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专业高职人才模块化培养模式研究.doc
5页光伏专业高职人才模块化培养模式研究随着各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口益增加但是由于 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紧缺,能源问题巳经成为制约国际社 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清洁能源的开发及使用已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 度,其中太阳能因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廉价、无污染、可以自由利用 等显著特点而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尤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最为瞩 目据欧洲JRC预测,到203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将占世界总电力供应 的10%以上;到本世纪末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将占全部发电量的60%以 上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 阳产业近几年光伏产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光伏产业对人才需求量的急剧 增加,然而国内外光伏产业生产、管理、研发的不同层次人才非常有限, 尤其是一线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经测算,预计在未来的五年我国太阳能光 伏产业将需要儿十万各类、各层次技术人才因此,研究并形成比较完整、 成熟的光伏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是光伏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江西光伏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借鉴先进的 职业教育经验,研究光伏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校企共建创新 实践基地、行业协会、企业四者互动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紧密结合光 伏产业发展规划,树立教育、生产和多方互动共赢的校企合作观,推行适 合校企共赢就业创业运行管理体制。
一、光伏专业高职人才模式培养的思路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界一直广泛关注的问题,虽然诸多学者针对不同专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对于人才培养模式仍有不同的见解,普遍认 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体系,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有明显的差别针对 目前光伏技能人才培养面临的难题,结合产业的需求,提出了光伏产业模 块化人才培养的思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面向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依据“岗 位主导、德能并重、产教结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主体模式,光伏专 业高职人才培养包括:职业素质模块、岗位能力模块、专业知识模块、个 性拓展模块的四个模块课程体系职业素质模块:主要提供学生发展的文 化基础和通用技术岗位能力模块:面向学生的第一岗位,以实际应用为 主.与就业岗位相对应的能力培养专业知识模块:面向学生的第二岗位. 以工作领域必需的知识为主线.有助于学生在职业发展中的岗位迁移的能 力培养个性拓展模块:用于拓展学生知识面•体现个性化.注重培养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二、“四进阶式”培养方案体系结构光伏专业高职人才模块化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面向 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依据“岗位主导、德能并重、产教结合、学做 一体”的人才培养主体模式,结合模块化人才的培养方式,将本方案划分 为四个阶段:技术基础能力培养阶段:学生通过职业素质模块的学习,掌握专业基 础知识及技能,通过职业素质模块各门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促进学生知识、 能力、素质、个性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核心能力培养阶段:依托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教、 学、做一体,完成光伏材料加工工艺、光伏电池板的封装工艺、光伏发电 系统的安装工程等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针对就业方向强化岗位技能训 练,并结合行业职业标准,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使学生获得维修电工、焊 工等相应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提高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能力培养阶段:学生进入校外实训基地定岗实习,强化职业技能 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完成由学生到准员工的转型过程,同时,在专业能 力的深度和广度上加以引导,以加强学生的全面能力,扩大就业范围拓展能力培养阶段:开拓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的思维,体现个性化,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发明创造三、 混编师资队伍的建设校企双方互派技术人员和教师组建“混编师资团队”,共同承担学历 教育和员工培训的教学工作通过专兼职教师的融合互补,形成专任教师 实践能力持续提升的机制,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企业指派专业 技术骨干在教学过程中承担部分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课程的教学,以及在 企业实训基地内进行的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学校指派授课教师参与合作 企业生产实际锻炼,积累企业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
四、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创建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及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满足 光伏组件的制造、光伏系统的设计及施工等方面课程的需求,校内实训基 地力求达到实训生产模拟训练的要求,同时,又可让学生从原理上理解所 学知识校外实训基地主要依托校企合作企业建立,探索“厂中校"校外 实训模式顶岗实训的教学工作由企业技术工程师承担校外实训基地要 覆盖光伏专业主要岗位,并制定完整的校外实训规范方法,对校外实训给 予保障同时,建立综合评价系统,以保障在“厂中校”这种校企合作模 式下教学服务和技术服务的质量真正落到实处课程及资源库建设五、 建立多元化的考评考核体系打破单纯以课堂考试结果作为评价学生依据的传统做法,研究客观公 正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建立以突出能力、全程评价、多 元考核等方式的开放性评价体系学生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实习期间, 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专业指导教师同时参与学生的指导,以企业的专家和 学校专业实习指导教师作为评委评定实习、实训课程的总评在训练过程 中,注重对每个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能力的训练、知识学习与拓展、 素质培养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体现人才培养的 多元化和开放性。
六、 结束语光伏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几年同类高职院校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 提高光伏专业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如何应对产业变化对就业的影响,这些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做的还很多 因此,光伏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我们长期深入的研究探讨和实践参考文献:[1]刘学东,邵理堂,孟春站,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太阳能利用 方向)人才培养探讨口].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8): 45-47.[2] 田拥军,罗先进,文其知.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光伏发电及应用专业建设探析[J].职业时空,2011 (5): 46-47.[3] 王明华.教学计划与人才培养模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 教育版),2007, (1 ).[4] 刘春.构建A-H-CDIO A才培养新模式[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0, 10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