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土地分类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课件.ppt

36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93299092
  • 上传时间:2024-09-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79.51K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一一 概念概念 土地分类:将各个个体土地单位,按土地分类:将各个个体土地单位,按质的共同性或相似性,作不同程度的抽质的共同性或相似性,作不同程度的抽象概括与归并,获得分类级别高低不同象概括与归并,获得分类级别高低不同的各种土地分类单位的各种土地分类单位P23P23)) 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在在土地科学中,借用了生物学对生物进行分类的土地科学中,借用了生物学对生物进行分类的思路:思路:门、纲、目、科、属、种门、纲、目、科、属、种土地系统土地系统 土地单元土地单元 土地点土地点土地单元种土地单元种土地单元属土地单元属土地单元科土地单元科举例举例P24P24 土地分类技术要点:土地分类技术要点:((1 1)土地类别应构成一个有逻辑性的土地等级系统;)土地类别应构成一个有逻辑性的土地等级系统;((2 2)土地分类只能在同一级别土地单位上进行;)土地分类只能在同一级别土地单位上进行;((3 3)需一定的分类指标才能进行土地类型的分类)需一定的分类指标才能进行土地类型的分类指标:互斥性、明确性、层次性指标:互斥性、明确性、层次性与与分级相比:分级要求上下兼容;而分类则要分级相比:分级要求上下兼容;而分类则要求同级互斥,否则遇到一块土地不知该分到哪求同级互斥,否则遇到一块土地不知该分到哪个类型。

      个类型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 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1 1 自然发生学的原则自然发生学的原则2 2 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3 3 主导性原则主导性原则4 4 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5 5 指标的互斥性、明确性、针对性和层次性指标的互斥性、明确性、针对性和层次性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二二 土地分类的原则土地分类的原则 1 1 自然发生学的原则自然发生学的原则 必必须须分分析析土土地地类类型型的的变变异异原原因因,,即即成成因因,,因因此此分分类类标标准准选选择择应应充充分分考考虑虑其其变异因素及其发生规律变异因素及其发生规律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二二 土地分类的原则土地分类的原则 2 2 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 由于土地是由多种土地组成要素相互作用、由于土地是由多种土地组成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因此在进行土相互制约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因此在进行土地分类时,必须从全面分析土地各组成要素地分类时,必须从全面分析土地各组成要素入手,阐明各要素在土地分异中的作用,不入手,阐明各要素在土地分异中的作用,不应只注意某个个别因素的形态和特征,而应应只注意某个个别因素的形态和特征,而应着重注意各组成要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着重注意各组成要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土地综合体的外部形态和内在特征。

      土地综合体的外部形态和内在特征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二二 土地分类的原则土地分类的原则 3 3 主导性原则主导性原则 在对土地各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在对土地各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前提下,必须考虑在特定条件下某要的前提下,必须考虑在特定条件下某要素所起的主导性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素所起的主导性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区域土地分异特点是不同的,由于不同区域土地分异特点是不同的,因此起主导作用的主导因素也往往因地因此起主导作用的主导因素也往往因地而异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二二 土地分类的原则土地分类的原则 4 4 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土地类型研究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土地类型研究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即为土地的生产利用或其它目的服务即为土地的生产利用或其它目的服务因此,在进行土地分类时,在不违背作因此,在进行土地分类时,在不违背作为自然综合体的土地类型的前提下,分为自然综合体的土地类型的前提下,分类依据尤其是分类指标的确定应尽量照类依据尤其是分类指标的确定应尽量照顾到它的服务目标顾到它的服务目标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二二 土地分类的原则土地分类的原则 5 5 指标的互斥性、明确性、针对性和层次指标的互斥性、明确性、针对性和层次性性 在进行土地类型划分时,所选的指标在进行土地类型划分时,所选的指标应该具有互斥性、明确性、针对性和层应该具有互斥性、明确性、针对性和层次性。

