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动力差速式转向机构设计开题报告.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cn****1
  • 文档编号:422827395
  • 上传时间:2022-08-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0.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系部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7-7班题目名称动力差速式转向机构设计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1.履带车辆的转向机构研究现状履带车辆的转向机构是重要的总成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车辆的转向机动性和生产效率因此对性能优良的转向机构的研究一直是车辆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履带车辆转向机构可根据车辆在转向过程中功率流的传递方式分为单功率流转向机构和双功率流转向机构,也可根据在转向过程中两侧履带的运动有无关联而分为独立式转向机构和差速式转向机构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单功率转向机构,而国外多采用双功率转向机构1.1 单功率流转向机构单功率流转向机构一般构造方法是在变速机构后串联某种转向机构,是构成履带车辆转向传动的最为简单的方法单功率流转向机构是最简单的转向机构,其中最常用的有转向离合器、单差速器、双差速器转向机构等转向离合器都是多片式摩擦离合器,靠摩擦表面的摩擦力传递力传递转矩,当分离某一侧的转向离合器时,就可以减少或切断该侧驱动轮所传递的转矩使车辆转向转向半径的大小由驱动轮所传递转矩的减少量即离合器分离的程度所决定转向离合器由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在早期的中小型履带式拖拉机、推土机上得到了广泛运用。

      但由于其操纵性差、生产效率低、能耗较大,随着履带车辆功率的不断增大,转向离合器的应用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当要小半径转向时,还需借助制动器单边制动,如图 1.1 所示图 1.1 转向离合器转向机构单差速器转向机构可使车辆几何中心位置的速度在转向过程中仍保持原直线行驶速度,但当一侧完全制动时,转向半径过小,而另一侧履带速度过高、转向角速度过大,因此所需转向功率很大,会超出一般发动机的功率限制,驾驶员若持续转向,稍有不慎就会使发动机熄火,因而只能靠滑磨,用较大的半径转向,或极不稳定地以小半径继续转向因此这种差速器转向机构现在几乎不再使用双差速器转向机构可使履带车辆在转向时慢速侧履带降低的速度等于快速侧履带增加的速度,因此车辆转向时的平均速度与直线行驶的速度相同但由于双差速器不能完全制动一侧履带,车辆不能原地转向,且转向半径的变化范围没有使用转向离合器的大,转向平顺性较差,转向时快速侧履带加速,因此发动机的附加载荷比采用转向离合器的大双差速器是由齿轮组成的转向机构,与转向离合器相比零件数目少、耐磨性好、寿命较长行星转向机构由一组行星轮系和制动器组成操作行星机构上的制动器可以改变两侧驱动轮驱动力矩大小使车辆转向。

      该类转向机构相对于转向离合器转向机构能传递较大的转向力矩,能够实现单自由度运动的固定轴齿轮机构所不能实现的二自由度的速度分解与合成,行星机构的行星架、太阳轮、齿圈三元件之间具有差速关系;转向机构多点传递动力,并且机构内部径向力相互平衡但由于其结构复杂,仅在大功率的工业拖拉机、推土机及其它重型车辆上应用单功率转向的缺点是明显,车辆仅有几个固定的转向半径,按非规定的转向半径转向时,要靠摩擦元件的滑磨来实现,难以得到稳定准确的转向半径;其次是在转向过程中摩擦元件的剧烈滑磨会带来发热和磨损,使传动效率降低,特别是在较大功率的转向工作状态下,会存在较大的功率损失,以致常需降速转向;另外,剧烈的摩擦也使机构容易损坏,导致工作可靠性差,寿命降低1.2 双功率流转向机构 在发动机后,将发动机功率分成变速和转向两路并列传递,就是双功率流转向机构双功率流转向机构将用于直驶推进的变速机构与造成左、右侧履带速度差的转向机构在传动系中并列,转向机构在车辆直驶时不造成两侧履带的速度差,在转向时,变速流提供各档不同的直线行驶造成的两侧履带的速度差汇流,实现车辆的转向1.机械式双功率流转向机构在单功率流转向机构的基础上最早出现的是直驶和转向两功率流均由机械装置来实现机械式双功率流转向机构。

