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院采矿工程专业特色.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418721521
  • 上传时间:2024-01-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89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院采矿工程专业特色1. 教学团队形成的历史悠久,办学理念和专业特色鲜明河南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09 年由英国福公司投资兴建的焦作路矿学堂,具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早在建 校之初,学校设立矿务学门,专门培养采矿、冶金和铁路专门人才采矿工程专业是在 矿务学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有丰富的办学经验积累和文化 积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矿业领域的高级人才多年来,在坚持“以科研促教学,既出成 果又出人才”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加强采矿学科和课程建设,拓宽了专业研究领域和 人才培养方向,促进了采矿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形成了矿业领域专业人 才培养的优势,取得了显着成效,对促进河南省乃至全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了 积极作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秉承“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和“以人为本”的 教育理念,形成了丰富的培养模式(如“3+1教学改革”、’4年制对口单招”、“3年制采 矿工程紧缺人才班”、“1+N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等),有效地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的 提升目前,采矿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拥有博士后 流动站,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授权点,河南省一类重点学科。

      先后承担了数十 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炭部科技 攻关、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矿业领域的研究课题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省级 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能源部科技进步 一等奖、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三等奖等多项奖励在放顶煤开采、煤与煤层气共采和锚杆支护新技术等方向做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工作,使我校在矿业领域的研究已经步入 国内领先地位河南省煤炭学会采矿专业委员会、通风专业委员会、防突专业委员会均挂靠于采矿 工程学科,负责组织、指导全省煤矿开采和瓦斯防治领域的学术活动、学科发展和人才 培养工作2. 率先建立煤及煤层气工程学科方向,煤与煤层气共采领域研究步入国际前沿煤层气虽是一种灾害,但更是一种洁净能源,其开发利用可以弥补我国常规能源的 不足,可以大大减少采煤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同时,对其开发 利用还可为以后的煤炭安全开采创造有利条件20 世纪 90年代以来,团队成员开始涉足煤层气地质学研究,经过 10 余年的努力, 在构造煤发育区煤层气开发的新工艺研究、煤层裂隙、储层压力、煤层气吸附、成藏机 理等方面的研究整体上居于国内先进地位,某些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具有一定 的原创性。

      提出了构造煤发育区煤层气开发的新工艺,并成功地实施了半工业性试验, 进一步的工业试验和推广将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有力保证,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 效益孙玉宁教授在煤层气抽采封孔技术、钻探技术方面获得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有 效地提高了煤层气抽放孔的钻探深度和煤层气抽采浓度围绕煤层气的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重点项目)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8项,省部级项目12 项,并承担一大批企业合作项目,发表与本专 业相关的论文200 余篇,出版专着3 部,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项和国家专利4项, 从而使煤层气地质学和煤层气勘探开发工艺领域的研究开始步入国际前沿水平由于我校在煤层气方面的前沿性研究成就,先后成为“河南省教育厅煤层气与安全高 效开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南省煤与煤层气开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7 年国家发 改委和教育部提出由我校试办煤层气工程本科专业,使我校成为全国率先培养煤层气人 才的两所大学之一3. 国内首创普通放顶煤技术,对煤炭行业产生重要影响20 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综采技术、特别是放顶煤综采技术已成为我国缓斜、倾 斜厚煤层的重要采煤方法,实现了厚煤层开采方法的一次技术革命,达到了高产、高效、 低耗的效果。

      80 年代末以来,我校开始进行将放顶煤开采技术应用到普采和炮采工作面 采煤工艺中的研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普通放顶煤开采技术专着《普通放顶煤开采技术》该方向主要致力于将放顶煤开采的高产、高效、低耗、高度集中化生产及对地质条 件适应性强等优点应用到普采、炮采工作面,进一步推广放顶煤开采的使用范围通过 多年研究与实践,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①系统研究了单体支柱放顶煤开采的巷道布置、支架及布置方式、采煤工艺及参数、 矿压显现特征等;②提出使用悬移支架和滑移支架放顶煤开采,分析了各种地质条件下 悬移支架和滑移支架运行状况与使用效果;③系统的研究了普通放顶煤开采瓦斯综合治 理、自燃发火防治、煤尘综合防治等安全技术上述研究成果对河南省的大部分中、小煤矿和乡镇煤矿,陕、鲁、黑、辽、晋、冀 皖等省的部分中、小型煤矿采用该项采煤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煤炭行业内产生了重 要影响,产生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十几年来,本研究方向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已出版专着 3 部,获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能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 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就放顶煤开采领域在国际性刊物、国际性学术 会议和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 多篇。

