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模电课件第3章用2.ppt

65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88266469
  • 上传时间:2019-04-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45MB
  • / 6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版童诗白,第三章 多级放大电路,3.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3.3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3.2 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第三版童诗白,本章重点和考点:,1、掌握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为集成电 路的学习打好基础,2、掌握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中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态 及动态参数的计算,3、了解多级放大电路中的互补输出级,本章教学时数: 4学时,第三版童诗白,本章讨论的问题:,1.单管放大电路为什么不能满足多方面性能的要求?,2.如何将多个单级放大电路连接成多级放大电路? 各种连接方式有和特点?,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特殊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4.差分放大电路与其它基本放大电路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它能抑制零点漂移?,5.直接耦合放大电路输出级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根据 要求组成多级放大电路?,3.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将多个单级基本放大电路合理联接,构成多级放大电路,组成多级放大电路的每一个基本电路称为一级, 级与级之间的连接称为级间耦合四种常见的耦合方式: 直接耦合 阻容耦合 变压器耦合 光电耦合,3.1.1 直接耦合,图 3.1.1(a) 两个单管放大电路简单的直接耦合,特点:,(1)低频特性好,可以放大交流和缓慢变化及直流信号; (2) 便于集成化。

      3)各级静态工作点Q点互相影响;基极和集电极电位会随着级数增加而上升; (4)不便于分析、设计和调试 (5)零点漂移(如何克服)T1靠近饱和区,一、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改进电路—(b),电路中接入 Re2,保证第一级集电极有较高的静态电位,但第二级放大倍数严重下降改进电路—(c1),稳压管动态电阻很小,可以使第二级的放大倍数损失小但集电极电压变化范围减小当级数较多时,后级静态工作点不合适改进电路—(c2),+VCC,改进电路—(d),可降低第二级的集电极电位,又不损失放大倍数但稳压管噪声较大NPN管和PNP管混合使用,可获得合适的工作点为经常采用的方式c2),图 3.1.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3.1.2 阻容耦合,图 3.1.2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第 一 级,第 二 级,静态工作点Q点相互独立,便于分析、设计和调试,在分立元件电路中广泛使用 低频特性差;在集成电路中无法制造大容量电容,不便于集成化,尽量不用特点:,3.1.3 变压器耦合,,图 3.1.3 变压器耦合共射放大电路,(a)电路,(b)交流等效电路,以前功率放大电路广泛采用此耦合方式目前基本不用。

      缺点:低频特性差;不便于集成化;笨重优点:Q点相互独立, 便于分析、设计和调试;实现阻抗变换图3.1.4 变压器耦合的阻抗变换,返回,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选择恰当的变比,可在负载上得到尽可能大的输出 功率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第二级VT2、VT3组成推挽式放大电路,信号正负半周VT2、VT3 轮流导电3.1.4 光电耦合,光电耦合是以光信号为媒介来实现电信号的耦合和传递的,因而其抗干扰能力强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光电耦合,图3.1.5光电耦合器及其传输特性,发光元件,光敏元件,二、光电耦合放大电路,目前市场上已有集成光电耦合放大电路, 具有较强的放大能力3.2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一、电压放大倍数,总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各级电压放大倍数的乘积,即,其中, n 为多级放大电路的级数二、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通常,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就是输入级的输入电 阻;输出电阻就是输出级的输出电阻具体计算时,有时它们不仅仅决定于本级参数,也与 后级或前级的参数有关注意:必须将后级输入电阻作为前级的负载;前级输出电阻视为后级的信号源内阻小信号等效电路,,例1,如图所示的两级电压放大电路,已知β1= β2 =50, T1和T2均为3DG8D。

      计算前、后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值(UBE=0.6V) 及电路的动态参数例:2,两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值可分别计算RB1,,,,,,,,,,,,C1,C2,,RE1,+,+,+,–,,,,,,,,,,,,,,RC2,C3,,,,,,,CE,+,+,+24V,+,–,,,T1,T2,,,1M,27k,82k,43k,7.5k,510,10k,,,,,,,,,,解:,第一级是射极输出器:,第二级是分压式偏置电路,计算 r i和 r 0,小信号等效电路,由等效电路可知,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ri 等于第一级的输入电阻ri1 第一级是射极输出器,它的输入电阻ri1与负载有关,而射极输出器的负载即是第二级输入电阻 ri22,b,I,2,c,I,,,,,,,,,,,rbe2,,,,,,RC2,,,rbe1,,,,,RB1,1,b,I,1,c,I,,,,,,,,,,,,,RE1,,,,+,_,+,_,+,_,,,,求各级电压的放大倍数及总电压放大倍数,第一级放大电路为射极输出器,2,b,I,2,c,I,,,,,,,,,,,rbe2,,,,,,RC2,,,rbe1,,,,,RB1,1,b,I,1,c,I,,,,,,,,,,,,,RE1,,,,+,_,+,_,+,_,,,,,,,,,第二级放大电路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总电压放大倍数,,,,,,一、 零点漂移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直接耦合时,输入电压为零,但输出电压离开零点,并缓慢地发生不规则变化的现象。

