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doc
4页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摘要 : 固定资产是高校开展教学、 科研、后勤、行政管理等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如何科学有效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 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及保值增值 , 保证高校持续稳定的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 , 对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 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 为读者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建议关键词 : 高校 ; 固定资产管理 ; 内涵 ; 问题 ; 对策一、高校固定资产的内涵根据《高校会计制度》规定 , 高校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 500元以上 , 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 800 元以上 , 使用期限一年以上 , 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 , 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 , 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学校固定资产分六类 :(1) 房屋和建筑物 , 包括教学用房、行政用房、后勤用房、业务辅助用房、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及土地等资产 ;(2) 专用设备 , 包括电脑设备、打字复印机、电教设备及文体设备等 ;(3) 一般设备 , 包括仪器仪表、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印刷机械、卫生医疗器械、工具、器具、家具、行政办公设备、被服装具、标本模型及车辆等设备;(4)文物及陈列品 ;(5) 图书 ;(6) 其他固定资产。
加强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 , 目的是为了对高校固定资产合理配置 , 提高其使用效益 , 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 防止资产流失改革开放以来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 我国各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我认为 , 应针对高校所面临的新情况、 新问题 , 以管理创新为主线 , 优化资源配置 , 实现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最大化不断推进其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二、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所存在的不足1.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完善一般而言 , 高校货币资金管理较系统与规范 , 收支严格 , 且由财务人员专业管理 , 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 , 发生差错概率较小 而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由于类繁量大 , 管理环节多 , 具体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及更换频繁等原因 , 相关的管理制度难以及时完善部分高校虽然也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 但有章不循 , 违章不究 , 执行不力现象时有发生 ; 还有部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形同摆设 , 流于形式 , 失去了应有的规范约束作用2. 资产闲置浪费严重 , 利用率较低资产调剂难由于高校以院系为单位 , 行政管辖和利益分配相对独立 , 有些部门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 , 较多考虑使用的方便 , 对资产的配置存在“小而全”、“部门所有”观念 , 资产购置缺乏计划性和有效的制约机制 , 随意性较大 , 抢资源、争项目现象较严重 , 资产重复购置 , 使用效率不高 , 闲置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据调查 , 高校仪器设备中竟有 20%处于闲置状态 同时 , 对设备配置一味坚持“超前”意识 , 片面追求仪器设备高、精、尖 , 脱离了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实际 , 导致高能低用 , 高价低效 , 资源浪费3. 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长期以来 ,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下思维定势的影响 , 高校认为 , 高校是专门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纯消费性事业单位 , 不同于生产经营 , 非经营性资产占主导地位 , 固定资产无偿使用 , 不需计提折旧、计算盈亏和进行价值补偿 , 只须注重需求 , 无须注重使用效益 , 因而缺乏成本效益观念 , 对国家投入形成的固定资产的地位、作用及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 , 受传统教育管理思想和模式惯性的影响 , 不少高校领导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 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不够 , 致使部分资产长期闲置 , 得不到充分利用 , 浪费流失等现象严重4. 机构设置急需完善缺乏专门管理机构长期以来 , 高校固定资产的所有权、 经营权、行政管理权三位一体 , 缺乏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运行机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所有者“缺位” , 没有人真正关心国家财产的安危 , 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出现了“谁都管 , 谁都管不了 , 谁都负责 , 谁都负不了责”的无序状态。
