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_物流_定义的分析与比较.pdf
3页2002年第9期2 2现代物流前些天收到 “ 美中物流协会“中国代表处寄来的一份征集参加在美国举办的“ 2 0 0 2 年美中物流研讨洽谈会“ 的招商材料, 其中谈到了中美物流概念的异同做为中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的参编单位和参加起草的成员,我们看了之后有些不同意见,写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一、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物流定义的演变在美中物流协会给的招商材料中首先讲到:“ 在中国物流领域,通常认为' 物流' 即是相关的物资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移动涉及运输、仓储等各层次的活动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 ' 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及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它特别强调' 有效流动与存储' , 强调信息及管理在物流中的作用,它特别关心运输可见性 (S h i p m e n t V i s i b i l i t y ) 、 库存可见性 (I n v e n t o r y V i s i b i l i t y ) 及电 子 商 务 在 今 日 物 流 中 的 应用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人在考虑物流时的宽广视野及把它纳 入 系 统 工 程 的 战 略 思维。
⋯⋯如果中国在物流工作起步时,不采用最先进的思维方式,不学习美国的新设备、新知识及新管理, 那么' 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 就仍然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引自 《2 0 0 2 年美中物流研讨洽谈会》招商材料)首先应该指出的是这份招商材料中给出的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 L M )关于物流的定义不是最新版,从内容上看可能是1 9 8 5 年的就 我 们 手 中 的 资 料 看 原 文 是(L o g i s t i c s i s p r o c e s s o f p l a n n i n g ,i m p l e m e n t i n g a n d c o n t r o l l i n g t h ee f f i c i e n t , c o s t - e f f e c t i v e f l o w a n ds t o r a g e o f r a w m a t e r i a l s , i n - p r o -c e s s i n v e n t o r y , f i n i s h e d g o o d s , a n dr e l a t e d i n f o r m a t i o n f r o m p o i n t - o f -o r i g i n t o p o i n t - o f - c o n s u m p t i o n f o rt h e p u r p o s e o f c o n f o r m i n g t o c u s -t o m e r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 ) 译成中文是“ 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对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过程“ 。
我们查到1 9 9 2 年, C L M 修订了物流定义,将1 9 8 5 年定义中的“原材料、在制品、 产成品“ 修改为“ 产品、服务 “ (L o g i s t i c s i sp r o c e s s o f p l a n n i n g , i m p l e m e n t -i n g a n d c o n t r o l l i n g t h e e f f i c i e n t ,e f f e c t i v e f l o w a n d s t o r a g e o f● 徐天亮 刘志学中美“ 物流“ 定义 的 分析与比较2002年第9期2 3现代物流g o o d s , s e r v i c e , a n d r e l a t e d i n -f o r m a t i o n f r o m p o i n t - o f - o r i g i n t op o i n t - o f - c o n s u m p t i o n f o r t h e p u r -p o s e o f c o n f o r m i n g t o c u s t o m e rr e q u i r e m e n t s . ) 。
这实际上大大拓展了物流的内涵与外延,既包括生产物流,也包括服务物流1 9 9 8 年,C L M 对物流的最新定义是:(L o g i s t i c s i s t h a t p a r t o ft h e s u p p l y c h a i n p r o c e s s t h a tp l a n s , i m p l e m e n t s , a n d c o n t r o l st h e e f f i c i e n t , e f f e c t i v e f o r w a r da n d r e v e r s e f l o w a n d s t o r a g e o fg o o d s , s e r v i c e s , a n d r e l a t e d i n -f o r m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t h e p o i n t o fo r i g i n a n d t h e p o i n t o f c o n s u m p -t i o n i n o r d e r t o m e e t c u s t o m e r s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 ) 。
