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高中语文 第9课《劝学》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
7页练】人教必修3第9课《劝学》教学资料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 B.木直中绳,以为轮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 生:生来,出生B.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輮:通“煣”,使弯曲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参:检查D.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这里指听得清楚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没有相同义项的一组是( )A. 无可寄托者 寄人篱下 或因寄所托 临崩寄臣以大事B. 风雨兴焉 忧劳可以兴国 兴利除弊 夙兴夜寐C. 不能十步 以五十步笑百步 步步高升 步余马兮山皋D. 善假于物也 乃悟前狼假寐 狐假虎威 假公济私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木直中绳,以为轮 B.学不可以已C.假舆马者 D.而绝江河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善假于物也 而寒于水D.蚓无爪牙之利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輮以为轮 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7.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8.选出与“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句式相同的一项(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是“劝勉”的意思课文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C.第4段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与“舍”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D.文章在语言运用上,长短句并用,对偶排比句兼行,匀称而又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节奏美课内精读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跬:古代的半步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兴:发动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强:强健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镂:雕刻(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B.C. D.(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要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道理。
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C.“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是“不舍”还是“舍”D.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4)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①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课外提升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劝学(节选)荀 子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①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③,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④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⑤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故不问而告谓之傲⑥;问一而告二谓之⑦傲,非也;,非也;君子如向⑧矣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⑨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注] ①数:术,即方法、途径②没:同“殁”,死亡③大分:大的原则、界限④箸(zh):通“著”,明⑤蝡(r):微动⑥傲:浮躁⑦:形容言语繁碎⑧向:通“响”,回音⑨方:通“仿”,仿效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恶乎始?恶乎终 恶:哪里B.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舍:放弃C.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曷:怎么D.《诗》《书》故而不切 切:恳切(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其数则始乎诵经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①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C.①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D.①故不问而告谓之傲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是荀子告诉人们学习的方法的一项是( )①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②《诗》者,中声之所止也 ③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④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⑤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 ⑥学莫便乎近其人A.①②⑤ B.①③⑥C.③④⑥ D.②④⑤(4)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认为,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人应该终身学习。
B.学习不应该停留在表面,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应该入耳入心,贯彻到行动中,表现在举止上C.在荀子看来《礼》是基础,《诗》《书》《礼》《乐》《春秋》涵盖了天地之间所有要学习的内容D.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接近贤师,这样也就能养成崇高的品德并获得广博的知识,也能通晓世事了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译文:(2)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译文:(3)学莫便乎近其人译文:高考链接(2014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9分)欧阳行周文集序(唐)李贻孙 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汨没之饥氓也未知其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惟恐不及。
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瓯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 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後生,推拔于寒素中,惟恐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一命而卒,天其绝邪! 君于贻孙言故旧之分,于外氏为一家故其属文之内多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已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价微有文,又早死大中六年,予又为观察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澥不可使欧阳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后嗣之愿云注】①窅(yǎo):怅惘。
②汩没:沦落③欧:通“瓯”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盖其性所多也 多:超过B. 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 振发:显扬C.宜其司当代文柄 司:职掌D.皆可征于集 征:验证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随人而问章句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B. 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无如寡人之用心者C.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亦以卒后嗣之愿云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14.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叙述欧阳行周的成长历程,评定其文章特点,最后交代为文集作序的缘由,有接作序为其立传之意,读此可知欧阳行周为人为文之一斑B. 欧阳行周年少时酷爱山水与读书,尽管乡人都不喜欢他,父母也为他的将来忧心忡忡,但他天资聪颖,文笔超群,终于成为福建最著名的文士C.欧阳行周写文章语词清秀,思维敏捷,能言人所未言,说理精辟,立论周密详尽,擅长抒情,叙事委婉曲折,是韩愈、李观等人的同道D.作者痛惜欧阳行周英年早逝,未能充分施展才干,又叹其身后萧条寥落,将敬仰、追念古人的深情寓于叙事、议论之中,颇能感人。
1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君 加 以 谦 德 动 不 逾 节 常 公 之 知 日 又 加 深 矣 君 之 声 渐 腾 於 江 淮 且 达 于 京 师 矣 时 人 谓 常 公 能 识 真1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3分)(2)又性颇嗜诱进後生,推拔於寒素中,惟恐不及4分)参考答案1.C【解析】A项,“生”通“性”;B项,“ ”通“煣”;D项,“有”通“又”,“暴”通“曝”2.A【解析】“生”通“性”,资质、禀赋3.A【解析】含义有相同义项的一组是A组一、三、四句中的“寄”意思相同,皆为“托付”义;第二句中为“寄居”义B组中的“兴”依次为“起”“使昌盛”“兴办”“起来”义C组中的“步”前三项为一个意思,指古代。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