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云南文山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模拟卷3.docx
71页2022云南文山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100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50题)1.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招标的,至少应当向多少个以上的法人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_____A: 2个B: 3个C: 5个D: 4个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B【解析】《招标投标法》第l7条规定:“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三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投标邀请书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_____体系A: 科技服务B: 公益服务C: 文化服务D: 社会服务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青铜壶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生活器皿,当时铸造壶器可以采用下列哪项先进技术?_____A: 金银错技术B: 焊接技术C: 抛光技术D: 淬火技术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金银错技术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选项均不是故本题答案选A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飞机:战斗机_____A: 钢笔:毛笔B: 枪:手枪C: 报纸:杂志D: :杯子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战斗机是飞机的一种,手枪是枪的一种故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5.“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_____A: 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B: 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C: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D: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规律的原理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B【解析】“防微杜渐”比喻要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质量互变规律揭示的是事物、现象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互相转化而实现的质量互变规律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意义体现在,它要求人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事物细小的变化,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对于消极因素,要防微杜渐,不要让坏的思想由小变大,最终酿成大错。
故本题选B本题所属考点-《马哲》6.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这个命题表明_____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②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 C解析:太空技术造福人类,是人类之福,但却产生了太空垃圾,这里没有体现出二者走向统一体的趋势,排除①这里矛盾双方并不相互对立,都是由太空技术而产生太空技术的两面性相互转化,相互贯通,又相互依赖,缺一不可,所以选择③④故正确答案为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_____A: 液化B: 汽化C: 凝华D: 升华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解析】加油站之所以有这样的提示,是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从液态变为气态,这是一个汽化的过程故本题选B8.道德调节发挥作用依靠的力量是_____。
A: 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B: 社会管理,传统习惯,内心信念C: 社会舆论,社会管理,内心信念D: 传统习惯,社会管理,社会舆论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答案解释:A【解析】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善恶、荣辱为评价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等评价方式和手段,调节人们人们行为规范的综合这也是道德区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地方,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依据《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是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_____的经营实体A: 有限责任B: 无限责任C: 连带责任D: 按份责任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解析]《个人独资企业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 实体本题正确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商法》10.下列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土地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A: 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B: —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C: 任何组织不得以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D: 国家因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根据《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此处应强调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1.为了保证控制工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需要_____A: 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B: 建立专门履行控制职能的机构C: 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D: 注重培养组织成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控制可以定义为: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或者说,是确保组织实际活动与计划活动相一致的过程控制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1)控制要有科学可行的计划;(2)控制要有明确的组织结构;(3)控制要有反馈渠道控制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未来导向原则;(2)及时性原则;(3)关键点原则;(4)例外原则;(5)客观性原则;(6)准确性原则;(7)经济性原则其中,控制的客观性是指在控制工作中,管理者不能凭个人的主观经验或直觉判断,而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尊重客观事实为了保证控制的客观性,就要求尽可能提供和使用无偏见的、详细的、可以被证实和理解的信息同时,还要求必须具有客观的、准确的和适当的控制标准。
故本题选择A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2.下列不属于行政决策构成要件的是_____A: 基于决策问题的需求而产生一定的目标B: 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提出的多项行动方案C: 不同的行动方案及其具体实施所达到的不同结果D: 上级领导的批示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上级领导的批示属于决策通过的程序性过程,不属于行政决策的具体构成要件13.①学术研究从来都是站在他人的肩膀上眺望,因此不可不对脚底下的肩膀心存敬畏②写作也好搞学术也罢,哪些东西是人家的,哪些东西是自己的,这个本来就该清清楚楚③更何况,西学东渐已有百年以上历程,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学术规范,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④否则以后别人踩在你的肩膀上却吭都不吭一声,恐怕自己也会觉得受到了侮辱和损害⑤把他人的学术成果当作“垫脚石”,总该做个记号表示致敬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____A: ①②③⑤④B: ②①③⑤④C: ①②④⑤③D: ②①⑤④③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D考点语句排序解析此题为语句排序题阅读题干由关键词“否则”和“更何况”可知④和③应该相连,另外⑤和④联系紧密,也应该相连,由此排除A、B、C三项先通过②引出话题,接着通过②、⑤、④对于在他人学术成果之上进行学术研究阐述,最后通过③递进,强调应该对于引用他人观点做出规范,验证D选项合理。
故正确答案为D14. A: 17B: 15C: 13D: 12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从1开始顺时针看,位于对角的两个数差分别为2、4、6、(8),7+8=(15)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在我国的现有政治体制中,城市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_____A: 基层政权组织B: 基层自治组织C: 基层社会团体D: 基层经济组织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答案解释:B解析: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村委会、居委会是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有四个自然数A、B、C、D,它们的和不超过400,并且A除以B商是5余5,A除以C商是6余6,A除以D商是7余7那么,这四个自然数的和是_____A: 216B: 108C: 314D: 348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C考点余数与同余问题解析由题意可知A=5B+5=6C+6=7D+7,则A为5、6、7的公倍数;5、6、7的最小公倍数为210,根据和不超过400,可知A=210,则可得B=210÷5-1=41、C=210÷6-1=34、D=210÷7-1=29,A+B+C+D=210+41+34+29=314,故正确答案为C。
本题所属考点-数学运算17.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总长的1/3又2千米,第二天修了剩下的1/2少1千米,第三天修了剩下的3/4多1千米,还剩下3千米没有修完问这段路全程多少千米?_____A: 51B: 48C: 39D: 36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逆推法第三天剩(3+1)÷(1-3/4)=16千米,第二天剩(16-1)除以(1-1/2)=30千米,总路程有(30+2)÷(1-1/3)=48千米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8.“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蕴涵的哲学道理是_____A: 新事物是在肯定一切事物中形成的产物B: 新事物是对旧事物全盘否定的产物C: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辩证的否定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其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并在旧事物的母腹中成长起来作为联系和发展环节的否定,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也就是说,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把旧事物简单地全盘抛弃,而是在抛弃旧事物消极的不合理的因素的同时,保留并改造吸收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题干中“青”和“蓝”,“冰”和“水”之间正是这样一种关系,故本题答案选D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