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锦集九篇》.docx

20页
  • 卖家[上传人]:爱****虎
  • 文档编号:241422394
  • 上传时间:2022-01-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7.38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锦集九篇 地质实习报告 篇1   一、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目的:为更好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得到第一手野外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以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系统地了解秦皇岛柳江盆地的地质地貌概况,学会野外实习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掌握一定的野外工作技能主要任务有:  1、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识别  2、河流阶地、海岸地貌等的识别  3、野外地貌素描的练习  4、学会野外实习报告的编写  二、实习区地理概况  实习基地—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其中心距秦皇岛市区28km,地理纬度119°34′45″E~119°36′50″E,40°7′45″N~40°9′50″N,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鸟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低山区以东、以南为丘陵地区,山体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段,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

      北、东、南三面为燕山期花岗岩形成的陡峻山岭所包围,东南面多为丘陵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东南部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村,海拔70米左右盆地中西部火山岩分布区山高坡陡,多在海拔400米以上,东部山丘的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米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  整体构造为一复向斜,东翼宽浅,西翼较陡断层有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可根据统一岩层的高度对比来判断断层的类型该地区的地貌类型有河流地貌、海岸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等  整个柳江盆地是个不对称的复向斜,褶曲核部新,两翼老,为向斜,西翼东倾,动翼西倾;且西翼窄,东翼宽,即西翼倾角大,东翼倾角小,两翼不对称,且西翼上有多个小背斜综上可得:柳江盆地是一个两翼不对称的复向斜  实习区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气候最底气温—215摄氏度(19591),最高气温399摄氏度(196110),年平均气温113摄氏度暑期(6—9月)气温高于30摄氏度的天数仅为15天年降水量在400—1000mm之间,多集中在7—8月份,可占全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季节  该区工农业并重,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高粱等。

      山坡多种果树,尤以桃树较多,盛产蜜桃矿产以煤,耐火粘土为主其中煤矿开采历史悠久,煤质为无烟煤,局部为劣质煤柳江煤矿为区内最大工矿企业,年产60万吨其次是北山发电厂,主要满足秦皇岛市工业和居民用电此外,水泥厂,建材厂在盆地内星罗棋布  盆地内起伏小,河流广布,地处山海关与秦皇岛之间,陆上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另有铁路纵贯其间  三、地貌营力  a)内营力  内营力是指主要由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能及地球旋转能等所产生的作用力内力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及火山、地震等,内力作用不但可以改变地壳的物质成分、结构和构造,同时还可以改变地表的起伏,造成多种多样的地表形态比如造山运动,板块运动等  b)外营力  外营力是指主要由太阳能、重力能及生物活动产生的作用力它们常常是通过水、冰、大气和生物等介质的运动推动地表物质发生位移,从而改变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岩溶作用、冰川作用、冻融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各种外力作用又都可以划分为剥蚀和堆积两种基本形式主要由剥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称剥蚀地貌,主要由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称堆积地貌剥蚀、堆积与内力作用也有密切的关系,在构造上升的地区一般形成剥蚀地貌,在构造下沉的地区则形成堆积地貌。

      随着构造升降的变化,剥蚀地貌可以转化为堆积地貌,堆积地貌也可以转化为剥蚀地貌  柳江盆地的地貌形成是在多种多样的地貌营力下形成的本区地壳活动频繁,多次地壳抬升和下降,造成盆地内的多个沉积和沉积间断,以及周围火山及地震活动,造成柳江盆地地表较大尺度的高低起伏柳江盆地在内力作用下形成大体轮廓,再在外力作用如风、水、太阳能、生物和人类活动等作用下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地貌形态通过风化、流水、岩溶、冻融、风力、波浪等作用,形成地表一系列地貌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地表变得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任何一个地区的地貌,都不是单纯地由外力作用或单纯地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尽管在某个地区和某个时期,内外营力可能是不平衡的,但在地貌的发育过程中,两种营力总是彼此消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般认为,地球表面大的起伏主要是由内力作用所奠定的,外力主要是刻削这些大型起伏,造成更复杂的形态,并最终趋于将地表夷平许多地貌学家认为,就整个地球表面说来,内营力与外营力的地貌作用在数量上具有同等的意义地貌营力的作用与地表组成物质(包括地质构造与岩石性质)也有密切的关系正由于此,现代地貌学的一个重要原理是:地貌是内营力与外营力共同作用于地表的结果。

      地质实习报告 篇2   一 、实习概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配合地质地貌学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并且使同学们对所学地质地貌学知识有更感性的认识,巩固教学成果,20xx年7月13日,我们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01级的同学在高老师和刘老师的带领下,到全国首批旅游城市之一的肇庆七星岩地区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地质地貌实习尽管只是三天的时间,我们的地质地貌知识也相当有限,但是在已经掌握了当地详细地质地貌情况的高老师和刘老师的精心讲解和耐心指导下,加上不少学者之前做的调查资料,我们得以比较系统地了解掌握了当地的地质地貌情况,并学会了一些外出实习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同时也通过实践,验证和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本次实习从7月13日开始,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出发,途经中山,江门等市,中午到达高要市,实习考察正式开始,首先在西江南岸卸煤码头考察滑坡和河流阶地,再经西江大桥抵达肇庆市,下午到北岭考察洪积扇,最后是到东岗村观察并讨论了当地冲积平原与洪积扇之间的过渡地貌14日考察重点在七星岩风景区的地貌考察,主要地貌有地下溶洞,落水洞,干溶洞,断层带等第三天上午考察了西江三榕峡东岸的北岭背斜,总结了实习成果,下午离开肇庆返回珠海,结束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