      4. 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系列采矿教学模型,为全国煤炭院校地矿类专业及各级安培 中心的教学培训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为配合《采矿学》等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地下井巷空间关系,掌握矿井主要 生产系统,采矿实验室的模型室自主设计、研发、制造了现代化矿井模型、综采(综放) 开采生产系统及安全演示模型、掘进生产系统及安全演示模型、矿井通风系统实验模型、 立井(斜井)提升及保护演示模型、井下运输(皮带输送)系统及保护演示模型、井下 双回路供电演示模型等一系列采矿教学模型(100 多台件),并配备专门实验教师,面 向全校学生开放通过学生组装和演示模型模拟矿井各生产系统工艺过程,启发学生主 动研究采矿系统等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结合专业知识主动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模型室自主研发的教学模型,经多次更新、改造,采矿模型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不 断提高,不仅供本校学生使用,还为全国煤矿各级安培中心和全国煤炭院校提供采掘安 全、通风安全、机电提升运输安全等成套实验设备近 2000 套,促进了采矿工程学科教学 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扩大了在全国的影响力同时,利用学科建设、科研课题的研究条件,积极开展关于教学模型方面的教学研 究工作,以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先后主持《现代化矿井教学实验模型研制》、《矿井模 型在<采煤概论>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分析》等教学研究课题,为探索教学模型在教学中的 应用奠定了基础采矿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与内容采矿工程专业现设置5 门主干课程。

      采矿工程专业覆盖了原有的地下开采、露天开采及矿井 通风与安全三个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注意整体优化,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重视素质教 育、基础教育,加强实践,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的改革和重视课 外的教育培养等专业课的门数和学时进行了多次优化,进一步突出采矿工程专业五门主干 课程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使《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井巷工程》、《矿山 机械》和《矿山电工》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更加明确《采矿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我校目前正在使用的新编《采矿学》融合了原专 业课程煤矿开采学、采煤工艺学、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特殊开采、露天开采和矿井开采设计、 矿山规划、采矿系统工程、非煤固体矿床开采等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形成了矿井开拓、准 备方式、采煤方法及采动影响及其治理4 部分(原体系为矿井开拓、准备方式、采煤方法3 部分)的新体系由此建立矿井的“掘、采、治”三元开采技术体系,构建了重环保、少污染 的绿色开采技术体系课程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体系优、课时精、内容新、注重应用能力培 养,风格新颖,适合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矿山机械》课程体系及内容。

      目前正在使用的《矿山机械》融合了原专业课程机械设 计基础、矿山常用机械、煤矿固定设备等课程的内容,从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到 机械设备的设计、选型方法、加工、维修等形成了一体化的概念尤其加强了对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对提 高学生选型设计的计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井巷工程》课程体系及内容《井巷工程》课程体系及内容的改革主要是在大量科学 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从20世纪 60年代开始,我们就在井巷工程科研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 究,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级科研项目,如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立井锚喷作用机理》、国 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软岩巷道支护机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煤巷锚杆支护》, 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这些都为《井巷工程》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了大量 素材主要特点体现在:利用实习、实验、课堂教学相结合,注重基本理论的掌握,注重学 生应用和引导能力培养我校新编的《井巷设计优化与施工新技术》已列为国家“653”工程 培训教材《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体系与内容《矿山通风与安全》教材有机融合了原专业课程 矿井通风、煤矿安全与灾害防治、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等三门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并在知识结构上进行了大力调整,在内容体系上进行了整体优化,在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的关系上 进行了合理调整。

      此外适当增加了矿山安全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方面最新的科技成就的内容《矿山电工》课程体系与内容《矿山电工》是采矿工程专业电气知识领域的一门主要 课程,是一门研究如何安全可靠、技术经济合理的为矿山企业连续供应交流电力,并控制采 矿机械设备按生产工艺的要求高效运行的课程该课程体系主要是结合着矿井大型设备的安 装与运转、高电压下井、矿井高产高效等对矿井供电提出的要求,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对 矿井地面与井下供配电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利于更好地从事矿山开采与管理工作等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宽、能力 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能力,掌握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 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工程领域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井设 计、开采技术、矿井通风、矿山安全技术、矿山监察、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具有较强实际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二、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力学、计算机基础、现代企业管理、矿山地质学、测量学、矿 山机电、矿井通风、安全技术、采矿学等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 本训练毕业生达到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1.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2. 具有从事采矿工程所需要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的知识;3. 掌握固体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了解采矿学科研究 现状和发展趋势;4. 掌握矿山地质学、矿山机电、矿井通风、安全技术、采矿学等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 有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采矿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6. 具有创新意识和先进理念,具备应用采矿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进 行技术革新和新技术、新工艺研究的初步能力;7. 了解国家有关采矿工程专业设计、生产、安全、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 策和法规;8.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9. 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学习能力;10.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