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莴笋反季节栽培技术.doc
2页金锄头农业技术库莴笋反季节栽培技术1、莴笋的生物学性状莴笋的肉质为主要食用器官,嫩叶也可食用;莴笋叶片中含有莴苣素,具有苦味,有清凉解毒、镇痛、通乳、利便作用莴笋喜冷凉气候,稍能耐霜冻,忌高温种子在 4℃以上开始发芽,发芽适温 15―20℃,30℃以上发芽受阻高温季节栽培须经低温催芽后方可播种育苗;幼苗生长适温为 15―20℃,12℃以下生长缓慢,29℃以上生长不良;可耐低温,茎叶生长适温 11―18℃,叶簇大,茎粗壮;日均温度超过 24℃或日照时数在 14 小时以上的高温长日照条件下,易引起先期抽苔,造成肉质茎细长,影响产量和品质;莴笋成株在0℃以下会受冻害;开花结实期要求温度较高,低于 0℃开花结实受阻2、品种选择夏秋高温季节栽培的莴笋品种应选用耐热,对高温长日照反应不敏感、不易抽苔的中晚熟抗病品种如“特耐热尖叶莴笋”、“夏抗 40”圆叶笋、“夏抗38”尖叶笋、“笋王 3 号”等3、播种、育苗技术由于播种季节处于高温期,播种前必须进行低温处理将种子浸在凉水中 4―6小时后,用纱布包好,甩干水分放入恒温箱,保持 15―18℃进行催芽;每天用凉水浇种子 1―2 次,3―4 天当种子有 60%左右露白时即可播种。
播种床应选择比较阴凉的地块,用人粪尿作基肥,整好苗床,浇透水,于傍晚较凉爽时播种,播量 l―,不宜过密播种后覆细土 米,畦面覆遮阳网保湿降温,出苗后视苗情间苗 2―3 次,幼苗真叶 2―3 片时喷矮壮素(50 毫克/公斤,烯效唑 5 毫克/公斤,以防幼苗徒长,遮阳棚要日盖夜揭,定植前 7―10 天全部拆除进行炼苗,幼苗 4―5 片真叶时定植4、栽培管理技术4.1 整地、施基肥选择比较凉爽的地带,前作未种过同科作物且排灌两便的田块进行翻耕,每亩施入腐熟栏肥 2000 公斤,复合肥 20 公斤,过磷酸钙 50 公斤;或复合肥 50 公斤加过磷酸钙 50 公斤;耙平整成深沟高畦,畦面宽 ,种植 4 行4.2 适时定植幼苗 4―5 片真叶时为定植适期,由于定植期是高温季节,可选阴天或午后 3 时气温下降后进行定植在定植的当天上午,先给苗床浇透水,这样起苗时可以少伤根,多带土由于高温季节生长较差,植株较小,株行距为 25 厘米×25厘米,定株后即可浇定根水,畦面盖草降温、保湿4.3 肥水管理还苗期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防止干旱,促进成活定植成活后追施催苗肥每亩施稀薄人粪尿 1500 公斤;进入莲座期,嫩茎开始膨大时,需要充足的氮肥和水分,应及时追施重肥,每亩施人粪尿 2000 公斤、草木灰 100 公斤,或复合肥力 20 公斤。
施肥前先中耕除草,施肥后清沟培土,以促进嫩茎迅速肥大莴笋在茎部膨大期,对磷钾肥要求较高,可用 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 1―2次在茎部膨大后期,如肥水过多,或遇连续阴雨天气,容易出现纵向裂口,易引发软腐病和菌核病,采收前 10 天应停止追肥莴笋不耐浓厚肥,应“薄肥勤施”且施在株与株之间,不能施在基部4.4 防止先期抽苔金锄头农业技术库莴笋在夏季季节栽培正值高温长日照,并且雨水频繁,管理不善,极易引起先期抽苔和植株徒长当植株进入茎部膨大期时,每隔 5―7 天,用矮壮素350―500 毫克/公斤,喷雾促进茎部肥大粗壮,增加茎重4.5 病虫害防治莴笋的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 10%一遍净 2000 倍喷雾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菌核病、病毒病等,霜霉病可用 72%克露 700 倍,菌核病可用 40%菌核净2000 倍,病毒病在结合防治传毒蚜虫的同时,用 20%病毒 喷雾5 采收莴笋定植后 40―50 天,植株心叶与外叶的最高叶齐平,植株顶部平展,尚未现蕾时用刀贴地面切下,一般每亩产量 2000―3000 公斤 专利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