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外阴白斑的组织病理学研究.pptx

32页
  • 卖家[上传人]:永***
  • 文档编号:377269319
  • 上传时间:2024-01-17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56.47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数智创新数智创新数智创新数智创新 变革未来变革未来变革未来变革未来外阴白斑的组织病理学研究1.外阴白斑组织病理学特点1.增生期外阴白斑的组织病理学改变1.硬化萎缩期外阴白斑的组织病理学改变1.外阴白斑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1.外阴白斑与其他疾病的组织病理学鉴别1.外阴白斑伴癌变的组织病理学特征1.外阴白斑治疗效果评估的组织病理学指标1.外阴白斑组织病理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Contents Page目录页 外阴白斑组织病理学特点外阴白斑的外阴白斑的组织组织病理学研究病理学研究#.外阴白斑组织病理学特点组织形态改变:1.外阴白斑的组织形态改变多种多样,包括增生、萎缩、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等2.以上皮增生为主要表现的鳞状细胞增殖是外阴白斑最常见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而以角化过度为主要表现的木糠样变是外阴白斑的特征性病变3.外阴白斑还可表现为表皮萎缩,真皮层透明变、纤维化或炎症细胞浸润等病变角化过度:1.角化过度是外阴白斑的特征性组织病理学改变,表现为角质层增厚,角化不全和角化过度常同时存在2.角化过度主要见于外阴白斑的增生型和混合型,可累及整个上皮层或仅累及上皮表层3.角化过度可导致上皮细胞脱落,形成鳞屑,是外阴白斑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外阴白斑组织病理学特点1.外阴白斑可累及皮肤附属器,表现为毛囊和汗腺减少,毛囊萎缩,汗腺分泌减少,乃至消失2.毛囊和汗腺减少是外阴白斑的常见组织病理学改变,可见于外阴白斑的各种类型3.毛囊和汗腺减少可导致外阴皮肤干燥、萎缩,失去弹性,以及性功能障碍等炎症细胞浸润:1.炎症细胞浸润是外阴白斑的常见组织病理学改变,主要见于外阴白斑的增生型和混合型2.炎症细胞浸润主要由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组成,以淋巴细胞为主3.炎症细胞浸润可导致外阴皮肤红肿、疼痛,以及瘙痒等症状皮肤附属器改变:#.外阴白斑组织病理学特点血管改变:1.外阴白斑可累及血管,表现为血管扩张、充血、增生和玻璃样变等2.血管改变常与炎症细胞浸润同时存在,是外阴白斑的常见组织病理学改变3.血管改变可导致外阴皮肤红肿、疼痛,以及出血等症状神经改变:1.外阴白斑可累及神经,表现为神经纤维减少、变性,以及神经终末增生等,尤其突出神经鞘减薄、丢失2.神经改变主要见于外阴白斑的增生型和混合型,是外阴白斑的常见组织病理学改变增生期外阴白斑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外阴白斑的外阴白斑的组织组织病理学研究病理学研究#.增生期外阴白斑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增生期外阴白斑表皮的组织病理学改变:1.增殖层肥厚,核分裂象增多;2.表皮棘层、颗粒层增宽,细胞排列紊乱,角化过度;3.表皮角化层变厚,角化不全,可出现角化不良,出现角化过度。

      增生期外阴白斑浅层的组织病理学改变:1.浅层毛囊扩张,毛囊口角化增生,毛囊漏斗部变窄,形成角栓,继之毛囊萎缩消失;2.汗腺增多或减少,汗腺导管变宽,上皮增生,汗腺周围纤维化;3.皮脂腺增生或减少,皮脂腺导管变宽,上皮增生,皮脂腺周围纤维化增生期外阴白斑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增生期外阴白斑基底膜的组织病理学改变:1.真皮乳头延长,乳头间距增宽;2.真皮乳头毛细血管扩张,内皮细胞增生,管腔狭窄;3.真皮乳头周围纤维化,纤维母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增多增生期外阴白斑深层的组织病理学改变:1.真皮深层血管增生,血管周围纤维化,淋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浸润;2.神经纤维增生,神经鞘肿胀,轴索变性;3.脂肪细胞增生,脂肪组织炎性改变增生期外阴白斑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增生期外阴白斑附件的组织病理学改变:1.大阴唇汗腺导管扩张,上皮增生,导管周围纤维化;2.小阴唇皮脂腺增生,导管变宽,上皮增生,腺体周围纤维化;3.阴蒂皮脂腺增生,导管变宽,上皮增生,腺体周围纤维化增生期外阴白斑阴道粘膜的组织病理学改变:1.阴道粘膜增厚,角化过度;2.阴道粘膜表皮棘层、颗粒层增宽,细胞排列紊乱;硬化萎缩期外阴白斑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外阴白斑的外阴白斑的组织组织病理学研究病理学研究 硬化萎缩期外阴白斑的组织病理学改变1.皮肤损害以皮肤干燥、萎缩、变白为主要特征,失去皮肤附属器。

