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昊建国及历朝概况.doc
4页元昊建国及历朝概况元昊建国 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李德明死,长子李元昊嗣位李元昊对其父臣属宋朝早怀不满即位后,改姓嵬名氏,发布秃发令,以恢复本民族旧俗;积极整饬军政,升兴州为兴庆府,扩建宫城,准备建国称帝1034 年,始建年号开运,继改广运,攻宋府州(今陕西府谷) ,在环州(今甘肃环县) 、庆州(今甘肃庆阳)击败宋军;次年攻打湟水流域的吐蕃首领□厮罗,经过苦战,取得胜利大庆元年(1036),颁行新制西夏字又发兵镇压肃(今甘肃酒泉) 、瓜、沙(今甘肃敦煌东)三州的回鹘反抗势力,并回师取兰州,南至马衔山(今甘肃临洮北) ,筑垒戍兵,以截断宋与吐蕃的交通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嵬名元昊正式称帝(景宗),国号大夏,又自称“邦泥定国兀卒” 西夏语“邦泥定国”意即“白上国”,“兀卒”,意即“青天子” 这时夏国的领域,东临黄河,西尽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小方盘城),南迄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抵大漠除保有夏、银、绥、宥、静(今宁夏灵武境) 、西平府、盐、会(今甘肃靖远东北) 、胜(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准格尔旗十二连城) 、甘、凉(今甘肃武威) 、瓜、沙、肃诸州外,又将部分重要镇堡升置洪(今陕西靖边南) 、定(今宁夏平罗东南) 、威(今宁夏同心境) 、怀(今宁夏银川东南)等州。
西夏景宗称帝后,与宋连年交战天授礼法延祚三年在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北) 、四年在好水川(今宁夏隆德东) 、五年在定川寨(今宁夏固原西北)三次大战役中,夏兵大败宋军六年,辽敦促西夏停止对宋用兵夏国的内部也因战争而遭受损失,遂于次年与宋达成和议元昊以夏国主名义称臣;宋每年给予“岁赐”银、绢、茶、采二十五万五千两、匹、斤;改所赐□书为诏而不名,许夏国自置官属;置榷场于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及镇戎军高平寨(今宁夏固原) ,唯不许青盐入宋境同年,夏辽关系激化辽兴宗亲率大军,三路渡河,深入夏境夏人坚壁清野,乘势纵击辽军溃败元昊在重创辽师后,与辽议和从此形成北宋、辽、夏三足鼎立的局势统治集团内部斗争 从西夏景宗李元昊到崇宗乾顺四代中,统治集团内部不断发生皇族与后族的斗争,以及奉行汉礼或蕃礼的矛盾夏国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并包括汉族、吐蕃、回鹘等民族的多民族政权从中唐、五代以来是党项部落内家长奴隶制迅速向早期封建制即领主封建制过渡的时期西夏景宗李元昊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权力,一方面效法汉官仪式,借以提高君权;一方面又蓄意保存和发扬党项固有的淳风悍俗集中皇权与坚持享有平等议政旧俗的贵族领主势力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
