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36计孙子兵法的故事精品.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1824****852
  • 文档编号:313899035
  • 上传时间:2022-06-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6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36计孙子兵法的故事36计孙子兵法的故事篇(1)  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一对冲突军事上,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事实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舍命反扑不如短暂放松一步,使敌人丢失警惕,斗志松懈,然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蜀汉建立之后,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扰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确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今金沙江)旁边,诱敌出战,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擒  按说,擒拿敌军主帅的目的已经达到,敌军一时也不会有很强战斗力了,乘胜追击,自可大破敌军但是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大,假如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稳定不然的话,南方夷各个部落仍不会停止侵扰,后方难以安定诸葛亮确定对孟获实行攻心战,断然释放孟获孟获表示下次定能击败你,诸葛亮笑而不答孟获回营,拖走全部船只,据守泸水南岸,阻挡蜀军渡河诸葛亮乘敌不备,从敌人不设防的下流偷渡过河,并攻击了孟获的粮仓孟获暴怒,要严惩将士,激起将士的抗拒,于是相约倒戈,趁孟获不备,将孟获绑赴蜀营。

      诸葛亮见孟获仍不服,再次释放以后孟获又施了很多计策,都被诸葛亮识破,四次被擒,四次被释放最终一次,诸葛亮火烧孟获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获最终感动了孟获,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誓不再反从今,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举兵北伐  36计孙子兵法的故事篇(2)  围魏救赵  出自《史记》记载的齐魏桂陵之战计名则出于明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回: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位于山东的齐国求援齐王即刻招募8万军队,任命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火速前往援救赵国田忌原想率兵直奔赵都邯郸,与魏军决一死战但军师孙膑建议说:魏国出动全部精锐部队攻打赵国,国内必定空虚,没有重兵把守因此,我们应攻打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这样,魏军必定会停止对邯郸的包围,回兵救援本土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带领齐兵向魏都大梁进军消息一经传开,魏将庞涓慌张从赵国退兵,全速赶回魏国救援而这时,齐军已在魏军回国必经之地桂陵一带(今河南长垣县西)设下伏兵,以逸待劳魏军长途跋涉,精疲力竭,又遭到齐军的突然伏击,大败而归赵国之围也很快被解了  这就是历史上出名的围魏救赵的战例后人把这次战例的阅历加以升华、概括,列为三十六计的其次计。

      可见,此计主要是用来解围的它的特点是:以迂为直,避实就虚,攻敌之所必救,以此来解除敌军的围困详细地说,就是:当本军某部遭敌军围困不得突围时,救援的军队不应干脆攻击围困的敌军,而应以迂为直,选择敌方防守相对空虚、而又地处要害的地区进行攻击,以迫使敌方撤围回援,并趁敌军在回援途中无所防备发起突袭,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36计孙子兵法的故事篇(3)  唐贞观十七年(643)时,唐太宗李世民曾率军30万御驾亲征高丽国相传这一天,太宗来到漫无边际的海边,但见白浪滔天,汪洋一片,便不禁为怎样才能渡过大海发起愁来了前部总管张士贵见状,连忙召集众将协商对策,正在大家面面相觑、一筹莫展之际,部将薛仁贵想出了一个办法,说道:皇上担忧大海阻隔,难于征伐高丽,我今有一计,定让大军平安渡过大海,取得东征的成功张士贵听了这话,非常兴奋,赶忙要薛仁贵把他的计策说了出来  几天后,张士贵领着薛仁贵一起拜见唐太宗,向太宗禀奏道:今有一位老人,精通干海之术,可将海水变干,定能帮助我军东征胜利太宗听说有此神人,龙颜大悦,马上命张、薛二人带路,前去会见老人于是君臣三人,在薛仁贵的引领下,穿过一条帷幕遮挡的通道,来到一处绣幔锦帘、茵褥铺地的大厅中,文武百官正在此恭候。

      太宗召见老人,夸奖了他的法术,并且大摆筵席,召集群臣与老人一道开怀畅饮过了许久,忽闻风声四起,涛声如雷,杯盏尽数倾倒,房屋摇摆太宗忙询问缘由,近臣便揭开帷幕让太宗看,只见四周大海茫茫,水天一色  太宗问道:这是什么地方?此时,张士贵、薛仁贵才照实禀奏道:这是为臣用的瞒天过海’之计,得风势助威,30万大军已经渡过大海,就要到达东岸了  这就是传闻中薛仁贵用的瞒天过海计这里所说的天,本意指的是天子,所谓瞒天过海,是指瞒着天子在不担惊受怕的状况下,平安地渡过大海后来,人们把瞒天过海作为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这个天的含义就特别广泛了,而且在大多数状况下,它不是指忠心维护的天子,而是指应当予以歼灭的敌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