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doc
6页第七章 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一、无效吸氧1 .原由(1) 中心供氧站或氧气瓶气压低,吸氧装置连结不密切2) 吸氧管道零落、歪曲、拥塞3) 呼吸道不畅达,如气道内分泌物过多4))吸氧流量未达病情要求2 .临床表现( 1)呼吸费劲、胸闷、浮躁、不可以平卧查体:呼吸急促,胸闷,缺氧症状无改良,氧分压降落,口唇及指(趾)甲床紫绀、鼻翼抖动等 2)呼吸频次、节律、深浅度均发生改变3.预防和办理(1) 认真检查供氧装置、管道连结2) 依据病人的病情调理吸氧流量3) 保持呼吸道畅达,实时消除呼吸道分泌物6) 严实察看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良,实时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7) 出现无效吸氧,立刻查找原由,采纳相应的办理举措二、氧中毒1 .原由长时间赐予高浓度给氧,致使肺实质的改变2.临床表现(1) 肺型氧中毒:发生于吸人1个大气压左右的氧8h后,病人出现胸骨后锐痛、炙烤感、咳嗽,既而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浮躁不安,3d后可有肺不张,后期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及多脏器功能受损,致使死亡2) 脑型氧中毒:吸入2~3个大气压以上的氧,可在短时间内惹起脑型氧中毒病人出现视觉和听觉阻碍,恶心、抽搐、晕厥等神经症状,严重者可昏倒、死亡。
3.预防和办理/(1) 认真认真评估病人,严格掌握吸氧、停氧指征,选择适合给氧方式2) 严格控制吸氧浓度与时间,防止长时间使用高浓度的氧气3) 给氧时期,监测动脉血液中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发生氧中毒,立刻报告医生,对症办理4) 对氧疗病人做好健康教育,见告病人吸氧过程中勿自行任意调理氧流量三、气道黏膜干燥1.原由(1) 湿化瓶内湿化液不足,氧气湿化不充分2) 吸氧流量过大2.临床表现刺激性咳嗽,无痰或痰液黏稠,不易咳出部分病人可出现痰中带血或鼻出血3.预防和办理(1) 实时增补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2) 发热病人增补水分(3) 采纳加温、加湿吸氧装置(4) 已发生呼吸道黏膜干燥的病人,采纳超声雾化吸入四】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1.原由仅见于重生儿,以早产低体重儿常见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后,致使晶状纤维化,视网膜离开,致使视力受损甚至失明2.临床表现视网膜血管缩短,视网膜纤维化,临床上可造成视网膜变性、离开,继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斜视,弱视,最后出现不行逆的失明3.预防和办理(1) 勿长时间、高浓度吸氧2) 关于曾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后出现视力阻碍的患儿应按期行眼底检查3) 已发生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五、汲取性肺不张1.原由病人吸人高浓度的氧气后,肺泡内氮气(不可以被汲取)被大批置换,一旦病人支气管有堵塞,肺泡内的氧气可被循环的血流快速汲取, 致使肺泡塌陷,惹起肺不张2.临床表现浮躁不安,呼吸、心跳加速,血压高升,呼吸困难,发绀等表现,甚至发生昏倒3 .