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筒博览会》教案(共11页).docx
11页《笔筒博览会》教案《笔筒博览会》教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虹桥其次小学校 安 琪 【摘 要】本课以谜语导入,以“笔筒博览会”贯穿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自己的奇思妙想设计笔筒,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 【关键词】自主探究 合作解疑 创新设计 鉴赏评价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及作用 1.教材编写使学生初步了解古代笔筒文化,了解现代笔筒丰富多彩的样式学会用剪贴、绘制等方法装饰笔筒 2.学生通过视察带来的笔筒实物,从形态、内部构造、颜色和图案、用途等多方面了解生活中千姿百态的笔筒,体会艺术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学习,学生学会奇妙地运用塑料瓶、纸盒等材料,制作出管用的、设计新奇的笔筒造就学生动手实践的实力及合作学习的实力 教学目标 1.学习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笔筒,师生共同关注瓶筒的多种造型及如何利用彩色纸对瓶筒进展美扮装饰 2.学会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装饰筒形。
教学重点、难点 1.用废旧材料制作、装饰管用的笔筒 2.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 【学情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以往的教学我发觉孩子们特别喜爱用废旧物做手工,通过感官体验各种媒材、工具的特性,运用身边简单找到的各种媒材,尝试简洁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觉设计、制作的方法,学生在尝试操作过程中不断地动脑,不断地发觉问题,不断地沟通,不断地找到新的方法进而解决问题 【教学策略】 本课的课题是《做笔筒》,我结合教学环节将课题调整为《笔筒博览会》,更加简单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与创作热忱本课教学以自编谜语〔桌上有个大肚婆,彩色铅笔装满它;形态各异巧装饰,学习写作须要它——笔筒〕作为导入,以“笔筒博览会”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奇思妙想,亲自动手设计笔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与热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谜语:桌上有个大肚婆,彩色铅笔装满它;形态各异巧装饰,学习写作须要它。
学生预设:笔筒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爱好,提醒课题〕 2.出示课题:笔筒博览会 教师盼望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奇思妙想,动手设计一个笔筒,在这个博览会上大家共同来学习、观赏 二、探究学习 1. 考一考笔筒小学问 ①笔筒的用途②笔筒的材料③笔筒的外形 学生展示课前打算好的笔筒实物,介绍材料、外形、图案与特殊之处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沟通,了解有关笔筒的相关学问,拓展视野〕 2.介绍笔筒的历史 古代的文人雅士们把书桌上的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而书桌上的第五宝就是笔筒了,它也有很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清时代已经盛行古代能工巧匠的出色缔造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精致的笔筒作品,它们大多是瓷制品,也有用玉、竹、木雕刻而成的它们的形态各异,花纹也各不一样 〔设计意图:了解有关笔筒的历史文化,丰富学生学问。
〕 3.找寻制作材料 你觉得笔筒的主体可以用什么来做?你在身边找到了哪些废旧材料可以进展制作? 学生预设:卷纸芯、奶盒、塑料瓶、薯片盒…… 〔设计意图:造就学生科学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养成废物利用的好习惯〕 4.观赏作品 师:那么如何利用这些废旧物品制作美丽的笔筒,变废为宝呢? 展示图片,学生选择感爱好的进展描述与讲解 〔设计意图:通过比照,造就学生的赏析实力〕 5.学生利用实物合作演示制作方法,订正错例 〔1〕如何用手工纸包装主体? 〔2〕如何能制作出立体的效果? 〔3〕如何进展组合?如何加底? 〔4〕装饰彩条不规则如何进展修剪?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来解决教学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6.思维拓展、疑难解答 〔1〕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笔筒?它有什么特点? 〔2〕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教师和同学共同解决。
〔设计意图:学生沟通感想,相互激发创作灵感提出质疑,师生共同解决,造就学生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三、创作实践 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一个有特色的笔筒 〔设计意图:明确作业任务,鼓舞学生创新设计,提高动手实践实力〕 四、作品展评 1.学生将设计制作好的笔筒放在博览会的展台上 2.自评与互评: 〔1〕介绍自己设计的笔筒的最满足的地方? 〔2〕说一说你认为最有特点的笔筒,特殊的地方是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评价是互学的过程,在相互借鉴中提高设计与创作实力〕 五、课堂延长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可以变废为宝的物品,须要我去发觉、去缔造,使我的生活变得更美妙、更好玩! 〔展示瓶人作品〕 六、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以自编谜语作为导入,以“笔筒博览会”作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奇思妙想,动手设计笔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与热忱。
在“考一考”环节中,说说笔筒的用途、材料、外形,并展示笔筒实物直观的进展讲解与描述,挖掘学生的已有学问探究笔筒制作材料过程中,鼓舞学生科学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养成废物利用的好习惯,如:卷纸芯、奶盒、塑料瓶、薯片盒……老师展示作品图片,学生带着问题探究笔筒的制作方法,通过比照赏析,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制作方法,如:彩色纸包装、粘贴立体人物或动物的五官、组合粘贴、制作系列笔筒……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鼓舞学生的特性呈现 本课的教学亮点是老师提出了几个制作中出现的困惑,寻求学生来协助解决:①如何用手工纸包装主体?②如何能制作出立体的效果?③如何进展组合?如何加底?④装饰彩条不规则如何进展修剪?以疑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到前面来展示,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演示并讲解,有效解决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探究气氛深厚 在作品展评环节中,老师为学生搭建了博览会展台,能更加充分的展示学生的作品,为课堂又增加了一份精彩鼓舞学生大胆自由的到前面来,说说自己作品最满足的地方与发觉其他作品中的优点,与伙伴共同共享胜利的喜悦课堂延长的目的是能够活泼学生的思维,废旧物品不仅能制作笔筒,还能制作其他奥妙的事物,鼓舞学生不断地发觉,不断地缔造……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不断关注学生的开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倡议学生主动参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造就学生获得新学问和解决问题的实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子,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宽广的教学环境和敏捷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合作探究。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