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砌体样板技术交底大全.ppt
32页联发联发··红莲半岛红莲半岛6#6#地块一期施工总承包项目部地块一期施工总承包项目部砌体样板技术交底砌体样板技术交底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交底内容 第一部分 样板介绍 第三部分 施工工艺 第二部分 施工准备 第四部分 质量验评标准一、样板介绍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框架结构,构造柱、填充墙水平系梁、圈梁、过梁、压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一律为C25,砌体材料±0.00以下与土接触为MU15蒸压粉煤灰砖,Ms10.0水泥砂浆砌筑;±0.00以上为A3.5.B05,厚度200(100)加气混凝土砌块,Ma5.0混合砂浆砌筑本项目墙厚度为大部分为200mm,局部有100mm厚砖墙; 蒸压粉煤灰砖(强度等级MU15),尺寸为240*115*53mm(长×宽×高);加气混凝土砌块,主要尺寸为(长×宽×高)600*200*300mm、600*100*300mm一、样板介绍二、施工特点二、施工特点1、本工程砌体与主体的拉结筋方式采用植筋方式2、本工程内墙分隔及门洞较多,构造柱、过梁、圈梁、墙体拉结筋等钢筋混凝土构造,这些构造钢筋与主体结构连接采用植筋的形式,为了结构达到设计抗震要求,要加强拉结筋植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
3、本工程安装工程包括水电、电管也为暗装,因此砌体工程施工时,要切实做好安装管道孔、洞、槽的配合准确预留工作,尽量避免事后凿打4 、本工程单体较多,砌体施工过程中,木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植筋工、安装队伍、砖瓦、抹灰工等各工种需密切配合,穿插进行施工,对施工现场综合管理要求较高5、施工步骤::施工准备→排砖、砌体固化图→工作面清理→测量放线→反边浇筑、预制过梁→植筋及检测→摆砖样(撂底)→立皮数杆 →砌筑→勾缝→过梁、构造柱浇筑→顶砌、塞缝一、现场准备一、现场准备2.1.1工作面施工准备,包括砼结构施工材料清运完毕,安全防护和操作平台完善、通道、临时供水、供电等2.1.2对进场的砌块型号、规格、数量和堆放位置、次序等进行检查、验收,验证其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砌块应按不同规格整齐堆放,堆放高度不超过2米堆垛上应设标志,堆放场地平整,并做好排水与下雨时覆盖构造柱、过梁、压顶等零星构件模板、螺杆配置2.1.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其产品龄期应大于28天,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宜小于30%2.1.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应在砌筑当天,将砌块和原结构部位接合处浇水湿润,确保砌体粘结加气混凝土砌块使用前根据含水率情况浇水湿润,相对含水率40-50%,含水深度以表层8-10mm为宜)。
2.1.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运输及堆放中应防止雨淋(必须备有覆盖用材料,并尽快运输至楼层内)2.1.6劳务班组准备好相关施工原材料二、施工准备二、技术准备二、技术准备1、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报审施工方案,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特别应强调墙体的组砌方式、拉结筋、墙顶斜砌等委托试验室进行M5.0混合砂浆配合比设计2、在各楼层确定统一标高线,避免标高混乱造成大面积返工,并弹上门洞、窗台高度的控制线,门洞位置线,在结构柱上弹好砌体的立边线根据弹好的门窗洞口位置线,认真核对窗间墙长度尺寸是否符合排砖模数,并要注意外墙窗边线的上下一条线在砌筑的前一天,将墙体部位楼板上的砂浆和杂物等清除干净,混凝土砌块砌筑前向砌筑结构面适量浇水湿润3、查阅、学习与砌体施工相关的图集、规范、规程、标准等三、劳动力准备三、劳动力准备1、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砌体施工选择高素质成建制的施工作业队伍及有经验的专业工种人员,分级签订劳务合同,施工前进行入场教育特殊工种必须进行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熟练掌握相关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二、施工准备一、工作面清理一、工作面清理1、砌体砌筑前首先要对楼层清理干净,要保证砌筑工作面干净,便于落地砂浆能回收利用。