预防和办理(1) 鼓舞病人深呼吸和咳嗽,增强痰液的排出,防备分泌物堵塞2) 降低给氧浓度3) 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可加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来预防六、肺组织损害1.原由进行氧疗时,违犯操作规程,高流量氧气在短时间内冲人肺组织造成损害2.临床表现呛咳、咳嗽,严重者产生气胸3.预防和办理严格履行用氧操作流程七、腹胀1、原由1)常见于重生儿,鼻导管插入过深,因重生儿上呼吸道相对较短,易误入食道2)全麻术后患者咽腔缩短,会厌活动度、食道进口括约肌废弛,舌体后移,咽腔因插管而水肿,负气体排出不畅,咽部成为一个气压正压区, 此时氧气吸入流量大,正压更为显然迫负气体进入消化道2、临床表现缺氧症状加重,病人浮躁,腹胀显然,腹壁张力大,呼吸急促表浅,胸式呼吸减弱,口唇青紫,脉搏细速,呈急性表现,严重者危及生命3、预防及办理1)正确掌握鼻导管的使用方法,插管不易过深,成人在使用单鼻孔吸氧时鼻导管插入的深度以 2cm为宜。
重生儿鼻导管吸氧时一定正确丈量长度, 注意插入方法,插入鼻导管时可将患儿头部稍向后仰 防止导管儿进入食道,插入不行过深2)用鼻腔吸氧法,鼻前庭或面罩吸氧法能有效防止此并发症的发生3)如发生急性腹胀,实时进行胃肠减压和肛管排气八、感染1、原由1)吸氧终端装置污染,吸氧管道氧气是湿化瓶等简单发生细菌生长2)插管动作粗暴致使鼻腔粘膜损坏,而病人机体免疫力低下,抵挡力差,易发生感染2、临床表现病人出现局部和浑身感染症状,如畏寒,发热,咳嗽,咳痰、败血症等3、预防及办理1)每天改换吸氧管氧气湿化瓶及湿化瓶内湿化液,湿化瓶每天消毒2)湿化瓶内液体为灭菌办理的冷开水,蒸馏水3)每天口腔护理两次4)插管动作宜柔和,以保护鼻腔粘膜的完好性,防止发生损坏5)若有感染者,去除惹起感染的原由,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九、鼻衄1、原由1)插鼻导管动作过猛或频频操作所致;部分患者鼻中畸形,而操作者按惯例方法插管,使鼻粘膜损害,惹起鼻衄2)导管儿过粗和质地差3)长时间吸氧者,鼻导管与鼻咽部分泌物单粘连,干枯,在改换鼻导管时,鼻咽部的粘膜被外力撕破,致使出血4) 长时间较高浓度吸氧,且湿化不足,致使鼻粘膜过分干燥,破碎2、临床表现鼻腔黏膜干燥、出血,血液自鼻腔流出。
3、预防及办理举措1)正确掌握插管技术,插管时动作柔和若有阻力,切勿强行插管必需时改用鼻塞法吸氧或面罩法吸氧2)选择质地柔嫩、粗细适合的吸氧管3)长时间吸氧者,防备鼻腔黏膜干燥拔掉鼻导管前,如发现鼻导管与鼻黏膜粘连,应先用湿棉签或液体白腊润湿,再轻摇鼻导管,等结痂物松脱后才拔管4)如发生鼻衄,实时报告医生,进行止血办理如使用缩短剂或局部压迫止血,对鼻衄出血量多,上述办理无效者,请耳鼻喉科医生行后鼻孔填塞十、烧伤1、原由吸氧装置连结不密切,致使氧气外漏,室内使用明火,如进行艾灸,拔火罐儿等操作或病人用腈纶质地的衣物摩擦易产生静电致使火灾发生2、临床表现依据烧伤严重程度,分为不一样的临床表现 I度;打角质层,红、肿、热、痛,感觉过敏,不起水泡,表面干燥浅 II 度:达真皮层,剧痛,感觉过敏,温度增高,有水泡,基底湿润,平均发红,水肿显然深 II 度:达真皮深层,有附件残留,可有或无水泡,基底润湿苍白,有出血小点儿,水肿显然,痛觉愚钝,拔毛时痛III 度:损害至皮肤全层,甚至包含皮下组织,肌肉,骨骼,皮革样蜡白或焦黄,炭化,感觉消逝,无水泡,干燥,干后可见栓塞静脉呈树枝状痂下水肿,拔毛不痛3、预防及办理1)注意安全用氧,禁止烟火2)为病人吸氧时,要妥当固定吸氧装置,防备氧气外漏3)病人吸氧时,要着棉质外套,勿衣着用腈纶资料做的枕巾和衣服,防止由衣服和头发与枕巾摩擦产生静电火花而惹起火灾。
4)一旦发生火灾,要保持沉着,实时封闭氧气根源并用床单儿保护病人,将火息灭5)如病人烧伤,按烧伤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