      此种转向机构主要由两个变速箱(一个主变速箱、一个分动箱)、行星齿轮机构、离合器和行星机构制动器组成,在转向性能上较单功率流转向机构有很大提高,但是它的转向半径仍然是有极限的挡位越低,得到的转向半径越小;挡位越高,得到的转向半径越大仍然不能适应车辆在所有不同曲率的道路上用圆滑轨迹转向行驶的需要,也不能排除部分按合摩擦元件进行滑摩擦转向及由滑摩擦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2.机械液压式双功率流转向机构机械式转向机构的转向性能容易受到驾驶员的驾驶技术、体力条件和离合器、制动器磨损的影响,并且容易给驾驶员带来疲劳随着机电液压及人机工程技术的发展,机械式转向机构必将会在大功率拖拉机、推土机等工程车辆上遭到淘汰在机械系统上附加液压泵-液压马达驱动的机械-液压转向系统将逐渐得到应用机械液压式双功率流转向机构 ,有发动机、变量泵、控制泵、定量马达、多档变速箱以及后桥转向差动机构组成它将由发动机穿来的机械功率流在多档变速箱的输入轴上分流,一路流经由液压泵-液压马达组成的转向调速系统;另一路流经多档变速箱,最后在行星排上合流,然后经行星排中的某一部件(如行星架)传到车辆的终传动轴上由于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可以无级控制,因此使用这类转向机构既可获得车辆两侧的速度差来实现无级控制,有克服了机械式转向机构的很多缺点。

      若液压马达不工作,只有来自中央传动的功率流,车辆作直线行驶;若只有来自液压马达的功率流,车辆可实现转向半径为零的原地转向;若同时输入两路功率流,由于液压马达可实现无级控制,因此车辆两侧履带驱动轮转速差可以有无穷尽多个,可得到无穷多个转向半径,既可实现无级转向,驾驶员只要操纵转向盘转动液压装置,就可使车辆稳定地沿一定的圆弧行使这种转向机构不但具有结构性好、没有摩擦元件、寿命长、效率高、工作可靠、布置简便、维修和调整方便及降低能耗等特点外,而且在工作性能上它不是通过部分或全部切断一侧履带的动力来制动一侧驱动轮来实现转向的,而是两侧履带始终传递动力,这样可很好地实现动力转向,基本上消除了履带的打滑现象,适用与进行偏载推土和切除树根作业;在坡地转向时不会出现逆转向现象,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由于转向时不切断动力,因此车辆的平均车速不降低;履带不停驶,对土壤破坏少,在松软土壤上的通过性能好;转向半径的大小可任意控制,提高了履带车辆的机动性,转向平稳;转向时车辆能发挥与直线行驶同样高的作业性能;容易实现一根操纵杆来控制进退和转向2.目的及意义 履带式工程机械的转向机构普遍采用单功率流的转向离合器和制动器,两者相配合,使两侧履带以不同速度行驶,实现转向。

      这种结构非常简单,同时也易于实现转向,但是要实现小半径转向时需借助摩擦元件的打滑来实现,造成严重的功率浪费,降低摩擦元件的使用寿命同时驾驶操作费力,还不好准确把握车辆的转向半径本设计采用国外的行星转向机构,此种转向机构由三个行星排与变速箱动力输出连接的锥齿轮副及转向液压马达动力输出轴连接的圆锥齿轮副组成,其中与变速箱动力输出轴连接的大锥齿轮与行星排Ⅱ的行星架连接为一体,而与转向液压马达动力输出端连接的大锥齿轮与行星排Ⅰ的齿轮的齿圈连接为一体,行星排Ⅲ的行星架与右端输出轴连接为一体逆向转动,行星排Ⅲ的齿圈固定在转动机构的壳体上,且三个行星排的太阳轮安装在共用轴上该转向机构两个动力输入,一个大部分功率经过变速系统输入中央主传动提供车辆前进速度和方向,另一个通过转向液压泵-变量马达来控制转向该机构利用液压马达输入的功率来通过差速来提高一侧履带的速度的同时降低另一侧履带的转速,结果因为两侧履带的转速差而实现转向当只有马达工作还易于实现原地转向该装置转向无制动功率损失,且操作省力、方便、易掌握3. 履带车辆的转向机构发展趋势3.1 纯液压无级转向机构 要实现履带车辆转向半径可控且连续无级变化的转向性能,采用容积式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等无级变速元件是较现实可行的方法。

