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反射波法地震勘探教学实习报告.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1889573
  • 上传时间:2021-10-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3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10年反射波法地震勘探教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和内容反射波地震勘探是地震勘探中最重要的方法,但是由于它的装备和工作方法都较庞大而复杂,在目前条件下无法对它的野外采集和施工进行现场实习,为此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主要对已获取并经过处理的资料进行解释实习当前国内外多数油田勘探中,常规的地震勘探已经由二维勘探转入三维勘探,因而本次实习我们选择三维地震反射资料解释作为主要内容二)三维地震反射资料简介1.此次提供的这套三维地震解释资料是模拟北海油田某工区地质构造的物理模拟采集资料,记录信噪比高且进行了三维偏移处理2.工区布置了东西向的七条测线(测线编号自南向北为45e,60e,75e,90e,105e,120e,135e);南北向七条测线(测线编号自西向东为45n,60n,75n,90n,105n,120n,135n),共计十四条地震测线(见图1)测线60e和90n的交点处已钻有一口生产井w13.由井w1揭示,工作区中沉积了一套中、新生代的沉积(三叠纪至第三纪),共有t1~t7七个反射界面,其中白垩纪和侏罗纪之间为地层不整合各层的模拟物质,速度,密度以及反射的t0时间列于表1:4.在该区共获得十四张地震横剖面图(东西、南北各七张);二十二张水平时间切片图(从1100ms起至1520ms止,时间切片之间的间隔为20ms)。

      这些地震资料反映了地下的复杂地质结构和构造,亦是本次实习解释的基础资料三)实习步骤1.对十四张地震横剖面作初步整理:内容包括各测线的交点桩号及已知井位都相应地投到各剖面的正确位置2.以已知井w1的资料(见表1)为依据,在通过井的两条剖面(60e和90n)上按t0时间确定欲追踪的三个反射层位(t3,t6和7),并分别向其它各测线追踪各层位的同相轴主要追踪波谷(时间剖面上为白色),亦可追踪波峰(黑色)被追踪的三个反射层位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彩色铅笔标志,白垩纪和侏罗纪的不整合面t3用黄色表示,侏罗纪d层顶板t6层绿色;底板t7层用桔红色各剖面上的断层用深红色表示3.检查各层位对比的可靠性,主要依据是它们在测线的交点上的时间应该闭合,误差不能超过10ms4.将各追踪的层位投影到水平时间切片上去例如对1200ms的水平切片,则将十四条横剖面都以1200ms线为准则迭起来,并将每条剖面按水平切片上的测线位置同水平切片重合进行对比,并将已追踪到在该时刻(1200ms)的地层层位标至水平切片上,待十四条剖面在同一水平切片上都标明后,则在水平切片上联接同一层的相位并按相位追踪至水平切片的本相位终正时为止,此时在水平切片上的同相轴即为该层的等时同相轴。

      水平切片上的各层同相轴所用的显示颜色应同上述横剖面表示的一致其它二十二张水平切片按上述方法同样地追踪各层的同相轴5.等t0构造图的绘制例如欲绘制t7层t0构造图,用透明纸一张按图1的测线用铅笔在透明纸上绘好测线网框图将透明纸分别蒙在各时间的水平切片上,同一t7层的同相轴线分别绘在同一透明图上,这就是t7层t0构造图,其它层位亦同样绘制绘制某层t0等值线时,由于一个反射界面在波形图上是由许多相位构成的,且由于地下构造的陡缓不同,在水平时间切片上同相轴的投影宽狭不一,陡地层投影狭而缓地层投影宽,而等值线只能绘一条线,为此规定等值按第一相位(波峰)绘制,例如当地层向东倾时,则在水平切片上等值线应沿追踪层位的左边绘,向斜则应沿轴的内沿绘等时线的错断处应绘断层线6.对不同的t0构造图进行对比并作出合理的地质解释,包括各反射层的构造走向和倾向;断层的走向和性质;各断块的接触关系;三个反射层位的相互关系等四)反射面的追踪:在追踪t3,t6和t7反射界面的时候,为了不至于造成闭合差太大,采用了如下的方法:就t3反射界面而言,过测线45n的地震剖面与t3反射界面必然有一条交线,而过测线45e的地震剖面与t3反射面也必然有条交线,因此这两条交线必然有一个交点。