      原因:放大器件的参数受温度影响而使 Q 点不稳定也称温度漂移图 3.3.1 零点漂移现象,,放大电路级数愈多,放大倍数愈高,零点漂移问题愈严重3.3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3.3.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现象,二、抑制温度漂移的方法:,(1) 引入直流负反馈以稳定 Q 点;,(2) 利用热敏元件补偿放大器的零漂;,图 利用热敏元件补偿零漂,,,,,,,R2,R1,+VCC,+ ,,T2,,,+ ,,,,,,,,Rc,,T1,,,,,,,,uI,uO,iC1,,,Re,,,,,,,,R,uB1,(3) 采用差分放大电路3.3.2 差分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是构成多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一、电路的组成,利用射极电阻稳定Q点 但仍存在零点漂移问题,,,,T的UCQ变化时,直流电源V始终与之保持一致采用与图(a)所示电路参数完全相同,管子特性也相同的电路,图 3.3.2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c),电路以两只管子集电极电位差为输出,可克服温度漂移共模信号 输入信号uI1和uI2大小相等, 极性相同差模信号 输入信号uI1和uI2大小相等, 极性相反差分放大电路也称为差动放大电路,动画avi\6-2.avi,差分放大电路的改进图,将发射极电阻合二为一、 对差模信号Re相当于短路。

      典型差分放大电路,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便于调节静态工作点,电源和信号源能共地,二、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图 3.3.3 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1. 静态分析,IE1=IE2=(VEE―UBE)∕2Re ;,UCE1=UCE2≈VCC+VEE―(RC+2Re)IE1,Uo=0;,IB1=IB2 =IE1/(1+ β),由于Rb较小,其上的电压降可忽略不计动画avi\6-1.avi),2.对共模信号的抑制作用,共模信号的输入使两管集电极电压有相同的变化共模增益,电路参数的理想对称性,温度变化时管子的电流变化完全相同,故可以,将温度漂移等效成共模信号,差分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uic作用下,△iB1= △iB2, △iC1= △iC2,所以, △uC1= △uC2, 双端输出:,抑制共模信号,2.对共模信号的抑制作用,共模增益,射极电阻Re对共模信号的负反馈作用,抑制了每只晶体管集电极电流的变化,从而抑制集电极的电位的变化3.对差模信号的放大作用,,图3.3.5差分放大电路加差模信号(a),分析时注意二个“虚地”,E点电位在差模信号作用下不变,相当于接“地”负载电阻的中点电位在差模信号作用下不变,相当于接“地”。

      差模信号作用下的等效电路,图3.3.5差分放大电路加差模信号(b),动态参数,Rid=2(Rb +rbe),Rod=2RC,共模抑制比,双端输出,理想情况,4. 电压传输特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uo = f( uI ),如改变uI的极性,可得另一条图中虚线所示的曲线,它与实线完全对称三、 差分放大电路的四种接法, 双入、双出, 双入、单出, 单入、双出, 单入、单出,基于不同的应用场合,有双、单端输入和双、单端输出的情况所谓“单端”指一端接地单端”的情况,还具有共模抑制能力吗?,如何进一步改进呢?,静态工作点,IE1=IE2=(UEE―UBE)∕2RE,UCE1=Uo+UEE―REIE,1.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电路,图3.3.7双端输入单端输出 差分放大电路,IB1=IB2 =IE1/(1+ β),注意:由于输出回路的不对称性,UCEQ1≠UCEQ2和双入双出相同),(和双入双出不同),图3.3.9 图3.3.7所示电路对差模信号的等效电路,动态分析,Rid=2(Rb +rbe),Rod=RC,问题:如输出信号取自T2管的集电极,动态分析结果如何?,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电路,,共模电压增益,如输入共模信号:,uoc=―ICR'L;,uic=―IB[rbe+(1+β)2Re];,图3.3.10共模信号作用下的双入单出电路,增大Re是改善共模抑制比的基本措施,静态分析,2. 单端输入、双端输出,与双入双出的一样,,,IE1=IE2=(VEE―VBE)∕2RE ;,VCE1=VCE2≈VCC+VEE―(RC+2RE)IE,Vo=0,IB1=IB2 =IE1/(1+ β),图3.3.11单端输入、双端输出电路a,图3.3.11 单端输入、双端输出电路,动态分析,与双入双出的一样 (AU看输入出端),动态分析,运用叠加定理:,与双入双出的一样,,图3.3.11单端输入、双端输出等效电路(b),静态分析,与双入单出的一样,IE=(VEE―VBE)∕2RE ;,VCE1=Vo+VEE―REIE,Vo=VCCRL∕(RC+RL)―ICRLRC∕(RC+RL),3. 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图3.3.12 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电路,动态分析:与双入单出的一样。

      略),IB1=IB2 =IE1/(1+ β),(叠加定理),双端输出时:,单端输出时:,(2)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与单端输入还是双端输入无关,只与输出方式有关:,双端输出时:,单端输出时:,4.差动放大器动态参数计算总结,(1)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与单端输入还是双端输入无关,只与输出方式有关:,(3)差模输入电阻,不论是单端输入还是双端输入,差模输入电阻 Rid是基本放大电路的两倍4)输出电阻,单端输出时 双端输出时,(5)共模抑制比,共模抑制比KCMR是差分放大器的一个重要指标或,双端输出时KCMR可认为等于无穷大, 单端输出时共模抑制比:,,四、改进型差分放大电路,用三极管代替“长尾式”电路的长尾电阻,即构成 恒流源式差分放大电路,1. 电路组成,T3:恒流管,作用:,能使 iC1、iC2基本上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抑制共模信号的变化图 3.3.13 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2. 静态分析,当忽略 T3 的基极电流时, Rb1 上的电压为,于是得到,图 3.3.13具有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3. 动态分析,由于恒流三极管相当于一个阻值很大的长尾电阻,它的作用也是引入一个共模负反馈,对差模电压放大倍数没有影响,所以与长尾式交流通路相同。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差模输入电阻为,差模输出电阻为,,,具有电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简化 画法,复习,1.差分放大电路的类别,基本差分放大电路,长尾差分放大电路,恒流源式差分放大电路,2.差分放大电路的接法,FET差分放大电路,图3.3.14 恒流源电路的简化画法及电路调零措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