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双双对对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2页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双双对对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引导幼儿对数学概念及操作技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具体目标如下:• 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1 ~ 10的阿拉伯数字;• 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1 ~ 10的基本图形,并熟练的辨认和命名;• 学生能够通过多重感官参与,掌握数学基本运算和比大小的方法;• 学生能够了解日常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认识并掌握时间等基本数学概念2. 教学策略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及生理特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策略,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具体策略如下:1. 游戏和竞赛:通过玩具、小游戏等形式来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知识;2. 探索和发现:通过探索和发现让幼儿深刻理解质与量的关系;3. 观察和表达:让幼儿多观察多表达,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4. 互动和合作:鼓励幼儿互动和合作,提升数学思维水平3. 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本次课程课程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3.1 阿拉伯数字认识1. 教师通过LED白板等教学辅助工具展示1~10个阿拉伯数字;2. 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指、拇指等方法感受每个数字的数量特征,并进行语言训练;3. 教师发放小数学卡片,让幼儿观察认知1~10个数字;4. 通过兔子跳和踢毽子等活动形式,让幼儿辨认并写出数字1~10。
3.2 基本图形认识1. 教师通过幻灯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展示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常见基本图形;2. 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基本图形属性,如点数、边长、角度等;3. 教师发放色块等教具,让学生动手组合基本图形;4. 通过垒积木和填图案等活动形式,让幼儿辨认并命名基本图形3.3 数量运算1. 教师通过物品计数、数字配对等活动形式,让学生感受质与量的关系;2. 教师开展数码游戏等活动,让幼儿了解数学运算规律;3. 教师让幼儿自己制定运算策略,并通过实践演练;4. 通过数码卡片和计时比赛等活动形式,让幼儿体验数学运算的过程和乐趣3.4 同步与时间1. 教师通过万年历、日历等图像工具,让学生了解每一天被分为24个小时,并掌握时钟及专用词汇;2. 教师通过讲故事及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场景中有关时间的概念;3. 教师发放时钟模型等教具,让学生模拟时钟的图像;4. 通过玩“双双步步”的游戏及口头数数等活动,让幼儿巩固时间相关概念与知识4. 教学反思经过本次课程的开展,幼儿们的学习与反应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在教学过程中,我更多地采用游戏、竞赛等幼儿喜欢的方式,在幼儿乐学、乐学的同时,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还有以下改进空间:1. 加强探究与发现的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2. 加强探究与发现的环节,让学生自主学习;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让家长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总体来说,本次数学活动双双对对教学设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不仅让幼儿们学习到了更多有趣的数学知识,而且也提高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