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铁路发展报告.docx
31页中国铁路发展报告 一 中国铁路40年发展概况40年来,伴随国家在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上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铁路网的建设如火如荼从北国冰雪风光到南国绚丽风情,从西部辽阔边疆到东部沿海河畔,从郑徐高铁、兰新高铁到武九高铁,铁路的触角日益伸进我们生活的每一片土地,切实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中国幅员辽阔,铁路的四通八达提高了地区可达性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里程最长的青藏铁路建成通车2008年8月1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京津城际铁路以350公里的时速通车;兰新高铁连接了物产丰饶的新疆与中东部地区,新疆的各种诱人的特产,像“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等丰富的瓜果菜蔬,通过高铁大通道源源不断输送到中东部地区高铁350公里的运营时速创造了高铁时速新高度,北京到上海只需5个小时,中午尝北京烤鸭,晚上就能吃到上海小笼包西成高铁将西安与成都连接起来,只需3个小时,就能先吃肉夹馍后吃老火锅对既有的铁路干线实施了提速改造,时速达200公里及以上国产动车组列车大面积开行;快速地发展了铁路重载运输,干线大量开行5000~6000吨货物列车,大秦铁路大量开行l万吨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运量在2008年达3.4亿吨,创造了世界铁路重载运输的奇迹。
40年的发展,国家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多普惠民生之举切实地服务于人民,铁路也在飞速发展中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推出一系列科学化、人性化的服务措施,着眼于人民出行的根本需求,为旅客打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比如列车无线WiFi的试点全覆盖,让我们可以利用便捷的网络进行工作、学习;动车组互联网订餐,可以让我们在饿的时候随手点击一下订餐APP,在弹出的网页中尽享沿线美食;大力推进校园机关的“移动售票车”[1],实施货运列车“门对门”运输服务,精准对接运输平台,为广大货主提供高效的“私人定制”;实现、互联网订票的多种组合订票方式,加长互联网订票的预售期这些便民措施充分释放了改革红利,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铁路在40年来实现了跨越式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民生产生活的需求,也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平稳运行在铁路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推动中国铁路进一步的平稳健康发展,促进企业提升效率,发挥铁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我国也进行了一系列铁路改革,加快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行业在建设、运营管理、技术创新、运价制定、铁路体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其中,最为深刻的当属铁路体制改革,即所谓的“铁道部政企分离改革”2013年3月,国务院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撤销,建立了国家铁路局,由国家铁路局进行铁路的发展规划制订以及承担原铁道部行政职责,并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由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角色职责自此,铁路运输指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统一调度,确保铁路的运营管理安全和保质保量完成运输任务,继续为人民、国家提供安全优质的运输服务中国铁路总公司以铁路客运运输服务为主营业务,并且实行业务多元化的战略,铁路总公司负责全国铁路运输的调度指挥工作,并且负责经营管理铁路客运货运运输,负责制订和实施相应的铁路建设投资计划,并负责相关建设项目的管理以及前期总工作,如图2-1所示图2-1 铁路行业“政企分开”体制改革铁路大规模建设和铁路行业大刀阔斧的改革为改革开放40年来铁路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奠定了基础40年来,中国铁路发展迅速,在营运里程、客运、货运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由《中国铁路发展统计公报》知,截至2016年底,全国铁路路网密度为129.2公里/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3.2公里/万平方公里其中,复线里程为6.8万公里,比上年增长5.2%,复线率为54.9%,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电气化里程为8.0万公里,比上年增长7.4%,电化率为64.8%,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的铁路营运里程为5.0万公里,比上年增加2230.9公里,增长4.6%由图2-2可知,截至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2.4万公里,比上年增长2.5%与1978年的5.17万公里相比,复合增长率为2.32%40年以来,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实现了平稳增长由国家发改委、交通部、中国铁路总公司联合发布的《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全国铁路营运里程在2020年将达到15万公里图2-2 中国铁路营运里程及其增长率图2-3 中国铁路客运量及其增长率图2-4 中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及其增长率在铁路旅客运输方面,如图2-3、图2-4所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28.14亿人次,比2015年增加2.79亿人次,同比增长11.0%,1978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仅为8.15亿人次,与1978年相比,铁路旅客发送量复合增长率为3.3%;2004年后,铁路旅客发送量呈高速增长2016年底,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12579.2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618.69亿人公里,同比增长5.2%,1978年,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仅为1093.2亿人公里,旅客周转量复合增长率为6.6%,2004年的铁路旅客周转量增长率最高,为16.17%。