三、施工工艺二、测量放线二、测量放线(1)在墙柱上标注建筑0.5m线及轴线(2)根据原地面轴线控制线及墙柱边20CM控制线,弹出砌体位置线,门窗洞口位置线,构造柱位置线:三、反边浇筑,预制过梁、门窗锚固件预制块三、反边浇筑,预制过梁、门窗锚固件预制块(1)砼反沿:厕浴间、厨房、外阳台以及外墙面砌体与砼结构接触等部位,浇筑同墙厚、高度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反沿(具体高度可根据砌体固化图排砖需要进行调整,但不得小于200mm)虽然砌体新规范GB50203-2011混凝土坎台高度由原规范“不宜小于200mm”的规定修改为“宜为150mm”,但在地面验收规范GB50209-2010里要求浴厕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墙底要求做不低于200mm的混凝土翻边,而且这条是强制性条文,所以工程施工中仍要按不低于所以工程施工中仍要按不低于200mm做混凝土翻做混凝土翻边边)三、施工工艺(2)预制过梁门窗洞口定位详各专业图纸,洞顶均设钢筋混凝土过梁,可根据洞口尺寸以及砌块类型按下表选用当洞口上方有承重梁通过且该梁底标高与门窗洞顶标高距离过近,放不下过梁时,可直接在梁下挂板,具体作法详见(结构总说明三第十六条--12)。
当洞口紧贴框架柱时,过梁改为现浇施工主体结构中,应在框架柱内预留过梁插筋三、施工工艺需达到的拆模效果过梁断面配筋表(3)门窗锚固件预制块1.根据相关规范规定要求,门窗洞口两侧应设置预制块,上下两端混凝土块中心距两边为150~200mm,中心距间隔不大于400mm,均匀设置本项目使用300mm高加气混凝土砌块,基本按隔一放一原则进行设置2.预制混凝土砌块采用C20细石混凝土现场提前预制,其厚度同墙厚,高度应与砌块同高,长度200mm,采用现场拼装木模板进行定型,并按规范规定进行砌筑三、施工工艺距离大于150-200距离大于400不是预制混凝土块三、施工工艺(4)顶砌混凝土三角块顶砌用混凝土三角块主要制作斜砌起始或中端的直角三角形预制块,长度依现场要求来定,三角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尺寸为∠160mm*160mm现场采用木模板定型制作三、施工工艺支模制作及完成后效果参考砌筑完成后效果图四、填充墙砌体植筋施工工序及技术要求四、填充墙砌体植筋施工工序及技术要求1、施工工序1)准备工序①结构胶进场验收→结构胶安全储存→(双组份)调配结构胶②钢筋除锈、除油、除污2)植筋工序标定孔位→钻孔→清孔→注胶→植筋→固化→养护。
2、关键工序的技术要求1)清孔应先用空压机或手动气简彻底吹净孔内碎碴和粉尘,再用丙酮擦试孔道,并保持孔道干燥2)钢筋除锈、除油、除污,并将端部因切断造成的变形恢复原状3)配胶如果植筋胶是双组份,则需进行现场配胶,配胶比例可按选用的植筋胶说明书进行配制,并在说明书规定时间内用完4)植筋注入结构胶时,其灌注方式应不妨碍孔中的空气排出,灌注量应按产品说明书确定,并以植入钢筋后有少许胶液溢出为度不得采用钢筋从胶筒中粘胶塞进孔洞的施工方法5)固化、养护化学植筋置入锚孔后,在固化完成之前,应按照厂家所提供的养护条件进行固化养护,固化期间禁止扰动三、施工工艺三、施工工艺3、、填充墙砌体植筋施工技术要求填充墙砌体植筋施工技术要求•2 Φ6拉结筋•末端有弯钩•位置准确,位于皮数杆灰缝处• 间距延墙高不超过500mm•伸入砌体墙内长度不应小于墙长的1/5且不小于700•伸入混凝土墙柱内长度不小于15d三、施工工艺五、摆砖样(撂底)五、摆砖样(撂底)砌筑前砖需提前半天淋水润湿第一皮砌块先摆砖样,排布合理再开始砌筑为防止渗水或吸水软化,砌体底部要求施工与砌体同厚高度为200mm强度为C25的混凝土墙垫,内墙如不做混凝土墙垫则施工三层水泥砖替代。
砌筑前浇筑200高砼墙垫内墙可采用砌筑水泥砖替代三、施工工艺六、砌筑六、砌筑(1)铺浆方式的明确本工程宜采用挤浆法,挤浆法操作时,先铺底浆,并在相邻块体的侧面抹上砂浆,然后放上块体,轻轻揉动将砖挤入砂浆中一定厚度之后把砖放平,并敲击块体使灰缝砂浆被压实,达到下齐边、上齐线、横平竖直的要求这种砌法的优点:灰缝饱满、效率高、保证砌筑质量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当施工期间温度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灰缝不应出现瞎缝、透明缝、通缝和假缝,特别是外墙及有水的房间应重点在施工过程中检查 (2)皮数杆及挂线本项目砌体填充墙两端基本为框架柱或墙,两端植筋阶段已标识出灰缝位置水平线从砌体两端端部灰缝中插铁钉进行施工线的固定并绷紧在转角、砌体墙端部应用吊线锤根据楼层墙体边线向上确定顶部墙边线,挂竖向控制线控制墙体边和垂直度使用皮数杆进行圈梁、过梁定位粘贴海绵条(为防止砌体表面薄抹灰在剪力墙和混凝土加气块墙体之间产生裂缝,特粘贴海绵条进行柔性连接)砌筑砂浆灰缝宽度应控制在砌筑砂浆灰缝宽度应控制在8-12mm三、施工工艺灰缝宽度远大于12mm灰缝宽度小于8mm辅助砌块最小长度不能小于辅助砌块最小长度不能小于100mm,小规格砌块,小规格砌块应切割,不得用瓦刀凿砍应切割,不得用瓦刀凿砍砌块长度远小于100mm瓦刀凿砍断面不平整瓦刀凿砍断面不平整三、施工工艺一天砌筑高度不能超过一天砌筑高度不能超过1.5米,不能一次砌筑时米,不能一次砌筑时要留斜槎,不能留直搓。
