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人文主义思想.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313067536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郑龙腾(张家界市永定区大坪镇人民政府,湖南 张家界 427000)Reference:莎士比亚,著名的戏剧家、诗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作家之一莎士比亚在当时乃至现在都享誉全球,其作品特别是戏剧和诗歌方面的成就使其在世界文学界享有崇高的地位莎士比亚作品深层次的剖析了英国从16世纪至17世纪的社会现实面貌,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学最高成就,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作品通过对各角色性格、行为及语言的描写来表达其人文主义思想Keys:人文主义;《李尔王》;莎士比亚I106 :A:1673-2111(2012)01-0111-02  1.《李尔王》的创作的时代背景  1.1 人文主义思想  人文主义思想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基督精神,尤其是其中的人本思想和理性思维人文主义精神是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主义者宣称:生活的主要目的不是像教会所教导的那样,人来到世界是为了赎罪的,在赎罪的过程中人又得为来世的生活而行善,对于现在的生活人们一并认为是上帝的安排。

      作为渺小的人类来说是不可能改变自身的命运的,只能被动的接受上帝的安排然后当时的人文主义者就主张,人自身才是最重要的,人应该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自身的命运同时强调人自身的自由、思想、情感,鼓励人们追求个性自由,提倡人们遵循仁爱、真善美的品德及道德原则总之,人文主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代新的时代精神,它是崭新的、符合历史时代发展的新思想,极大地冲击、动摇了腐朽的封建思想文化,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注入了新的血液  莎士比亚生活的时期正处于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上升,封建制度开始逐渐走向没落的转变时期封建制度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封建思想走向没落,而新兴资产阶级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深入人心,“人文主义”在社会思潮中开始逐渐占据统治地位处于这时期的莎士比亚在人文主义大背景下创作了悲剧《李尔王》《李尔王》通过悲剧性的故事情节及鲜明的人物性格描写,宣扬人文主义思想,赞扬人文理想的崇高,展示人文主义思想及理想与残酷的现实生活产生巨大的冲突和斗争,表达了时代的呼声李尔国王在暴风雨中对社会丑恶的控诉是作者人文主义思想的精彩表达  1.2 基于人文主义思想的取材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作之一,故事的情节来源于古代英国的历史传说。

      有关李尔国王的故事在没有改编之前并没有引起很大的社会效应,但通过莎士比亚的改编使《李尔王》成为戏剧的巅峰著作之一《李尔王》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莎士比亚并没有局限于封建势力统治之下的一个简单的历史传说,而是透过人文主义思想者的视野来处理原有的历史题材,运用巧妙的情节内容构思和娴熟的语言艺术技巧,把人文主义思想融入到戏剧中去,把人文主义的思想与封建神学思想进行对峙把李尔国王的传说改编为社会悲剧,使《李尔王》戏剧打上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社会意义的烙印,大大深化了故事的主题  2.人文主义思想在《李尔王》中的表现  2.1 李尔王的故事情节  《李尔王》(1605)取材于古代英国的历史传说:年老昏聩的国王李尔把王国分给了虚伪、狠心的大女儿里根、和同样虚伪、狠心的二女儿贡纳莉,但由于小女儿考狄利娅的诚实率直、善良纯朴不会取悦父王而被李尔国王驱逐到国外李尔国王自己本身仅保留了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随身侍从,打算轮流住在大女儿和小女儿家中度过自己的余生没有料到的是两个大女儿在得到国王的财产之后,把自己的父亲李尔赶出家门,致使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被逼疯癫的李尔王奔向旷野,对苍天呼喊着自己的悲愤与无奈。

