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空间站介绍.doc
5页国际空间站介绍国际空间站介绍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领域的最大规模的科技合作项目,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在80年月早期为抗衡苏联的和平号轨道空间站而提出来的,跟着冷战的结束,世界上一些投资大、风险高而一个国家又无力担当的大科学研究项目渐渐走向国际合作在这一背景下,继承了苏联航天科学成就的俄罗斯转而成为这个大的科学项目的重要伙伴国际空间站由美国、俄罗斯、日本、欧洲航天局、加拿大等共同建筑,计划耗费将超出630亿美元国际空间站计划最早是美国提出的, 当时名为国际自由号空间站计划,并于1984年获取美国总统里根的同意,可是跟着时间的推移和数十亿美元的耗费,这项计划没有获得进展 1993年,克林顿入主白宫,提出将自由号空间站计划由美国单独建筑改为国际合作建设,使这一计划得以生计下来1993年11月1日,美国航空航天局与俄罗斯宇航局签订协议,决定在和平号轨道站的基础上建筑一座国际空间站,命名为阿尔法俄罗斯加入空间站计划后,反对使用这个有“首创”和“第一”之意的名字,因为俄罗斯1971年发射的礼炮1号才是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故此刻国际空间站没出名字1998年1月29日,来自15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签订了对于建设国际空间站的一系列协议和三个双边体谅备忘录。
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航天局的11个成员国(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和科研部长或大使在文件上署名这些文件的签订标记着国际空间站计划正式启动/1998年3月7日,俄罗斯与美国就合作建设空间站达成协议,并签署了相关的一揽子基本文件依据协议,国际空间站80%的建设资本由美国负担,工作语言为英语,并由美国航空航天局牵头,负责从整体上领导和协调计划的实行以及在空间站运转时期发生紧迫状况时进行详细指挥空间站计区分三个阶段达成,总工期为10年但因为资本欠缺,计划再三推延实行第一阶段从1994-1997年,为准备阶段,主要进行结合载人航天活动,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多次对接;将美国宇航员送到和平号空间站上,以训练他们在空间站上的生活和工作能力;为和平号空间站运送新的太阳能电池板,缓解该站严重缺电的状况;在空间站上增装两个有美国仪器的实验舱,以便美国展开大批空间科学实验,获得微重力、生命科学、地球资源探测和轨道交会与对接等方面的经验1996年11月27日,俄罗斯达成了国际空间站核心部分——第一舱的制造工作第二阶段拟从1997年11月开始,实质从1998年11月开始。
为国际空间站的早期装置接段,也是成立国际空间站的重点阶段它于1998年11月20日从拜科努尔发射场,用一枚“质子─K”火箭发射一个重量为19.5吨,13米长,内部容积约72立方米(可用面积达40平方米)的俄罗斯曙光号功能货舱(FGB)曙光号是一个与和平号空间站近似的大型舱体,用作空间站的基础,能供给电源、推动、导航、通讯、姿控、温控、充压的小天气环境等多种功能它由和平号空间站上的晶体舱演变而来,寿命13年,电源最大功率为6千瓦,装有可接4个航天器的对接件功能货舱在太空“落户”后,将陆续发射美国结点舱、实验舱,及俄罗斯和平2号服务舱、结盟号飞船等美国结点舱用于存贮货物和调理电力供给,结盟号载人飞船则作为宇航员返回地面的紧抢营救工具在这一阶段,将用美国航天飞机和俄罗斯质子号火箭进行多次发射,运送舱段、宇航员等,获取使用两种不一样运载工具的实践经验,使空间站初具规模,并能供给3名航天员长久居住美国实验舱的发射和对接的达成,标记着第二阶段的结束此时,空间站可供给13个科学机柜和大于10千瓦的电力,可展开科研工作第三阶段拟从1998年到2004年在这时期将把美国的居住舱、欧洲航天局和日本各自的实验舱以及加拿大的挪动服务系统等奉上太空,最后达成空间站的组装。
此阶段将以发射美制主桁架和太阳电池阵“打头炮”太阳电池阵在轨道上组装好并能供电时,即可发射日欧的实验舱,此中日本的实验舱除可供给国际标准有效载荷的小型机械臂今后,发射美制居住舱与空间站对接,它标记空间站装置达成,宇航员数量可增添到7人计划达成后,国际空间站将开始它10 年的工作寿命空间站的组装工作将在乌黑的太空进行,任务特别沉重而艰巨因为它的总重量快要 340吨,美俄两国宇航局得进行起码 43次太空飞翔才能把各样零件送入轨道,此中包含由美国航天飞机履行的34次飞翔和由俄罗斯方面进行的9次飞翔美俄宇航员经过起码1800个小时的144次太空行走才能将这些资料组装成空间站最后的国际空间站由6个实验舱:美国1个、欧洲航天局1个、日本1个、俄罗斯3个(供给科研机柜)、1个美国居住舱(有卫生间、寝室、厨房和医务设备)、2个结点舱和服务系统及运输系统所构成,它的总重量为430吨,主桁架长88米,4个太阳电池阵宽110米,能供给110千瓦的电源功率,此顶用户使用功率为46千瓦居住舱的容积为1200立方米,有一个大气压空间站的运转高度均匀为397米该空间站的服务系统包含俄罗斯的功能货舱、 加拿大挪动服务系统和俄罗斯服务舱。
加拿大挪动服务系统的遥控机臂长16.8米,能运125吨货物,可沿主桁架挪动,进行空间站硬件的装置、维修和改换俄服务舱拥有生命保障系统、推力器和居住功能(含卫生间和卫生设备),重20吨空间站的运输系统包含结盟号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运货飞船等,此中后者每年为空间站运送4次推动剂空间站的指令和控制由美俄两方分担,美国约翰逊航天中心主要负责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航天中心主要负责载人飞船和运货飞船飞向空间站,以及飞船飞离空间站,它也是空间站运转的后备控制中心在美日欧的实验舱中,共有33个国际空间站有效载荷标准机架,此中美国实验舱内有13个,日本舱内有10个,欧洲航天局舱内有10个空间站在约 350米高的轨道上组装达成后,将慢慢推移到约460 千米的轨道上比起自由号空间站方案,国际空间站为了俄罗斯发射的方便, 轨道倾角由28°改为51.6°,这样损失了航天飞机运送有效载的一部分重量,为了填补这一损失,美国拟用铝锂资料制造航天飞机外贮箱,以改良航天飞机性能国际空间站利用地面没法供给的空间零重力状态的有益条件, 可以使科学家们长久进行一系列科学试验 国际空间站的建成,意味着一个共同探究和开发宇宙空间时代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