我们译成“ 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我们理解它不仅把物流纳入了企业间互动协作关系的管理范畴,而且要求企业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来考虑自身的物流运作即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客户,而且要考虑自己的供应商; 不仅要考虑到客户的客户,而且要考虑到供应商的供应商; 不仅要致力于降低某项具体物流作业的成本,而且要考虑使供应链运作的总成本最低 总之, 该定义反映了随着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出现,美国物流界对物流的认识更加深入, 强调“ 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 ; 并从“ 反向物流 “角度进一步拓展了物流的内涵与外延二、中国关于物流的一些典型定义在我国,物流是一个外来词,是在2 0 世纪7 0 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1 9 7 9 年6 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派代表团参加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把物流的概念介绍到了国内此后,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展开了对物流的研究,代表性的物流定义有:1 9 8 7 年,王嘉霖、张蕾丽教授在《物流系统工程》一书中指出:物流系泛指物资实体的场所(或位置)转移和时间占用,即物资实体的物理移动过程(有形的与无形的) 。
狭义地讲,物流包括从生产企业内部原材料、协作件的采购开始,经过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半成品的存放、装卸、搬运和成品包装,到流通部门或直达客户后的入库验收、分类、储存、保管、配送,最后送达顾客手中的全过程,以及贯穿于物流全过程的信息传递和顾客服务工作的各种机能的整合1 9 8 7 年,在李京文教授等人主编的《物流学及其应用》一书中,物流被定义为: “ 物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阶段之间的流动和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之间的全部运动过程1 9 9 5 年, 王之泰教授在 《现代物流学》一书中,将物流定义为“ 按用户 (商品的购买者、 需求方、下一道工序、货主等)要求,将物的实体(商品、货物、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等等)从供给地向需要地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到运输、 储存、 保管、 搬运、 装卸、货物处置和拣选、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许多相关活动1 9 9 6 年,吴清一教授在《物流学》 一书中, 将物流定义为: “ 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储存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1 9 9 7 年,何明珂教授在《现代物流与配送中心》一书中,定义物流是 “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和空间效用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配送) 、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使这些活动的统一“ 。
2 0 0 0 年,宋华博士等在《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书中,将物流定义为“ 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商品、服务流动经济活动过程“ 2 0 0 1 年4 月,由中国物资流通协会牵头组织,中国物资流通技术开发协会、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方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原国内贸易局物流技术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学者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以下简称《物流术语》标准)正式颁布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物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物流术2002年第9期2 4现代物流语》标准将物流定义为: “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 储存、 装卸、 搬运、 包装、 流通加工、 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这个定义除了对概念准确性进行斟酌之外,还考虑了中国文化和国外现代物流理念接轨大家都知道英文 “L o g i s t i c s ” 直译为“后勤” ,但中文的后勤与物流的概念相距甚远,一般理解后勤是吃、 喝、 拉、 撒、 睡等生活保障 (并非军队对后勤的要求) , 而 “物流”汉语词义解释是“物的位移过程” 所以我们在研究了美国工程学派、管理学派、 军事学派、 企业学派等几个学派对L o g i s t i c s 的定义及欧洲、日本的物流定义之后,认为国外的定义按中文理解是物流系统管理。
而中文物流与物流管理不是一个层面上的概念,所以在国标 “物流” 定义中我们用了两句话来描述(见前面的叙述) ,第一句是汉语的物理概念; 第二句则引入国际上对物流强调系统的含义, 但用 “有机结合” 取代了 “计划、实施、控制”等词,因为后者属管理范畴在国标中我们单列出了“ 物流管理“ 这一词条并进行了界定, 即 “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 组织、 协调与控制 ”三、分析与比较1 . 应当承认中国物流业就整体发展和管理水平都落后于美国二三十年,所以要虚心向美国同行学习,不但要逐步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还要学习美国先进的管理方法,特别是采用系统工程的思维方式和信息技术支撑但在物流定义上,中美之间没有本质差别,如果说差别那就是不同语言文字表述事物的方式存在差异中文与英文是两种差异很大的语言文字,两者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2 0 世纪8 0 年代初,在国际交往中引进了L o g i s t i c s 术语,在中国已被分解为“物流”和“物流管理”两个术语,这一点做为从事中美物流技术交流研究的人应该仔细研究研究2 . 我国对物流的解释分成 “物流”与“物流管理”两个术语更加符合中文习惯和科学概念的定义法则,也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的顺利发展。
虽然在各种文献中,有的学者和物流实际工作人员将“物流”与“物流管理”交替使用,但在严格意义上,中文中的“物流”与“物流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管它们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根据科学学对科学概念的解释法则: 物流概念的物质实体是“物品” ,运动方式是“实体流动” ,与物流概念联系的概念有“物流管理” 、 “商流” 、 “信息流”和“价值流”等 “物流”概念只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