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7例高原产后出血的防治医学论文.doc
3页2037例高原产后出血的防治_医学论文 【摘要】 目的 了解产后出血原因、诊断和 治疗 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00年3月至2010年7月我院住院2037例产后出血产妇临床治疗结果 探讨产后出血病因 讨论 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关键词】产后出血 原 因 防治措施产后出血是全世界孕产妇最重要的死亡原因,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资料,还是全国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均显示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1]本文对我院2000年3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2037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产后出血的病因多样,对因处理各不相同探索产后出血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加深对产后出血的认识,提高救治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0年3月至2010年7月该院住院分娩产妇2037例,其间产后出血267例,其中在乡镇卫生院分娩后上送59例,产后出血发病率占住院分娩的2.73%年龄为17~48岁,其中17~22岁48例,23~32岁154例,33岁以上65例,初产妇49例,72例有流产、引产史,最少1次,最多3次 1.2 诊断标准及测量方法: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达到或超过500 ml为产后出血[2]。
阴道分娩产妇胎儿娩出后即臀部放置塑料聚血盆,胎盘娩出、会阴伤口处理完毕,即给产妇臀部垫上计血量产妇纸剖宫产产妇手术时的出血量采用面积法及容积法,会阴侧切的出血量用已知重量的小沙垫放在侧切处,另用称重法 计算 ,分娩后将被血浸透的敷料、单、巾收集在塑料袋中并及时密封、称重,减除初称重即为失血量,按血液比重除以1.05换算为毫升数[3],术毕清理阴道积血后臀部垫上计血量产妇纸,观察24 h后记录计血量产妇纸重量175例产后出血诊断明确,出血量>500 ml,最多达1800 ml,失血性休克15例1.3 产前高危因素:发生产后出血的2037例中,在孕期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其中流产、早产≥2次108例(53.02%),巨大儿32例(1.57%),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94例(24.25%),过期妊娠98例(4.81%),前置胎盘97例(4.76%),胎位异常203例(9.97%),妊娠合并子宫肌瘤21例(1.03%)2 结果2.1 产后出血的原因:产后子宫收缩乏力694例,占34.07%,其中巨大儿107例(5.2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83例(18.80%),产程延长86例(4.22%),双胎妊娠72例(3.53%),羊水过多4例(0.20%),子宫肌瘤2l例(1.03%),胎盘早剥93例(4.57%) ;胎盘因素189例,占9.28 %,其中胎盘粘连滞留311例(15.27%),前置胎盘15例(0.74%),胎盘部分植入2例(0.10%) ;软产道损伤57例,占2.80%;凝血功能障碍3例,占0.15%。
2.2 产后出血与孕产次、分娩方式、多胎妊娠、胎儿体重、早接触、早吸吮及产妇的精神、情绪等有密切关系2.2.1 产后出血与流产、早产的关系:2037例产妇中有流产、早产史者108例(最多达5次),发生产后出血58例,发生率2.85%,无流产史者1929例,发生产后出血31例,发生率1.61%2.2.2 产后出血与产次的关系:2037例产妇中初产妇989例,发生产后出血152例,发生率7.46%,经产妇为1048例,发生产后出血223例,发生率10.95%2.2.3 产后出血与多胎妊娠及胎儿体重的关系:2037例分娩中,多胎妊娠72例,发生产后出血7例,发生率9.72%单胎分娩总数1965例,发生产后出血368例,发生率18新生儿体重≥4000g者157例,发生产后出血12例,发生率7.64%,新生儿体重<4000g者为1978例,发生产后出血145例,发生率7.33% 3 讨论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短期内大量出血致失血性休克,若不及时处理,易致死亡或造成脑垂体缺血坏死引起席汉综合征,其病情急,来势凶险,发生率为分娩总数的2%-3%[4]防冶产后出血对降低产妇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3.1 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3.1.1 经产妇、有流产史者产后出血较第1胎为高,胎次越多流产次数越多,都不同程度损伤子宫内膜及继发感染,患子宫内膜炎的机会增加,再次妊娠时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残留的发生率相应上升,发生产后出血机率也大大地增加3.1.2 胎儿体重<4000g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体重>4000g、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因子宫过度膨胀,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影响子宫复旧,再者手术产机率增加,产后出血率也随之增加3.1.3 阴道助产、剖宫产多数是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异常或有妊娠合并症等而施术,产后出血率也随之增加 3.1.4 妊高征、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羊水过多、瘢痕子宫、血液系统疾病等均与产后出血有关,要积极冶疗妊娠合并症,以减少产后出血3.1.5 产后出血除临床、病理因素之外,还包括社会因素,产妇对新生儿性别不满而出现情绪低落、烦恼、沮丧等心理障碍[6],可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致产后出血 3.2 产后出血的防冶措施3.2.1 加强产前检查,筛查高危孕妇,及时发现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针对其原因,积极 治疗 3.2.2 第一产程要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时处理异常产程因素,任何影响产后子宫收缩和缩复功能的因素均有可能引起严重的产后出血。
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片预防产后出血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口服米索前列醇片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措施[5]对有产后出血倾向者,第二产程应建立静脉通道,以备静脉应用宫缩剂及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以纠正休克对宫缩乏力者如应用宫缩剂及子宫按摩,仍出血不止,可行宫腔填塞或髂内动脉结扎或髂内动脉栓塞术,如无效即切除子宫3.2.3 第二产程时,指导产妇适时正确使用腹压,防止胎儿娩出过快产钳术后常规行阴道宫颈检查,如有软产道裂伤者及时修补3.2.4 第三产程时,对有多次刮宫史者,要警惕胎盘粘连或残留的可能,胎盘滞留者及时行人工剥离胎盘,胎盘娩出后,认真检查胎盘是否完整,如不完整应清宫3.2.5 产后30min内早吸吮,可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3.2.6 前置胎盘者,尤其是中央型及部分型前置胎盘,要明确胎盘位置及胎盘下缘与子宫颈内口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并由有经验的高年资医生手术,做好产后出血抢救准备工作,没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及时转院,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3.3 健康宣教,提高保健意识3.3.1 孕产妇及家属做出就诊求医的决定延误与 经济 、文化落后,缺乏保健自觉性3.3.2 转运途中的延误受社会资源缺乏的影响。
3.3.3 医疗处理延误受医疗设备、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医疗条件影响参考 文献 [1]乐杰,等主编.妇产 科学 [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罗丽娅,赵锐敏,王正容.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 现代 医学杂志,2005,15(16):2519.[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4—40[4]林建华,林其德,刘建华,等,产后出血的重新评估[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2):91[5]颜建英,陈文祯,王梅英,等.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13):178.[6] 戴淼,李洁,刘仕英.新生儿性别和产妇心理对产后出血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1,16(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