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民族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8页北京民族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胡兰成《山河岁月》评述:“五四时代是个分水岭,从此军阀要过时,国会的花要谢,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这表明五四运动( )A.促使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冲击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 D.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参考答案:A据材料“军阀……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幕府以来的士,从袁世凯训练下来的新兵,都要让给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五四运动使“新的知识分子与北伐革命军”取代了旧的社会力量,说明社会主导力量发生了变化,故A项正确;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推进了辛亥革命以来的民主秩序,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并没有改变国家政权的性质,故D项错误2. 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据材料“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伴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棉纺织业的发展,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故选A项。
西方大机器生产的冲击,在鸦片战争时期,故B项排除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故C项错误明朝,丝织业没有快速发展,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明朝手工业【名师点睛】明中期以后,官营手工业衰落,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江南地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以雇用劳动为标志),但发展缓慢伴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棉纺织业的发展,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3. 17世纪,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以及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是A.里斯本 B.阿姆斯特丹 C.伦敦 D.马德里参考答案:B4.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 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 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C 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 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参考答案:B5. 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从事建设时,往往优先考虑母国利益,而非照顾殖民地根据这种观点,英国殖民印度时最先开始的可能是哪一项建设?A.交通设施 B.水利设施 C.教育制度 D.议会制度参考答案:A6. 同学们看到右图所示报纸,议论纷纷。
下列议论,正确的是A.报纸是假的,因为花生亩产量13241斤是假新闻 B.报纸是真的,如实客观地报道了当时的社会情况C.报纸是假的,但新闻报道符合当时农业发展状况D.报纸是真的,反映了当时漫延社会的浮夸风现象参考答案:D7. 历史漫画往往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从而揭示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本质特征如图漫画《追不上了》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新一轮扩张B.经济全球化下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次机遇D.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参考答案:考点:EP: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解答:漫画:亚非拉追不上发达国家,表明经济全球化下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8. 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B.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C.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 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参考答案:A略9.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 ) A、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参考答案:B10.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内容。
宋太祖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不同措施是( )A、强干弱枝以加强中央权力 B、设专职官员管理地方财政C、用和平方式消除地方威胁 D、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参考答案:B11. 19世纪末,一位美国商人来到中国此时,他可能( )①按中美协定税率交纳关税 ②到外务部办理相关手续⑧到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④到北京东交民巷拜访驻华使节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参考答案:考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分析:本题以一位美国商人来到中国的经历为切入点考查西方列强取得的特权.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注意题干时间“19世纪末”,结合所学可知,①是在1842年《南京条约》中取得的,③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中取得的,均符合题干时间,故①③正确.②④是在1901年《辛丑条约》中取得的,均不符合题干时间,故②④错误.故C项正确.故选C.12. 清朝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基本上完成于 ( ) A.顺治帝时 B.康熙帝时 C.雍正帝时 D.乾隆帝时参考答案:C13. 20世纪中期,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与这句话相关的是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 B.上海合作组织成立C.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参考答案:D14.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参考答案:B15. 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争相嫁给商人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B.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C.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参考答案:B16. 2013年6月,法国皮诺家族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近代焚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A.俄国军队B.英法联军C.美国军队D.八国联军参考答案:B近代焚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英法联军,故选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美俄两国只是派公使参加,而没有派军队,故排除AC;八国联军侵华之时,圆明园已经被洗劫过了,故排除D。
17.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参考答案:B18. 15世纪末,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1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这种现象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 B.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C.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参考答案:D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材料中描述的是在16世纪欧洲的通货膨胀的现象,根据时间判断这和在此时期的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有关系,所以D项正确BCA不符合题意19. 以下三幅图片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际经济新秩序建立起来C.世界贸易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D.经济全球化渗透到百姓生活参考答案:D20. 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墓志铭上写道:“我的话就是上帝的话。
此言最大的意义是 A.完全否定了上帝的存在 B.挑战了罗马教廷的精神权威 C.彻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思想控制 D.根本上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参考答案:B21. 历史学家指出:“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仰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这段材料表明①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 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 ③五四运动的成功是工、商、学等阶层共同努力的结果 ④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参考答案:A22.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企业出售给个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等这是为了A.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B.在20世纪50年代得到推广C.扩大了政府的行政管理权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参考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把40%的企业出售给个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等”来看,这反映的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其目的是为了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现象。
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均是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l973—1975年,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的局面,即所谓“滞胀”面对这种局面,西方国家大力发展“混合经济”、减少政府开支和福利开支23. 刘向在《战国策续录》中说:战国时期,“国异政教,各国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上述材料意在说明当时A.没有天子,没有诸侯,只有游说权谋之徒得势B.为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各诸侯国重视儒家和纵横家C.孟子、荀子摒弃学术争端,联袂对抗游说权谋之徒D.从现实的目的出发,各诸侯国重视纵横家,摒弃儒家学说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A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也并未提到,排除;根据材料“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排除B项;C项干扰较大,但是材料中“弃捐于世”一句说明儒术在当时不受重视;材料中的“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指的是纵横家受到统治者的重视,D项表述符合题意24.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评论秦朝灭亡时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指A.人本性善,要实行“仁义”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民贵君轻,要实行“仁政”D.加强集权,防止人民反抗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秦王朝也从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