程进行放样因本隧道贯通面处于直线段,因此中线采用折线法调整并符合《测规》表4.93的规定.通过导线测得的贯通误差按下述要求调整:     (1)方位角贯通误差分配在未衬砌地段的导线角上;   (2)计算贯通点坐标闭合差;  (3)坐标闭合差在调线地段导线上,按边长比例分配,闭合差很小时按坐标平差处理;  (4)采用调整后的导线坐标作为未衬砌地段中线放样的依据。

         高程贯通误差在规定的贯通误差限差之内时,按下列方法调整:   (1)由两端测得的贯通点高程,取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高程;   (2)按高程贯通误差的一半,分别在两端未衬砌地段的高程点上按路线长度的比例调整;    (3)以调整后的高程,作为未衬砌地段高程放样的依据   (四)竣工测量、隧道竣工后,在中线复测的基础上埋设永久中线点在直线上每200米设一个,曲线上按曲线五大桩埋设.永久中线点设立后在隧道边墙上绘出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     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五)测量资料管理测量放样的依据是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要求使用的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