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
12页18-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能量的大部分输送到地球上B. 太阳辐射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C. 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D. 一般来说,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答案】C【解析】【详解】太阳辐射能量仅有一小部分输送到地球上,约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来自地球内部而非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故C正确,A、B、D错误2016年12月5日19时,夜空上演火星合月的天象(“火星合月”是指火星运转到轨道中离月球近点时发生的天文现象)完成下列各题2. 火星和月球都属于A. 天体B. 天体系统C. 行星D. 行星际物质3. “火星合月”说明A. 火星与月球形成一个暂时天体系统B. 月球的引力使火星靠近C. 两星都运行到地球同一侧且距离较近D. 火星与月球运行轨道有交点【答案】2. A 3. C【解析】【2题详解】火星和月球都是宇宙物质的空间存在形式,均属于天体,天体间相互吸引并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火星和月球不相互绕转,不能构成天体系统,月球属于地球的卫星,火星属于行星,故选A。
3题详解】火星合月”是指火星运转到轨道中离月球近点时发生的天文现象,说明两星都运行到地球同一侧且距离较近位置,故选C点睛】天体,由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分为星云、恒星、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恒星和星云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行星在椭圆形轨道上围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质量较小,不发光,表面通过反射太阳光而发亮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质量不大的天体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组成物质是氢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彗星是在扁长形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独特外貌平时肉眼能看到的大多为能自身发光发亮的恒星4.读太阳系局部图,有关太阳系行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B. 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三方面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C. 图中②③分别是火星和木星D. 金星、火星等行星能自行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中显得很明亮【答案】C【解析】【分析】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三方面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
行星不发光,金星、火星等在夜空中显得很明亮,是因为距地球较近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一个平面上,A正确水星、金星、火星在体积、质量、组成物质三方面与地球较相似,称为类地行星,B正确按照太阳系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图中②③分别是火星和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C正确金星、火星等行星不能自行发出可见光,这几颗行星在夜空中显得很明亮,是因为距地球较近,D错误5.“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年6月13日与“天宫一号”完成自动交会对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形成组合体后,航天员通过对接通道,进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验舱工作和生活,王亚平还进行了中国第一次空中授课据此回答下题最可能干扰“空中授课”(通信联系)的是( )A. 太阳活动B. 云雾C. 流星D. 太阳辐射【答案】A【解析】【详解】最可能干扰“空中授课”通信联系的是太阳活动,耀斑暴发引起磁暴现象,导致地球电离层扰动,无线电短波信号中断,A对云雾、流星、太阳辐射不会干扰电离层,不能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联系,B、C、D错6.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考查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能源按照其形成和能量来源可以分为: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如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生物能等;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如核能、地热能;天体引力能,如潮汐能等地热发电站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故不是来自太阳辐射,D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煤、石油是历史时期的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被称之为“储存起来的太阳能”,属于太阳辐射能,AB不合题意;太阳能电池是直接利用太阳能,C不符合题意7.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 ①④B. ①②C. ②③D. 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地球上的水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水汽释放,并在地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形成液态水,故日地距离适中和昼夜交替周期适中影响了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①④对,A项正确8.德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太阳系附近有三颗“超级地球”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超级地球”应属于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河外星系【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这三颗行星围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说明这三颗行星不属于太阳系,因此排除A、B选项。
太阳至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2.6万光年,日地距离1.5亿km,三颗星星距离地球仅22光年,因此“超级地球”应属于银河系,故C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需抓住材料中“绕天蝎座的一颗恒星运行,距离地球仅22光年”等信息,难度较小9.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A. 适中的质量与体积B. 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C. 与恒星的距离适中D. 适中的自转周期【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属于知识迁移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球上存在生命条件的理解详解】“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与“超级地球”的引力有关,适中的质量与体积使得“超级地球”引力适当,故A正确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与恒星的距离适中、适中的自转周期影响的是行星表面的温度,故排除B、C、D项世界上最“贵重”的詹姆斯•韦拍望远镜将在2018年发射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的一面的日地连线上(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0. 按天体的运动特征,该望远镜类似于A. 卫星B. 行星C. 恒星D. 星云11. 下列关于河外星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系统B. 是目前人类观测到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C. 是分布在银河系外围的天体系统D. 是不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答案】10. B 11. D【解析】【10题详解】由“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的一面的日地连线上”且距地球150万千米,可知其运行是围绕太阳运动,类似于行星。
故B正确11题详解】目前,天体系统的最高级别是总星系,它是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的总称因此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是两个并列的同等级的天体系统地球所属的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的一部分,所以河外星系不包含地球,故D正确、B错误据估计,像银河系那样的河外星系在宇宙中数以亿计,其中离我们最远的约为150~200亿光年,它们并不是围绕着银河系运动,银河系也绝不是宇宙的中心在银河系中,还有很多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它们远比河外星系距地球近,故A、C错误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 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A. ①为地壳B. ③为软流层C. ②为岩石圈D. ④为下地幔13.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 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 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D. 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14. 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纵波、横波通过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时,波速都增加B. ⑤圈层虽由固态物质组成,但在该圈层无法观测到横波C. ①和②之间的圈层即水圈D. 地球各内部、外部圈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答案】12. B 13. B 14.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构造以及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属于基础性题目,难度一般。
12题详解】依据图中各层与地表的垂直距离或深度可知,①为大气的平流层,②为地壳,③为软流层,④为外核,⑤为内核故B正确13题详解】②圈层为地壳,其厚度陆地较海洋大,故B正确①圈层为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③圈层为软流层,处于地幔中,横波可以穿过;④圈层处横波突然消失,物质状态为液态,故A、C、D错误14题详解】⑤圈层为内核,虽由固态物质组成,但因④圈层的物质为液态,因此横波无法到达⑤圈层,故B正确纵波、横波通过莫霍界面时波速都增加;但通过古登堡界面时, 纵波波速降低、横波消失; ①和②之间的圈层为大气圈的对流层;水圈是连续且不规则的圈层,故A、C、D错误15.人民币被誉为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印在它们背面读图完成下题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 甲一冰川堆积B. 乙一流水沉积C. 丙一风力侵蚀D. 丁一流水侵蚀【答案】D【解析】【详解】甲-壶口瀑布-流水侵蚀地貌;乙-泰山-地壳运动;丙-桂林山水-流水溶蚀地貌;丁-长江三峡-流水侵蚀地貌,据此选D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6. 在a、c两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是A. 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B. 洪(冲)积扇、三角洲C. 河漫滩平原、三角洲D. 三角洲、河漫滩平原17. a区建于河流上游地势较低处,b、c、d区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原因是A. 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的平坦之处,利于人类定居B. 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C. 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容易获取淡水资源D. 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平坦处,有利于引用河流淡水【答案】16. A 17. B【解析】【16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河流冲出山谷口的开阔地带, 最有可能发育洪(冲)积扇;c处位于河流开阔的干流地区,可能会形成河漫滩平原。
故答案选A项17题详解】a处聚落建在上游地势较低平的河谷地带,温度适宜且耕作方便,便于定居;而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水,为减少其对生存的威胁,居民区多选在地势较高处故答案选B项18.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本次洪水()A. 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B. 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C. 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D. 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图例,读图可知:水位上升的中期,沉积物较少,表明河流搬运作用较强;水位下降时,沉积物较多,表明泥沙沉积,河流含沙量减少;流量增大时,河流侵蚀作用增强;而河流对河底和两岸的侵蚀,使河床加宽变深故 D正确,A、B、C错误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常用单位为m3/s流速是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流量和流速是影响河流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重要因素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9. 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