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南县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 25.doc
18页1第一章 规划背景及条件1.1 规划背景洛南县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南洛河上游地理座标介于北纬 33°52′00〃—34°25′58〃、东经 109°44′10〃—110°40′06〃之间地势西北 高 东 南 低 ,平 均 海 拔 1200 米 ,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土石山区全县土地总面积 424.52 万亩,其中农耕地 49.6 万亩林业用地面积 304.34 万亩,常见和珍稀树种 48科 96 属 160 多个品种总的气候特点是:属暖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寒冷少雪,夏季高温多雨,春季干旱多风,秋季多雨湿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 平 均 气 温 11.1℃,七 月 份 极 端 最 高 气 温 37.1℃,一 月 份 极端 最 低 气 温 -18℃年 均 降 水 量 754.8 毫 米 ,年 均 日 照 时 数 为2045 小 时 ,无 霜 期 为 195 天 秦 蟒 山 区 土 壤 多 为 棕 壤 粗 骨性 棕 壤 粗 骨 性 褐 土 褐 土 沙 土 及 粗 骨 性 沙 质 土 ,特 殊 的 地理 条 件 下 形 成 了 丰 富 的 自 然 资 源 。
素 有 “南 北 植 物 荟 萃 、南北 生 物 物 种 库 ”之 美 誉 良 好 的 气 候 和 适 宜 的 土 地 资 源 为 发展 油 用 牡 丹 产 业 提 供 了 得 天 独 的 有 利 条 件 同 时 适 逢 全 国及 省 、市 油 用 牡 丹 产 业 发 展 座 谈 会 的 良 好 机 遇 ,为 大 力 发 展油 用 牡 丹 产 业 注 入 了 新 的 活 力 1.2 发展现状2全县共有 19 个镇,383 个行政村(社区),土地广阔,劳动力资源充足,气候、土壤等诸多因子是油用牡丹的最佳适生区,发展油用牡丹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牡丹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牡丹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县虽然牡丹栽培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以观赏为主,且品种混杂,零星栽植,未成规模,更谈不上产业化开发1.3 发展优势牡丹栽培在我县一是历史悠久,群众喜爱,有成功的栽培经验二是土壤、气候、光照等诸多因子是最佳适生区三是适逢全国及省市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座谈会的良好机遇1.4 发展条件1 基本条件具备:我县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资源广阔,质地优良,气候条件适宜,雨量适中,劳力充足,发展油用牡丹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2 发展前景好:油用牡丹在林下种植,节约土地,且通身是宝,牡丹籽可榨油、牡丹根皮可入药,花瓣、花蕊、花粉可制茶、化妆品等3 科技实力雄厚:县林业局有林业职工 500 多人,各镇都设有林业技术服务站,将为全县的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34 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县委、县政府对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极为重视,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广大油农对发展油用牡丹产业乐意接受,开发热情高.1.5发展的必要性1、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油用牡丹既是食油油料树种也是能源树种,通过大面积的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提高牡丹籽油产量,对增加我国人均食用油的占有量,调整食用油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2、发展油用牡丹产业是可持继发展的需要油用牡丹既是优良的生态树种,又是优质的经济树种,牡丹花海,一定能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感官效果除了榨油,同步发展旅游、制茶,实现“ 三赢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牡丹油作为新资源食品,牡丹籽油独特的口味和营养、保健价值,将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具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完全可以与国际上流行的橄榄油相媲美,国际市场前景也非常好看,就目前全国牡丹油产量而言,完全是空白市场,根本谈不上满足市场需求问题。
大力发展油用牡丹,对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同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1.6 存在问题1、认识不到位,发展缓慢我县油用牡丹由于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对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认识不足,缺乏资金和技术投入,牡丹主要为零星栽植,品种混杂, ,至目前还未形成规模优4势的主导产业2、面积分散,管理水平低全县只少数镇的个别农户栽植,呈分散、野生状态,投入低,管理粗放3、品种老化,产量低全县油用牡丹整体规模小,种植分散,品种老化,产量低而不稳,品质不高第二章 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2.1 市场分析从食用油生产上看我国适合于多种油料作物生长,但用于食用油加工生产的并不多, 80%主要来自油菜籽和大豆,不能满足人们正常生活水平的需求,目前以油用牡丹为主的木本油料比重非常小,占生产总量还不到 2%所以发展以油用牡丹为原料的木本油料作物,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从食用油消费上看,我国年人均食用油自“八五” 期间的4.9 公斤提高到目前的 14 公斤左右,接近世界水平 15 公斤,但低于发达国家的 20-30 公斤国内食用油年消费量约为 2200万吨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消费缺口已从“八五” 的 28%上升到如今的 50%以上,国内植物油消费逐年在大幅度增加。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生产高级保健食用油,对油用牡丹产品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加大 2.2 需求预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增加,食用油消费量将逐年增加,食用油消费结构极不合理,大部分地区食用油结构5单一,主要是豆油或菜油,牡丹籽油占有量人均仅为 0.21 公斤,难以满足人们对食用油的需求2.3 发展潜力1、资源潜力: 我县适宜发展油用牡丹的面积有 3 万多亩,为油用牡丹的种植和栽培提供了广阔的土地保障群众有一定的牡丹种植基础,人力资源丰富,科学技术力量雄厚,为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上的保障2、价值潜力:油用牡丹全身都是宝从中提取的牡丹籽油是食用植物油脂中的上品,牡丹籽油的市场欢迎度非常高,呈现价格不断攀升、产量供不应求的趋势凤丹、紫斑两个牡丹品种,结籽多,生长快,适合药用在高产试验中牡丹籽曾经达到过亩产 1980 市斤,目前普通的凤丹一般可以达到亩产 500市斤种子,如果施点肥,再选育一下,一亩地可以产 800 到1000 市斤花籽而一亩黄豆的产量也就是 300 来市斤,在出油率相同的情况,牡丹籽的产出率是大豆的三倍,一亩牡丹等于三亩大豆这还不算牡丹在结籽的同时,还能同时生产丹皮。