        二 、实习内容  7月13日早上,我们乘车出发,所经过的公路基本上都是沿着珠江三角洲的边缘开辟的南方多丘陵,沿着三角洲冲积平原的边缘建设公路难度一般都较低公路两旁可以看到低矮的丘陵,这些丘陵的岩石大多已经风化成砖红壤了,很少有完整的基岩保存下来而正是由于肇庆的基岩出露状况比较好,所以我们选择它作为地质、地貌实习的基地  整体上来看,肇庆七星岩地区北部是山地,南部是丘陵,中部是西江冲积平原,肇庆七星岩喀斯特丘陵就是位于这个平原上下面我们就三天实习所考察的地貌类型来分类来说明肇庆七星岩地区的地质地貌状况  1.滑坡与侵蚀阶地  坡面上大量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滑坡是山区建设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自然灾害  7月13日早上我们从珠海出发,首先到达的第一个实习地点是处于西江南岸西江大桥东侧的一个小卸煤码头,也称上南岸,属于半埋藏阶地  上南岸是一个潜在的滑坡,但是目前没有再次滑坡的趋势和迹象该地区在20年前发生过一次大滑坡1983年12月16日晚上约9时至11时该地发生一般性规模的突然滑坡,塌方200多米,沉降深度10米事发时该处卸煤码头上有四个民工在小屋内睡觉,后来只有一人逃脱。

      据讲,滑动是首先从下面开始的,后来才看到上部滑动,由此可分析判断此滑坡属牵引式或称拖带式滑坡,广东地区的滑坡多是这种小型滑坡  此滑坡范围在130m—140m内,滑动后滑坡体伸入西江,由于规模较小,所以没有造成西江淤塞造成此滑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该地处在西江凹岸,受凹岸侵蚀使土石坊减少,导致不稳定  (2)滑坡体上部原本有一蓄水池(现已填平),与山体旁的西江距离不远,水的下渗对滑坡体的滑动起了润滑作用  (3)该地原本的卸煤码头比较大,卸下的煤多,加大了滑坡体的负荷,促进滑坡的产生  (4)滑坡体由第四纪粘土组成,是松散的堆积物,容易产生滑动  该滑坡滑动后形成了4-5个滑坡阶地如今的滑坡体由于采山造石和植树造林等原因已经看不出,只有滑坡壁依然可见  2.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是洪水不能淹没的原先谷底地形,即常态阶地这里的洪水不是一般洪水 ,而是百年一遇的洪水原先谷底必须有残留冲积物,如果河流谷坡仅有阶梯状的岩石坡面,可称之台地或古剥蚀夷平面,它不一定是河流形成的  肇庆市西江河谷地貌横剖面图  阶地的类型有常态阶地(或阶地)、半埋藏阶地和埋藏阶地,其中后两种是阶地变形的结果。

        (1)常态阶地分布在河流上游或源头区如鉴江信宜、漠阳江春湾、北江韶关,是洪水不能淹没的阶地,故称常态阶地,简称阶地  (2)半埋藏阶地是原先的第一阶级地主要因海平面上升引起的均衡构造下沉,而与全新世堆积的高河漫滩类高、至今能被洪水淹没的阶地,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冲积平原,如肇庆市西江与七星岩之间的地貌即为第一级半埋藏阶地  (3)埋藏阶地是半埋藏阶地向三角洲延伸逐渐被全新统覆盖形成,,分布在入海三角洲,这是最高和最年轻的埋藏阶地  上文所说的滑坡历时一个多小时,形成四五个台阶如今的公路就修在一级阶地,朝上是三级阶地阶地是河流历史时期的河漫滩下切或抬升造成,由鹅卵石可以判断  沿西江边一滑坡壁往上走到二级阶地,在第四纪,此处曾是西江河漫滩,后来由于构造运动使河漫滩抬升,形成现在的二级阶地此现象体现了西江是摆动的,河流是下切的,两岸是抬升的 地质实习报告 篇3   第一章绪言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许多地质理论和知识都必须经过实践的过程,才能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地质学的野外实习是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通过这次在昆明、武定、元谋地区的教学实践活动,使我们有了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使我对《地质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地层、构造、岩石、矿物等地质学基本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一、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锻炼我们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地质精神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  (二)任务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3、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和描述记录等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要求  1、实习前认真学习实习指导书,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2、实习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3、认真细致观察各种地质现象,作好记录,多提问、多思考  4、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5、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地质实习报告  二、实习的基本情况  (一)组织形式  以班为单位进行每个班作为一个小组,由一名实习教师指导,组长和安全员协同老师工作,同时还有班主任负责学生生活、交通等管理  (二)实习过程  本次实习地点为昆明、武定、元谋地区。

      时间为一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  下午芭蕉箐采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