要留斜槎,不能留直搓一天砌筑高度远超过1.5米不能留直槎三、施工工艺框架柱或剪力墙边,填充墙段长度框架柱或剪力墙边,填充墙段长度≤300时,按下图时,按下图施工三、施工工艺七、勾缝七、勾缝墙体双面勾缝,勾缝深浅一致,勾缝应边砌筑边进行,用缝溜子勾成深1-3mm的凹缝,不得用砖刀勾缝,不宜待大面砌筑完成后再进行,防止砂浆已经初凝硬化导致勾缝观感质量差,也不得在灰缝位置后抹砂浆三、施工工艺勾缝过深砖墙水平和竖向灰缝的饱浆率应不小于砖墙水平和竖向灰缝的饱浆率应不小于80%饱浆率小于80%饱浆率小于80%砌筑方法不对三、施工工艺三、施工工艺砌体灰缝应饱浆粘结,不允许出现透明缝、瞎缝、通缝、假缝透明缝瞎缝通缝假缝三、施工工艺八、圈梁、构造柱、压顶八、圈梁、构造柱、压顶·1、圈梁设置原则 框架墙体过高时(大于4米)设置圈梁2、构造柱设置要求(1)填充墙长度>5m时,沿墙长度方向每隔4m设置一根构造柱2)外墙及楼梯间墙转角处,隔墙尽端(包括门洞边),纵横墙交接及独立墙垛处3)填充墙端部无翼墙或混凝土墙(柱)时,在端部增设构造柱4)超过2m的门窗洞口两侧5)墙长超过层高2倍的填充墙中部增设构造柱。
6)框架柱(或构造柱)边砖墙垛长度不大于120时,可采用素混凝土整浇三、施工工艺3、构造柱马牙槎留置:构造柱位置,墙体应砌筑成马牙槎,马牙槎凹凸尺寸确定为60mm,高度确定为240mm(即一匹砖),马牙槎先退后进,对称砌筑;马牙槎尺寸偏差每一构造柱不应超过2处;4、构造柱拉结筋按每500mm两根A6钢筋进行留置钢筋进入砌体内长度不小于600mm马牙槎隔一匹砌块一槎5、圈梁、构造柱模板安装 构造柱模板安装前必须根据马牙槎形状进行双面泡沫胶带的粘贴构造柱模板采用钢管和穿墙对拉螺杆固定,对拉螺杆穿PVC套管转角和端部构造柱还需采用步步紧进行加固,构造柱顶部预留漏斗形浇筑口圈梁模板应先在圈梁下一匹砌块上进行钻孔,穿对拉螺杆进行模板固定,圈梁模板上口采用步步紧加固圈梁、构造柱模板安装前应在砌体墙上进行双面泡沫胶带的粘贴构造柱模板6、圈梁、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圈梁、构造柱混凝土浇筑采用小型振动棒进行振捣构造柱分两次浇筑,在柱中部预留浇筑口,浇筑第一节完成后封闭模板进行上一层构造柱浇筑,顶部采用漏斗形浇筑口混凝土构造柱浇筑完成质量效果参考三、施工工艺7、压顶的施工要求外墙开窗处,应沿窗洞下口设置钢筋混凝土窗台压顶,除结施图中单独注明外,压顶截面及配筋见图16.5,窗台压顶支承长度不应小于250,当窗边与砼柱(墙)边的距离小于窗台板支承长度时,应将窗台板延伸至砼柱(墙)边,并将其纵筋锚入砼柱(墙)内。
三、施工工艺九、顶砌、塞缝九、顶砌、塞缝为减少收缩对填充墙砌体的不利影响,填充墙与承重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三、施工工艺砌体砌筑至梁底处预留18~20cm为宜斜砌角度一般45~60度为宜顶砌混凝土三角块砌筑方法四、质量验评标准表表 1 构造柱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构造柱一般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检 验 方 法1中心线位置10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2层间错位8用经纬仪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3垂 直 度每 层10用2m托线板检查全高≤10m15用经纬仪、吊线和尺检查或用其他测量仪器检查>10m20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植筋拉拔试验标准:填充墙与承重墙、柱、梁的连接钢筋,当采用化学植筋的连接方式时,应进行实体检测锚固钢筋拉拔试验的轴向受拉非破坏承载力检验值应为6.0 kN表2 填充墙砌体尺寸、位置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填充墙砌体尺寸、位置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mm)检 验 方 法1轴线位移10用尺检查2垂直度≤3m5用2m托线板或吊线、尺检查>3m103表面平整度8用2m靠尺和楔形尺检查4 门窗洞口高、宽(后塞口)±10用尺检查5外墙上、下窗口偏移20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
四、质量验评标准 谢谢聆听!感谢聆听!THANKYOUFORWATCHING!演示结束!演示结束!。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