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诚守墓蔡王村.docx
14页1忠诚守墓蔡王村 《蓝田名村》定稿作者:李苗 张宝瑜蔡王村坐落在蓝田县城西北三里的地方,属三里镇三里头村管辖的一个自然小村这块平似毡子、肥沃的 340 多亩土地,养育着 300 多口王姓村民蔡王村的东、北、西、南,由马河、大三里头、小三里头、青羊庄四个自然小村众星拱月般环绕四周;蔡王村东南 1 千米左右的马河,西北 2.5 千米处的樊沟小河,一年四季清波荡漾,从东北流向西南两公里处,汇入蓝田的第一大河——灞河;蔡王村犹如三河之间一颗璀璨的明珠,玲珑、秀美;如果将蓝田县及四周的山原岭地形比作一个聚宝盆,那么蔡王村就处在聚宝盆底最聚财的地方;蔡王村近距蓝田县城 1.5 公里,距西安市 22 公里,村子四周大小道路如网状连接,纵横捭阖,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可能因此原因,东汉才女蔡文姬才从居住地蔡府村选址葬于蔡王村东汉才女蔡文姬死后埋葬于此地,为她守墓的王姓人繁衍成村,故名蔡王村蔡王村人为蔡文姬守墓一守就是一千八百多年,祖辈不离不弃,实在难能可贵为什么这些王姓家族甘心情愿的世代甘当守墓人呢?我带着凝重的心情走出蔡王村,去距村西 100 多米的地方蔡文姬纪念馆寻找答案沿着宽阔平坦的文姬路西行,路边绿树成行,道路两侧便是落户于2蔡王村的一家家企业。
楼房、厂房错落有致,门前招牌色彩鲜明醒目蔡文姬纪念馆左邻温馨安详的蓝梦园居民小区,右傍欢腾灵动与静寂有序更替的三里镇初级中学——文姬中学纪念馆门前左侧地上立着石碑上刻:“蔡文姬纪念馆” ,下刻“一九五七年八月被陕西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朴典雅的门楼上悬挂着黑底白字的门牌,上书:“蔡文姬纪念馆” ,门两旁书有对联:“幽怨胡笳千秋成绝唱,地留芳魂万载图含香 ”馆内打扫得一尘不染的道路两旁,一米多高的龙柏犹如身着绿裙的侍女,彬彬有礼的点头迎接前来参观的宾客两侧院中高大的玉兰树浓荫蔽日,一种高洁灵秀之气迎面而来走进侧房的蔡文姬生平展室,左右两室环墙一周详细的介绍了蔡文姬的家史和她的一生3蔡琰,字文姬,河南杞县人,约生于东汉灵帝熹平六年(177 年),父亲蔡邕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大文豪,大书法家,大政治家,蔡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当时是洛阳文坛的领袖像杨赐、玉灿、马月碑以及后来文武兼备、终成一代雄霸之主的曹操都经常出入蔡府蔡邕和曹操还成了挚友汉灵帝时、他校书东观,以经籍多有谬误,于是为之订正并书写镌刻在石碑上,立在大学门外,当时的后生学子都就此石经,校正经书,每日观览摩写者不绝于途。
光和元年蔡邕忙于编撰汉志,由于当时国内灾异频现,祸难不断,灵帝召杨赐、蔡邕等至金商门答昭问灾异,蔡邕一一切言直对,灵帝赞扬其“博学深奥,退食在公” ,蔡邕随“感激忘身” ,将自己的所思所见全说出来,因其中明确斥责了几位他视为“国蠹”的奸佞4之徒和尸位贪浊的大臣,被别有用心的宦官曹节、王甫等人泄露出来后,奸臣贪官联合栽赃陷害,蔡质、蔡邕父子遂以阿附党人、诽谤公卿的罪名下狱,连遭弃市,幸而经过大臣卢植、宦官吕强等人上书营救,才得以保全性命,全家髡钳流徙朔方蔡邕即使在遭到流放受尽苦难的亡命天涯的生活中依然放心不下所修汉志之事, 《戍边上章》一文连同蔡邕所附上的汉志十志,使灵帝略生恻隐惜才之心,次年大赦党人时,蔡邕在流放九个月后被赦免将返回本郡但就在五原太守王智(中常侍王甫之弟)为他饯别的酒宴上,他断然拒绝了王智的示好,当众拂袖而去,这种丝毫不容苟且的态度激怒了王智,王智诬陷蔡邕不但对朝廷的囚放不满,还诽谤朝廷内宠,导致内宠对邕的嫉恨,使邕再遭流放在此期间邕不敢回陈留本郡居住,只能浪迹江海,流亡长达十二年之久有幸的是,在蔡邕流亡不久金商门之祸中欲致蔡邕叔侄于死地的的大臣刘郃、阳球等人因谋诸宦官一事败露而下狱处死。
