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的生活单元分析及知识树.pdf
14页1 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孙淑芝单元分析及知识树一、 单元分析:让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 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初中生物课程又是承担这一重要任务的主要学科课程之一在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 已经结合人体生理的内容介绍了有关卫生保健知识,但尚不系统和全面, 尤其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传染病和免疫、医药常识、急救常识及与生活方式有关的“ 现代文明病 ” 等内容,难以在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生理内容中穿插讲述,同时,也为了强化教材帮助学生学会健康生活这一重要功能,本书将 “ 健康地生活 ” 单独列为一个单元健康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适应状态”,按照课程标准中关于健康的这一定义,健康应当包括生理的健康、 心理的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健康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本单元除选取“具体内容标准”规定的内容外,还安排了“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保持愉快的心情”、“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内容,以期对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更有助益本单元的内容除介绍有关人体健康的基础知识外,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分析药物说明书、设计旅行小药箱、练习急救2 方法、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分析疾病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等这样安排是为了避免单纯说教, 以期使本单元的教学生动活泼, 更有成效。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应使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理解传染病的病因、 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了解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了解人体免疫功能及其产生机制,认识到计划免疫的重要意义;理解吸烟、酗酒和吸毒的危害;掌握安全用药的常识, 能够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 了解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健康状况,懂得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防病治病和救助他人的能力发展自我评价健康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珍爱生命和健康,关注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选择不吸烟、不酗酒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拒绝毒品,关爱他人的健康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学习传染病和免疫的基础知识,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形成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 所以,本章教材对传染病和免疫的基础知识的处理有别于传统的教科书,而将其列入健康地生活的第一个方面3 传染病和免疫的基础知识,历来是概念多,名词多,而且比较抽象,特别是免疫的知识,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在处理这部分知识时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教材中特别作了如下的处理1. 提供给学生具体的事例和生活中的材料,在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分析,主动地建构概念。
2. 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用丰富的图片代替文字说明,特别是免疫一节中有许多卡通图片,这些图片能形象生动地说明人体的三道防线和免疫的功能,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3. 活动设计时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如章引言里的表格;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传染病等4. 注重情感教育如练习中与艾滋病病人怎样相处的问题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利用教材的这些特点,并尽可能地提供来自于生活中的丰富的感性材料,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问的方式,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理解名词和概念第一章教材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引起教师的注意一是传染病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随着对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能力的提高, 传染病曾一度被人类遏制住肆虐的脚步但是,这些年来, 不仅肺结核、 疟疾和鼠疫等过去几乎销声匿迹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 而且还产生了艾滋病、 埃博拉病和克雅氏病等一些新4 的传染病可见,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还远未到高奏凯歌的时候,丝毫懈怠不得二是艾滋病虽然艾滋病传入我国不过10 多年的时间,但发展极为迅速, 形势相当严峻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与学生探讨这个问题, 了解艾滋病传播的途径及其预防的知识,这无疑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三是器官移植与免疫的关系, 有助于学生关注这个问题,关注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第二章是从传染病到健康问题的一个过渡部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介绍,一是介绍了生活中基本的用药常识,二是介绍了一些急救方法,以便在出现意外时能够应急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本章都比较活泼新颖,实用性强,强调学生的参与目的是希望通过教学活动,不仅提高学生的医、药、卫生常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为培养同学们对医学的兴趣打下基础本章可以安排为2 课时,分别介绍用药和急救第三章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章,体现了“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希望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 能在最后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方面 本章共由两节组成,其内容与前两章密切联系,显示了人类对健康的认识过程,从防治传染病的流行,到关注心理—社会健康问题;从改善卫生环境,到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从治疗疾病,到预防疾病,体现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观念的变化5 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强调学生参与通过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这个活动, 引导学生关注健康问题,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理解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在个人的整体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
