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鸡年说“鸡戏”.docx
5页鸡年说“鸡戏” 今年是农历乙酉年,按十二生肖排列应是鸡年,咱们说说与鸡有关的剧目,共迎新春 京剧中与鸡有关的戏不多,最闻名的当属武丑戏《时迁偷鸡》,又名《巧连环》,系水浒故事偷鸡”一场有精采的“吃火”绝技饰时迁的武丑演员以点燃三寸见方的折卷纸块,象征烧熟的鸡肉,送入口中三次“吃火”各不一样:先吃火苗升腾的“鸡肉”,入口火焰即灭;继以火纸入口后,再张嘴,仍见口中火花闪闪;最终将点燃的火纸入口“咀嚼”,再将“鸡肉”取出,执于手中,不久又见火苗升起,再次入口这段表演时吞时吐,或明或灭,亦庄亦谐,幽默幽默时迁玩耍店家时,要求演员嗓音脆亮,口齿清楚,“走矮步”动作迅捷,灵活自如,扑跌翻跃须身手矫捷,不拖不拉,造型美观此戏乃传统武丑重头戏,京剧史上闻名的武丑王长林、叶盛章、张春华均皆擅演,艾世菊、李庆春等亦工此戏但因剧中“吃火”绝技难度很大,《偷鸡》今已不多见,仅天津石晓亮、上海严庆谷偶有演出中国京剧院日本籍演员石山雄太,亦拿手《偷鸡》 舞台上颇为流行的“鸡戏”,是抒情小喜剧《拾玉镯》,又名《买雄鸡》此剧为全本《法门寺》中一折,亦常作单独演出,是花旦行当的优秀传统剧目,也是花旦戏中唯一全念“韵白”的戏,唱腔虽不多,做工却很吃重。
特殊是演员在舞台上轰鸡、喂鸡、数鸡等一系列虚拟表演,惟妙惟肖;表演怀春少女的一颦一笑,一招一式,艺术地再现生活,极富情趣早年名旦田桂凤、筱翠花、刘筱衡、毛世来、许翰英、吴素秋、童芷苓最擅演此戏1957年,杜近芳曾以此剧在波兰华沙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奖,后云燕铭、李玉茹等屡次将《拾玉镯》带往欧洲、南美各国此戏亦为赵燕侠的代表作,赵演来别出心裁,有很多独到之处她以细腻、传神、逼真的表演,胜利地刻画了一个天真伶俐、俏丽俊美、追求婚姻自由的少女形象11010年,赵燕侠赴美国演出《拾玉镯》,当演到喂鸡一段时,老外们竟纷纷离座起立,昂首探视舞台,找寻真鸡当他们发觉舞台上空无一物、全凭演员逼真地虚拟表演时,都惊喜地夸赞赵燕侠技艺精湛的表演才华,热情颂扬中国古典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 因所谓歪曲太平天国革命,解放初即被禁演的《铁公鸡》,是以太平天国勇将铁公鸡之名为剧名的一出短打武戏该剧源自太平天国后期王鸿寿、老孟七、周来奎等编演的表现太平军革命业绩的四十六本连台本戏《洪杨传》,从洪秀全、杨秀清金田起义到天京陷落止后因慈禧传旨欲观此剧,遂将《洪杨传》改为三十六本《铁公鸡》,凡剧中传播农夫革命与反清斗争的情节,被大删大改,变成了一部“镇压”太平天国的戏。
