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疫情冲击与经济增长-SARS的实证分析及新冠肺炎的潜在影响.docx

37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95429294
  • 上传时间:2022-05-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79.93K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疫情冲击与经济增长SARS的实证分析及新冠肺炎的潜在影响    刘学良 张晓晶摘 要:以非典疫情为例,本文分析了2003年非典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造成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宏观经济可能造成的负面冲击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不管是用确诊患者数、死亡数还是治愈数变量衡量,2003年的非典疫情均对当年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影响;疫情对那些外来人口较多、经济更加依赖外来劳工的省份负面影响更大;电信发展水平反而加剧了疫情的负面影响;非典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空间效应和全国效应,因此,若只考虑本省份的疫情数字进行估计,很可能会低估疫情的负面影响;疫情对第三产业冲击更大以非典疫情为基础,本研究测算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经济增长的可能影响,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综合考虑疫情持续时长、疫情规模和两者交叉项的模型预测效果最佳Key: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非典型性肺炎;宏观经济;经济预测一、引言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与传染病(瘟疫)不断做斗争的历史从古至今,人类遭遇了无数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别严重,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巨大,例如鼠疫、天花、流感、霍乱、疟疾,等等。

      历史上发生的大瘟疫中大概以“黑死病”最为有名:1347年开始爆发的鼠疫流行(黑死病)夺走了2 500万人口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并在此后多次发生,折磨欧洲四个世纪之久黑死病对欧洲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历史上也发生过无数次疾病流行,历史记载比较明确的大小瘟疫就有500多次,其中大型瘟疫至少有321次21随着19世纪以来微生物学和医学的进步,人类应对传染病的能力显著提高1886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现并提出了细菌理论,从此,人类对传染病的防治告别了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霍乱弧菌、鼠疫杆菌等相继被发现科学家还发明了疫苗和預防接种技术,一整套的传染病防疫体系被建立起来1931年,电子显微镜被发明,使得研究者首次得到了病毒形态的照片两个导致传染病的罪魁祸首细菌和病毒都被人类发现,各种疫苗、抗生素等的发明,极大地降低了传染病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威胁然而,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虽大大降低,却并未消失,并不时向人类发起偷袭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非典型性肺炎(SARS)考验了中国,在感染超过5 300名居民、造成死亡349例后销声匿迹。

      就在人们已逐渐淡忘非典对中国造成的冲击之时,2020年,我国又一次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病毒告诉我们,它从未离开,而是一直在等待机会再次袭击人类截至2020年5月31日新冠肺炎的全国确诊患者数已超过8.3万人,全世界的确诊患者数已超过593万人为对抗快速扩散的疫情,全国所有地区、各个部门都动员起来,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治疗感染病人,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宏观经济学者,我们关注的则是疫情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疫情不仅威胁居民的生命和健康,它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使得宏观经济出现剧烈波动在抗击疫情的同时,我们还面临着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三五”规划收官,等等,每一项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因此,我们既希望疫情能尽快被消除,又希望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不至于太大,最终能够统筹推进新冠疫情的防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作,取得对抗疫情和经济发展的“双胜利”然而,当我们查询疫情和经济发展问题的相关文献时,却发现相关研究十分不足以非典为例,在知网以“非典”为Key检索,可以发现2003年“经济与管理科学”类目下相关文献发表了2 889篇,但在疫情过后发表文献快速减少,到2005年只发表26篇,此后年份文献基本在个位数以内。

      能查到的文献也基本都是以定性分析为主,简单叙述疫情可能对哪些地区、哪些行业影响更大,部分研究估算了对GDP增速的影响,但均较为简单粗糙因此,本文试图更加严谨地分析疫情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可能影响,以非典为例,估算2003年非典疫情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的冲击,并分析一些可能对疫情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产生影响的因素,如人口流动、产业结构、电信发展等然后,以非典疫情为基础,测算新冠疫情对各省份和全国经济增长的可能影响文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回顾相关文献并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进行讨论;第三节根据省级季度面板数据研究了非典疫情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四节则以非典为例试算了新冠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可能影响;第五节总结全文二、文献回顾和讨论1.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世界角度经济增长和波动是宏观经济学关注的两个核心问题相关研究文献浩如烟海,学者们从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人力资本、人口结构、政府政策等诸多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从传染病角度讨论的文献相对要少得多这可能是由于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使得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大大减小的缘故1 的确,与古代瘟疫动辄造成人口死亡20%-30%相比,现代社会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确实小了很多。

      以非典为例,非典疫情总共造成全国死亡349例,相比之下,2016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死亡数为63 093人(受伤数为226 430人,造成经济损失12.1亿元),2 一个人死于非典疫情的概率远低于死于交通事故因此,现代社会中,疫情的爆发是少见的、暂时的、低死亡风险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似乎不再那么重要了这可能是相关研究关注不多的原因之一3但是,虽然疫情的致死率远低于交通事故,疫情对经济的潜在影响却可能要大许多Bloom& Canning(2006)指出大规模传染病的经济代价是巨大的,其中,研究者普遍赞同疫情的短期作用为负,但人们对其长期影响仍然缺乏了解,疫情不仅直接造成经济损失,阻止疫情的发生和扩散也代价高昂事实上,有“疫情经济学”这门经济学与流行病学的交叉学科领域,该领域中既有流行病学的部分,如流行病学中经典的分析疫情扩散的SIR模型(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 Model),又包括经济学的各种分析工具如个人效用、成本收益分析、个体经济行为优化等,其中,Troy Tassier(2013)的《The Economics of Epidemiology》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做了总结和综述。

