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名著选读方言》ppt课件.ppt

87页
  • 卖家[上传人]:tian****1990
  • 文档编号:75542424
  • 上传时间:2019-01-3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66KB
  • / 8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语言学名著选读,扬雄及其《方言》,扬雄及其《方言》,扬雄(前53西汉宣帝-18新莽)字子云,成帝时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写赋讽谏,“飘飘有凌云之感”,“雕虫篆刻,壮夫不为”,转而研究方言汉成帝时为给事黄门郎王莽时,校书天禄阁,升为大夫 《汉书》有传,“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净无为,少嗜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俢廉隅以邀(双人)名当世家产不过十金,乏无担石之储,晏如 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汉书扬雄传》:“扬雄,字子云 ,蜀郡成都人也… …为人简易佚荡,口吃不能剧谈钜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 ’”,,扬雄作品:早年崇拜司马相如,爱好词赋,曾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故后世有扬马之称 后来从儒家思想出发,以为“词赋非贤人君子诗赋之正”,遂薄词赋为“雕虫篆刻,壮夫不为” 研究哲学,仿《易经》作《太玄》,仿《论语》作《法言》等。

      在语言学方面,他仿《尔雅》体例,但又别开途径,创著我国古代语言学重要著作《方言》一书,记述西汉时各地方言,又继《苍颉篇》编成《训纂篇》 扬雄的著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扬子云集》;清代严可均重编,最为详备 太玄、法言、方言、训纂篇 疑问:汉书扬雄传、艺文志没有记载《方言》,论衡、说文提到扬雄,未提到《方言》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序》:‘周秦常以岁八月,遣輶轩之使,求异代方言,还奏籍之,藏于秘室及嬴氏之亡,遗弃脱漏,无见之者蜀人严君平有千余言,林闾翁孺才有梗概之法扬雄好之,天下孝廉卒交会,周章质问,以次注续,二十七年,尔乃治正,凡九千字’,,《方言》原名为《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曾有不同的简称,新、旧《唐书》的“志”篇都简称为《别国方言》,南宋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简称为《輶轩使者绝代语》 輶,一种轻车;轩,一种小车绝代语:是在时间中考察,以今通语为标准,古有而今无,但不排斥仍留存于方言中绝代语释,即释绝代语,所谓绝代语,指的是已经过了时的古代词语绝代语”以今通语为标准,故它们既可能存在于古代通语中,也可能存在于古代方言中,且在今方言中仍可能存在,仅仅以今通语为标准,这些古语(通语或方言词)是“绝代”了。

      别国方言:在空间共时中考察,与通语相比较,它是方言所谓别国方言,指的是当时存在于各国的方言,主要是汉语方言,包括北方方言,还有南方的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粤方言等除了汉语方言外,还收录了不少少数民族的词语如朝鲜、满、蒙、苗、土家、壮、侗等族的词语由于“绝代语”和“别国方言”从不同观察点考察,因而两者有交错之处题目名称含义应当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再加“别国方言”之释扬雄《方言》是我国汉语方言学的第一部著作,他吸收了前人的成果,但主要还是自己的创造 《汉书扬雄传》、《刘歆与扬雄书》、《扬雄答刘歆书》、应劭《风俗通》序、郭璞《方言序》等材料可知,周秦时代,曾经有过一种制度,每年秋收以后农闲季节,,,统治者派遣一些使臣,乘着輶轩车,摇着木铎,到各地农村去采集诗歌、民谣和各地方言统治者藉此了解风俗民情,达到“不出户牖,尽知天下”的效果 秦亡后一度中断,汉代又重新开始方言的采集做过方言收集工作的,有蜀人严君平、临邛林闾翁孺以及刘向、刘歆、扬雄等人 扬雄的老师严君平有一千字的方言调查材料,林闾翁孺有整理方言的“梗概之法”《方言》的内容,今本《方言》凡十三卷,各卷的收词大都没有严格标准,因而义类的区分不如《尔雅》。