这些守旧的贵族、领主多是与皇族世通婚姻的后族西夏景宗对于这些显贵氏族首领,如卫慕氏族、野利氏族都进行镇压西夏景宗先有妻野利氏,生子宁凌噶;复纳妻没藏氏,生子谅祚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任国相的没藏讹庞(没藏氏之兄)唆使宁凌噶刺杀西夏景宗,然后又乘机杀害宁凌噶及其母野利氏,与大将诺移赏都等共立年幼的嵬名谅祚为帝(西夏毅宗) 没藏氏为太后,与其兄讹庞尽揽朝权延嗣宁国元年(1049),辽兴宗乘西夏景宗新死,大举亲征,但为夏军所败□都五年(1061),讹庞父子阴图杀害西夏毅宗李谅祚,子妇梁氏先期告发,毅宗在大将漫咩支持下,擒杀讹庞父子,尽诛其家族,废皇后没藏氏(讹庞女) ,纳梁氏为后,以后弟梁乙埋为国相西夏毅宗下令停止使用蕃礼,改行汉礼,并向宋请求书籍及宋廷的朝贺仪式拱化元年(1063),他改用汉姓,恢复姓李拱化五年,毅宗死,子李秉常(惠宗)继位,年仅七岁,母梁太后摄政,梁乙埋任国相他们一反毅宗所为,废止汉礼,恢复蕃礼梁氏集团在天赐礼盛国庆二年(1070)大举攻宋,游骑进抵庆州城下次年,宋袭据罗兀城(今陕西米脂北) ,夏国乞辽师为援,全力攻夺宋沿边城堡宋任王韶经营熙河路地区,有力地改善了在夏国右侧的攻防形势。
大安二年(1076),西夏惠宗亲政,又下令以汉礼代替蕃礼这项措施虽得到皇族的支持,但遭到朝中后党的强烈反对,无法实行七年,惠宗图借助宋朝弱梁氏势力,梁太后得知,将惠宗囚禁拥帝将领拥兵自重,不听梁氏号令;保泰军统军禹藏花麻吁请宋出兵讨伐宋五路进兵夏军坚壁清野,引敌深入,在西平府击败宋军,然宋犹占据银、石、夏、宥诸州之地八年,宋在银、夏、宥三州交界地修筑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北) 夏军来攻,城陷,宋军损失惨重梁氏集团迫于拥帝势力的强大,次年又让惠宗复位天安礼定元年(1086),惠宗死,三岁的幼子李乾顺(西夏崇宗)即位母梁氏(梁乙埋之女)当政梁乙逋与皇族嵬名阿吴、大将仁多保忠三大家族分揽朝权,互相倾轧天□民安五年(1094),嵬名阿吴、仁多保忠等联合,在梁太后的支持下,杀了擅权骄纵的梁乙逋皇族与后族的斗争,实际上体现封建专制君权和守旧封建领主贵族特权的生死斗争采行汉官仪制有助于君权的发展,维护蕃礼有利于保持封建领主的固有权势,因此这一斗争又表现为行汉礼与蕃礼的斗争专制皇权战胜氏族首领的共治形式,使夏国封建社会由早期的领主制进一步发展为地主制皇权的巩固与封建制的进一步发展 天□民安六年,宋宰相章□对夏实行强硬措施,先后在沿边修建了平夏城(今宁夏固原北三营附近) 、灵平寨(平夏城南)等城寨五十余所,且发兵边破洪州(今陕西靖边南) 、盐州,一度攻入宥州。
夏军全力反攻平夏城,无效宋于是在新拓的地区修建了西安州(今宁夏海原西)和天都寨(今宁夏海原南) ,接通了泾原与熙河两路,遂把秦州(今甘肃天水)变为内地,巩固了自己的边防,对夏构成严重威胁崇宗亲政以后,对外采取了附辽和宋的方针这时,宋徽宗赵佶在位,累遣边将进攻,崇宗求援于辽而与宋约和雍宁元年(1114),童贯企图借开边以树威,复大举进攻西夏从此,连年混战五年,统安城之战,宋军大败,崇宗仍以辽国名义再次向宋请和崇宗在国内扶植宗室掌权,消灭贵族酋豪势力,以巩固皇权他积极倡导学习汉族的仪制与文化;建立“国学” (即汉学) ,设教授,收学生三百员,官给廪饩,以培养官僚人材,贞观十二年(1112),又公布了按照资格任用官员的规定,除 “宗族世家议功、议亲、俱加蕃、汉一等”外,对于擅长文学者也特予优待他还确立了后妃等级及有功宗室册封王爵的制度 金灭辽后,元德五年(1123),崇宗向金称臣,共同对北宋作战夏占领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北) 、云内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 ,又攻占震威城(今陕西榆林境) 天德、云内两地被金国夺去,夏又取宋西安州(今宁夏海原西)和怀德军(今宁夏固原北)以为补偿以后,夏以藩属礼事金,金、夏双方划疆而守,设榷场贸易。