如果对牡丹花蕊再加以利用,生产牡丹茶和其他保健食品,一亩凤丹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大豆和其他经济作物另一方面,科学研究表明,牡丹籽是前所未有的新资源,目前,做成食用油,1 公斤油能卖到上千元除牡丹籽油用外,牡丹花、牡丹根乃至牡丹叶、牡丹茎都蕴涵丰富的营养成分,这为牡丹深加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种植油用牡丹有极大的升值空间63、市场潜力: 在食用油消费结构中,开发木本食用油已成为主要渠道和趋势,不少国家已基本实现了食用油木本化,牡丹籽油作为木本食用油主要品种,又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因而发展前景十分乐观4、政策潜力: 加大扶持力度为油用牡丹产业提供政策支撑和资金保障结合荒山绿化、生态公益林建设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加快油用牡丹基地建设;规划整合扶贫资金、移民项目资金、农业开发资金等政策性资金,重点投入油用牡丹开发扩大信贷投入,利用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加大对油用牡丹产业化经营力度;创新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为提高油用牡丹经营和投资效益提供了良好环境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3.1 指导思想油用牡丹产业发展规划编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可持续经营理论为依据,以培育健康、稳定、高效的生态系统和经营效益为目标,通过发展、保护、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油用牡丹资源,提高油用牡丹产量和质量,实现油用牡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基地建设为重点,项目建设为依托,与林业产业建设和能源林建设相结合,统一规划,体现特色,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形成“ 产业促经济 、生态保收益” 的和 谐格局73.2 规划原则1、坚持生态优先 把提高发挥油用牡丹 的整体功能作为首要目标,以发展为主、发展利用相结合,建设结构合理的经营体系促进油用牡丹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发展经济实体、带动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2、坚特科学规划 油用牡丹规划与林业生态现状相衔接,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树立和落实生态理念,体现不同地域的经营特色 3、坚持分类指导 依据我县自然地理条件不同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定经营重点和经营模式,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安排,合理布局,重点突破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先易后难、先示范后发展的原则,坚持科学营造,间作与成片栽植并举,产学研结合,加大科技含量,提高栽植质量 4、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 结合各镇的经营特点,采用合理的产业发展措施和灵活多样的经营形式,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成果,做到保护与发展并重、改造与新建并举,在发展的同时,加强对现有零星牡丹产业成果的改造巩固提高5、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经营者的意愿,维护他们的利益,实现经营与富起来、美起来相结合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大力宣传产业法规政策,提高经营者的生态保护意识8促进和提高我县油用牡丹产业经营水平6、坚持投入经营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采取龙头企业+示范基地 +农户的运作模式共同参与建设 3.3 发展目标通过 2013-2020 年 8 年的努力,完成新建 1.2 万亩油用牡丹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任务把油用牡丹培育成为地方特色产业,使全县油用牡丹园基地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油用牡丹加工企业实现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具体是:一是发展以苗木生产为主的种植业充分利用秦蟒山区地广人稀、且气候、土壤适宜油用牡丹生长的有利条件,选用优良品种,采用大户种植引导的办法,辐射带动发展二是产业与旅游结合在 307 省道沿线、洛河旅游走廊沿线、北部公路沿线等镇,结合旅游产业,发挥油用牡丹在旅游观光中的作用,共同促进该项产业的发展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以开发油用牡丹深加工产品为主的药品、保健品、食品加工等业,为产品回收做保障,消除农户种植的后顾之忧四是培养技术队伍加强对林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掌握过硬技术,作好产业发展各个阶段的服务工作,切实把风险降低到最小,将油用牡丹产业做强做大。
3.4 规划期限 自 2013 到 2020 年,全县油用牡丹栽植面积发展到 1.2 万亩.油用牡丹产业链建设初见成效.9第四章 总体布局4.1 规划范围首先建设好秦蟒二岭 11 个镇油用牡丹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包括油用牡丹产业示范园、观赏园 、油用牡丹良种生产繁育基地建设和科技支撑建设内容同时作好全县现有牡丹资源的调查、科学论证及栽植试验等工作4.2 建设布局属陕南油——药一体化发展区1、重点发展区:以现规划 11 个镇为重点发展区该地区生态和立地条件优越,发展基础好,是发展优质油用牡丹产业的最佳区域2、一般发展区:以其它 8 个镇为带动发展区该区域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适宜发展油用牡丹但由于高寒边远,待后发展第五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5.1 基地建设2013-2020 年新建油用牡丹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总面积为1.2 万亩其中: 2013—2017 年 0.5 万亩(2014 年 0.05 万亩,2015 年 0.1 万亩,2016 年 0.15 万亩,2017 年 0.2)万亩,2018—2020 年 0.7 万亩 5.2 示范园建设2013-2020 年新建油用牡丹产业示范园 0.06 万亩。
其中:102013—2017 年 0.03 万亩(2014 年 0.03 万亩,2015—2017 年巩固提高 0.03 万亩),2018—2020 年 0.03 万亩 5.3 观赏园建设2013-2020 年新建牡丹产业观赏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