      次性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二二 土地分类的原则土地分类的原则 1 1 确定分类对象确定分类对象 确定以哪一级土地单位作为分类对确定以哪一级土地单位作为分类对象,主要取决于研究任务和随后编制的象,主要取决于研究任务和随后编制的土地类型图比例尺一般而言,研究任土地类型图比例尺一般而言,研究任务愈是笼统,范围愈大,采用的土地单务愈是笼统,范围愈大,采用的土地单位的级别就应愈高位的级别就应愈高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三三 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一)(一) 土地分类的步骤土地分类的步骤 1 1 确定分类对象确定分类对象 也就是说,成图比例尺愈小,分类对象的级也就是说,成图比例尺愈小,分类对象的级别就愈高,成图比例尺愈大,分类对象的级别就别就愈高,成图比例尺愈大,分类对象的级别就愈低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三三 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一)(一) 土地分类的步骤土地分类的步骤米切尔米切尔通过对多年的土地研究,总结出:通过对多年的土地研究,总结出:一般的,比例尺一般的,比例尺≥≥1 1::1 1万,应以土地点为主要对象;万,应以土地点为主要对象;1 1::1 1万~万~1 1::8 8万间,应以土地单元为分类对象;万间,应以土地单元为分类对象;1 1::2525万~万~1 1::100100万间,则应以土地系统为分类对象万间,则应以土地系统为分类对象 2 2 确定分类依据和分类指标确定分类依据和分类指标 分类的依据和指标要力求客观反映研究区分类的依据和指标要力求客观反映研究区域的土地分异规律。

      域的土地分异规律 a a 参考土地分类的原则:主导性、目的性参考土地分类的原则:主导性、目的性 b b 对人类影响较大的土地应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对人类影响较大的土地应考虑土地利用类型 如城镇用地:居民区、工业区、商业区如城镇用地:居民区、工业区、商业区 c c 土地类型研究是为一定目标服务的,在不违背自然土地类型研究是为一定目标服务的,在不违背自然 规律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那些与研究目标有关的标规律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那些与研究目标有关的标志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三三 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一)(一) 土地分类的步骤土地分类的步骤 土地类型的划分,由于不同学者其考土地类型的划分,由于不同学者其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占有资料不同,拥有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占有资料不同,拥有的技术手段不同因而他们各自应用不同的的技术手段不同因而他们各自应用不同的方法对土地类型进行划分概括起来可分方法对土地类型进行划分概括起来可分为为景观法,参数法和过程法景观法,参数法和过程法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三三 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二(二)) 土地分类的方法土地分类的方法 景观法景观法是以景观形态单元为基础划分土地类型的一种是以景观形态单元为基础划分土地类型的一种 方法。

      这种方法在国内外应用甚为广泛这种方法在国内外应用甚为广泛 该方法依据土地因素在各地段的结合方式及其作用该方法依据土地因素在各地段的结合方式及其作用强度的差异,通过综合分析,选取其中对土地单位个体强度的差异,通过综合分析,选取其中对土地单位个体分异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确定土地类型个体的空间界线分异起主导作用的因素确定土地类型个体的空间界线这种方法依据对地貌因素和其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深这种方法依据对地貌因素和其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一般能得到内部一致性较强的土地单元入研究,一般能得到内部一致性较强的土地单元 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三三 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 (二(二)) 土地分类的方法土地分类的方法A A 景观法景观法 景观法的特点是注重形态,很少考虑数量景观法的特点是注重形态,很少考虑数量指标;而且分类指标的选定和分类系统的拟定,指标;而且分类指标的选定和分类系统的拟定,主要依赖研究者的经验,带有主观随意性,这主要依赖研究者的经验,带有主观随意性,这是它的不足但是景观法应用比较方便,而且是它的不足。

      但是景观法应用比较方便,而且能准确地划分土地类型,所以现在已被广大土能准确地划分土地类型,所以现在已被广大土地工作者所接受并加以应用地工作者所接受并加以应用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三三 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 (二(二)) 土地分类的方法土地分类的方法A A 景观法景观法 景观法主要有顺序法、两列指标网景观法主要有顺序法、两列指标网格法和路线考察法格法和路线考察法 1 1 顺序法顺序法 所谓顺序法,就是按种、属、科的分类顺所谓顺序法,就是按种、属、科的分类顺序直接列出土地分类系统序直接列出土地分类系统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三三 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二(二)) 土地分类的方法土地分类的方法A A 景观法景观法优缺点:优点是系统性和逻辑性强优缺点:优点是系统性和逻辑性强 缺点是主管性强,工作量大,不适用于较大范缺点是主管性强,工作量大,不适用于较大范围的土地分类围的土地分类 很少被采用很少被采用 2 2 两列指标网格法两列指标网格法 主要用于土地点(相)和土地单元(限区)主要用于土地点(相)和土地单元(限区);取纵横坐标,纵坐标表示地貌类型,横坐标;取纵横坐标,纵坐标表示地貌类型,横坐标表示植被和土壤类型,纵横有交叉点处便是当表示植被和土壤类型,纵横有交叉点处便是当地各种土地类型。

