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长命锁纹饰的文化与内涵.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321114559
  • 上传时间:2022-07-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2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长命锁纹饰的文化与内涵    韩滨阳Summary:长命锁经过漫长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形成了独具文化色彩的美学特征,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本文从长命锁的造型、图案、纹样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长命锁的实用与审美价值,从而挖掘其特殊的装饰艺术价值Key:长命锁;纹样;文化内涵1 长命锁的起源长命锁作为古代项饰之一,常被用于佩戴于小孩身上以祛灾辟邪之用历史上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汉朝班固在《白虎通·衣裳》中提到:“配则像其事,若农夫配其耒耜,工匠佩其斧斤,妇人配其针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家把长命缕佩戴在手上,除了装饰之外也寄托着人们驱邪避害,人丁兴旺的愿景唐宋时期“百索”更为频繁地出现在古籍中,唐代的韩鄂在《岁华纪丽·端午》中写到“百索绕臂,五彩缠筒[1]长命锁的纹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审美价值通过研究其各种符号特征,能够运用并发扬其文化内涵,将“锁”的佩戴功能与审美功能做详细的分析,是首饰现代设计者所要思考的重中之重长命锁早已超越了其本身的佩戴功能,并承载着中华灿烂辉煌的吉祥文化,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把把精致的长命锁更是成百上千银匠智慧汗水的结晶。

      2 长命锁纹样特征长命锁的装饰题材大都来源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都是美好的、积极的瓦辛格尔对神话的本质也进行过一些探讨,在他看来虚构首先意味着一种形象化的活动,虚构也是一种构成、成形、赋予形式、推敲、呈现与模式的活动,即理解、思考、想象、假设、计划、设计、构思的表达过程,神话最显著的特征是无阻碍和自由表现[2]2.1造型特征长命锁的形制多种多样,如意卷云形一般见于薄片型长命锁,为现今民间极为普遍的长命锁造型;另一种主要类型是方形长命锁,其造型贴切“锁”,寓意明了,因此备受喜爱常见的方形长命锁,锁形类似真锁大小,立体合焊,锁上有簧片结构可以开启关合这种锁芯形也一直沿用至今,主要材质以金银为主,上面会錾刻吉祥图案和吉语文字,而文字性说明更直观地强化着吉祥图案的祥瑞寓意由此可见,长命锁造型都趋于方形与圆形,具有方正圆满之意锁上一般会配有一些吉祥图案合文字,锁形饱满、整齐,圈体则相应地根据锁形大小来制定粗细程度,包括圈体与锁的连接结构都是异常讲究2.2纹样特征长命锁的纹样是由写实到抽象的演变过程其纹样由简单的一些神话传说故事纹样,从模拟到抽象化,经历了一个由再现到表现的过程由汉代开始的长命索(缕)经历了漫长的转变为长命锁,这其中与历史、信仰和习俗有很大关系。

      长命锁的纹样在形成初,形状是简单写实的,民间用锁来模仿,但是后来逐渐形成了不同形状,有如意状的、莲花状的、鱼状的等等相对抽象的纹样,并具有吉祥寓意长命锁的纹样总结起来可以分类两类:一类是对吉祥幸福的追求,如“五子登科”、“福如东海”;一类则是对生殖繁衍的渴望,如麒麟送子以前的装饰纹样主要由文字和花草组成,而后来的装饰纹样常见的题材主要有人物和吉祥图案,人物有“寿星”、“麒麟送子”、“刘海戏蟾”、“五子登科”等;吉祥图案有“三多图”、“福禄寿图”、“鲤鱼跳龙门”和各种包含浓浓美好期望的文字2.3形式特征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特征,它往往采用主观的表达方式[4] 形式美法则来源于设计中的构成法则,它曾出现在建筑、景观、平面、珠宝等设计中,具有装饰性和象征性形式美包含两部分内容,一个是外观形态所表现的美,包括色彩、形状、声音、空间等另一部分是空间搭配组合所表现的美,包括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长命锁中的变化与统一主要体现在纹样的整体与细节,要在图案构成中找统一,统一中寻求变化变化统一的画面带给人一种稳定而和谐的视觉感受,形成静动、疏密结合的装饰效果正如黑格尔所说:“和谐一方面出见出本质上差异面的整体,另一方面也消除了这些差异面的纯然对立,因此他们的互相依从和内在联系就显现为他们的统一。

      [5]长命锁的形式美主要从其外观形态上表现出来,包括色彩、形状、声音、构成等长命锁的色彩跟它的材质有关,材质主要有金、银、铜、玉、木等材料制成,一般流传下来的以银居多3 长命锁的审美与文化内涵佩戴长命锁是一种吉祥行为,而长命锁本身又承载着丰富的吉祥图案与吉祥文字,所以说是吉祥文化造就了长命锁,而长命锁又是吉祥文化传承和繁衍的载体正是人们对吉祥孜孜不倦的追求,长命锁成为了祝福的载体,寓意锁住平安,锁住美好,成为了一种精神文明的载体,超越其本身的功能性上升为精神追求4 结语长命锁经过漫长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形成了独具文化色彩的美学特征,并且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俗内涵与文化特征 随着社会发展,科学取代了神秘的封建思想,长命锁也历经了岁月的洗礼,如今人们佩戴长命锁也成为了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寄托人们吉祥富贵心愿的符号Reference:[1] 唐.韩鄂.岁华纪丽[M].北京:中华书局,1985(04).[2] 朱狄.原始文化研究對审美发生问题的思考[M].三联书店.1998:777-778.[3] 周湘宁.长命锁文化探究[J].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学报.陕西: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学报编辑部.2017.4:55.[4] 李春倩.论艺术创作中的形式美因素[J].美术大观.2008(1):179.[5] 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180-181.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