      李尔王在狂风暴雨下的大段对天独白, 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痛苦心灵的同时, 也揭示了这个曾被权利异化的君王的人性觉醒过程小女儿考狄利娅得知李尔王的遭遇,感到非常气愤,起兵讨伐两个姐姐,然后不幸死亡,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莎士比亚站在人文主义者的立场,通过对王室家族的内乱和李尔王人生跌宕起伏的详尽描写,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人伦关系,肯定了真善美的道德原则  2.2 人文主义在戏剧人物形像中的体现  在《李尔王》中冲突围绕着李尔王与三个女儿的关系展开李尔王是位国王,是位专制独裁的昏君,由于刚愎自用,遭受到一场悲惨的悲剧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晚上,李尔对苦难的人们喊道:“不幸的人们,不管你们在什么地方,都得经受着这样残酷的暴风雨的袭击,你们无处可去,你们没有令人饱腹的食物,没有令人温暖的衣服,怎么抵挡得了如此严寒的气候呢?” 莎士比亚通过李尔的口表达了他对无家可归的农民的同情,同时也是对当代现实的揭露但是,紧接着上面那段话之后,李尔说道:“享受舒适生活的人们,用眼睛看看旁边的穷人吧,试着感受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难,把你们所享受的丰裕的物质和他们分享一下吧,让上帝明白你们也是善良的人吧!”这种求助于剥削阶级发善心以解决社会矛盾的想法,正是一种调和阶级矛盾的人道主义思想。

        李尔王的小女儿考狄利娅[来自www.Lw5U.com]等人的善良正直形象,表现了人和人之间应该真诚友爱、应该尊重人本身、应该和平共处的人文主义思想她在剧中是真诚的、善良的、美丽的,是正面人物的化身当她得知自己的父亲被姐姐驱逐,一直处于颠沛流离时,感到很愤慨,于是决定起兵讨伐两个不孝的姐姐,但是悲剧的本质就是把美好的事情毁灭给人看,小女儿最终不幸去世,李尔也因小女儿的去世而悲痛的离开了人间她的真善美可以说是对于虚荣心的一个反讽,其实三个女儿中她是最爱父亲的女儿,只是由于不会表达而使父亲憎恨她因为这样,导致了最后的悲剧结果,可悲剧的产生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吗?但是考狄利娅又是幸福的,她嫁了一个懂得她的善良所在的法兰西国王,并跟随国王回到法国过上幸福的日子;如果从这方面来看,她是最幸福的这又出现了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人们追求的幸福到底是什么?是金钱,是权力,还是心灵的满足?或许可以通过考狄利娅的结局和整个戏剧的悲剧得出问题的答案  2.3 人文主义在戏剧内容上的体现  《李尔王》是一出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戏剧悲剧,在这部悲剧中,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在戏剧内容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李尔王》的戏剧内容透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资本家惟利是图的英国社会现实的面貌,也是作者对残酷现实的的批判和对真善美人性的歌[来自WWW]颂。

        戏剧一开幕, 莎士比亚就展现了残酷社会的情景:年老的国王李尔想要退位,决定将国土分给三个女儿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通过华丽的词藻及虚伪的谄媚讨好李尔的欢喜,而分别得到了国王三分之一的国土财产;而小女儿考狄利娅却没有用花言巧语表达对父亲的爱,致使李尔误会小女儿而被驱逐出国,不幸中幸运的是小女儿被法国国王看中,与法兰西国王回到法兰西李尔国王原本打算轮流住在大女儿和二女儿家里度过自己的晚年,但当两个女儿得到财产后却暴露出自己原始的本性,不仅不好好照顾父亲,反而将李尔国王赶出家门,使他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但是,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却与丑恶的现实发生了矛盾此时的他认识到现实生活的残酷,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的生活理想,开始破灭了但此时人文主义思想并没有在他身上完全消亡,而是成为激励他生存下去的动力最后还是由小女儿考狄利娅从法国出兵替苦难的父亲讨伐两个姐姐,但是不幸失败,被俘在狱中去世不久年老的李尔国王也在悲痛中的死去当然两个坏女儿也没有好的结局,双双在怀疑和记恨中死去 此戏剧的悲剧性主要是通过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理想破灭于现实生活中来实现人文主义理想和残酷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构成《李尔王》此戏剧的主要冲突。

        Reference :  [1]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卷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11月  [3]金元浦.张良村等.《外国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 2004年1月第一版  [4]刘念慈.曾繁亭等.《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年6月第一版  [5]黄晋凯《外国文学简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庄锡昌.刘文明等《西方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6月第一版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