      地各种土地类型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三三 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二(二)) 土地分类的方法土地分类的方法A A 景观法景观法优缺点:优点是能清楚表示各分类级别及各类型在分类优缺点:优点是能清楚表示各分类级别及各类型在分类上的从属上的从属 关系,简单明了,便于阅读关系,简单明了,便于阅读 缺点是不利于了解土地类型的划分标志和组成土缺点是不利于了解土地类型的划分标志和组成土地单位的各成分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地单位的各成分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3 3 路线考察法路线考察法 在考察区内选定几条有代表性考察路线,在考察区内选定几条有代表性考察路线,考察时绘制出表示个体土地单位的土地综合剖考察时绘制出表示个体土地单位的土地综合剖面图,分析土地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在此面图,分析土地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把综合剖面图对比进行分类的方法基础上,把综合剖面图对比进行分类的方法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三三 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二(二)) 土地分类的方法土地分类的方法A A 景观法景观法优缺点:优点是简便易行。

      优缺点:优点是简便易行 缺点是精度不高,要求分类者具有丰富的分类缺点是精度不高,要求分类者具有丰富的分类 经验和较强的野外工作能力经验和较强的野外工作能力 是根据土地成分的特征值划分土地类型的一种是根据土地成分的特征值划分土地类型的一种方法即在选取的相对重要参数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方法即在选取的相对重要参数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单位划分的方法比如依据海拔高度、坡度、土地单位划分的方法比如依据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水文网密度等参数作为分类依据坡向、水文网密度等参数作为分类依据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三三 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二(二)) 土地分类的方法土地分类的方法B B 参数法参数法 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三三 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二(二)) 土地分类的方法土地分类的方法B B 参数法参数法 参数法的科学性取决于参数的科学选取与分级参数法的科学性取决于参数的科学选取与分级但是参数的选择与鉴定尚在探索过程之中,问题没有但是参数的选择与鉴定尚在探索过程之中,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因而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但该方得到彻底解决,因而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该方法有定量的持点,适宜于计算机处理因此,随着计法有定量的持点,适宜于计算机处理因此,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以及获取各种参数方法论问题的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以及获取各种参数方法论问题的解决,预计参数法的应用将有广阔的前景解决,预计参数法的应用将有广阔的前景 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三三 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二(二)) 土地分类的方法土地分类的方法B B 参数法参数法参数法优缺点参数法优缺点 优点:客观,量测的参数愈多,客观性愈强;同时优点:客观,量测的参数愈多,客观性愈强;同时由于参数法具有定量的特点,因此便于数量比较,适由于参数法具有定量的特点,因此便于数量比较,适于计算机处理于计算机处理 缺点:工作量大缺点:工作量大 过程法是通过对土地分异各主要过程以及过程法是通过对土地分异各主要过程以及过程动力学持点的研究,以土地内部的作用过过程动力学持点的研究,以土地内部的作用过程为依据,将不同成分过程效应在空间上的变程为依据,将不同成分过程效应在空间上的变化界线作为土地单位的边界,进而产生土地单化界线作为土地单位的边界,进而产生土地单位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

      位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三三 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二(二)) 土地分类的方法土地分类的方法C C 过程法过程法 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三三 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土地分类的步骤与方法(二(二)) 土地分类的方法土地分类的方法C C 过程法过程法 过程法特点过程法特点 过程法依据的是土地单位分异的本质原过程法依据的是土地单位分异的本质原因,因而是真正综合的方法但必须对土地因,因而是真正综合的方法但必须对土地分异的自然过程有深入地定量分析才能采用分异的自然过程有深入地定量分析才能采用 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四四 国内外土地分类研究简介国内外土地分类研究简介 科学的土地分类是土地科学水平的标志科学的土地分类是土地科学水平的标志; ;是科学是科学 总结和经验交流的基础总结和经验交流的基础; ;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保证土地分类土地分类国外土地分国外土地分类研究简况类研究简况 国外土地分类工作至今约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国外土地分类工作至今约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多多数科学家把土地作为景观地理加以区分数科学家把土地作为景观地理加以区分, , 到到2020世纪世纪4040年年代和代和5050年代年代, ,土地分类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土地分类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 ,提出了土地提出了土地系统和土地单元的术语系统和土地单元的术语, ,认为土地单元是由地形、土壤、认为土地单元是由地形、土壤、水文、植被比较一致的土地水文、植被比较一致的土地( (景观景观),),而土地系统是土地而土地系统是土地单元的集合。