而现行的教学仪器设备、 房产建筑物、图书资料分别属于设备处、后勤管理处、图书馆等职能部门管理 , 实行多个部门分头管理 , 各自代表学校行使管理职责 , 管理分散 , 相互之间的关系无法协调 , 缺乏管理的系统整体性和协调的全面权威性 , 提供的信息难以反映学校固定资产全貌 三、强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切实措施1. 与时俱进 ,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目前大部分院校对固定资产管理普遍实行的是分类归口分级管理模式,在这一管理方式中 , 应特别强调“统一领导”这个前提 要有效地克服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诸多弊端 , 强调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统一领导 成立以校长为首 , 各分管副校长 , 有关资产使用单位和职能管理部门 , 以及监察审计部门参加的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该机构是学校整个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决策机构 , 负责管理和监督检查执行情况在校国资管理机构的统一领导下 , 按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 ,由财务处、资产处、教务处、图书馆、后勤处、产业处等职能部门明确固定资产归校统一所有 , 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分级管理 , 专业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系 形成既有分类归口 , 又有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 , 使固定资产管理规范化、 制度化、科学化。
同时 , 各管理部门要配备能胜任的、 综合素质好的管理人员 , 切实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 使整个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既有好的管理体制 , 又有落实到位的管理措施目前最根本、最急迫的是要打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部门所有的管理方式 , 根据市场经济要求同时兼顾高等教育本质特征而建立按价值分类的管理方式 , 使固定资产合理流动起来 , 在满足教育这一社会效益的同时 , 实现经济价值的快速增长2. 增强资产管理意识长期以来 , 高校办学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 , 目前虽说是多渠道筹措资金 , 但国家财政拨款仍是主渠道 , 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经济核算概念淡漠 , 也就导致了人们国有资产观念淡漠认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不同于 ,搞不搞国有资产管理无所谓这种认识必须端正因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 一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 二是加强自身发展的需要要使大家明白对高校财产的管理人人都是主人 , 人人都有责任 , 增强保护国有资产权益的主动意识 , 自觉维护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 , 从而形成共识3. 完善管理制度 , 责任落实到人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是加强高校资产管理 , 制止或减少资产流失的有力保证。
要根据现代固定资产管理要求 , 整章建制 , 做到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监督管理责任制 , 将资产监督、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处室、个人 , 明确固定资产物质管理部门、资产核算部门和使用部门以及个人的责任要健全固定资产的购置审批、 验收管理、保管使用制度 , 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内部稽核制度 , 做到账、卡、物相符要制定固定资产报损、报废、有偿调拨、转让变卖、租赁抵押等规定和申报制度 , 使各部门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做到合理、节约、高效结合目前高校实际 ,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 , 要特别注意加强非经营性固定资产转为经营性固定资产的管理 , 统一政策 , 统一管理 , 实行有偿使用对用于经营性房屋、仪器设备等事前要经过评估、界定 , 使其能真正真实、完整地纳入校资产管理部门 , 按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 以维护高校的合法权益此外 , 要加强对闲置设备的调剂管理 , 使闲置的固定资产合理流动 , 共享资源 , 尽可能地提高其利用率4. 发挥审计监督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作用由于固定资产在高校总资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而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审计监督 , 保护高校资产的安全完整 , 维护高校的合法权益 , 实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 促进教学、科研、产业的健康发展 , 是高校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固定资产审计有这样的特点 : 一方面 , 由于固定资产使用期长 , 价值大 , 更新较慢 , 增减变化发生的频率与流动资产相比要小得多 , 相对来说 , 发生数量上的差错或弊端也较少 因此 , 在审计计划中 , 专门用于固定资产审计的工作量相对减少 , 审计程序与方法也较简单另一方面 , 由于固定资产单位价值高 , 而且在资产总额中一般所占的比重较大 , 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对一个单位的发展影响极大同时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 高校的经济活动日趋频繁 , 在创办“三产”、出租联营、股份合作等环节中 , 难免会发生资产转移行为这就要求高校对出资的国有资产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评估审计机构要认真履行职责 , 代表高校行使监督管理权、投资和收益权、资产处置权参考文献 :曲桂贤 张剑飞 : 论高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 [J] 东北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XX,(05).李萍 郝金岩 郝俊梅 :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新探 [J]. 财会通讯 ( 理财版 ),20XX,(02).武红玲 :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探析 [J]. 财会通讯 ( 理财版 ),20XX,(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