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病概论试题.pdf
4页1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级中药专业专升本班常见病辨治概要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 分,共 20 分)咳嗽: 咳嗽为肺系疾患的主要证候之一,它是一个症状分别而言,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 声为嗽临床上多为痰声并见故以咳嗽并称 时行感冒: 时行感冒又称流行性感冒,是由于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 飧泄: 飧泻是腹泻的一种,具体指泻下完全谷不化 哮证: 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不寐: 不寐亦称失眠,是指经常不能得到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眩晕: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反胃: 反胃是食后脘腹闷胀、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膏淋: 肾气亏虚,下元不固,不能制约脂液,制液下泄尿浊无痛,则为膏淋 消渴: 消渴是指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证 证候: 证是指对疾病某一阶段本质的反映,受疾病的特殊本质的制约;候指气候,顺也、逆 也、险也,代表疾病的转归和预后二、填空题(每空0.5 分,共 10 分)1.咳嗽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关 系密切病机关键为 邪犯于肺 ,病理因素主要为 肺气 上逆2.呕吐属肝气犯胃者, 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以半夏厚朴汤 合左金丸 化栽。
若呕吐酸苦明 显,也可用 大黄、枳实 变化而治3.水肿的治疗方法有 发汗、利尿、攻逐等法以祛邪利水; 键脾、温肾以扶正化气行水4.感冒的病因从六淫来看,以风邪为主,多夹杂的邪气为 湿和暑5.胸痹的疼痛性质有 胸部刺痛 ;胸闷如窒而痛 ;胸痛彻背 ;胸闷且痛 ;胸闷隐痛 三、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 12 分) A 型题 [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佳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 1.患者,发热恶寒、汗出不畅、头痛、口干而渴、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粘稠、苔薄黄、 脉浮数,选方为(C) A.荆防败毒散B.参苏饮 C.银翘散D.桑菊饮 E.麻杏石甘汤 2.咳嗽新起、咳声粗亢、痰稠色黄、伴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喉痛口渴,舌苔薄黄、脉浮 数,首选方剂(B) A.杏苏散B.桑菊饮 C.桑杏汤D.清燥救肺场 E.银翘散 3.一妇女患胃病多年, 近日呕吐, 吐出多为清水痰诞, 院闷纳呆,头晕心悸, 苔白腻,脉滑, 选用何方最佳(D)2 A.砂半理中汤B.香砂六君子汤 C.四七汤合左金丸D.小半夏合苓桂术甘汤 E.归脾汤 4.患者表现为胸部膨满,喘咳上气,动后尤甚,胸闷胀满如塞,痰多心悸。
应诊为(C) A.喘证B.咳嗽 C.哮证D.肺胀 E.肺痨 5.消渴病若小便频多, 混浊如膏或尿甜, 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治疗最佳选方是 ( D ) A.金匮肾气丸B.五子衍宗丸 C.济生肾气丸D.六味地黄丸 E.鹿茸丸 6.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白光白,唇甲不华,心悸少寐,倦怠无力,纳呆,舌谈、 苔白,脉细弱,治疗选方(D ) A.右归丸B.杞菊地黄丸 C.左归丸D.归脾汤 E.天麻钩藤饮 B 型题[用字母标明的是备选答案,用数字标明的是试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 内] A.龙胆泻肝汤B 温胆汤C 归脾汤D.安神定志丸 E.丹栀逍遥散 7.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神疲体俄,自汗少气,舌淡,脉细弱,治 用( D ) 8. 多梦易醒,夜寐不实,头晕目眩,心悸健忘纳呆,面色不华,舌淡答白,脉细弱,治用 ( C) C 型题[用字母标明的是备选答案,用数字标明的是试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写在题后括号 内] A.口不渴B.形寒怕冷 C.二者均有D.二者均无 9.寒哮发作时,临床可见(C ) 10.热哮发作时,临床可见(D) A.由上而下B.由下而上 C.二者均可D.二者均否 11.水肿阳水,其肿势多(A) 12.水肿阴水,其肿势多(D)四、类证鉴别(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1. 感冒与温病早期 感冒:发热多不高,或不发热,服用解表药即可汗出身凉脉静。
温病:发热,甚至高热,服解表药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且见传变入 里的证侯3 病因主症传变情况发病季节病程感冒风邪为主发热不高或不 发热多不传变四时皆可短,预后良 好温病温邪为主高热,甚则神 昏、惊厥、谵 妄有传变,由 卫而气,入 营入血有明显季节 性长短不一, 重 者 难 于 治愈2.呕吐与反胃、霍乱呕吐:为邪气干扰,胃虚失和所致,实者食入即吐,或不食亦吐,并无规律;虚者时吐时止, 或干呕恶心,但多吐出当日之食反胃:多因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难于腐熟,食入不化所致,以食饮入胃,滞停胃中,良久 尽吐而出,吐后转舒为主要表现霍乱:常见腹痛如绞,上吐下泻,吐泻剧烈者可出现肢冷、脉沉等危象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分)1. 试述胸痹的病因病机病因: 1、寒邪内侵; 2、饮食不当; 3、情志失调; 4、年迈体虚; 5、劳倦内伤病机: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遏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2. 试述消渴病的病理特点上消:烦渴多饮、口干舌躁,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中消(胃火炽盛):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躁,苔黄,脉滑实有力。
小消: 1、肾阴亏虚: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口干舌躁,舌红,脉沉细数2、阴阳两虚: 小便频数, 混浊如膏, 甚至饮一溲一, 面色黧黑, 耳轮焦干, 腰膝酸软,形寒畏冷,阳痿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4 3.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如何鉴别? 分类发病特点病因病性主证外感头痛起病较急 疼痛较剧感受风、 寒、湿、 热属实掣痛、跳痛、灼痛、胀痛、 重痛,痛无休止内伤头痛起 病 缓 慢 , 疼痛较轻 , 肾虚、血 虚;虚证隐痛、空痛、昏痛, 痛势悠 悠, 遇劳加重 , 时作时止 , 肝阳、痰 浊、瘀血虚 实 夹 杂 证、 或实证头昏胀痛 , 或昏蒙重痛 , 或 刺痛、钝痛 , 痛点固定 , 4.肺阴亏耗与风燥伤肺咳嗽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肺阴亏耗主症: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口干,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风燥伤肺症状: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 ,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六、论述题:试述“六淋”的区别与联系。
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热淋:起病多急骤,小便灼热刺痛,或伴有发热,腰痛拒按石淋: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或排尿是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绞痛难忍气淋:小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血淋:溺血而痛膏淋: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脂劳淋:小便不甚刺涩,溺痛不甚,但淋漓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诸淋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首先是虚证实证之间的转化,如实证的热淋、气淋、血淋可以转化为虚证的劳淋,反之也可转化;其次在石淋、气淋、血淋、膏淋等淋证的本身,这种虚实相互转化的情况也同样存在,如石淋由实转虚时,由于砂石未去则表现为正虚邪实之证;再者是某些实证淋证之间的转化,如热淋可转化为血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