      大体上说,卷一、卷二、卷三、卷六、卷七、卷十、卷十二、卷十三释语词,卷四释衣服服制,卷五释器皿、家具、农具等,卷八释兽,卷九释释车、船、兵器等,卷十一释虫《方言》原书十五卷,收录九千余字今本《方言》十三卷,收录11900多字,大约后人有所增补各卷的区分没有严格标准,但大体上是按意义分类的扬雄像及《方言》书影,,,《方言》在体例上仿《尔雅》,但《尔雅》只是诂训字的罗列,而《方言》调查活的方言口语,是一部比较方言词汇著 黨,曉,哲,知也楚謂之黨,或曰曉,齊宋之間謂之哲 (卷一),,豬,北燕、朝鮮之間謂之豭,關東西或謂之彘,或謂之豕,南楚謂之豨其子或謂之豚,或謂之貕,吳揚之間謂之豬子其檻及蓐曰橧卷八) 布穀,自關東西梁楚之間謂之結誥,周魏之間謂之擊穀,自關而西或謂之布穀崽者,子也湘沅之㑹,凡言是子者謂之崽,若東齊言子矣卷十),,娃、嫷、窕、艳,美也吴楚衡淮之间曰娃,南楚之外曰嫷,宋卫晋郑之间曰艳,陈楚周南之间曰窕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美色或谓之好,或谓之窕故吴有馆娃之宫,秦有㯃娥之台秦晋之间美貌谓之娥,美状为窕,美色为艳,美心为窈卷二),,从上例可看出《方言》和《尔雅》的不同,《尔雅》只是将同义词或近义词放在一起,而《方言》则能进一步指出,这些词汇,有的是不同地点的方言,有的是通语,有的是古语,有时指出这些词汇到了西汉有哪些发展变化。

      某地、某地之间通语——这是通行地区较广的方言扬雄称之为“四方之通语”、“四方异语而通者”、“某地通语”、“某地通名” 庸,恣,比,侹,更,佚,代也齊曰佚,江淮陳楚之間曰侹,餘四方之通語也卷三),,蠀螬謂之蟦自關而東謂之蝤蠀,或謂之䖭蠾,書卷或謂之蝖𧎅梁益之間謂之蛒,或謂之蝎,或謂之蛒蛭秦晉之間謂之蠧,或謂之天螻四方異語而通者也 (卷十一) 覆結謂之幘巾,或謂承露,或謂之覆䰂今結籠是也皆趙魏之間通語也 (卷四),,某地语——通行地区较小的方言 扬雄称为“某地语”、“某地与某地之间语”等这是全书的主要内容 虎,陳魏宋楚之間或謂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間謂之李耳,或謂之於䖘自關東西或謂之伯都卷八),,眉,棃,耊,鮐,老也東齊曰眉,燕代之北鄙曰棃,宋衞兖豫之內曰耊,秦晉之郊,陳兖之㑹曰耇鮐 (卷一),,古今语 敦,豐,厖,𡗦,憮,般,嘏,奕,戎, 京,奘,將,大也凡物之大貌曰豐 厖,深之大也東齊海岱之間曰𡗦,或曰 憮宋魯陳衞之間謂之嘏,或曰戎秦晉 之間凡物壯大謂之嘏,或曰夏秦晉之間 凡人之大謂之奘,或謂之壯燕之北鄙齊 楚之郊或曰京,或曰將皆古今語也,初 別國不相往來之言也,今或同卷一) 而引用了楚地方言23次,魏方言25次。

      《方言》一书所记秦晋语最多,而且在语义上也最细,有时甚至以秦晋语为中心来讲四方的方言 由此可见,秦晋方言很可能是汉代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方言》一书中,指称的方言地域相当复杂,计有: 古国名 如秦、晋、赵、燕、齐、鲁、卫、宋、陈、郑、周、楚、吴、越等州名 如幽、冀、并、豫、青、兖、徐、扬、荆、凉、梁、益等 郡名 如代、汝南、沛、平原、临淄、会稽、广汉、蜀、巴等,,县名 如曲阜、钜野、郢等 水名 如江、河、汾、济、汝、颖、淮、泗、湘、沅、冽水等山名 如岱、衡、嵩、九嶷等 其他国名和民族名 如朝鲜、瓯等 最大划分标志,就是以函谷关为界三、词条选录 《方言》一书共有词目675条,现选录如下: 卷一 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齐宋之间谓之哲 逢、逆、迎也自关而东曰逆,自关而西或曰迎,或曰逢卷二 速、逞、摇扇,疾也东齐海岱之间曰速,燕之外鄙朝鲜洌水之间曰摇扇,楚曰逞 倚、踦qi1,奇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全物而体不具谓之倚,梁楚之间谓之踦雍梁之西郊,凡兽支体不具者谓之踦卷三 臧、甬、侮、获,奴婢贱称也荆淮海岱杂齐之间,骂奴曰臧,骂婢曰获齐之北鄙,燕之北郊,凡民男而婿婢谓之臧,女而妇奴谓之获,亡奴谓之臧,亡婢谓之获,皆异方 骂奴婢之丑称也。