由于青少年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是情绪问题,情绪健康是判断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很多人因为缺乏调节情绪的技能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我们在书中介绍了保持愉快心情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学会这方面的技能,缓解压力,主动调节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死亡率是反映居民健康状况和医疗卫生保健水平的关键指标,教材第二节资料分析中的内容, 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又可以使他们认识到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在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中, 我们以饮酒为例,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以此来说明酒精对身体的危害 这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实验,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分析问题能力、动手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与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等多种能力 在这个实验中,需要教师给与恰当的指导6 二、知识树) 保 护 易 感 人 群() 切 断 传 播 途 径(控 制 传 染 源传 染 病 的 预 防 措 施而 容 易 感 染 该 病 的 人病 缺 乏 免 疫 力易 感 人 群 : 对 某 种 传 染康 人 所 经 过 的 途 径传 染 源 到 达 健传 播 途 径 : 病 原 体 离 开体 的 人 或 动 物传 染 源 : 能 够 散 播 病 原传 染 病 流 行 的 基 本 环 节和 流 行 性传 染 病 的 特 点 : 传 染 性传 播 的 疾 病 。
动 物 之 间能 在 人 与 人 之 间 或 人 与概 念 : 由 病 原 体 引 起 的32)1(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阻挡、杀死、清理病原体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产生抗体、消灭病原非特异性免疫: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由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组成)特异性免疫: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由第三道防线起作用)2.免疫抗原: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抗体:人体在抗原刺激下能产生抵抗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①防御感染免疫功能②自身稳定③免疫监视计划免疫: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1.传染病人 体 的 三 道 防 线免 疫 类 型7 3、用药和急救处方药:必须凭医生的处方才能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不许凭医生的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注意事项: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家庭小药箱“120”紧急呼救:紧急救助,挽救生命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法)吹气时捏紧鼻孔每分钟吹气15~20 次胸外心脏挤压:配合呼吸4~ 5 下/次毛细血管损伤:清洗伤口,简单止血出血部位动脉损伤:压迫近心端静脉损伤:压迫远心端出血和止血指压止血止血方法止血带止血绷带止血4、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健康的概念: 指身体上、 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 仅是没有疾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调节自己情合理宣泄自己心中的烦恼绪的方法找个适当的理由安慰自己了解生活方式: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行为习惯自己不吸烟增进健康的生活方式不酗酒健康不吸毒安 全 用 药急 救评 价 自 己 的 健 康选 择 健 康的 生 活 方式8 八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 30 分)()1、制作馒头、面包利用的微生物的生殖方式是:A、营养生殖 B、无性生殖 C、种子生殖 D、有性生殖()2、龙眼是被子植物而不是裸子植物,是因为龙眼种子外有什么结构包被:A、果皮 B、柱头 C 、花柱 D 、花瓣()3、冬天的雷鸟羽毛颜色和雪地颜色很相似,用达尔文进化论观点分析,这是:A、人工选择的结果 B 、自然选择的结果C、雪把羽毛染白的结果 D 、不适应环境的表现()4、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B、狗的卷毛和黑毛C、狐的长尾和兔的短尾 D 、人的身高和体重()5、下列能正确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蛇、鹰四种生物之间关系的食物链的是:A、草→鼠→蛇→鹰 B 、草→鹰→蛇→鼠C、鹰→草→蛇→鼠 D 、草←鼠←蛇←鹰()6、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陆生到水生 B 、由低等到高等C、由复杂到简单 D 、由多细胞到单细胞()7、下列叙述是正确的是:9 A、能够遗传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B、优生优育的惟一措施是产前诊断C、男性精子中的X 或 Y 染色体决定了后代的性别D、父母都是有耳垂的,生下的子女也一定有耳垂()8、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唾液中溶菌酶杀菌作用 B、胃液的杀菌作用C、接种卡介苗 D 、白细胞吞噬病菌()9、下列哪种食品不是通过发酵产生的:A、食醋 B、橙汁 C 、酸奶 D 、泡菜()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始祖鸟 ” 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B、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是直立行走C、达尔文提出较为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过度繁殖D、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11 、下列动物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望梅止渴 B、蜜蜂采蜜 C、鹦鹉学舌 D、老马识途()12 、下列分类单位中,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的是:A、门 B、科 C、属 D 、种()13 、关于人体细胞中有染色体数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男性体细胞中有染色体46 条 B、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为46 条C、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23 条 D 、卵细胞中有染色体24 条()14 、醉酒的主要原因是过量的酒精麻痹并抑制人的:10 A、中枢神经系统 B、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 D、循环系统()15 、一对基因 A 对 a 为显性,如果 A 与 a 结合形成 Aa,则表现的性状是:A、隐性性状 B、显性性状 C、都有可能 D、都没有可能()16 、“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 ,说明了自然界中存在着:A、变异 B、进化 C 、遗传 D 、繁殖()17 、原始生命起源于:A、原始大气 B、原始海洋 C、原始陆地 D、原始森林()18 、下列各类生物细胞中,具有成形细胞核的是:A、艾滋病病毒 B、大肠杆菌 C、酵母菌 D、乳酸菌()19 、下列植物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是:A、铁线蕨 B、红桧 C、桫椤 D、银杏类 别 一 类 别 二扬子鳄、熊猫、丹顶鹤、大黄鱼蜜蜂、蚯蚓、家蚕、虾()20 、下表表示是小亮对八种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他的分类依据是:A、水生还是陆生 B、有无脊柱C、体温是否恒定D、胎生还是卵生()21. 宋代词人辛弃疾在一首词中写到“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11 蛙声一片 ” ,夏季青蛙高声鸣叫的行为是: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