      到单元的集合到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与年代与7070年代就出现了各种土年代就出现了各种土地分类系统地分类系统自然资源调查自然资源调查 土地开发(土地开发(5050、、6060年代)年代) 环境问环境问题出现题出现 土地整理(荷兰土地整理(荷兰6060年代、韩日年代、韩日7070年代)年代) 环境规划与景观设计(环境规划与景观设计(8080年代末)年代末) 自然保护与可持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期间开展了系统的土地资源研究、土地类型研续发展期间开展了系统的土地资源研究、土地类型研究 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四四 国内外土地分类研究简介国内外土地分类研究简介国外土地国外土地分类简况分类简况土土地地分分类类系系统统土地类型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土体潜力评价土体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 多数都提出综合考虑土地的自多数都提出综合考虑土地的自然构成要素然构成要素, ,但在具体划分时都但在具体划分时都有以景观或地形地貌作为主导因有以景观或地形地貌作为主导因素的趋势素的趋势国外的土地潜力评价和土地适国外的土地潜力评价和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从农业利用出宜性评价系统:从农业利用出发对土地进行评价发对土地进行评价, ,鲜见对各业鲜见对各业用地的评价系统。

      用地的评价系统 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四四 国内外土地分类研究简介国内外土地分类研究简介国内土地分类研究简介国内土地分类研究简介 国内的研究:国内的研究: 土地开发(土地开发(8080年代以前)年代以前) 农业资源区划(农业资源区划(19781978年)年) 人地矛盾激化(耕地减少、人口增长)人地矛盾激化(耕地减少、人口增长) 国国家土地管理局(家土地管理局(19861986)) 土地资源详查土地资源详查 土地利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总体规划 基本农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 耕地总量动态平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衡 土地整理土地整理 农地分等定级农地分等定级 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四四 国内外土地分类研究简介国内外土地分类研究简介国内土地分类研究简介国内土地分类研究简介Ø这一期间,对土地类型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小比例尺或局部这一期间,对土地类型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小比例尺或局部地区小区域的应用研究上,如全国的地区小区域的应用研究上,如全国的1 1::100100万土地类型分类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黄土高原的系统;黄土高原的1 1::5 5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等。