《铁公鸡》于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首由田际云主持的北京“玉成班”排演,由文武老生程永龙分饰剧中前张嘉祥后向荣两角清末后,《铁公鸡》又从三十六本压缩为十二本(一说十本),但直到解放初被禁演止,舞台演出大多只演其中情节紧凑、开打猛烈的第三本火烧向荣的故事三本《铁公鸡》描写清将铁金翅与清帅向荣不和,投诚太平军,假意宴请向荣,实那么暗设伏兵,欲谋杀之向荣部将张嘉祥(太平军叛将)乔装马夫,随向荣赴宴饮酒间四面火起,张突入火围,力救向荣铁金翅又以兵困之,此时清将陈国瑞赶至,救出向荣,擒获铁金翅该剧主要角色身着清装,纱袍、马褂、顶戴、花翎、辫子,独具匠心开打多为武术套数,运用砍刀、藤牌、匕首、三节棍、九节鞭等,撕杀猛勇,火爆炽烈,甚至赤膊斗狠;还有跟斗过城、巧耍大旗等武技,别致新颖,惊心动魄剧中原以向荣为主角,张嘉祥为配角三本《铁公鸡》为上海武生何月山始创,单独演出,主演张嘉祥,备马时走“虎跳前扑”,真刀真枪开打,武术技巧融于其中此后,张嘉祥即由武生扮演,成为主角向荣有武生扮,也有的以文武老生应工 早年,南北闻名武生演员程永龙、何月山、盖叫天、李洪春、李少春、李万春、李盛斌、姜铁麟、郭玉昆、贺玉钦、高雪樵、李仲林、王富英、李桐春等均拿手。
当时上海还常以“三演”、“四演”乃至“十演”招徕观众十个张嘉祥,轮番出场,各显其能,刀光剑影,翻腾跌扑,极是喧闹1940年头时,李万春、李少春合作演出于北京庆乐戏院《铁公鸡》中李万春饰向荣,李少春饰张嘉祥,轰动一时最精彩的是二人参与在上海的一次合作戏《十十铁公鸡》,前后十个向荣,十个张嘉祥,全都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南北武生盖叫天的一对,原本支配在最终,二李为“倒其次”不料临时盖老请假,二李便被排在最终前九对武生,各人想尽方法,施展各自绝技,全部南派武生人人不遗余力,个个翻跌稀奇而北派武生却不擅翻扑李万春临场生计,二人调换角色,改成万春演张嘉祥,少春演向荣除在扮相和气场上取胜外,“趟马”时,他俩走“双跨虎”,对“飞脚”,两人同时打出一个响儿来,又脆又齐走“对岔”,用软岔三起三落开打中,万春使七节鞭,少春用凳子,全都与前九对武生不同,独树一帜,干净利落,协作默契,稀奇制胜虽无跟斗,亦不“翻城”,但在十对之中,二李却最受欢送,多年以后,始终传为美谈1940年头后期,笔者曾在上海见过名武旦关肃霜、白玉艳反串《铁公鸡》之张嘉祥,英武剽悍,开打威猛,照样半露肩膀,“跟斗过城”,又高又飘,一时轰动沪滨,成为剧坛佳话。
《铁公鸡》在绝迹舞台四十年后的11010年5月,天津京剧团的张幼麟、胡小毛演出了经过重新整理的三本《铁公鸡》到上海演出出现了“一票难求”、连日满座的盛况这是五十多年来《铁公鸡》演出的“独此一家”!其它,京剧剧目中地名涉及“鸡”字的戏,还有武旦戏《鸡鸣驿》和武净戏《金鸡岭》前者取材《彭公案》,述欧阳德、徐胜于鸡鸣驿捉拿九花娘的故事,剧中武旦需踩跷上下翻跌,清末余玉琴演此堪称一绝后者乃《封神榜》故事,演姜子牙、准提道人等,于金鸡岭收服孔雀精孔宣的故事,主角孔宣勾脸精致,武打新颖惜此两剧均早已失传矣 至于现代京剧中唯一在舞台上出现“鸡”的,只有另一出现代京剧《半夜鸡叫》这是1958年,北京鸣华京剧团据闻名小说《高玉宝》中有关章节改编的剧中除“地主”周扒皮夫妇、雇农孩子高玉宝外,还有一位身披“鸡形”的小演员扮的“公鸡”,演出中乐队时时奏出“鸡啼”效果,非常逼真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