      自关而东陈魏宋楚之间保庸谓之甬秦晋之间 奴婢曰侮 濮(提手)、翕xi1、叶、聚也楚谓之撲,或谓之翕叶,楚通语也卷四 襦,西南蜀汉谓之曲领,或谓之襦 覆结谓之帻ze2巾,或谓之承露,或谓之覆 髮采cai4,皆赵魏间通语也卷五 釜,自关而西或谓釜,或谓之鍑 扇,自关而东谓之箑sha4,自关而西谓之扇 杷,宋魏之间谓之渠蒘ru2(無草頭) ,或谓之渠疏卷六 汩、遥,疾行也南楚之外曰汩,或曰遥 戏、惮,怒也齐曰戏,楚曰惮卷七 谆憎,所疾也宋鲁凡相恶谓之谆憎,若秦晋言可恶矣 肖、类,法也齐曰类,西楚梁益之间曰肖秦晋之西鄙自冀陇而西使犬曰哨西南梁益之间凡言相类者亦谓之肖 怜职,爱也言相爱怜者,吴越之间谓之怜职 茹,食也吴越之间凡贪饮食者谓之茹卷八 虎,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间谓之李耳,或谓之於wu1 虎兔 tu4自关东西或谓之伯都 猪,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豭jia1,关东西或谓之彘,或谓之 豕南楚谓之 豨 其子或谓之豚,或谓之貕,吴扬之间谓之猪子其槛及蓐ru4曰橧ceng2卷九 矛,吴扬江淮南楚五湖之间谓之鍦,或谓之 金延,或谓之鏦cong1,其柄谓之矜 箭,自关而东谓之矢,江淮之间谓之金侯hou2,關西曰箭。

      卷十 崽者,子也湘沅之会,凡言是子者谓之崽,若东齐言子矣 火果 hui3,火也楚转语也犹齐言火尾hui3 火也 悦,舒,苏也楚通语也 頷han2、颐,颌he2也南楚谓之颔,秦晋谓之颌颐,其通语也卷十一 蜻蛉谓之蝍jie2蛉 蝇,东齐谓之羊,陈楚之间谓之蝇,自关而西秦晋之间谓之蝇卷十二 垦、牧、司也 舒,退,缓也 噬,食也 半步为跬 半 陞 天龙谓之蹯龙卷十三 耸,悚也 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人之初生谓之首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祖,居也 陶,养也 菲,薄也《方言》的注释,晋代郭璞为其作注 清代戴震《方言疏证》 钱绎《方言笺疏》 周祖谟《方言校笺》,书后有吴晓铃编的《通检》,是综合《方言》及郭璞注中字词编成的索引四、简评 罗常培赞叹扬雄《方言》“真是中国语言史上一部‘悬日月不刊’的奇书这说明《方言》具有重大的价值,它对后世产生巨大的影响《方言》校箋及通檢) 《方言》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对于我们研究汉代方言、汉代词汇,汉代方音以及汉代社会文化都有重要意义,下面着重读四个方面一)《方言》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方言资料,从而帮助我们了解汉代的方言概况 《方言》所收集的方言词汇差不多涉及到全国各大方言区,从某所指称的地理名称来看,有古代的国名,汉代的郡国名、州名、县邑名、山名、水名、民族名等,包括东起东齐海岱,西北秦陇凉州,北起燕赵,南至沅湘九嶷,东北至北燕、朝鲜,西北至秦晋北鄙,东南至吴越、东瓯,西南至梁益蜀汉,几乎囊括了汉朝当时的全部版图。

      我们可以依据《方言》所记载的地区来汉代方言区,描绘出汉代的方言地图从林语堂到王力、罗常方言区的大小也不一致最大的划分是王力先生,他以函谷关为界划为两大方言区,即函谷关之东,称关东或自关以东为一区;函谷关之西,称关西或自关以西为一区最小的划分是林语堂,林语堂《前汉方言区域考》将前汉方言地域分成十四个方言区:即:,,1、秦晋为一系——秦、西秦、晋(亦称汾唐) 2、梁及楚之西部为一系——梁(亦称西南蜀、汉、益) 3、赵魏晋河以北为一系———赵、魏 4、宋卫及魏之一部分为一系——卫、宋 5、郑韩周自为一系——郑、韩、周 6、齐鲁为一系(鲁亦近第4区)——齐、鲁 7、燕代为一系——燕、代8、燕代北鄙、朝鲜洌水为一系——北燕、朝鲜 9、东齐海岱之间淮泗(亦名青徐)为一系(杂入夷语) 10、陈汝颍江淮(楚)为一系(荆楚亦可另分为一系)——陈、汝颍、江淮、楚 11、南楚自为一系(杂入蛮语) 12、吴扬越为一系(扬尤近淮楚) 13、西秦为一系(杂入羌语) 14、秦晋北鄙为一系(杂入狄语),,罗常培、周祖谟分为七方言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