      这个交点反映到45n和45e地震剖面的层位解释上就应该是:在这一点上两个剖面应该具有相同的时间,也就是在这一点上解释的t3层位,时间应该相等从而确定所解释的层位是否合理,然后由此确定应该追踪哪一条同向轴,进而由此同向轴外推追踪例如在追踪45e的t3反射面的时候,在确定了45e和45n的交点处的层位位置,即过该点处的同向轴后,然后往左右追踪,在向右边追踪到45e和60n的交点所对应t3层位的时候,我们可以验证所追踪的同向轴是否合理,此时只需读出45e与60n交点在t3层位上投影点的时间,然后对比所追踪同向轴是否过该时间点就可以验证,如果所追踪的同向轴不过该点则说明,所追踪的同向轴有问题,从而回过头去修改所追踪的同向轴,直到同向轴过该时间点以次类推,读出45e与75n,90n,105n,120n,135n交点处的时间值然后一一对比,从而追踪出45e的t3层位按此方法追踪出该区所有地震剖面的 t3层位在追踪t6,t7的时候也按此种方法当然在实际追踪层位的时候我们是先读出了本区所有交点处的时间值然后再去确定应该追踪哪一条同向轴五)断层:断层走向的确定: 以切过t6反射面的断层f1为例,首先从14张地震剖面中找出含有断层f1的所有剖面,其中以剖面60e为例。

      从剖面60e可以看到,反射面t6被断层f1切过,通过断层与反射面的交点位置,我们可以找到其横坐标在80道的地方,然后在工区图上找到60e和80n的交点的地方,这个交点就是断层在t6反射面的平面位置通过查找可以找出含有断层f1的地震剖面有45e,60e,75e,90e,45n,60n,75n按照上面的方法一一找出断层与反射面的交点,然后投影到平面上,然后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就成了断层f1与反射面t6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位置从而可以看出断层f1的走向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其他断层与t6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位置从而断层的走向就可以确定出来,为做构造图打下基础首页 1 2 尾页断层倾向的确定: 还是以断层f1为例,从过断层f1的地震剖面line 60e可以看出断层f1是向西倾的,同时还能得到其视倾角大约为800但不能因此而说断层f1在整个区域内都是向西倾的这我们从过断层f1的line 60n可以看出,断层f1是向南倾的同样也可以得到其视倾角大约为850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就能够判断断层f1的倾向应该是西南方向,其真倾角也可以通过视倾角算出(如下图所示)同理,其他断层的倾向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确定真倾角算法:首先由e60线和n60线得到断层f1的两个视倾角为800和850,再根据几何图形的特征(见图2)及由海伦公式计算得断层f1的真倾角为85.50。

      六)地质解释及储层评价:(1)t3地质解释:t3构造图如图3所示, 由于t3是一个不整合面,而且反射面以上的同向轴无明显错断,因此断层f1,f2,f3,f4,f5,f6,f7,f8都未切过该反射面,所有构造图上反映为无断层切过该反射面此外从构造图中还能清楚地看到构造走向大体呈南西——北东向,有五个很明显的背斜(见图3)通过钻井资料可以发现t3上覆介质的密度为:1.41(g/cm3),下伏介质密度为1.22(g/cm3),他们之间形成了很大的密度差异,上覆介质密度大于下覆介质密度,因此很容易形成构造圈闭而且,通过分析t3反射面以下的t4反射面就更能得到说明t4反射面以上岩石的密度为:1.22(g/cm^3),而t4反射面以下岩石的密度为1.44(g/cm3),明显比其上覆介质的密度大,岩石孔隙度比上覆介质的孔隙度小,因此在t3和t4反射面之间形成了一个密度较上下岩石都小的夹层,这就为形成良好的油气圈闭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通过上面的分析,从构造图上不难看出这五个较大的背斜,都很有可能成为含油气藏的构造圈闭,其范围如图3所示,图上已经圈出了五个背斜的大致范围,可以据此推断油气储量油气储量的具体算法为:根据测井资料可以知道t3界面以下,t4界面以上岩石夹层的速度为2400(m/s),然后根据t3 在井w处的t0时间为1.04s,t4在井w处的t0时间为1.11s,因此可以大致算出其夹层厚度为168米左右。

