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创新实践.ppt
21页高中物理 课堂演示实验的创新实践,孔建华,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物理实验,在新课标教材中增加了较多的实验内容, 如人教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理科选修共5册19章,编入演示实验48个,“做一做”实验38个,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形成了以探究式实验和随堂实验为主线,演示实验和课外实验为辅的实验体系一、创新演示实验的特点,1、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提供生动场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案例:在讲解自由落体的失重现象时,引入“水瓶下落”实验1、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提供生动场景,2、为建立物理概念,理解物理概念提供感性材料,一、创新演示实验的特点,案例:加速度,老师讲解和板书都无法达到的效果,一个设计巧妙的演示实验就做到了1、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提供生动场景,2、为建立物理概念,理解物理概念提供感性材料,3、为验证物理规律,深入理解物理规律提供依据,案例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一、创新演示实验的特点,案例2:验证气体定律实验,案例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1、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提供生动场景,2、为建立物理概念,理解物理概念提供感性材料,3、为验证物理规律,深入理解物理规律提供依据,4、为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提供活动平台,一、创新演示实验的特点,案例:“怪坡”,二、创新演示实验的设计原则,1、目的明确、科学性强,案例1:用大型示教用电流计演示LC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电流,二、创新演示实验的设计原则,1、目的明确、科学性强,2、现象明显,易于观察,案例:《楞次定律》楞次定律的应用实验,二、创新演示实验的设计原则,1、目的明确、科学性强,2、现象明显,易于观察,3、演示成功,操作规范,案例:《曲线运动》蜡块的运动实验,二、创新演示实验的设计原则,1、目的明确、科学性强,2、现象明显,易于观察,3、演示成功,操作规范,4、启发性强,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案例:一张废纸带来的精彩课堂,在探究“惯性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设计了“单手撕纸条竞赛”小实验,二、创新演示实验的设计原则,1、目的明确、科学性强,2、现象明显,易于观察,3、演示成功,操作规范,4、启发性强,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坛坛罐罐当仪器 拼拼凑凑做实验,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指出“ 一项演示实验,使用的材料越简单,学生越熟悉,就越想透彻地获得所验证的结果,这种实验的教育价值往往与仪器复杂程度成反比”。
三、创新演示实验的教学实践,1、改进传统实验,让传统实验更具有可视性、启发性案例:用强磁铁改进一组实验,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三、创新演示实验的教学实践,1、改进传统实验,让传统实验更具有可视性、启发性案例2:用强磁铁改进一组实验,电磁驱动和阻尼,三、创新演示实验的教学实践,2、自制教具,让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有趣味案例:“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用“吹乒乓球的挑战”引入新课,三、创新演示实验的教学实践,3、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增加学生的创造体验,案例1:牛顿第三定律,三、创新演示实验的教学实践,4、关注生活、关注科技,让课堂更具有时代性,关注生活,三、创新演示实验的教学实践,4、关注生活、关注科技,让课堂更具有时代性,关注科技 利用现代技术辅助实验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案例1:抛体运动(摄像机),(1)利用摄像头同步放大 (2)利用相机记录实验过程,逐帧慢放,让学生观察过细节 (3)利用电脑和传感器辅助记录数据,并进行相关数据的处理,快捷省时案例2:探究究摩擦力(DIS),,三、创新演示实验的教学实践,5、用创新演示实验引发思维冲突,让课堂成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升的平台,案例:互感现象,通过“物”来思考“理”,再通过“理”来认识“物”,一个好实验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案例、(2011年浙江高考):如图所示,在铁芯上、下分别绕有匝数n1=800和n2=200的两个线圈,上线圈两端与u=51sin314t V的交流电源相连,将下线圈两端接交流电压表,则交流电压表的读数可能是( ) A.2.0V B.9.0V C.12.7V D.144.0V,,演示实验:,三、创新演示实验的教学实践,6、用创新演示实验释疑,感谢各位专家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