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系统康复的创新治疗策略——ppt课件.ppt
70页0技术创新是神经康复发展的永恒主题神经系统康复的创新治疗策略Presented by黄国志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 start一、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一、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二、机械化运动疗法二、机械化运动疗法三、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三、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四、数字化神经系统康复中心四、数字化神经系统康复中心技术创新是神经康复发展的永恒主题一、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一、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二、机械化运动疗法二、机械化运动疗法三、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三、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四、数字化神经系统康复中心四、数字化神经系统康复中心技术创新是神经康复发展的永恒主题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定义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定义1 1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原理基础原理基础2 2 磁刺激模式磁刺激模式3 3 TMSTMS刺激部位刺激部位大脑皮层大脑皮层4 4 rTMS rTMS引起的相关生理效应引起的相关生理效应5 5重重复复经经颅颅磁磁刺刺激激技技术术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利用脉冲磁场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纪系统(主要是大脑),再通过感应电流感应电流调节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从而影响神经电生理活动的磁刺激技术。
重重复复经经颅颅磁磁刺刺激激技技术术1、 定 义重重复复经经颅颅磁磁刺刺激激技技术术2、原理基础神经生物电学神经生物电学 法拉第电磁感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应原理 经颅磁刺经颅磁刺激技术激技术大多数的神经元突触在接受一定范围量的磁刺激后会产生电兴奋,触发动作电位并释放神经递质至突触后神经元Single-pulse TMS 单刺激Paired-pulse TMS 成对刺激Repetitive-pulse TMS 重复刺激低频 1HZ高频刺激一般小于200P/min3、 磁 刺 激 模 式重重复复经经颅颅磁磁刺刺激激技技术术重重复复经经颅颅磁磁刺刺激激技技术术4、TMS刺激部位大脑皮层突触效应突触效应不同参数的刺激会对脑皮质神经突触产生长时程的改变作用,类似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作用RTMSRTMS会影响会影响其他神经元其他神经元比如基因和蛋白质的调节电路水平模式电路水平模式比如神经网络重建非神经元效应非神经元效应比如脑血流量的改变重重复复经经颅颅磁磁刺刺激激技技术术如图所示:如图所示:LTDLTD发育发育LTPLTPrTMSrTMS学习记忆学习记忆修复修复突触的可突触的可塑性塑性结构和功能的可变性称为可塑性rTMS的重要机制是对神经功能的调节重重复复经经颅颅磁磁刺刺激激技技术术5、rTMS引起的相关生理效应高频刺激高频刺激 低频刺激低频刺激 可治疗皮质某些功能亢进性的疾病可治疗皮质某些功能亢进性的疾病 刺激部位脑血流增加刺激部位脑血流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刺激回路垂体神经内分泌相关激素增加刺激回路垂体神经内分泌相关激素增加脑内脑内CaCa2+2+含量增加含量增加磷酸激酶增加,磷酸激酶增加,DNADNA转录增加转录增加产生长时程增强的可塑性变化产生长时程增强的可塑性变化促进突触连接功能和神经网络重建促进突触连接功能和神经网络重建操作简单、位置可变、安全性好。