大德五年(1139),崇宗死,子李仁孝(西夏仁宗)即位仁宗母曹氏,汉人仁宗十分重视儒学教育大庆四年(1143),下令各州普遍设置学校又在宫廷内设立皇家学校,七岁至十五岁的宗室子弟都必须入学学习尊孔子为文宣皇帝,令州郡兴修孔庙人庆五年(1148),又兴建内学,选名儒主持讲授仁宗妻罔氏,出身党项大族,也好汉礼人庆四年,仁宗依仿宋朝科举制,策试举人,立唱名法;又设立童子科,通过科举擢用官员,限制了贵族的特权 蕃部起义与任得敬篡国的失败 西夏仁宗李仁孝统治时期,贵族、官僚都以奢侈相尚,对百姓的诛求克剥越来越重官员、军队人数激增,僧徒遍布境内,大庆元年,夏州统军萧合达叛乱,以复兴辽朝相号召,遣兵四出略地,游骑直逼贺兰山,都城震动这次战乱虽然被静州统军任得敬平定,但对夏国腹心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三年,饥荒四起,升米百钱四年,兴庆府、夏州一带发生强烈地震,人畜死亡万数地震加重了饥荒,人民纷起暴动威州的大斌, 静州的埋庆,定州的□浪、富儿等蕃部,多者万人,少者五六千,所在结集,攻城掠邑州将出兵镇压,都被起义者所败起义终于被西平府都统军任得敬所剿灭任得敬原是宋西安州通判,降夏后献女为崇宗妃(后正位为皇后)。
他以后戚而镇压反乱有功,官位迅速上升他通过贿赂得为尚书令,升中书令,后居国相高位,独揽朝权弟得聪为殿前太尉,得恭为兴庆府尹,族弟得仁为南院宣徽使,侄纯忠为枢密副都承旨任得敬受封为楚王乾□元年(1170),他公然胁迫仁宗“分国”,要求以夏国之半归他统治仁宗无奈将西南路及西平府、罗庞岭一带划作楚王的直辖封疆;并遣使奏报金国,代任得敬请求册封金世宗不允任得敬因此怨金而阴谋附宋自立在金国的支持下,仁宗令弟仁友等捕杀任得敬,尽诛任氏族党,改任著名儒学家斡道冲主持国政乾□ 二十四年,仁宗死,子李纯□(西夏桓宗)嗣位夏的灭亡 13 世纪初,蒙古在漠北兴起成吉思□ 在统一蒙古草原诸部的同时,开始向外扩张天庆十二年(1205),侵夏,陷力吉里寨;经落思城时,大掠人畜蒙击兵退走后,桓宗下令修复各地残破的城堡,大赦境内,改都城兴庆府为中兴府应天元年(1206),镇夷郡王李安全废黜桓宗,自立为帝(西夏襄宗) 其年秋,成吉思□再次侵夏,破斡罗孩(兀□海) 次年二月北撤应天四年,成吉思□第三次侵夏,出黑水城北,趋斡罗孩关口襄宗以皇子承祯为元帅,大都督府主高逸为副,率兵抵抗,大败,高逸被俘杀蒙古军进逼中兴府的外围要隘克夷门。
襄宗任嵬名令公率军增援,兵败被俘蒙古军进围中兴府,引黄河水灌城城将破,适外堤崩决,反淹蒙古军,迫使解围襄宗纳女请降襄宗附蒙攻金,双方迭起兵争光定元年(1211),宗室齐王李遵顼废襄宗自立(西夏神宗) 光定六年,成吉思□开始集军图远征中亚,屡向夏国征兵,夏不堪其苦,表示拒绝于是又招致蒙古军第四次来侵,东京中兴府被围神宗匆忙逃往西京西平府,留太子李德任防守都城,再次向蒙古请降蒙古军退后,神宗图联金抗蒙,金国不许,又图结宋攻金,朝中意见纷纭光定十三年,神宗派李德任率兵侵金李德任主张联金,拒绝受命神宗废德任,随即以皇位付次子李德旺,自称太上皇李德旺(西夏献宗)即位后,力主抗蒙乾定二年(1224),蒙古国王孛鲁攻银州,夏军损失惨重,献宗遣使与金议和,相约为兄弟之国,以图自保 乾定四年,成吉思□亲率大军攻夏分兵两路:一路自畏兀儿境东进,攻取沙、肃、甘诸州,直逼西凉府;另一路由成吉思□亲率,从漠北南下,下黑水,斡罗孩诸城,进至贺兰山七月,成吉思□与西路军会合,陷西凉府献宗惊忧致死,侄南平王李□ (末帝)继立蒙古军穿越沙陀,下应理(今宁夏中卫)等县十一月,夺取灵州后,进围中兴府宝义二年(1227)初,成吉思□ 留蒙古军一部继续攻城,他本人南下克积石州,进掠金朝州郡;六月,避暑六盘山。
中兴府被围半年,粮尽援绝,末帝遣使乞降他请求成吉思□展限一月,然后亲往朝觐七月,成吉思□病死军中末帝在赴降时被执杀蒙古军陷中兴府,夏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