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高考历史模拟检测卷06(原卷版+解析版).doc
8页新高考历史模拟检测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下图所示青铜器物( ) 图1 司母戊鼎 图2 三星堆青铜礼器A.彰显着统治阶级的权力和地位 B.都是西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C.体现出民营手工业的精美工艺 D.在社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2.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政府重农思想的体现 B.农民生产经验的总结C.历法领先世界的标志 D.古代天文学家的智慧3. 表1著述内容《孙子算经》以问题集成的方式列举基本概念、定理和生活运用实例《九章算术注》用不同方法证明《九章算术》中常用的定理和公式《齐民要术》收录农牧业生产、食品加工贮藏、野生植物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表1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部分科技著述及其内容据此可知当时( )A.科学技术体系臻于完善 B.科技的理论价值受到重视C.科技研究重经验轻原理 D.文化多元推动了科技创新4.下表反映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官员考核制度(流外官是指唐时充任各衙门的具体办事人员),据此可知,该制度( )唐代流外官的四等考第等第资格1、上清谨勤公,勘当明审2、中居官不怠,执事无私3、下不勤其职,数有衍犯4、下下背公向私,贪浊有状A.由专门考核机构负责执行 B.考核标准非常全面客观C.注重官员实际工作表现 D.具有浓厚的道德判断色彩5.1861年,奕向咸丰帝提出在北京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对外交涉事务。
咸丰帝虽然批准了这个建议,但有意加上“通商”两个字,设立的是“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以确保天朝与外夷之别奕随后坚决上奏,力求去掉“通商”二字,以求兼顾外洋政治等诸多事务这反映了当时( )A.天朝体系已走向崩溃 B.变局下的新旧思想冲突C.中国人固守夷夏之别 D.中体西用是思想的主流6.有学者认为:“林则徐在他有机会对抗敌人之前就被撤职一事,导致许多人认为战争的失败只是一桩历史的偶然事件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这反映了( )A.革职林则徐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B.鸦片战争尚未真正惊醒沉睡中的中国人C.鸦片战争对中国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D.中国较西方在军事与政治方面优势明显7.1900年春,梁启超劝诱孙中山以“勤王”名号起义,举皇上为总统,握手共入中原;同年6月,香港议政局议员何启建议孙中山与李鸿章合作组织广东独立政府这反映出当时( )A.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名存实亡 B.列强干涉中国内政以华治华C.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交织 D.三民主义为社会各阶层接受8.1918年底出版了胡适的《尝试集》,这是中国最早的新诗诗集。
《蝴蝶》是其中一首:“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这表明新诗( )A.与传统诗歌割裂 B.偏离了时代主题C.缺乏社会基础 D.转型期特点突出9.在“一五”计划时期,国内的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靠有计划地提高生产和降低成本,增加生产的基础上,增加农业税收入;适当节约行政费用的支出……”同时,国家从1954年到1957年共发行四次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从1955年开始,国家依靠出口大批的农产品和矿产品来偿还苏联及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各种贷款这反映出,“一五”计划( )A.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B.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C.全面恢复了国民经济 D.将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相结合10.图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成就示意图其中“一带一路”阶段的外交活动特点是( )图1A.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B.重点发展与世界大国的关系C.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D.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积极推动者11.15世纪,意大利学者米朗多拉(1463—1494)发表过一篇专门论述“人的尊严”的演说。