随着主要政敌的死亡在泰山羊氏等亲友的资助下,生存条件才有所改善,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生存空间中平二年(185)年,灵帝驾崩,外戚和宦官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争斗,董卓这位残忍暴戾的军阀借机挟武力登上了汉末的政治舞台,他废少帝,自立陈留王为汉献帝,自己一揽朝政为了粉饰自己的清流形象启用天下隐士,蔡邕不愿应征,董卓软硬兼施,不惜动武蔡邕在既不能逃的情况下被卓三日之间,周历三台拜中郎将,后5来甚至还封他为高阳侯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势力的联合反对,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蔡邕也只其“多自很用” , “恨其言少从” ,深知董卓之辈难以长久曾想逃脱,但终未遂初平三年,王允与吕布等人除掉了董卓蔡邕受董卓之牵连再次入狱,直至最后死在狱中蔡邕的苦难士途,导致了蔡文姬的童年的多灾多难,也正因此情况,蔡邕才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培养文姬,无论是在逃亡的马背上,还是在隐居的简陋的寒舍,蔡邕都能充分利用一切时间教蔡文姬背诗诵经、弹写书画,在父亲的教育熏陶下,蔡文姬自小就对音律有过人之才,六岁就能在隔壁听出父亲弹琴时弹断了第二根琴弦,为试探,其父又故意弄断第四根琴弦,她又说对了自小她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
蔡文姬从小以班昭为偶像,也因此从小留心典籍、博览经史并有志与父亲一起续修汉书,青史留名然而,蔡文姬的命运却是意想不到的曲折、离奇、多灾所难在蔡文姬十六岁时,由父亲做主将她许配于河东卫家,她的丈夫卫仲道是大学出色的士子,两人的感情深厚,相敬如宾,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两人无子女,蔡文姬遭到卫家嫌弃,认为她“克死丈夫” ,当时正年少气盛、心高气傲的蔡文姬,受不了卫家的白眼,她不顾父亲的反对,愤而回家后父亲死于狱中董卓死后,他的部将李傕等人又攻占长安,军阀混战 的局面终于形成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在“中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纵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6长驱入朔漠,回路险且阻 ”的状况下,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南匈奴,饱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后来又做了左贤王的妃子,这年她二十三岁,这一去就是十二年在南匈奴她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生下二子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想到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汉是蔡文姬十二年来魂牵梦萦、朝思暮盼的归宿,但归汉则须割舍亲生骨肉二胡儿,在二者只择其一的残酷现实面前,文姬心痛近狂癫,她呼天不应,叫地无声……文姬归汉后由曹操做主嫁给了董祀,她用饱蘸血泪的笔,写下了自己被虏的无奈、在胡从饱受磨难到有幸获爱、悲喜难辨的与胡儿离别时肝肠寸断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 。
文姬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对于现如残花败柳的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纳了她,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跳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宽宥了董祀,并让文姬追修汉史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对蔡文姬态度转好,后来,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回到了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蔡邕庄(即现在的蔡府村) ,以惊人的毅力,回忆续写蔡邕文章四百余篇,完成了《续后汉书》浩瀚的文化工程7走出蔡文姬生平展室,沿着院中道路来到后院,右边是由真、草、隶、篆四体不同书法镌刻《胡笳十八拍》于 18 