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质量检测学校基本情况汇报材料.doc

24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28416281
  • 上传时间:2023-02-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8.50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质量检测学校基本情况汇报材料质量检测学校基本情况汇报材料质量检测学校基本情况汇报材料为了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领导及教师凝心聚力,一心一意抓教学,以“质量立学”为导向,全面提升学校综合水平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1.瓜州县第二中学是2007年建立的一所大型寄宿制初级中学, 2008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顺利完成对渊泉镇、南岔镇、锁阳城镇、瓜州镇、广至乡初级中学的撤并与整合学校占地225亩,建筑面积26822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4个,在校学生2411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66人;在编教师191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3人服务于渊泉镇、瓜州镇、南岔镇、锁阳城镇和广至藏族自治乡梁湖乡四镇两乡,五万余人口。

      2.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师生与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德育为主线,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师资建设为重点,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办学思想;努力实现“创一流业绩,求最佳效益、育四有新人,造品牌名校”的办学目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确定了“以学习提高人、以理论武装人、以制度管理人、以情理感召人、以人格感染人”的治校方略;形成了“教师强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办学思路为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3.近年来,瓜州县第二中学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质量立校、科研兴教、全面育人、创建特色”作为治学办校的基本出发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精心打造“人文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平安校园”,逐步形成了“敦品励学、自强不息”的校风加强党建和师德师风建设,塑造良好教师形象,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开拓创新,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阳光分班、教师考核等级积分制、两部制一体化改革,抓好数字化校园建设4.学校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学校在校委会的领导下,下设校长一名,副校长三名,分管教育教学、德育教育、后勤管理,并设有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及年级组,各年级、各处室及校委会成员团结一致,各项工作有计划,分步骤稳步推进。

      学校教职工在校委会的领导下,积极推进教研教改,稳步提升教育质量,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先后被评为“酒泉市标准化学校”“酒泉市绿色学校”“酒泉市文明单位” “酒泉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甘肃省两基迎国检先进单位”“甘肃省语言文字示范学校”“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学校”“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二、师资队伍建设  1.我校现有教职工192人,其中教辅人员4人,专任教师188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教学新秀98人学历达标率100%,教师结构合理,新老结合,在新教师培养和教研教改中取得好的效果,适应新课改要求学校专任教师187人,其中高级教师16人,一级教师88人,二级教师82人,未定级1人学校专任教师188人,期中30岁以下7人,30-40岁43人,40-50岁91人,50-60岁47人,平均年龄43.8岁期中本科学历167人,大专学历22人教师配备科学,结构合理 2.教师师德素质过硬、业务水平精良,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在职教师均有教师资格证书,参加了信息技术培训,全部按要求完成了各年度继续教育课时数。

      并且学校在县教育局的指导下,每学期开学前,组织全体教师展开对教师师德师风及业务能力的培训,加强了教师的敬业精神,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3.在教师管理中,强化考勤制度,实行教师到校、离校签到制;早操、例会登记制;教学检查常规划;教学研讨经常化学校分工明确、管理规范,各项工作都是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使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三、教学管理和教研教改情况(一)抓好校本培养,提高教师素质 1.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新的教学思想以教师继续教育、“国培计划”、网络远程培训等为依托,对教师进行培训认真落实学习培训汇报制度,凡外出参加学习、培训教师,回来后必须撰写一份学习心得体会、上一堂“汇报课”或作一场专题讲座,达到一人外出学习,集体受益、资源共享的目的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工作中不断充电,更新知识结构,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教师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观念不断得到更新 2.实施三项工程,促进教师成长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大力实施了“三项”工程,即针对青年教师培养的“青蓝工程”,促进骨干教师成长的“名师工程”,推动薄弱教师提高的“提升工程”。

      学校对教龄不足五年,任本学科不到3年的教师,实行导师制,由学校选派优秀教师作为导师,推动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学校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理念引导、教材分析、教法指导、过程教研、常规课研讨、示范课展示、优质课交流、专题研究等八个方面进行学科教研活动鼓励骨干力量不断发展自己,努力提高知名度,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如朱小清、张正荣、王会文等老师已经成为学校乃至全县有影响的名师学校加强了部分薄弱教师的调研工作,通过成绩对比分析、学生家长评教、深入课堂听课等方式,对长期教学成绩差、家长学生反应强烈的教师,教学部门进行了专项调研,制定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办法,对调研教师制定相对应的考核办法,从听课、业务学习诸方面做具体的要求,使薄弱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艺得到了提高 目前,我校实施的三项工程涉及面广,活动落实到位,对老中青不同年龄的教师和教育教学能力各层级的教师都有明确的要求,形成了有效促进教师成长的机制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创设高效课堂学校大力推行“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论教”的瓜州二中特色的学科教学模式,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通过优质课评选、论文交流、“金钥匙”送培进校、“一师一优课”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以评促教,鼓励教师大胆探讨,勇于实践,引领教师创设高效课堂。