      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等Ø 趋势:趋势: 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针对小区域的土地评价和利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针对小区域的土地评价和利用规划)用规划) 小比例尺向大比例尺小比例尺向大比例尺 RSRS、、GISGIS应用应用 需要有相对统一的土地类型分类系统需要有相对统一的土地类型分类系统 ①①朱显谟的陕西省朱显谟的陕西省土地类型分类系统土地类型分类系统; ;②②张昭仁的浙江土地分类张昭仁的浙江土地分类( (草拟草拟) )和浙江省亚热带和浙江省亚热带坡地农业适宜分类与质量等坡地农业适宜分类与质量等级系统级系统构成构成; ;为农业开发利用评价研究为农业开发利用评价研究 ③③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牵头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牵头, ,会同国内几十个科研与教学单位组成中国会同国内几十个科研与教学单位组成中国1:1001:100万万土地类型图编辑委员会提出的土地类型图编辑委员会提出的1:1001:100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 (土地纲、土地类土地纲、土地类和土地型和土地型) ); ; ④④中科院综考会牵头中科院综考会牵头, ,会同国内几十个科研和教学单位开展会同国内几十个科研和教学单位开展《《中国中国1:1001:100万土万土地资源图地资源图》》编制工作编制工作, ,研究提出的研究提出的《《中国中国1:1001:100万土地资源图万土地资源图》》的土地资源的土地资源分类系统分类系统; ;⑤⑤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提出的我国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提出的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 (一、二级一、二级) ); ;⑥⑥刘黎明等提出的刘黎明等提出的土地类型土地类型6 6级分类系统级分类系统; ;⑦⑦王人潮等提出的王人潮等提出的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类型4 4级分类制级分类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采用土地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采用土地类、土地亚类、土地型和土地相四级分类制各级土地分类指标是土地自然分土地亚类、土地型和土地相四级分类制各级土地分类指标是土地自然分类的关键与难点类的关键与难点 , ,也是土地分类今后研究的重点也是土地分类今后研究的重点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四四 国内外土地分类研究简介国内外土地分类研究简介国内土地分类研究简介国内土地分类研究简介 土土地地分分类类体体系系的的组组成成土地自然分类土地自然分类土地利用分类土地利用分类土地资源分类土地资源分类是一种以土地自然构成要素为是一种以土地自然构成要素为依据的土地形态分类依据的土地形态分类这是一个土地应用分类这是一个土地应用分类, ,它的它的内容可以根据应用目的建立内容可以根据应用目的建立不同的分类系统不同的分类系统是一种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是一种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潜力评价或基准地价等各行业用地潜力评价或基准地价等各行业用地的不同等级土地评价提供基本单元的不同等级土地评价提供基本单元的分类系统的分类系统,是土地分类的核心是土地分类的核心五五 土地分类体系组成土地分类体系组成 新的土地分类体系新的土地分类体系一一级级二二级级三三级级 3 3个个 农用地、农用地、农用地、农用地、 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未利用地未利用地未利用地1515个个耕地、园地、林地、牧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商服用草地和其他农用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用设施地、工矿仓储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用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水利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水利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其他土地其他土地7575个个 全国土地共三大类,即全国土地共三大类,即农用地农用地、、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和和未利用土地未利用土地。

      其中农用地续分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其中农用地续分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5 5个二级类个二级类1111耕地耕地 111111灌溉水田灌溉水田 112112望天田望天田 113 113 水浇地水浇地 114114旱地旱地 115115菜地菜地1212园地园地 121121果园果园 122122桑园桑园 123123茶园茶园 124124橡胶园橡胶园 125125其他园地其他园地13 13 林林地地 131 131 有有林林地地 132 132 灌灌木木林林地地 133133疏疏林林地地134134未未成成林林造造林林地地 135135迹迹地地136 136 苗圃苗圃1414牧草地牧草地 141141天然草地天然草地142142改良草地改良草地143143人工草地人工草地1515其他农用地其他农用地 151151畜禽饲养地畜禽饲养地 152152设施农业用地设施农业用地 153153农村道路农村道路 154154坑塘水面坑塘水面 155155养殖水面养殖水面 156156农田水利用地农田水利用地 157157田坎田坎158158晒谷场等用地晒谷场等用地2 2建设用地建设用地2020居居民民点点及及独独立立工工矿矿用用地地 201201城城市市 202202建建制制镇镇 203203农农村村居居民民点点 204204独独立立工工矿矿用用地地 205205盐田盐田 206206特殊用地特殊用地2626交通运输用地交通运输用地 261261铁路用地铁路用地 262262公路用地公路用地 263263民用机场民用机场 264264港口码头用地港口码头用地 265265管道运输用地管道运输用地2727水利设施用地水利设施用地 271271水库水面水库水面272272水工建筑用地水工建筑用地3 3未利用地未利用地 3131未利用土地未利用土地 311311荒草地荒草地 312312盐碱地盐碱地 313313沼泽地沼泽地 314314沙地沙地 315315裸土地裸土地 316316裸岩石砾地裸岩石砾地 317317其他未利用土地其他未利用土地3232其其他他土土地地 321321河河流流水水面面 322322湖湖泊泊水水面面 323323苇苇地地 324324滩滩涂涂 325325冰冰川川及及永永久久积积雪雪 土地分类表土地分类表土地分类表土地分类表农用地11 11 耕地耕地111111灌溉水田灌溉水田 112112望天田望天田 113 113 水浇地水浇地 114114旱地旱地 115115菜地菜地12 12 园地园地 121121果园果园 122122桑园桑园 123123茶园茶园 124124橡胶园橡胶园 125125其他园地其他园地13 13 林地林地131 131 有林地有林地 132 132 灌木林地灌木林地 133133疏林地疏林地 134134未成林造林地未成林造林地 135135迹地迹地 136 136 苗圃苗圃14 14 天然草地天然草地141141天然草地天然草地142142改良草地改良草地143143人工草地人工草地15 15 其他农用地其他农用地 151151畜畜禽禽饲饲养养地地 152152设设施施农农业业用用地地 153153农农村村道道路路 154154坑坑塘塘水水面面 155155养殖水面养殖水面 156156农田水利用地农田水利用地 157157田坎田坎158158晒谷场等用地晒谷场等用地建建设设用用地地20 20 居民点及独立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工矿用地201201城市城市 202202建制镇建制镇 203203农村居民点农村居民点 204204独立工矿用地独立工矿用地 205205盐田盐田 206206特殊用地特殊用地26 26 交通运输用地交通运输用地261261铁路用地铁路用地 262262公路用地公路用地 263263民用机场民用机场 264264港口码头用地港口码头用地 265265管道运输用地管道运输用地27 27 水利设施用地水利设施用地271271水库水面水库水面 272272水工建筑用地水工建筑用地未未利利用用地地31 31 未利用土地未利用土地311311荒草地荒草地 312312盐碱地盐碱地 313313沼泽地沼泽地 314314沙地沙地 315315裸土地裸土地 316316裸岩石砾地裸岩石砾地 317317其他未利用土地其他未利用土地32 32 其他土地其他土地321321河流水面河流水面 322322湖泊水面湖泊水面 323323苇地苇地 324324滩涂滩涂325325冰川及永久积雪冰川及永久积雪 土地分类系统小结土地分类系统小结土地分类系统小结土地分类系统小结①①土地分类体系大致也可概分为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土地分类体系大致也可概分为土地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等三个分类系统源等三个分类系统, ,而且也都各有侧重而且也都各有侧重, ,但都有相互穿插的现象但都有相互穿插的现象, ,很很难分清。