图2-5 中国铁路货运量及其增长率图2-6 中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及其增长率货物运输方面,如图2-5、图2-6所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33.32亿吨,比上年减少0.26亿吨,下降0.8%1978年,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为11.01亿吨,铁路货运发送量的复合增长率为2.96%2004年,铁路货运发送量增长率达11.05%到2015年、2016年,铁路货运发送量略有下降2016年底,全国货物周转量为23792.26亿吨公里,同比增加0.16%1978年,货物周转量为5345.2亿吨公里,货物周转量复合增长率为4%2004年货物周转量增长率达11.84%截至2016年底,如图2-7所示,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15亿元,2000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仅为672.2亿元,相比2000年复合增长率为16.75%投产的新线达3281公里,其中高速铁路为1903公里40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铁路发展迅猛,人民出行得到了极大的便利,铁路的发展离不开铁路车辆、车站的建设发展、技术进步,以及铁路的体制改革和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车辆是铁路运输的载体,车站是客运、货运的重要枢纽,铁路的发展离不开载体及枢纽的发展升级;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铁路技术发展也是铁路发展的重要推力,铁路发展过程中有着几个举世瞩目的技术进步,如铁路电气化改造、建造青藏铁路、发展建造重载铁路、铁路大提速等。
铁路的体制改革也为铁路改革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图2-7 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其增长率二 中国铁路40年车辆、车站发展铁路车辆和车站作为铁路运输的载体和枢纽,是铁路重要的基础设施,从绿皮火车到现在的高速动车组,从小小的破旧的车站站台到现在功能齐全、现代化的车站,车辆、车站的发展是中国铁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铁路车辆铁路车辆是运送货物、旅客的承载工具按用途的不同,铁路车辆可以分成铁路货车、铁路客车两个大类由《中国铁路发展统计公报》知,截至2016年底,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为2.1万台,比上年增加87台,其中,内燃机车占41.8%,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电力机车占58.1%,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全国铁路客车的拥有量为7.1万辆,比上年增加0.3万辆其中,动车组拥有2586个标准组20688辆,同比增加了380个标准组3040辆全国铁路货车拥有量为76.4万辆1.铁路货车及类型货物运输是铁路运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货车即铁路上用来载运货物的车辆铁路货车根据用途的不同,有通用货车和专用货车之分常见的铁路货车主要有棚车、敞车、罐车、平板车等改革开放40年以来,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铁路货车的种类和技术也实现了快速发展。
铁路货车根据其建造结构和运送材料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3](1)敞车敞车是铁路货运中最常见和主要的车型之一,是装运煤炭、木钢材、建筑材料等一系列货物的铁路货运列车,它能够满足人工装卸的要求,可以进行翻车机等机械化卸车作业,也可以满足解冻库的要求,敞车具有很大的通用性,在货车组成中数量最多通用敞车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为了适应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提高敞车的载运能力和载运性能,技术人员对敞车的性能进行了多次的优化改良1976年以前,敞车的类型大多是C50型,从1976年开始,C50型敞车停止生产,大批生产C62M型敞车,1980年以前,C65型、C62型、C62M型敞车成为我国的主型敞车1980年,将C62M车体主要部分的钢架木衬改为全钢结构,C62M型升级为全钢结构C62A型敞车,升级后的敞车坚固耐用1986年,为了进一步提高敞车的使用年限,提高质量,延长回厂返修的周期,将C62A型敞车的一些主要零部件改为耐候钢,升级后的敞车为C62B型1988年,引进了国外的新制动技术,采用了新型转向架8A,在C62A型敞车的基础之上,对侧墙、端墙进行了改造,升级为C64型,成为当时铁路货运主型通用敞车2000年以后,该车型先后进行了转8G、转8AB完善改造,改造后铁路货车定型为C62AT和C62BT型敞车。
后又进行了转K2改造,该铁路货车定型为C62AK和C62BK型敞车,改造后最高运行速度达到了120公里/小时2005年,我国完成了载重70吨的新型通用敞车工作图设计、小批量试制及各项性能试验工作,同年进行了生产,该车型为C70型(见图2-8),载重70吨此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容积改进设计在既有C70型敞车车体长度、宽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车体加高、增加容积,定型为C70E型通用敞车图2-8 C70型敞车专用敞车专用敞车主要用于运送煤、钢材、矿石等1982年,为了提高货物列车牵引总重,适应翻车机卸车的要求,研制了载重61吨的C61型敞车作为大秦线运煤专用敞车该车在C62A型敞车基础上缩短车体,采用双侧柱和加强上侧梁的侧墙结构,装用大容量缓冲器将钢板材料升级成耐候钢,从此该车制造质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1998年,我国又研制了C76A、C76B、C76C型的全钢运煤专用敞车,具有25吨轴重这种型号的敞车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货车的下部空间,降低重心和自重,并且,在车体的底部形成一个圆弧底结构,能够增大装载重量和物体容积2005年,我国又研发了不锈钢的运煤专用敞车C80型(见图2-9)该车采用不锈钢新材料以及相应新技术,攻克了铁素体类不锈钢新材料开发和焊接工艺难题。
C80型不锈钢运煤敞车与货物接触的侧、端墙主要型材、板材及地板采用不锈钢,较好地解决了墙板、地板腐蚀的问题,保证了铁路货车在寿命期内的使用性能图2-9 C80型专用敞车(2)棚车棚车(见图2-10)也是我国铁路货物运输中常见的货运车辆,具有地板和车顶,主要用于运送贵重货物以及不能日晒雨淋的货物有的在车内安装火炉、烟囱、床板等,必要时可以运送人员和牲畜1974年我国自主研制了P61型棚车,但该型号的棚车由于结构的问题不利于机械化的装卸作业,因此,在1979年,我国升级改造了P61型棚车,研发了P62型棚车,对牵引梁、车窗进行了升级改造图2-10 棚车1987年,又将P62型棚车主要材料改用为耐候钢材,升级为P62N型棚车该车先后进行了转8G、转8AG提速改造、转8B、转AB完善改造和转K2提速改造,改造后铁路货车定型为P62T和P62NT型棚车,装用转K2型转向架的铁路货车定型为P62K和P62NK型棚车1993年,又研发了使用内衬结构的P64型棚车200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