      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确定1区,2区,3区,4区及5区的含油夹层的厚度,然后根据其平面分布就可大致估算各处的油气储量,即含油气岩石的体积其中1区油气储量为:709128m3,2区油气储量为:472752m3,3区油气储量为:75640m3,4区油气储量为:123766m3,5区油气储量为:74259m32)t6地质解释: t6构造图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本区内有6条大断层和两条比较小的断层其中除断层f6以外,其它五条断层都是北西——南东走向,而断层f6呈南西——北东走向总的来看,地势西北较高,东南较低,呈南西——北东走向几乎所有地断层都是正断层(即上盘下降,下盘上升),而且大都往南西方向倾斜,断层f6是往北西方向倾斜除断层f6以外,几乎所有的断层都有水平方向的错动,即为右旋断层这样就很有可能形成由断层引起的地构造圈闭从地震剖面line 45 e分析断层f1可以看出,它是正断层,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向西南方向倾斜,单就构造情况看来,是很有可能形成构造圈闭的但是从钻井资料可以发现,t6界面以上的介质密度(1.22g/cm^3)比t6以下的介质密度(1.44g/cm^3)小,因而t6以上的介质有可能为孔隙度较大的岩石,而t6以下的介质则有可能为孔隙度较小的岩石,因此不利于油气的存储。

      通过分析除断层f6以外的所有断层几乎都有类似的情况,而且他们几乎都是同一时期形成的断层,由此可见,t6反射界面普遍不利于油气的存储对于正断层f6,其性质同其它几条断层性质几乎一样,只是其走向和倾向不一样3)t7地质解释:t7是侏罗纪和三叠纪的分界面从t7的等t0构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有5条北西走向的大断层在该t0构造图上我们一共可以看到8条断层它们依次称为f1、f2、f3、f4、f5、f6、f7、f8(见图5)其中f6断层的走向为南西——北东向f1、f2、f3、f4、f5彼此相互平行,各断层走向都为北西向,方位角大约为450;f7、f8是规模比较小的断层,走向也为北西向,也是正断层从t7的等t0构造图来看,f1的北盘相对于南盘向南东方向发生了500到1000米的移动,越深的地方断层错动得越厉害;f2北盘相对与南盘向南东方向发生了250到1200米的移动,越深的地方断层错动得越厉害;f3北盘相对与南盘向南东方向发生了500到1000米的移动,越深的地方断层错动得越厉害;f4北盘相对与南盘向南东方向发生了500到1000米的移动,越深的地方断层错动得越厉害;f5北盘相对与南盘向南东方向发生了500到1000米的移动,越深的地方断层错动得越厉害;f7、f8两个较小断层的上、下盘之间的错动就比较小,大约为10米。

      从地震剖面line 75 e分析断层f1可以看出,它是正断层,走向为北西——南东向,向西南方向倾斜,单就构造情况看来,是很有可能形成构造圈闭的从钻井资料可以发现,t7界面以上的介质密度(1.44g/cm3)比t7以下的介质密度(1.22g/cm3)小,因而t7以下的介质有可能为孔隙度较大的岩石,而t7以上的介质则有可能为孔隙度较小的岩石,因此有利于油气的存储通过分析除断层f6以外的所有断层几乎都有类似的情况,而且他们几乎都是同一时期形成的断层,由此可见,t7反射界面普遍有利于油气的存储反射波法地震勘探教学实习报告word完整版 >>首页 1 2 尾页断层倾向的确定: 还是以断层f1为例,从过断层f1的地震剖面line 60e可以看出断层f1是向西倾的,同时还能得到其视倾角大约为800但不能因此而说断层f1在整个区域内都是向西倾的这我们从过断层f1的lin。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