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家创新调查监测和评价.doc

67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3736797
  • 上传时间:2018-02-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79KB
  • / 6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 家 创 新 调 查 监 测 和 评 价指 标 体 系( 征 求 意 见 稿 )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关于国家创新调查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上网征求意见的说明2012 年 7 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印发了 《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 号),明确提出建立全国创新调查制度从 2013 年初开始,科技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意见任务分工的通知》(国办发[2012]50 号)要求,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统计局等单位,认真研究制定了《建立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工作方案》 (可在科技部网站“创新调查”专栏查阅) 国家创新调查制度是建立在科学、规范的统计调查基础上,对国家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价的制度安排建立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的目标是创造有利条件,定期开展全国创新活动统计调查,全面、客观地监测、评价我国的创新状况,准确测算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的贡献,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提供支撑和服务建立国家创新调查制度工作的重点任务是从国家、区域、企业(产业) 、典型创新密集区等方面,开展创新活动统计调查和创新能力监测评价。

      科学的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是保障监测评价报告质量的重要基础为提高创新能力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科技部决定对国家创新能力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监测等指标体系上网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欢迎广大科研人员和社会公众就指标体系提出宝贵意见目 录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区域创新能力监测指标体系 ..................................8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7生物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监测指标体系 .........................22生物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9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35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监测指标体系 ...........................37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41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监测指标体系 .........................48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52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新能力监测指标体系 .................58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611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了监测和评价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开展了有关创新型国家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研究,并先后于 2011 年、2012 年和 2013 年发布了《国家创新指数》系列报告,研究成果为《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国家创新指数指标体系主要关注我国当期创新能力发展水平的监测分析,并与世界其它主要开展研发活动的国家进行动态排序比较,是一种基于国家竞争力和创新评价等理论方法的系统性综合评价十一五”以来,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自主创新发展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明确提出,到 2020 年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 号)进一步明确了关于“建立全国创新调查制度,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监测评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更加科学的评价国家综合创新能力,监测中国创新能力的变化,在已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一、总体说明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评价世界主要国家的创新能力,揭示我国创新能力变化的特点和差距评价对象选取了世界上 40 个国家,其研究与发展(R&D)经费之和占全球的 98%以上,GDP 合计占全球的 88%以上力图通过逐年评价与国际对比来监测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为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提供支持信息。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本质是要使经济社会发展从主要依赖资本投入和资源消耗驱动转到主要依靠创新驱动上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主要通过创新资源的不断投入,知识的持续创造、传播和应用来实现,其绩效体现在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上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政府营造的创新环境是必要保障创新指标的选取原则是:⑴相对独立,综合反映国家在创新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能力和绩效;⑵相对指标为主,突出创新带来的竞争能力;⑶总量指标为辅,兼顾大国小国的平衡;⑷定量统计指标为主,定性调查指标为辅;⑸指标具有国际可比性;⑹指标具有可扩展性;⑺数据具有可获得性;⑻数据来源具有权威性国家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创新资源、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5 个一级指标和 33 个二级指标组成:(一)创新资源2反映一个国家对创新活动的投入力度、创新人才资源的储备状况以及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包括 5 个二级指标:1. 研究与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2. 研究与发展人力投入强度3. 科技人力资源培养水平4. 信息化发展水平5. 研究与发展经费占世界比重(二)知识创造反映一个国家的科研产出能力、知识传播能力和科技整体实力。

