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全等三角形教案.doc
3页15.1全等三角形教案枣巷中学 张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意义和性质,知道全等形,能够辨认全等形中的对应元素.2.使学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这一重要性质.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运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培养良好的理性推理能力,体会本节知识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难点:在几何图形中寻找全等三角形及对应元素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等.教学手段直尺,圆规,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全等形利用课件给出全等形的定义2.通过全等三角形向学生介绍全等形中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概念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是指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互相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边和角(利用课件说明).3.“全等”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全等于”,记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举例).4.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二)课堂演练例1、已知:如图,△ABC ≌△ CED, ∠ B和∠ DEC是对应角,BC与ED是对应边,说出另两组对应角和对应边。
ABCED解 对应角: ∠ A= ∠ DCE, ∠ D= ∠ ACB 对应边: AC=CD,AB=CE例2填一填角角角边边边AC=BDMC=MDAM=BM∠A=∠B∠C=∠D∠AMC=∠BMD△___≌△___AMCBMD(三)课堂精炼1. 如果∆ABC≌ ∆DEF,AB=DE, ∠B=70°,BC=3cm,那么∠E=___,EF=____cm2..如果 ∆ABC≌ ∆DEF,且∆ABC的周长为100cm,A、B分别与D 、E对应, AB=30cm,DF=25cm,则BC的长为( ) A.45cm B.55cm C.30cm D. 25cm3.如图,矩形ABCD沿AM折叠,使D点落在BC上的N点处,如果AD=7cm,DM=5cm, ∠DAM=39°,则AN=___cm, NM=___cm, ∠NAB=___.MDANBC(四)课堂小结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2.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五)作业 P92: 习题3、4 2011-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