      2.皮肤菲薄,表皮变薄,角化过度,颗粒层及棘层变薄或消失3.真皮层胶原纤维排列致密,细胞浸润少,血管减少,弹力纤维断裂消失硬化萎缩期外阴白斑的毛囊及皮脂腺改变1.毛囊萎缩或消失,皮脂腺体积缩小,腺泡减少,腺管扩张,腺内有淋巴细胞浸润2.毛囊皮脂腺导管口角化过度,导管内有角质栓塞,形成角化栓3.毛囊萎缩消失导致毛发脱落,外阴部位无毛硬化萎缩期外阴白斑的皮肤损害 硬化萎缩期外阴白斑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硬化萎缩期外阴白斑的血管改变1.真皮层血管减少,血管壁增厚,内膜增生,管腔狭窄2.血管壁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浸润3.血管改变导致外阴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外阴白斑的症状硬化萎缩期外阴白斑的神经改变1.神经纤维变性和消失,神经末梢减少,神经数量减少2.神经纤维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浸润3.神经改变导致外阴感觉异常,如麻木、蚁走感、烧灼感等硬化萎缩期外阴白斑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硬化萎缩期外阴白斑的免疫改变1.外阴组织中淋巴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浸润,形成免疫细胞浸润带2.浸润的淋巴细胞主要为T细胞,浆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肥大细胞释放炎症因子3.免疫反应导致外阴组织损伤,加重外阴白斑的症状。

      硬化萎缩期外阴白斑的癌变风险1.硬化萎缩期外阴白斑患者有较高的癌变风险,癌变率为1%5%2.外阴白斑癌变的危险因素包括:病变范围大、病程长、外阴长期溃疡、反复感染等3.因此,对于硬化萎缩期外阴白斑患者,应密切随访,定期复查,及早发现癌变迹象,及时进行治疗外阴白斑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外阴白斑的外阴白斑的组织组织病理学研究病理学研究#.外阴白斑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外阴白斑组织病理学基本改变:1.外阴表皮细胞异常增生,常伴有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角化细胞透明退变形成角化细胞透明变区为特征性改变2.外阴表皮层下组织毛细血管扩张、水肿、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也可伴有组织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形成慢性炎症浸润外阴白斑组织病理学特殊改变:1.苔藓样硬化:外阴表皮层下结缔组织明显增生、致密,形成网状硬化2.扁平苔藓:外阴表皮可见角化过度,角化细胞失去网状及颗粒层,基底细胞呈锯齿状,角化不全及细胞水肿3.磷状硬化衣霉素性母斑:外阴表皮角化不全,颗粒层消失真皮层毛细血管扩张,周围有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4.湿疹样改变:外阴表皮角化不全,棘细胞层水肿,角化细胞核消失,真皮层乳头水肿,有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5.脂溢性皮炎样改变:外阴表皮角化过度,角化细胞肥大,细胞核萎缩,真皮层毛囊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外阴白斑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外阴白斑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1.外阴表皮细胞异常增生,常伴有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角化细胞透明退变形成角化细胞透明变区为特征性改变2.外阴表皮层下组织毛细血管扩张、水肿、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也可伴有组织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形成慢性炎症浸润3.可伴有苔藓样硬化、扁平苔藓、磷状硬化衣霉素性母斑等特殊病理改变外阴白斑与其他疾病的组织病理学鉴别外阴白斑的外阴白斑的组织组织病理学研究病理学研究 外阴白斑与其他疾病的组织病理学鉴别外阴白斑与银屑病的组织病理学鉴别1.皮疹表皮:银屑病皮疹表皮往往有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角化不全角化过度等改变,而外阴白斑皮疹表皮通常无此改变2.真菌感染:银屑病皮疹真菌感染较少见,而外阴白斑皮疹常常有真菌感染3.慢性萎缩性外阴炎:银屑病不伴有慢性萎缩性外阴炎,而外阴白斑常常伴有慢性萎缩性外阴炎,内皮细胞损伤、真皮层纤维化外阴白斑与扁平苔藓的组织病理学鉴别1.表皮改变:外阴白斑患者表皮常有角化不全、棘层菲薄,而扁平苔藓患者则无此改变。