      不过,从其介绍和相关文献看,“疫情经济学”的研究更侧重偏个体、微观的与流行病相关的行为,而和宏观经济结合并不紧密在瘟疫与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反而是经济史学界对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大瘟疫的影响有更多探讨,特别是欧洲黑死病和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吸引了研究者的关注(Boucekkine et al, 2008)其中,1348年开始爆发的黑死病是否影响了欧洲经济发展的路径长期存在争论,部分经济史学研究认为,黑死病导致劳动力数量大幅减少,在短期对经济形成巨大的冲击,使经济陷入萧条但长期由于疫情造成的劳动力短缺显著提高了当时欧洲的工资水平,促进了劳动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和封建农奴制的加速解体(Herlihy, 1997)黑死病对产业结构也有较大影响,由于劳动力大幅减少,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严重萎缩,而土地密集型的畜牧业在此时期有很大发展此外,黑死病动摇了当时支配欧洲的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可能起到了加速欧洲思想解放的作用:一方面,天主教神职人员在黑死病中大量死亡,而接替他们的新神职人员经常缺乏足够的神学训练和权威,从而对社会思想的控制变弱;另一方面,天主教对于疫情毫无办法,其对黑死病的解释和应对措施最终被证明是无用的4,部分天主教会借疫情机会大肆敛财,更加重了人们对教会的不满。

      5 黑死病带来的高死亡风险还冲击了教会的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促使人们追求世俗生活和现世生活,加快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潘树林,2011;李荷,2004)1918-1919年的全球大流感(又称西班牙流感)也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题目这次大流感在全世界导致了约5亿人感染,2 500万到4 000万人死亡(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其全球平均致死率约为2.5%-5%,在美国则导致了67.5万人死亡,远超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死亡人数总和1然而,尽管疫情在当时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之后的美国历史却缺乏对此议题的关注,Garrett(2007)认为原因可能在于,流感疫情虽然对美国造成了严重冲击,但一方面,流感疫情暴发与一战重叠,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当时天花、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仍未被人类征服,相比之下,流感病毒对人们健康的威胁似乎也就没那么大了此外,1918年时相关经济数据的缺乏也限制了对疫情影响的分析在有限的研究中,其中,Brainerd and Siegler(2003)分析了1918年大流感对1919-1930年美国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受流感影响越严重的州其1918-1919年GDP增速越低,但1919-1930年GDP增速越高,他们认为,大流感对长期GDP增速的提升主要源自劳动力减少带来的人均资本的提升。

      除了流感导致的劳动力减少,它带来的恐慌还导致了消费的收缩和储蓄的增加,消费减少带来短期的经济下降,但储蓄的提高则有助于长期经济增长Boucekkine et al(2008)指出Brainerd and Siegler的研究结论并没有获得一致认同,例如,Bloom and Mahal(1997a,1997b)也用计量方法考察了西班牙流感和艾滋病的流行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却没有发现显著和稳健的疫情影响长期经济发展的证据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认为流行病可能对长期经济发展有不利影响,例如,疾病可能不会让人迅速死亡,但会给患者的身体留下长久的损害,这导致社会有更多的医护和照料支出,并令病患无法正常参与学习和工作,从而降低人力资本(Almond, 2006; Adda, 2016; Beach et al, 2018);还有研究指出联系更紧密的社会网络结构能更有效地扩散知识和技术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但是更紧密的网络结构也容易导致流行病的扩散,因此流行病风险越高的地方可能会产生越松散的社会网络结构从而阻碍发展(Fogli and Veldkamp, 2018)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部分国外学者又重新审视西班牙流感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以为新冠疫情提供参考。

      Barro et al(2020)基于43个国家的西班牙流感数据进行研究,发现西班牙流感疫情导致GDP和消费平均降低6-8个百分点除黑死病和西班牙流感外,现代经济学界对二战后爆发的某些重大疾病也做了一些考察其中,进入1990年代后一些文献考察了艾滋病(HIV/AIDS)的经济和社会影响2003年非典暴发后也有一些文献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可能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例如Wong(2008)利用非典数据考察了疫情对香港住房市场的影响,Noy and Shields(2019)回顾了非典疫情对亚洲相关国家的经济影响2014年爆发的非洲埃博拉疫情也吸引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世界银行曾专门发表分析报告探讨疫情对西非国家经济的影响,指出如疫情不能尽快控制,对脆弱的西非国家的经济影响将是灾难性的(Worldbank, 2014)在参考众多已有文献之后,本文认为,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没有一个一致、统一的传染病对于经济和社会影响的框架这种异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方面,不同历史时期和具体条件下,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有所不同这主要是指古代与当代的区别如前所述,由于现代医学的技术进步,使得传染病对人类的死亡威胁已大大减小,因此,如黑死病等这种通过大量人口死亡进而影响总体人口结构和劳动供给的渠道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太可能。

      这也意味着现代条件下大规模传染病疫情对经济社会的长期影响可能大大减小了,而主要体现在为了控制疫情而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以及人们的恐慌和相应行为对短期经济运行的影响上(Noy & S。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