      (三)严格教学常规管理,提炼教师教学基本功学校以《瓜州县中小学教学工作管理规程》为依据,严格教学常规管理,锤炼教师教学基本功1.实行集体备课制度,严格按照《瓜州二中集体备课方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内容、人员、时间、地点的“四落实”每周周三下午一小时的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做到雷打不动,重实效、重研讨,不走过场各位教师的好方法在这里不断融汇,新思想的火花在这里不断碰撞,集体备课成为集众人智慧和力量的有效平台为了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教务处加强了检查和考核,确保了活动扎实有序地顺利开展2.实施领导包抓制每位副校长包抓一个年级,采取“推门课”、“调研课”、“督查课”等方式,加强教师教学管理每位领导每周听课不少于4节,领导全方位深入教学一线,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管理接地气,督促有实效3. 教务处加强常规检查和考核教务人员每人每天不定期进行课堂教学检查不少于两次,每周星期一召开教务会议,反馈一周以来的检查情况,对不符合常规要求的行为及时进行公示和通报,处理结果纳入期末考核每月都要进行一次作业和教案备写情况的全面检查和考核常规检查制度完善,管理严格四)抓好教研组工作,开展针对性教研活动1.学校坚持两周一次的学科组长会议制度和学科集体教研活动,利用集体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新的教学思想,探讨当前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破解我们教学中出现的难题。

      每次集体教研活动都安排专人进行专题发言,力争一次活动解决探讨一个问题,力争学科教研活动的实效性特别是外出学习的教师都要进行学习情况的专题汇报和交流包抓学科组的学校领导做好考核,确保了活动有序开展2.系统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位教师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写一份课题论文、上一堂好课)和“三型课”( 即青年教师的公开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外出教师的汇报课)及常规教研活动(观摩课各学科组要分别安排老教师、中年教师、青年教师)教研组活动从形式上更加注重实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艺3.规范课题管理,促进课题研究扎实开展学校重视课题管理,要求人人都要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情况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检查,督促课题研究规范进行把好课题立项关,抓好课题过程的指导,杜绝走形式,力争课题研究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目前,我校在研的课题有35个,已经形成了省、市、县、校四级课题研究网络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努力,我校教师迅速成长起来,课堂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日趋成熟一年来,先后有56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在教育教学竞赛中有35人次获奖在学科竞赛、青少年科技制作、书法绘画、艺术汇演、征文竞赛等活动中,有120多名学生获奖。

      温爱玲、赵军林老师的的市级课题正在实践研究中王建斌老师主持的《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省级课题已经结题由于狠抓教学教研,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2014年,我校被教育部评为教育教学先进集体四、稳中求变,特色办学(一) 加强常规督查,规范办学行为  1.学校坚持“以教研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的监控,落实“三个常规”一是制定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标准和要求,严格教育教学工作纪律,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二是要定期开展教研组活动,观摩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讨论,经验交流学习、教法探讨借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三是落实听课制度,每学期要求教师听课20-40节,学校领导听课不少于30节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上一节公开课,并组织好课堂评价活动做好课后反思,学会总结,坚持记教学日记,写教学叙事,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研论文同时平时加强常规工作的检查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 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建立以王金创校长为组长,张耀海、梁玉峰、马新、薛永忠为副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制定详实的课改方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引领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具体改革的项目为:一是改革低效课堂模式,借助“互联网+创新”手段活化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逐步将课堂从“知识传授型课堂”向“激情、温暖、思考、开放、分享的课堂”转变。

      二是改革教学组织方式三是探索课程资源整合四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 校本课程的开设七年级开设书法阅览课、心理健康、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各一节、信息技术教育课2节共计6节,符合我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能够发展提高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逐步开发和使用具有瓜州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4. 学校严格按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课程,信息、健康教育、心理教育、地方特色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课堂校本课程的开设七年级开设书法阅览课、心理健康、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各一节、信息技术教育课2节共计6节,符合我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能够发展提高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逐步开发和使用具有瓜州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5.学校有专业英语教师29人 ,音乐教师6人,美术教师5人,体育教师10人,基本满足学校52个教学班音、体、美、信息及英语课能按国家课程安排,保质保量完成各学科教育教学任务6.高度重视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体质锻炼和心理疏导;同时每学年都邀请县防疫站体检中心人员对全体学生进行全面体检学生生长发育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二)课程改革稳步实施,校本教研有声有色   1.重视学生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