      纯液压转向机构通过泵的正反两向无级变量调节,实现发动机动力经双功率流传动转向路到汇流行星排间的无级变化的传动比,最终实现车辆向左右两侧的转向半径可连续无级变化直驶时,通过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闭锁(变量泵的排量为零)来实现转向零轴的闭锁,从而保持稳定的直驶在变速机构挂空档转向的情况下,发动机所发出的功率全部由转向路的液压元件传递,可实现车辆原地转向目前的液压工业水平还难以得到功率足够大且性能优良的液压元件,并且液压系统的效率低,这是纯液压无级转向技术发展的最大障碍3.2 复合转向机构 为克服纯液压转向机构的上述缺陷,目前出现了多种采用功率较小的液压元件的液压复合转向方案1、双泵双马达方案此方案是解决液压元件功率不足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案,其性能与纯液压转向相同,但两套液压元件并联使该机构体积重量较大,效率仍较低2、机械液压复合方案该方案在采用双流液压转向的同时,保留一套机械转向机构利用功率不大的液压元件实现大半径转向的连续无级变化;利用机械转向机构实现有级的小半径转向这种转向机构不能实现整个半径范围的无级变化3、双半径液压转向方案该方案采用有两种输出速比的液压马达,在较好路面上转向时采用较高的输出转速,当地面情况不好时则换用低速输出以克服较大的转向阻力。

      4、液压液力复合转向方案该方案是以有限功率的液压元件进行无级转向,助力偶合器在转向液压马达力矩不足时及时提供助力矩该方案虽减少了液压元件但效率会更低总之,采用液压元件的无级变速特性来实现履带车辆的无级转向是较佳的选择,解决液压元件功率不足和效率低则是该方向研究的重点3.3 机械液压连续无级转向机构 机械液压连续无级转向机构是在简单液压机械分流传动原理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机械机构参数组合,并与液压元件配合的一种最新型的转向机构它能保证在连续无级输出转速的前提下应用较小的液压元件大幅度提高车辆的输出总功率,并且其传动效率远远超过纯液压转向机构的传动效率它代表着履带车辆转向机构的发展方向研究开发性能优良的机械 液压连续无级转向机构、优化匹配该类转向机构的结构参数是目前车辆工程领域的重点课题下面我们介绍的就是上述的一种机械液压式双功率流转向机构,如图 1.2 所示它是由美国卡特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差速式转向机构图中 A 为变速器伞齿轮轴(输入动力),B 为转向马达此种转向机构由三个行星排(Ⅰ,Ⅱ,Ⅲ)与变速箱动力输出连接的锥齿轮副及转向液压马达动力输出轴连接的圆锥齿轮副组成,其中与变速箱动力输出轴连接的大锥齿轮与行星排Ⅱ的行星架连接为一体,而与转向液压马达动力输出端连接的大锥齿轮与行星排Ⅰ的齿轮的齿圈连接为一体,行星排 B 齿圈与行星排Ⅰ的行星架及左端输出连接为一体顺向转向;行星排Ⅲ的行星架与右端输出轴连接为一体逆向转动,行星排Ⅲ的齿圈固定在转动机构的壳体上,且三个行星排的太阳轮安装在共用轴上。

      卡特公司D8N推土机的动力差速式转向机构克服了离合器式转向机构的上述缺点, 使推土机的转向灵活性、可控性得到明显改善, 大大提高了转向效率和行走机构的使用寿命二、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设计内容本设计采用一套动力差速式转向装置该转向机构主要包括一个转向差速机构、一个液压泵、一个液压转向马达和转向控制器,它将转向和差速和为一体,简化了机械的结构,提高了机械的使用性能该机构具有差速性的同时,还具有差速锁的效果,并具有降速增扭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履带车辆行驶通过性和转向性能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1.动力差速式转向机构运动学分析1.1差速式转向机构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2 差速式转向机构的运动学分析2.履带理论转向阻力矩分析2.1 履带与路面摩擦引起的力2.2履带侧面推土产生的力3.动力差速式转向机构的设计3.1各传动比的选择3.2 各零件运动参数的计算3.3 零件设计3.4 传动机构组装简图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综合能力》预习卷.docx 2025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预测试卷一.docx 2026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提分卷二.docx 2025高考真题--全国II卷高考英语真题【原卷+听力音频+听力原文+答案】.docx 2024年高考真题--新课标全国ⅠⅠ卷【英语】真题及答案(含听力音频).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农业生态工程060165形考作业123答案.docx 2026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土建专业)》模拟卷.docx 2024年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与实务-2024年真题解析.docx 2026年一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破题卷.docx 2026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提分卷二.docx 2025年秋江开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050096第1次形考作业带答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山东省高考真题地理试卷(含答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山东省生物高考真题(含答案).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学建筑材料第⼀次作业答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云南高考地理真题(含答案).docx 2025高考真题--北京卷语文真题(含答案).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学机电设备伺服与变频应⽤第1次形考作业答案.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学机械创新设计060260过程性考核作业1.docx 2025年秋江苏开放大学 知识产权文献检索与应用060933过程性考试.docx 2025年高考云南物理真题(答案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