      2.真菌感染:扁平苔藓组织病理学上真菌感染常见,而外阴白斑则少见3.慢性萎缩性外阴炎:外阴白斑患者常常伴有慢性萎缩性外阴炎,而扁平苔藓患者则无此改变外阴白斑与其他疾病的组织病理学鉴别外阴白斑与硬化性苔藓的组织病理学鉴别1.真皮改变:外阴白斑患者真皮层常有水肿、纤维化、透明变性、玻璃样变性,而硬化性苔藓患者的真皮层则往往有血管扩张、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化、玻璃样变性等表现2.表皮改变:外阴白斑患者的表皮往往有角化不全、棘层菲薄,而硬化性苔藓患者则无此改变3.慢性萎缩性外阴炎:外阴白斑患者常常伴有慢性萎缩性外阴炎,而硬化性苔藓患者则无此改变外阴白斑与外阴癌的组织病理学鉴别1.表皮改变:外阴白斑患者表皮常有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棘层菲薄,而外阴癌患者则有鳞状细胞非典型增生、浸润性生长等表现2.真皮改变:外阴白斑患者真皮层常有透明变性、玻璃样变性,而外阴癌患者则有真皮层浸润、肿瘤栓塞等表现3.慢性萎缩性外阴炎:外阴白斑患者常常伴有慢性萎缩性外阴炎,而外阴癌患者则无此改变外阴白斑与其他疾病的组织病理学鉴别外阴白斑与外阴营养不良的组织病理学鉴别1.表皮改变:外阴白斑患者表皮常有角化不全、棘层菲薄,而外阴营养不良患者的表皮则有表皮萎缩、棘层菲薄、毛囊和皮脂腺萎缩等表现。

      2.真皮改变:外阴白斑患者的真皮层常有透明变性、玻璃样变性,而外阴营养不良患者的真皮层则有毛细血管扩张、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等表现3.慢性萎缩性外阴炎:外阴白斑患者常常伴有慢性萎缩性外阴炎,而外阴营养不良患者则无此改变外阴白斑伴癌变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外阴白斑的外阴白斑的组织组织病理学研究病理学研究#.外阴白斑伴癌变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外阴白斑伴癌变的组织病理学特征:1.外阴白斑伴癌变表现为外阴皮肤或黏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斑块或斑片,表面粗糙、增厚、失去弹性2.外阴白斑伴癌变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包括表皮萎缩、角化过度、棘层增生、细胞排列紊乱、核分裂象增多等3.外阴白斑伴癌变的癌变类型主要包括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腺癌等,其中鳞状细胞癌最常见外阴白斑癌变的组织学分级:1.外阴白斑癌变的组织学分级通常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2018年发布的外阴癌组织学分级标准进行2.外阴白斑癌变的组织学分级主要包括原位癌、微浸润癌、浸润癌等,其中原位癌是指癌细胞局限于表皮内,微浸润癌是指癌细胞浸润深度小于5毫米,浸润癌是指癌细胞浸润深度大于5毫米3.外阴白斑癌变的组织学分级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原位癌和微浸润癌患者的预后较好,浸润癌患者的预后较差。

      外阴白斑伴癌变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外阴白斑癌变的免疫组化:1.外阴白斑癌变的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癌变类型,评估预后和指导治疗2.外阴白斑癌变的常见免疫组化标志物包括P16、Ki-67、CK5/6、p53、E-cadherin等3.P16阳性表达提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Ki-67阳性表达提示细胞增殖活性,CK5/6阳性表达提示鳞状细胞来源,p53阳性表达提示基因突变,E-cadherin阳性表达提示黏附功能正常外阴白斑癌变的分子生物学:1.外阴白斑癌变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有助于阐明癌变的发生机制和寻找新的靶向治疗靶点2.外阴白斑癌变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改变包括HPV感染、p53基因突变、Rb基因突变、PI3K/Akt/mTOR信号通路异常激活等3.HPV感染是外阴白斑癌变的重要危险因素,p53基因突变和Rb基因突变是外阴白斑癌变的常见基因突变,PI3K/Akt/mTOR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促进外阴白斑癌变的发生和发展外阴白斑伴癌变的组织病理学特征1.外阴白斑癌变的预后因素包括患者年龄、癌变类型、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切除范围等2.患者年龄越大,癌变类型越恶性,组织学分级越高,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转移情况越多,手术切除范围越窄,预后越差。

      3.外阴白斑癌变的5年生存率因癌变类型、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等因素的不同而异,原位癌的5年生存率接近100%,微浸润癌的5年生存率约为90%,浸润癌的5年生存率约为50%外阴白斑癌变的治疗:1.外阴白斑癌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