      难分清②②不管那种土地分类其服务对象都侧重于农业不管那种土地分类其服务对象都侧重于农业( (农、林、牧农、林、牧) )③③土地分类均注重实际应用土地分类均注重实际应用, ,但也因对土地的认识不一致但也因对土地的认识不一致, ,而反映出而反映出土地分类上的混乱现象土地分类上的混乱现象④④土地分类中土地分类中, ,只有土地利用分类包括水域只有土地利用分类包括水域, ,而其它土地分类均不包而其它土地分类均不包括水域等等括水域等等⑤⑤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对大农业用地划分比较详细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对大农业用地划分比较详细 , ,而对而对其它用地划分则比较粗其它用地划分则比较粗 ; ;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应用还存在一些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问题 , ,有待进一步研究有待进一步研究 要求要求:科学、简明、准确科学、简明、准确目前不统一,主要有目前不统一,主要有3种q采用植被、土壤、地貌的三名法:如针叶林采用植被、土壤、地貌的三名法:如针叶林漂灰土山地;植被(土壤)、地貌的两名法,漂灰土山地;植被(土壤)、地貌的两名法,如草灌丘坡地、黄红壤山坡地如草灌丘坡地、黄红壤山坡地。

      优点:直观,可直接反映土地的特征和分类标志优点:直观,可直接反映土地的特征和分类标志缺点:名称烦琐缺点:名称烦琐在我国使用普遍在我国使用普遍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六六 土地类型的命名土地类型的命名 q采用群众习惯的名称:川地、塬地、梁地、采用群众习惯的名称:川地、塬地、梁地、沙田、围田、坑田等沙田、围田、坑田等优点:简练、形象、生动,便于使用和理解优点:简练、形象、生动,便于使用和理解缺点:同样名称的在不同地区可能指不同的土地类型缺点:同样名称的在不同地区可能指不同的土地类型q用地名命名土地类型:以澳大利亚、英国为用地名命名土地类型:以澳大利亚、英国为代表如澳大利亚的代表如澳大利亚的“纳珀比土地系统纳珀比土地系统”或或“沃伯顿土地系统沃伯顿土地系统”第第三节三节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六六 土地类型的命名土地类型的命名 简答题简答题一一 土地分类的原则土地分类的原则二二 土地分类的方法土地分类的方法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