      包括 7 个二级指标:1. 学术部门百万研究与发展经费的科学论文引证数2. 万名科学研究人员的科技论文数3. 百人互联网用户数4. 亿美元 GDP 发明专利申请数5. 万名研究人员的发明专利授权数6. 科技论文总量占世界比重7. 三方专利总量占世界比重(三)企业创新主要用来反映企业创新活动的强度、效率和产业技术水平,包括 5 个二级指标:1. 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与工业增加值的比例2. 万名企业研究人员拥有 PCT 专利数3. 综合技术自主率4. 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新产品所占比重5. 中高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四)创新绩效反映一个国家开展创新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和社会经济影响,包括 6 项指标:1. 劳动生产率 2. 单位能源消耗的经济产出3. 人口预期寿命4. 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出口的比重5.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6. 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世界比重(五)创新环境主要用来反映一国创新活动所依赖的外部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好坏,包括如下 10 个二级指标(选自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报告》中的调查指标):31.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 政府规章对企业负担影响3. 宏观经济环境4. 当地研究与培训专业服务状况5. 反垄断政策效果6. 员工收入与效率挂钩程度7. 企业创新项目获得风险资本支持的难易程度8.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9. 企业与大学研究与发展协作程度10. 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影响二、指标体系框架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1. 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强度2. 研发人力投入强度3. 科技人力资源培养水平4. 信息化发展水平创新资源5. 研究与发展经费占世界比重1. 学术部门百万研究与发展经费的科学论文引证数2. 万名科学研究人员的科技论文数3. 百人互联网用户数4. 亿美元经济产出的发明专利申请数5. 万名研究人员的发明专利授权数6. 科技论文总量占世界比重 知识创造7.三方专 利总量占世界比重1. 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与工业增加值的比例2. 万名企业研究人员拥有 PCT 专利数3. 综合技术自主率4. 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新产品所占比重企业创新5. 中高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1. 劳动生产率2. 单位能源消耗的经济产出3. 人口预期寿命4. 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出口的比重创新绩效5. 知识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46. 知识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1.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 政府规章对企业负担影响3. 宏观经济环境4. 当地研究与培训专业服务状况5. 反垄断政策效果6. 员工收入与效率挂钩程度7. 企业创新项目获得风险资本支持的难易程度8.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9. 企业与大学研究与发展协作程度创新环境10. 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影响三、指标说明(一)创新资源1. 研究与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即国内研究与发展经费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反映一国创新资金投入强度。

      2. 研究与发展人力投入强度即每万人口中 R&D 人员数,反映一国创新人力资源投入强度3. 科技人力资源培养水平采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即 18—22 岁学龄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反映一个国家科技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供给能力4. 信息化发展水平采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网络就绪指数(NRI) ,反映一个国家在知识创造与传播扩散方面的基础设施投入能力5. 研究与发展经费占世界比重即一国 R&D 经费总额(GERD)占全世界总量的比重,反映一个国家 R&D 活动的规模大小和创新资源投入能力二)知识创新1. 学术部门百万研究与发展经费的科学论文引证数即 SCI 收录的一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科学论文的引证数除以其 R&D 总经费得到的百分数,反映一国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和知识产出质量2. 万名科学研究人员的科技论文数即一国被 SCI 收录的科技论文总数(5 年平均值)除以其科学研究人员总量(5 年平均值)得到的百分数,反映科学研究的产出效率53. 百人互联网用户数即按人口(每百人)平均的互联网用户数,反映了一个国家知识扩散与应用的能力4. 亿美元 GDP 发明专利申请数即一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除以 GDP(以汇率折算的亿美元为单位) ,反映一国的技术创造活力。

      5. 万名研究人员的发明专利授权数即按万名 R&D 研究人员平均的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反映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产出效率6. 科技论文总量占世界比重即《科学引文索引》 (SCI)收录的一国论文总量占全世界总量的比重,反映一个国家的知识创造能力7. 三方专利总量占世界比重即一国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 、欧洲专利局(EPO)和日本特许厅(JPO)申请的发明专利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用来衡量国家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三)企业创新1. 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与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即一国企业部门研究与发展经费与工业增加值的比值,用来测度企业创新投入强度2. 万名企业研究人员拥有 PCT 专利数主要反映一国企业创新投入的效率和创新产出的质量及其技术国际竞争力3. 综合技术自主率即 100*R&D 经费/(R&D 经费+技术引进费用)与 100*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国外发明专利授权数)的平均值,反映了国家产业技术自给能力4. 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新产品所占比重即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除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百分数,反映一国企业产品创新能力5. 中高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主要反映了一国制造业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经济产出中知识含量的多少。

      四)创新绩效1. 劳动生产率 采用人均 GDP 即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反映创新活动对经济产出的作用2. 单位能源消耗的经济产出采用千克标准油能源消耗的 GDP,用来测度技术创新带来的减少资源消耗的效果,也反映一国经济增长的集约化水平3. 人口预期寿命6指假若当前的分年龄死亡率保持不变,同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反映创新活动带来的人民生活质量改善4. 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制造业出口的比重反映一国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和技术创新活动对改善经济结构的作用5.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即服务业中金融和保险、邮政和电信、商业活动、健康和教育等行业的增加值占 G。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