无痛、无损、无创的特点让TMS技术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与PET、MRI、MEG并称为二十一世纪研究脑科学的四大技术手段刺激可达深部脑组织,深部刺激媒介媒介感应电刺感应电刺激技术激技术重重复复经经颅颅磁磁刺刺激激技技术术6、rTMS本质及特点体内植有金属异物金属异物、带有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有耳蜗植入耳蜗植入者,有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等基本上可以这么考虑:不能接近电磁铁的人不能接受治疗有癫痫病史癫痫病史及癫痫病家族史癫痫病家族史的患者禁止使用高频强刺激对孕妇、婴幼儿、不能表达自己感觉的人孕妇、婴幼儿、不能表达自己感觉的人禁止接受rTMS治疗重重复复经经颅颅磁磁刺刺激激技技术术7、 r T M S禁 忌 症8.1 rTMS治疗脑梗塞重重复复经经颅颅磁磁刺刺激激技技术术8、 rTMS在康复医学科中的应用8.2 rTMS治 疗 示 意 图重重复复经经颅颅磁磁刺刺激激技技术术方案方案治治疗部位部位频率率(HZ)治治疗时间(min)治治疗疗程程(W)1患者相应运动皮质区3-5102-42健者相应运动皮质区1102-4重重复复经经颅颅磁磁刺刺激激技技术术8.3 脑 中 风 运 动 功 能 障 碍 常 用 方 案重重复复经经颅颅磁磁刺刺激激技技术术8 . 4 增 加 脑 中 风 后 运 动 能 力 脑中风后失语 脑中风后认知障碍 视觉空间障碍,低频刺激大脑的顶叶后部 肌张力异常重重复复经经颅颅磁磁刺刺激激技技术术8 . 5 其他一、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一、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二、机械化运动疗法二、机械化运动疗法三、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三、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四、数字化神经系统康复中心四、数字化神经系统康复中心技术创新是神经康复发展的永恒主题技术创新是神经康复发展的永恒主题机械化运动疗法机械化运动疗法神经康复的目的神经康复的目的1 1神经康复的具体目标神经康复的具体目标2 2 运动的缺失神经疾患的普遍结果运动的缺失神经疾患的普遍结果3 3 机械化运动疗法机械化运动疗法4 4 针对神经疾患的机械化运动疗法针对神经疾患的机械化运动疗法5 5 运动是人类健康幸福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类身体是为运动而设计的,而不是休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我们的 日常运动减少了,导致了运动的缺失 运 动 的 重 要 性机械化运动疗法机械化运动疗法 增强神经驱动 增强运动时机控制 (身体协调性) 降低高肌张力 增强耐力 增强心肺功能 通过不断的重复运动模型,达到启动 和增强运动的目的 重获失去的独立能力1、神经康复的目的机械化运动疗法机械化运动疗法增强和保持独立能力独立能力辅助病人,让他们回家以后也能够管理他们的日常生活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独立 避免永久的生活局限,例如瘫痪,高肌张力,痉挛 增强和保持增强和保持行走能力行走能力,2、神经康复的具体目标机械化运动疗法机械化运动疗法降低跌倒的风险机械化运动疗法机械化运动疗法 防止挛缩 加强运动能力 加强新陈代谢 加强血液循环 不断的重复从而引发功能性运动 降低肌张力 3.1 可能导致运动缺乏的原因:1)神经性疾病 中风 多发性硬化 帕金森2)循环障碍 与脚部相关 循环障碍机械化运动疗法机械化运动疗法3、运动的缺失神经疾患的普遍结果3.2 缺乏运动的后果: 运动能力的限制(ie.行走能力,使瘫痪恶化) 某些特定症状复发的风险(例如:血栓、中风) 降低病人独立自主能力 限制病人日常生活活动 降低(肌肉力量、脑力、耐力、关节活动度、自我恢复速度) 出现并发症 出现附带问题(例如:骨质疏松、血管问题、肺炎)机械化运动疗法机械化运动疗法3.3 缺乏运动的恶性循环:运动的缺失意味着生活品质的降低因为物理运动缺失所以消耗增加物理运动缺失发展成为主要/附带疾病物理运动缺失加剧机械化运动疗法机械化运动疗法因为物理运动缺失所以消耗增加物理运动缺失发展成为主要/附带疾病物理运动缺失加剧 物理/作业治疗的准备 特别的投资(零维护, 小负担) 运动疗法可以适用于很多不同情况的病人 病人可以选择附加和高等级的疗法 用特殊的软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选择来分析和 评估疗法数据 在治疗师的的监护下治疗机械化运动疗法机械化运动疗法4、机械化运动疗法单独治疗 (只用一台机器) 或者团体治疗(多台机器)让病人保持治疗保持心血管系统稳定机械化运动疗法机械化运动疗法4、1 机械化运动疗法治疗选项1)、 使用电机动力的被动运动 - 用电机热身 - 电机带动病人的腿部/手臂 - 瘫痪病人的治疗 - 运动受限病人的治疗 - 治疗轮椅中坐位座椅中坐位仰卧机械化运动疗法机械化运动疗法2)、主动运动下助力训练 主动踏板带电机助力 - 身体状态弱的病人可以 选择简单和平滑的训练 - 踏板动作伴随很小的一 点阻力 - 剩余肌力检测 - 在康复过程的早期就可以让肌肉得到训练 - 增强病人的动力 - 由于电机的帮助可以延长主动运动下助力训练的时间4、1 机械化运动疗法治疗选项机械化运动疗法机械化运动疗法3)、主动训练 主动蹬踏,阻力可调 - 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和助力运动之间 的无痕转换 - 增强肌肉力量 - 增强耐力 - 可视的反馈信息可以增加病人的兴趣4、1 机械化运动疗法治疗选项机械化运动疗法机械化运动疗法 主动和被动运动之间的频繁轮换 由于电机的辅助,病人拥有更高的动力 被动运动期间也能拥有更好的血液循环机械化运动疗法机械化运动疗法4、2 机械化运动疗法治疗选择的益处 中风 / 偏瘫 多发性硬化 帕金森疾病5、针对神经疾患的机械化运动疗法主要适用于:主要适用于:机械化运动疗法机械化运动疗法 增强神经驱动 通过重新训练相应的功能性运动来为主动 行走做准备 激发和制止运动 增强运动时机控制和运动功能 降低高肌张力减少痉挛(通过被动运动)通过反复重复运动通过反复重复运动模式模式机械化运动疗法机械化运动疗法5、1 针对神经系统病人机械化运动疗法的目标和益处THANK YOUSUCCESS2022/5/1135可编辑 通过激活小腿肌肉的血液泵来增强血液循环 增加肌肉力量通过主动运动 增强耐力通过助力运动(间隙训练) - 减少用药 - 增强左-右的协调性通过对称性训练 机械化运动疗法机械化运动疗法运动保护自动识别痉挛向反方向旋转自动控制痉挛减轻长期肌张力过高如果突然发生痉挛可以放松紧绷的肌肉机械化运动疗法机械化运动疗法5、2 运动保护痉挛控制一、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一、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二、机械化运动疗法二、机械化运动疗法三、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三、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四、数字化神经系统康复中心四、数字化神经系统康复中心技术创新是神经康复发展的永恒主题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1 1 虚拟现实技术对比传统康复疗法的优势虚拟现实技术对比传统康复疗法的优势2 2 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治疗应用分类及临床效果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治疗应用分类及临床效果3 3 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治疗中尚存在的问题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治疗中尚存在的问题4 4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1、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技术 产生:20世纪60年代 医学应用:主要在虚拟内窥镜、计算机辅助手术治疗、 手术的方针与训练、医学教学等。
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脑损伤后运动再学习、神经可 塑性及功能恢复认识的逐步深入以及电脑 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VR技术开始应应 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和评估中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和评估中,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2、虚拟现实技术对比传统康复疗法的优势 规范性:规范性:计算机通过既定程序说明运动要求, 或通过虚拟教练演示规范动作,比 人类教练更有耐心和一致性 独特性独特性:视频游戏允许患者进行个性化设置,将运动 训练、心理治疗及功能测评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到因人而异 自然性自然性:接受康复训练的患者能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 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使患者更易学习和 接受 还有真实性、还有真实性、趣味性、安趣味性、安全性、反馈全性、反馈性性 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3、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治疗应用分类及临床效果 治疗应用的主要类型:治疗应用的主要类型: 3.1 平衡和协调训练 3.2 行走及步态训练 3.3 上下肢运动康复训练 3.4 日常生活行为训练 3.5 认知功能训练 3.6 评定作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3.1 平衡和协调训练 临床疗效 ikajlo等应用远程VR为基础的任务对动态站立架支撑平衡训练与临床传统物理治疗师陪伴的平衡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