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ppt
27页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6---2010) 现状概况 1 1位置位置 北回归线以南,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北回归线以南,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与香港相连,北与东莞、惠州两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与香港相连,北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城市接壤 2 2经济经济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3 3交通交通连接大陆与香港,具有海、陆、空立体口岸的综合交通枢纽连接大陆与香港,具有海、陆、空立体口岸的综合交通枢纽现状概况4人口 规划区规划区20002000年末年末 700.84700.84万人万人5用地 以平原跟台地为主,北面及东北面多为山地丘陵,地势东以平原跟台地为主,北面及东北面多为山地丘陵,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高西北低6布局 城市沿着三角洲平原地带发展城市沿着三角洲平原地带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现状存在的问题: 现状分析•1 城市用地布局不合理城市用地布局不合理•2 城市建设缺乏引导管理城市建设缺乏引导管理•3 城市道路不能满足需求城市道路不能满足需求•4 城市滨水的地理优势开发不足城市滨水的地理优势开发不足•5 5 城市特色不明显城市特色不明显•6 6 城市产业布局不合理城市产业布局不合理城市发展面临的新形势1 1、城市范围、城市范围: :特区特区————全市,全市,2 2、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目标的确立,重新确定城市的功能及结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目标的确立,重新确定城市的功能及结构3 3、建立与珠三角衔接的城市运行机制、建立与珠三角衔接的城市运行机制4 4、做好保证香港繁荣稳定的结构性准备、做好保证香港繁荣稳定的结构性准备5 5、、“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提出,赋予了深圳市土地开发新的原则和目标战略的提出,赋予了深圳市土地开发新的原则和目标6 6、、《《深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深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 “九九· ·五五” ”和和20102010年规划年规划》》的制定,要依托的制定,要依托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城市空间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城市空间7 7、城市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转变、城市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转变 城市性质 现代产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经济特区,珠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城市职能1、具有全国意义的综合性经济特区2、区域综合交通枢纽3、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港口城市4、与香港功能互补的区域中心城市5、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区域制造业生产基地 6、一个具有亚热带滨海特色的现代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规模 规划人口规模预测1、2000年2010年人口规模的确定 城市人口发展的城市人口发展的控制控制规模为:规模为:20002000年,年,400400万人万人 20102010年,年,430430万人万人 城市人口发展的城市人口发展的校核校核规模为:规模为: 20002000年,年,420420万人万人 20102010年,年,510510万人万人 2、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1)人均用地水平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目标标准 (2)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确定即:即:20102010年,年,112112平方米平方米/ /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480480平平方公里。
方公里年限年限“国际国际” 标准标准人均用地人均用地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建设用地2000年Ⅲ级标准90.1-105.0平方米/人360-420平方公里2010年Ⅳ级标准105.1-120.0平方米/人450-520平方公里总体规划构筑了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两个层次的空间构架:一:一:是城市建设发展用地,呈“W”字型;二:是保护与保护型发展用地,以山体、水系、植被和组团分隔用地为因素联成系统,呈“M”字型城市建设布局结构规划图中心组团以特区为中心,由北向西、中、东三个方向发展,形成辐射以特区为中心,由北向西、中、东三个方向发展,形成辐射状的城市基本骨架状的城市基本骨架将全市划分为将全市划分为9 9个功能组团和个功能组团和6 6个需控制建设规模的独立城镇个需控制建设规模的独立城镇并以组团为基本单位进行产业布局,使各产业区象颗颗明珠并以组团为基本单位进行产业布局,使各产业区象颗颗明珠镶嵌于发展轴上镶嵌于发展轴上城市建设布局结构规划图中心组团西部发展轴由特区出发沿珠江口向广州伸展,为全市重要的产业密集区中部发展轴向龙华、观澜方向发展,为全市的物流走廊,并为特区中心组团配套东部发展轴沿布吉、龙岗一线向惠阳方向发展,为全市二十一世纪最具潜力的增长点。
特区中部组团及市中心区特区中部组团及市中心区 由福田、罗湖-上步组成,用地面积为74平方公里,人口控制规模115万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建设重点是控制建成区过密增长,加快市中心区建设,引导罗湖-上步城市形态及功能的更新特区东部组团特区东部组团 由沙头角、盐田和梅沙地区组成,用地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人口控制规模18万人,以盐田港为龙头,带动沙头角综合服务职能和东部旅游服务基础职能的充分发挥,形成特区东部沙头角和盐田为次中心,集航运、商贸和仓储和旅游功能于一体的功能组团 用地面积为72平方公里,人口控制规模47万人,西部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全市教育、科研基地和旅游度假胜地,重要高新技术基地和临港工业区,环境优美的海滨城区特南山组团特南山组团独立城镇独立城镇 包括处于生态敏感区内的公明、光明、石岩、葵涌、大鹏和南澳六镇,用地面积约41平方公里,人口控制总规模35.5万人限制城市建设的规模,集约利用土地,逐步实现村镇集中建设利用相对丰富的农业资源与旅游资源,切实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高速公路I类干线II类干线道路网络规划图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图公共绿地道路绿化带生态功能分析图水环境功能区划图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图旅游用地规划图建设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建设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2000年的18平方米/人提高到2010年的20平方米/人,新增住房1500万平方米。
重要的住宅发展区域重要的住宅发展区域 留仙村住宅区 龙华二线扩展区 深圳湾填海区 东部沿海高尚住宅区 营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营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规划了深圳高新技术园区、葵涌高新产业生态走廊、龙岗大工业区高新技术结束!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