他承认是上帝创造了人,但是他认为,上帝并没有限制人的自由发展,而是给予人们“自由意志和行动的自由”这一演说( )A.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观念 B.摆脱了神学理论的束缚C.深受宗教改革思想的影响 D.反映了自由平等的理念12.1906—1907年沙皇俄国推行的斯托雷平土地改革,旨在废除米尔制(农村中与农奴制相结合的土地分配制度),解放农民但由于传统税收制度并未同步改革,连带的赋税责任最终限制了农民的自由迁徙,而进城务工农民随时可被村长召回由此可知,这一改革( )A.有利于实现农民的解放 B.旨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C.致使农民因赋税沉重而流亡 D.不利于俄国工业的充分发展13.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指出,1700—1750年,英国国内产业增长7%,出口产业却增长了76%;1750—1770年,两者又分别增长了7%和80%当时出现的这种状况( )A.降低了英国人的生活水平 B.促进了英国工业化的进程C.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D.降低了英国劳动生产效率14.20世纪20年代,苏联“所有的报纸和贸易指南上(商品)广告已是琳琅满目”。
但到30年代中期,报刊商业广告日渐减少,80%以上是科研、招生、招聘、影剧等广告这一变化反映出苏联( )A.外部经济环境严重恶化 B.新经济政策尚需完善C.战时经济建设成就斐然 D.经济体制出现变化15.19世纪后期,英国一些经济学家、工会领袖等,在研究英国社会矛盾时,提出了采用温和、渐进方式进行收入再分配的设想20世纪初,英国有关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思想广为传播但当时“福利国家”并没有全面实行这说明( )A.“福利国家”思想源远流长 B.实施“福利国家”的条件不成熟C.英国政府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英国阶级矛盾尚未进一步激化16.1847年,巴尔扎克在其作品《邦斯舅舅》中塑造了一个放高利贷的守财奴形象主人公邦斯原本是个心地善良的音乐家,而且是一位艺术品位极高的收藏家但饱经沧桑后却总结出一条无耻的信条:金钱就是一切金钱的腐蚀作用使它自己的主人也沦为了奴隶这一作品( )A.典型地再现了社会风貌 B.反映了传统信仰的崩塌C.体现了理性主义的反思 D.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传统第II卷本卷共4大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南北战争后,铁路、矿业和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加剧了对木材的需求,森林减少的速度更快了19世纪70年代野牛皮制革业的发展,人们猎杀野牛,致使野牛的数量几乎灭绝,19世纪初约20亿只的旅鸽到1914年竟灭绝了1862年《宅地法》颁布后,农民不断抛弃旧土地,转向新土地,实行粗放式经营,短期内农民获得很大的收益,时间一长土地板结,不再适于耕作越来越严重的城市垃圾、污水以及工业废料、废气、废水问题,成为对环境以及对人类本身最大的威胁再加上西部生态系统本来的脆弱性——降水少、初夏蒸发量大,土壤易因干旱和耕作而变成粉末,1930年沙尘暴首次袭击了德克萨斯州,随后一场场灾难接踵而至,美国进入一个长达十年的梦魇之中——摘编自王庆国《美国早期的农业环境问题及治理》材料二 建国以来,我国的环保机构及职责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到部内环境保护局(1971—1982年),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建立环境保护机构,主要管理工业企业的环境行为;从部内司局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82—1996年),将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确认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由国家环保局和地方各级环保机构负责;从环保总局到国家环境保护部(1982—2008年),1998年国务院11个机构被撤销,国家保护局反而升格为国家环保总局,且整合了国家核安全局的职能,地方各级环保机构也得到重视和升级;从环保部到生态环境部(2008年至今)生态环境部权力更加集中,具有统一的污染治理与环境监督职权,增加了应对气候变化,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管理职能。
——摘越自潘婷婷《建国以来我国环境政策变迁的政治思想根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 世纪以来美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环保机构不断升级的意义8 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玄甚敬待之出补河平长召拜郎中,校书东观——摘编自南朝范晔等著《后汉书•蔡邕传》材料二 元朝后期,高明创作了南曲《琵琶记》,写的是东汉末年陈留郡书生蔡邕与赵五娘新婚不久,即奉父命进京城洛阳,到礼部报名参加科举考试他考中状元,被天子任为议郎牛丞相奉旨召他为婿,他百般拒绝不成,只得与牛小姐成婚而此时家乡的赵五娘孝敬公婆,备受困苦煎熬,剪发卖钱埋葬去世的公婆之后,赵五娘携带琵琶一路求乞去京城寻夫,终于找到蔡邕全剧以一夫二妻的大团圆结束——摘编自《琵琶记》小说本(吕树坤编著,吉林文史出版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两则材料记述蔡邕入仕途径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13分)1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鞍钢”发展大事记1916年,日本政府批准投资建立鞍山制铁所。
1918年,鞍山制铁所正式成立1931年,重组后改名为株式会社鞍山昭和制钢所,属满铁的子会社随着日本军备规模扩大,鞍钢生产规模也得到较快发展1943年,生产能力最高,当年生产生铁130万吨、钢84.3万吨、钢材49.5万吨1945年9月-11月,苏联红军将鞍钢的主要机械设备连同其他一些物资共达七万余吨拆卸运走,鞍钢整个工业生产能力下降为零1948年,东北解放后,东北行政委。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