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赏析.ppt
19页通信101 孙社 031002116,书法赏析——明清书法,明朝 董其昌 傅山 文征明 徐渭,清朝 康有为 刘墉 赵之谦 吴昌硕,明清书法,董其昌 其书法取法古人,是一位集大成的书家董其昌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师法古人不求外在形似而注重内在精神的体现,对结体、用笔、章法皆有研究,形成了一种淡雅清秀的书风,他创造的文人书法对清代书家影响巨大傅山书法尚真率,反奴性,主张“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轻率勿安排傅山 其行草书典型地体现了这一思想,他精于各种书体,篆隶功力深厚,小楷直追钟王,对晋唐宋元明诸大家多有研习,形成了“书以人重”的美学思想文征明其书法初从李应桢(祝允明岳父)临习二王法帖,晚年喜书大草,且自出新意文征明 行草书出自王氏家法,功力深厚,温文尔雅,晚年草书参以黄庭坚的笔意,于娴雅中透出苍老的意味,笔法纵横又不失温厚之旨徐渭 其书法早年有黄庭坚、米芾的遗意,晚年变得雄浑恣肆,满纸苍茫,,徐渭 用笔挥洒,结体错落,看似无法,然挥洒的笔锋处处着力,章法奇正相生于动乱中求平衡,淋漓的墨迹恰似其人生的写照康有为 融篆隶于行楷,墨色苍润相间,具古朴雅致之气书 写时逆笔藏锋,迟送涩进,笔力峻拔。
字体笔画平长,横平竖直,长撇大捺,转折处圆浑苍厚康有为 此藏品为康有为自作 诗《古台感别留题》八条屏尺寸为235厘米×62厘米×8条上款为:“逸荪仁兄”;下款为:“天游化人康有为”:钤印两枚:白文印“康有为印”;朱文印“南海长素所书”刘墉 其书法,不随俗,初从赵孟頫入,法魏晋,学钟繇,兼颜真卿、苏轼及各家法帖,中后不受古人牢笼,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超然独出,自成一家,有名于时,“名满天下”,政治文章皆为所掩,刘墉 字初看圆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刘墉书法之境界可以“静”、“淡 ”、“清”三字概括,这是他超过常人之处有“浓墨宰相”之美称他的书法的特殊韵味,备受历代人所喜爱赵之谦 其书法初师颜真卿,后取法北朝碑刻,所作楷书,笔致婉转圆通,人称“魏底颜面”;篆书在邓石如的基础上掺以魏碑笔意,别具一格,亦能以魏碑体势作行草书赵之谦 笔墨趋于放纵,挥笔泼墨,笔力雄健,洒脱自如,色彩浓艳,富有新意吴昌硕 晚年所书隶书,结体已变长,取纵势,如这幅“奉爵称寿,雅歌吹笙”,用笔雄浑、饱满,从一些线条看,具有篆书的痕迹,可以说这时吴昌硕早已将篆、隶溶为一体了,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面目吴昌硕 笔势奔腾,苍 劲雄浑,不拘成法。
再看一遍~,通信101 孙社 031002116 2011年12月,谢谢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