块青色大理石上的石碑组成的碑亭绕碑亭一周默咏《胡笳十八拍》时,蔡文姬在战乱中被南匈奴所掳、被掳后在胡所受的凌蹂、以及十二年已习惯南胡生活时,却又要和亲生儿子天各一方不能相见的骨肉分离的一幕幕——带着撕裂人心般疼痛的号呼,伴着胡笳低沉悲哀的琴声,凄惨得痛绝人寰的场面再现于眼前,会使你目不忍睹,耳不忍闻……中间在文姬墓前是两米多高的蔡文姬雕像,她右手挥豪笔,左手擎巨卷,智慧、聪灵、在额头闪耀,一身浩然正气长存……望着雕像你会仿佛看到 1800 年前那个饱经风霜的才女,靠着过目不忘的记忆,默默续写父亲曾修的 400 余篇汉书时惊世的一幕……右边是蔡文姬弹奏父亲亲手制作的焦尾琴的石雕像,走近雕像,仿佛还能听到那悠扬、动听的琴声……蔡琰为祖国文化遗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愧为东汉末年女中诗杰,中华文坛上一颗熠熠发光的璀灿明星。
魏明帝正始十年(公元 239 年) ,文姬殁埋葬于此8碑后就是文姬墓,高约 7 米,径约 25 米,是形似楞状的土墓冢在墓冢之上长满了密不透风的松、柏、槐、柳……在墓冢之下,长眠着有着非凡经历和留下了不朽诗篇的奇才女子听蔡王村村民说,相传自己的祖上姓王,原是蔡文姬在世时侍奉蔡文姬的仆人,因特别崇敬蔡文姬这个才女,在蔡文姬死后葬于此地时便来此地为蔡文姬守墓王姓人忠厚无私,在 1800 多年的漫长历史中,默默无闻,始终如一,世代相传为自己心目中的才女守墓 王姓人勤劳勇敢,在为文姬守墓的同时,在墓地旁开垦荒田,搭建屋舍,从无到有建造自己的家园当时的王姓仆人有四个儿子,现已发展成掌门、二门、三门、四门有 310 多人的蔡王村蔡王村人祖辈勤劳节俭、吃苦肯干,村中所有人都能以苦为乐、9以苦为荣,所以蔡王村的庄稼年年都有好收成,村民总是衣食无忧据传说即使在民国十八年年谨时,蔡王村的土地依然还有半料收成解放后加入了人民公社,村里的群众干劲更大了蔡王村的人敢想敢干,从五里外的樊沟开渠引水至村中,村中所有田地都得到灌溉,而且还种上了水稻,村民们也吃上了大米,当时被周围村民羡慕的称为“小台湾” 蔡王村人纯朴善良,心怀善念,信奉菩萨,在村外修造了菩萨庙,供奉着众多菩萨。
他们希望菩萨护佑王姓人丁兴旺,祈求菩萨能将聪明、智慧赐予蔡王村人他们也用菩萨的美德教育感化村民,使得村风清纯,人性耿直解放前的开明绅士王益之就是村中的代表王益之,名守谦,排行三,蔡王村人蓝田单级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教育界曾任教员、督学之职,后又入政界,曾任蓝田县财务委员会委员,商会会长等职国民党时期,曾任商界首任县参议员他一生耿直,敢于抨击“时政” ,不畏强暴,敢于多次状告贪官污吏在解放前夕的 1946 年,蓝田东山一带的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汪峰在商洛一带开展了游击战,被国民党胡宗南列为围剿消灭的重点之一,他派保安第三、第七团进住商洛镇压人民民主革命保安团由副团长邵国珍率领,并派一个警卫排押运弹药,行至流峪上石村附近遭我游击队袭击, ,邵被击毙,西安反动派当局大为震惊,认为县长方向离“玩忽职守,防匪不力”撤了其职随委派田云汉为蓝田县长10田云汉系国民党军统特务分子,是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他曾经杀害了抗日英雄吉鸿昌将军,在开封任检查站长时曾多次阻拦刁难周总理(参加旧政协)的汽车,他诡诈、狡猾、凶残田云汉带着省主席祝绍周的手谕和杀害革命进步人士的黑名单,内有张子厚(参加过辛亥革命、渭华运动,在共产党支持下代理过蓝田县长、和许权中是换帖兄弟) 、李养初(辛亥革命元老、同情共产党)及王益之等人。
当时蓝田东山一带敌我斗争时间较长,人民生活极度困苦田云汉为了寻找机会杀害进步人士,他以安抚百姓为名,邀集县参议会、县党部、及各界士绅在许庙开会为名,窥视蓝田各界人士的政治态度,掌握利用各界人员中的一些矛盾,来达到杀害革命人士的反动目的在郑效仁任南山清剿专员时,王益之任县城仓库主任,由县仓拨给郑效仁军粮(军队的口粮)数千斤,因郑效仁此时已调任县国民兵团副团长,王益之未给拨付,而郑效仁未能私吞,怀恨在心田云汉兼任国民兵团团长之后,时为副团长的郑效仁与田勾结,欲栽赃王益之有贪污罪行自卫队长李蔚岚所部缺员太多,纪律涣散,社会人多有议论,王益之在参议会上有过弹劾,李亦记恨在心,伺机报复王益之在教育界、政界结交、人多面宽,并和赵鹏九、赵勉之(原系共产党人,康乐村人)关系甚好;与郑敬之、侯启明亦有往11来;汪峰的父亲王四先生(俗称) 、孙生贤的亲属来县时常在王益之开设的杂货铺歇脚;还和张子厚、李养初等人关系甚密田云汉利用矛盾,唆使郑、李告密,李又指示部下李安华编谎诬告,李安华畏于李蔚岚的淫威,为效犬力于主子便用当时唯一能将王益之处死的吸毒贩毒之罪嫁祸于王益之,来达到田云汉除掉进步人士的罪恶目的。
